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彭貫寨村 | 隸屬:梨園鄉(xiāng) |
區(qū)劃代碼:410928207206 | 代碼前6位:410928 |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J |
長途區(qū)號:0393 | 郵政編碼:457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jù)李氏家譜記載:明洪武年間,因兵荒馬亂,始祖巖受饑寒之苦,墓窯潛身7日,亂后修建村寨,以希望本族興旺,富裕發(fā)達,彭即吉利多彩,貫為富有,故名彭貫寨。后分兩村,居北,取名后彭貫寨。
基本介紹:
后彭貫寨村位于梨園鄉(xiāng)政府駐地西2.5公里,交通較為便利。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282戶,總人口1343人,耕地面積1600畝。黨員27名,村兩委班子健全,村兩委班子成員5人(村支部3人,村委3人,1人交叉任職),其中黨員3名。目前全村有低保戶43戶65人;五保戶4戶4人;殘疾人31戶34人;邊緣戶3戶13人。
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建設情況:建設有標準化衛(wèi)生室一座,建設有文化廣場一處,戲臺一座,按裝變壓器6臺,地埋線7000米,高壓線1500米,新老機井20眼,解決了群眾澆地難的問題,村里封閉式安全供水,電力設施,通訊設施齊全監(jiān)控設施村里全覆蓋,硬化了街道,胡同2000米。新建村室一座,村里服
歷史沿革:
1949年,為濮陽縣七區(qū)后彭貫寨村。
1956年撤區(qū)并鄉(xiāng),為濮陽縣梨園鄉(xiāng)后彭貫寨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大隊,為梨園人民公社后彭貫寨大隊。
1984年成立濮陽市郊區(qū),為濮陽市郊區(qū)梨園人民公社后彭貫寨村大隊。
同年撤社建鄉(xiāng),為濮陽市郊區(qū)梨園鄉(xiāng)后彭貫寨村民委員會。
1987年撤銷濮陽市郊區(qū),恢復濮陽縣,為濮陽縣梨園鄉(xiāng)后彭貫寨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后彭貫寨村附近有濮水小鎮(zhèn)、張揮公園、濮陽城隍廟、瑕丘古跡、濮陽耶穌教堂、華美中學等旅游景點,有桃園建民耗辣椒、中原優(yōu)質小麥、濮陽糟魚、濮陽花生、牛肉耗辣椒、濮陽筒子麻花等特產(chǎn),有大平調、河南曲劇、大平調、濮陽東北莊雜技、南樂目連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