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長沙市旅游

長沙市文物古跡介紹

馬王堆漢墓遺址
  位于長沙市東郊長瀏公路北側,距市中心約4公里,據(jù)地方志記載為五代時期楚王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馬王堆。堆上東西又各突起土冢一個,其間相距20余米。形似馬鞍,故也稱為馬鞍堆。堆上分布西漢墓三座,三座漢墓中,二號墓葬的是漢初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的墓,三號墓是利蒼之子的墓。一號墓規(guī)模最大,墓坑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深16米。現(xiàn)在一、二號墓坑已填塞,其0土的女尸、素紗禪衣及一大批西漢器皿和帛書畫等都保存于湖南省博物館;三號墓坑經過整理加固,供人們參觀。1號墓是西漢初長沙國丞相轪侯的夫人辛追之墓。封土厚4米,墓室深16米,墓口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從封土堆到墓底為20.5米。葬制為二槨四棺,外由厚0.4—O.5米的木炭和厚1—1.3米的白膏泥封裹。槨室長6.72……[詳細]
長沙洪山寺
  長沙洪山寺,位于長沙城北撈刀河畔,毗鄰湖南廣電中心,長沙大學,山鷹潭渡假村,距長沙市約6公里。清同治《長沙縣志》載:“洪山廟建自前明周姓山主,后經眾姓重修,改名麓峰寺。廟前有洪山潭激水,灘水過輒激!毕鄠鳛┧c撈刀河、山鷹潭泉道相通,每年端午節(jié)間,潭邊可聞附近劃龍船鑼鼓聲。山鷹潭古稱山陰潭、三眼潭,四周山巒迭嶂,林木蔥郁,白鷺飛舞,景色宜人。昔日每當山洪爆發(fā),瀏陽河、撈刀河水從南北兩個方向呼嘯而來,為山所阻,水石搏擊,轟然巨響,聲如洪鐘,浪高數(shù)米,而此山巍然屹立于洪峰之間,故名洪山。寺廟于清初康熙年重建,歷盡滄桑,幾度興廢,后改名為洪山寺。撈刀河,湘江支流,古名澇塘河。明《一統(tǒng)志》載:“河源出瀏陽縣石柱峰,名黃泥港,西流至長沙縣被十三里入湘江!睎|漢建安20年(公元215年),蜀漢大將關羽率……[詳細]
23、六棟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六棟堂
  在“月落兩省,雞鳴三縣”的瀏陽市東陲金剛鎮(zhèn),有一片建于清乾隆年間的古民居,名為“六棟堂”。六棟堂——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由六棟房子組成的建筑群。來到“六棟堂”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邊掛有“龍門世第”、“鹿洞家聲”,門額書有“六棟堂”的大門。這就是門第標示吧!褒堥T世第”,是說這家為皇家后裔。中國漢族有名的皇帝無非是劉、李、趙、朱等而已。這家果然姓李,是唐忠武西平王李晟之后。“鹿洞家聲”,則讓人有點費猜。南宋朱熹曾講學于江西白鹿洞書院,以后朱氏子孫以“鹿洞”標示自家門第。六棟堂如此標示,是因為李家與朱家有著密切關系,還是從江西遷來的緣故?進得大門后,一溜六棟房子。廳堂、天井和兩側橫屋、廂房構成相對獨立的建筑單元。此單元與彼單元以廳相連,直通最后一棟,一棟比一棟高;打開廳與廳之間的隔斷門,六個大廳……[詳細]
24、云麓宮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云麓宮
  云麓宮,在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右頂峰上。屬道教二十三洞真虛福地。云麓宮最早建于1478年(明憲宗成化十四年),吉簡王朱見浚就藩于長沙時,建筑取宮殿形制,但舊宮早已廢記。嘉靖(1522-1566)年間太守孫復命道士李可經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觀宇周圍風景煥然一新。隆慶(1567-1572)年間,又有道士金守分在這里-,由他募捐拓地,增建堂殿,改名云麓宮,筑屋五間,鑿石為柱,覆以鐵瓦,以抗風雪。宮的前殿為關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師殿,后殿祀“三清”。道教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為最高尊神,合體三清,故名三清殿。云麓宮由此成為道教勝地。道家崇尚自森,倡行“無為而治”,總是選擇清靜優(yōu)美之處建立宮觀,修身養(yǎng)性,采藥煉丹,以求得道成仙,并將……[詳細]
