地名:二道城村 | 隸屬:黑河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513225104200 | 代碼前6位:513225 |
行政區(qū)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U |
長途區(qū)號:0837 | 郵政編碼:623400 |
城鄉(xiāng)分類:鄉(xiāng)中心區(qū) | 分類代碼:210 |
人口數(shù)量:約435人 |
地名由來:
原為藏名,川軍為了防止外來侵略,建立了頭道城、二道城、三道城、四道城、由此就成立了地名二道城村。
基本介紹:
二道城村地處東經(jīng):103.968,北緯:33.534,海拔1962.60米,全村137戶、435人,其中:藏族:12戶51人,姓氏:陳、雷、張、胡、羅等,漢族:104戶305人,姓氏:劉、張、李、陳等,回族:14戶 61人,姓氏:馬、劉、陳、鐘等,羌族:7戶18人,姓氏:張、唐、趙、黃、劉。 村距鄉(xiāng)、里程、地域關(guān)系 二道城村東至頭道城村、南至繞納村,西至三道城村,北至自玉村。距鄉(xiāng)政府5.7公里。 該村村名由來,漢、藏等語言意思 二道城村:傳說楊六郎在玉瓦鄉(xiāng)八郎溝扎營盤時,把此處趙家的城坷子地作為當(dāng)時屯兵及防御的第二道關(guān)口而得名。 繞蠟口:也就是今天的二道城村一組,是進入繞納寨村的必經(jīng)之地,在繞
榮譽排行:
2021年1月,二道城村入選2020年四川省衛(wèi)生村(社區(qū))名單。
歷史沿革:
1952年,黑河鄉(xiāng)建立成紅旗人民公社,二道城村為二道大隊;1984年3月恢復(fù)鄉(xiāng)人民政府的建置,將紅旗公社改成黑河鄉(xiāng)人民政府,大隊改為行政村,二道大隊為二道城村沿用至今。
2020年5月因村級建制調(diào)整與東溝村合并為二道城村。
周邊相關(guān):
二道城村附近有九寨溝、神仙池、扎如寺、甲勿海、九寨溝甘海子、二道海等旅游景點,有九寨溝柿子、九寨刀黨、九寨溝蜂蜜、九寨豬苓、洋芋糍粑、九寨酸菜等特產(chǎn),有㑇舞、南坪曲子、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藝、卡斯達溫舞、㑇舞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黑河鎮(zhèn)·二道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