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善廣鄉(xiāng) | 隸屬:忠縣 |
區(qū)劃代碼:500233201 | 代碼前6位:500233 |
行政區(qū)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渝 |
聯系電話:023-54875104 | 郵政編碼:404300 |
轄區(qū)面積:約47.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286人 |
人口密度:約131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善廣鄉(xiāng)善廣場1號 | |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善廣社區(qū) | ~001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因境內有善廣場,故名。2016年8月由原楊鶴村1、2組及三星村7組部分合并,成立善廣社區(qū)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楊鶴村 | ~200 | 村莊 | 早年因其境內有一楊鶴井得名。民國時為善廣鄉(xiāng)1保,1951年為1村,1952年以境內楊鶴井命名楊鶴村,1958年為善廣公社楊鶴大隊,1984年為善廣鄉(xiāng)楊…[詳細] |
三星村 | ~201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早年因其境內有一座三星寨而得名。民國時為善廣鄉(xiāng)2保,1951年為2村,1952年以境內三星寨命名三星村,1958年為善廣公社三星大隊,1984年為善廣…[詳細] |
上坪村 | ~202 | 村莊 | 因位于壩上,早年稱為上壩村,后因重名,改為上坪村![詳細] |
雨臺村 | ~203 | 村莊 | 早年因其境內修有一求雨的臺子而得名。民國時為善廣鄉(xiāng)5保,1951年為5村,1952年以境內曾修有一求雨之臺命名雨臺村,1958年為善廣公社雨臺大隊,1…[詳細] |
莊子村 | ~204 | 村莊 | 早年因其境內有一座莊子山而得名。民國時為善廣鄉(xiāng)4保,1951年為4村,1952年以境內莊子山命名莊子村,1958年為善廣公社莊子大隊,1984年為善廣…[詳細] |
金鐘村 | ~205 | 村莊 | 早年因其境內有一座金山寺,故名金山村,后又以金山寺曾殘留一大鐘,更名金鐘![詳細] |
尖峰村 | ~206 | 村莊 | 因其境內有一尖峰山,故名。民國時期為善廣鄉(xiāng)11保,1951年名桂花村,1956年為兩河鄉(xiāng)桂花村,1958年為兩河公社桂花大隊,1981年以境內尖峰山更…[詳細] |
地名由來:
善廣鄉(xiāng)因善廣場得名!吧茝V場”系“善礦田”演繹而成,因境內原有一“福善堂”,又蘊藏鐵礦,俗稱善礦,后演變成善廣田,該場亦名善廣場,鄉(xiāng)名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善廣鄉(xiāng)位于忠縣西南部,天池森林公園西麓,距縣城36公里,距忠州高速路出口23公里,東與新生鎮(zhèn)接壤,南與任家鎮(zhèn)毗鄰,西與豐都縣青龍鄉(xiāng)相連,北與白石鎮(zhèn)交界。全鄉(xiāng)轄區(qū)面積51平方公里,轄7個村、1個社區(qū),46個村民小組,4360戶15435人。
歷史悠久。善廣因境內原有一座“佛善堂”,又蘊藏鐵礦石,俗稱善礦,后演變成善廣田而得名。置鄉(xiāng)歷史悠久,清末民初屬新鄉(xiāng),1913年置善廣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xiāng)。
風景秀美。全鄉(xiāng)境內山巒起伏,溝塹縱橫,氣候獨特,生態(tài)良好。最高海拔1092米,最低海拔178米,耕地面積914公頃。森林面積2820公頃,森林覆蓋54.5%。境內鐵山寺山
善廣鄉(xiāng)聯系電話:023-54875104
歷史沿革:
清末民初屬新鄉(xiāng)。
1913年析置善廣鄉(xiāng)。
1931年建善廣鄉(xiāng)。
1935年并入新生聯保。
1941年復建善廣鄉(xiāng)。
1953年1月將其轄地分為善廣、雨臺、桂花、黑林等四個鄉(xiāng)。
1956年1月復并為善廣鄉(xiāng)。
1958年6月改人民公社。
1983年7月復置鄉(xiāng)。
1992年區(qū)鄉(xiāng)建制調整時保留善廣鄉(xiāng)。
2006年3月行政區(qū)劃調整,保留其建制。
2008年8月原兩河鄉(xiāng)尖峰村劃歸善廣鄉(xiāng)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