瀏陽文廟
  瀏陽文廟屬儒教廟宇,位于湖南省瀏陽市城區(qū)圭齋路,是仿曲阜孔廟的宮殿式古建筑群。它是我國保存完整的孔廟之一。 該建筑群屬仿曲阜孔廟的宮殿式古建筑群,清式建筑、典型江南建筑風格。瀏陽文廟始建于宋,1843(清道光二十三年)改建成現(xiàn)格局。中軸線上依次為泮池、石橋、欞星門、石階、大成門、御道、祁陽石雕臥龍抱珠 、月臺、大成殿、御碑亭。兩側為轅門、回廊、鐘鼓亭和偏殿。大成殿居高臨下,重檐歇山頂,琉璃筒瓦鋪面,青花瓷磚作脊,中置葫蘆寶頂。大殿由32根花崗巖石柱支撐,分3層排列。正面以雕花鏤空的中堂門作屏,周圍置石欄圍廊。殿后御碑亭昔有康熙乾隆所題“斯文在茲”、“萬世師表”等匾額。殿前月臺高1.67米,花崗巖鋪地,周護石欄。月臺之東南、西南兩隅聳立著四角重檐攢尖頂舞亭、樂亭,為舊時春、秋祭孔舞樂場所?v觀……[詳細]
天心閣古城墻
  天心閣古城墻 位于長沙市城南路與天心路交會處西北。明洪武年間(1368~1398),長沙守御指揮邱廣營建長沙城垣,將元代所筑土城墻全部改用石基磚砌。今僅存天心閣古城墻一段,余已拆除。 明末,張獻忠率部攻入長沙,城墻曾遭破壞,清順治十一年(1654),洪承疇駐節(jié)長沙,拆運明藩王府磚石修筑城墻,使長沙再度城池崇屹,甲于他郡。長沙古城墻的重要組成部分——“月城”,又名甕城。顧名思義,因形狀像半個月亮而得名,是古代兵勇囤兵和放置炮臺的地方。它一般分上下兩部分,上面放置遠射程大炮,下面放置近射程大炮。 明洪武年間(1368~1398),長沙守御指揮邱廣營建長沙城垣,將元代所筑土城墻全部改用石基磚砌。今僅存天心閣古城墻一段,余已拆除。 明末,張獻忠率部攻入長沙,城墻曾遭破壞,清順治十一年(1654)……[詳細]
中共湘區(qū)委員會舊址陳列館
  中共湘區(qū)委員會舊址陳列館建于1966年,是中中共湘區(qū)委員會舊址的附屬設施,后改為長沙市博物館。館舍為兩層磚混結構現(xiàn)代大型公共建筑。占地面積3591.51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門亭碩大,特色鮮明。頂部牌坊高出樓頂,由雙面對稱五層相疊的黨旗組成,外表用專門燒制的紅釉瓷磚成。牌坊中止方嵌大型青年毛澤東瓷像。舊址兩側各陳列著數(shù)門紅衣大炮,又稱紅夷(衣)大將軍炮。鑄造于清代咸豐年間,出自于長沙天心閣下的鳳凰臺![詳細]
湖南自修大學舊址
  湖南自修大學舊址位于長沙市開福區(qū)中山路74號,是原船山學社社址。湖南自修大學舊址始建于1875年,最早為曾國藩祠,1914年劉蔚廬(人熙)聯(lián)合社會進步人士,在祠堂創(chuàng)辦船山學社,以研究和發(fā)揚王船山的思想。1921年7月,毛澤東、何叔衡代表湖南早期黨組織出席中共一大回到長沙后,在建立中共湖南支部的同時,為了培養(yǎng)黨的干部和掩護革命活動,于同年8月利用船山學社的社址和經費創(chuàng)辦了湖南自修大學,賀民范任校長,毛澤東任教務長。湖南自修大學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所培養(yǎng)干部的學校,毛澤東、何叔衡、李達、李維漢、夏曦、夏明翰等曾在此學習和教書。學校注重引導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并號召學生直接參與社會革命實踐,被湖南人民譽為“革命策源地”。1938年建筑毀于“文夕大火”,1954年在原址復建,19……[詳細]
岳麓山忠烈祠
