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縣城隍廟舊址,計有儀門、內戲臺、外戲臺、西偏廳和一條長廊。儀門的歷史最長,其粗大的石柱、石鼓磴、抱鼓石及梁、枋、斗拱等部分木構件仍為明初之原物,為現(xiàn)在老城區(qū)內所罕見。內戲臺和城門連成一體,特別高大,其前臺面積達245平方米,臺面離地3米左右,額枋上雕有山水人物,形態(tài)逼真,兩旁飾有木雕獅子,仰蓮垂柱,臺口兩側立花崗巖石柱各一,上刻楹聯(lián)一副:“神聽和平雅奏重番新樂府;民欽正直崇臺式換舊規(guī)模。”系咸豐九年七月金匱知縣兼署無錫縣事陸以賢撰句,里人顧翰敬書。戲臺頂棚設藻井,分上下兩層。下層呈八角形,井口直徑約2米左右,有斗拱昂嘴16豎行,每行5個,最上一個雕涂金鳳羽,中間三個雕鳳凰展翅,最下一個雕涂金如意穿金錢。上層呈圓形,分兩個部分:一部分為斗拱昂嘴裝飾,另一部分是8只涂金獸頭,口銜如意穿金錢!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