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調順街道 | 隸屬:赤坎區(qū) |
區(qū)劃代碼:440802006 | 代碼前6位:440802 |
行政區(qū)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qū):華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粵G |
長途區(qū)號:0759 | 郵政編碼:524000 |
轄區(qū)面積:約5.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700人 |
人口密度:約155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調港社區(qū) | ~001 | 主城區(qū) | 因有”風調雨順,回到港灣“之意,希望居民有一個安樂的家,故名。…[詳細] |
調順村 | ~200 | 主城區(qū) | 調順村委會位于赤坎區(qū)東北側的調順島內,下轄調順村1條自然村,建村歷史悠久,媽祖文化、石狗文化、草龍舞文化等特色民俗文化已傳承600多年,有調順網龍、干…[詳細] |
地名由來:
調順街道因街道有調順路穿過,是轄區(qū),故名。
基本介紹:
調順街道地處海島,位于位于廣東湛江市赤坎區(qū)東部,與赤坎城區(qū)、波頭區(qū)龍頭鎮(zhèn)、遂溪縣許屋村隔海相望。轄區(qū)面積6平方公里,2000年常住人口6994人(其中農業(yè)人口2080人,非農人口4914人),流動人口1000多人。調順村是革命老區(qū),為解放戰(zhàn)爭時期游擊根據地。街道辦事處設在調順路173 號,距赤坎區(qū)政府6公里。下轄: 調港社區(qū)居委會、調順村委會。
調順祖先黃昱于元朝天歷二年(1329)從福建莆田來石城(今廉江市區(qū))任縣宰,任滿定居于石城上縣村,其孫黃文舉于明朝建二年(1400)率家屬南遷首先開發(fā)調順島,建立調順村。調順島于元朝隸屬海北道化州路吳川縣,明洪武九年降化州路為縣,調順島歸屬廣東承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調順街道人口數量為8700人,位列赤坎區(qū)各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8位。
歷史沿革:
調順祖先黃昱于元天歷二年(1329年),從福建莆田來。
明建文二年(1400年),開發(fā)調順島,建立調順村。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調順島劃入赤坎公局管轄。
民國三十年(1945年),調順島歸湛江市東營(今麻斜圩)。
1949年12月至1971年,湛江市調順島屬湛江市郊區(qū)管轄,設調順鄉(xiāng)。
1972年春,調順鄉(xiāng)劃歸赤坎人民公社,設調順農副業(yè)生產大隊。
1973年,改稱調順管理區(qū)。
1986年10月,建立調順
區(qū)劃: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qū)·調順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