  岳麓山忠烈祠位于長沙市岳麓區(qū)岳麓山赫石坡,今湖南師范大學校區(qū)內。忠烈祠原是紀念岳飛的岳王廟?箲(zhàn)時期,湖南作為抗戰(zhàn)主要戰(zhàn)場,先后有近10萬民眾參加抗日游擊隊和自衛(wèi)隊,有100萬民眾直接支援守軍作戰(zhàn)。長沙會戰(zhàn)、常德會戰(zhàn)、長衡會戰(zhàn)、湘西會戰(zhàn)中,30多萬將士獻出了生命。國民政府第10集團軍總指揮、第4路軍總司令劉建緒為紀念和祭祀第4路軍抗日陣亡將士于1939年進行改建,稱為第4路軍陣亡將士麓山忠烈祠。第4路軍系在1929年春蔣桂戰(zhàn)爭中產生的湖南地方部隊。九一八事變后,第4路軍將領聯(lián)名通電請纓抗日,1936年8月,劉建緒奉命率第4路軍第16師和第19師由湘西開赴前線。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蔣介石下令撤銷第4路軍番號,將其所部改編為第10集團軍,劉建緒為總司令。是年夏秋,第16師開赴浙江江山,10……[詳細]
黃興故居
  黃興故居位于湖南省長沙縣黃興鎮(zhèn)楊坨村涼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74年10月25日辛亥革命著名領導人黃興誕生在這里,并在這里度過了22個春秋。黃興故居建于1864年,占地2.05畝,原為兩進兩橫,左右披廈廂房32間的四合大院,現(xiàn)尚存12間。修葺后的故居,陳列有黃興故居簡介,黃興生平事跡介紹以及故居示意圖等。并恢復陳列了黃興和父親黃筱村先生及母親羅夫人生前居室的原貌和什物擺設。1981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0月對外開放。故居在湖南省長沙縣高塘村涼塘。黃興誕生于此,并在此處度過青少年時代。黃興(1874~1916)為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原名軫,字克強,1902年赴日本留學,次年回國,秘密從事反清革命活動。1904年在長沙與陳天華、宋教仁等組織華興會,1905年在東京與孫中山合組……[詳細]
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八路軍駐湘辦事處)
  長沙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位于長沙市芙蓉區(qū)蔡鍔中路徐祠巷19號。1937年12月9日,徐特立、王凌波從延安抵達長沙,根據(jù)黨中央部署在長沙建立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徐特立任駐湘代表,王凌波任通訊處主任。八路軍駐湘通訊處于這年年底在東長街(今蔡鍔中路)徐家祠堂公開掛牌辦公。次年2月,通訊處遷至壽星街2號。通訊處還在雅禮中學設立電臺,在長沙縣燕子窩陳家祠堂(今望城縣天頂鄉(xiāng)梅溪小學)開辟辦公地點。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建立以后,堅決貫徹執(zhí)行中共中央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積極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協(xié)助省(工)委迅速恢復和發(fā)展黨的組織,培訓黨員骨干;組織群眾性抗日救亡團體,發(fā)動募集抗日物資;開展上層-工作,廣泛團結各階層抗日愛國人士,營救革命同志;輸送優(yōu)秀青年去延安等地,為動員湖南人民在黨的旗幟下組成廣泛抗日……[詳細]
何南熏墓
  何南熏墓位于寧鄉(xiāng)縣沙田鄉(xiāng)長沖村勺子沖馬里山,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黨一大代表何叔衡故居僅150米,西距沙田鄉(xiāng)政府約3公里,涓水河順山谷流入溈水,交通便利。何南熏墓時代為民國(1922年),墓周圍栽種杉、樟林樹木、配以低矮植物,環(huán)境優(yōu)美,墓占地面積約為180平方米。依山勢坐東朝西。前為農田,后靠山頂。由平臺、拜臺、墓主體三大部分組成。平臺前為深坑,平臺兩側立有石人2尊、石馬2尊(1尊修復)、石獅2尊、華表2個等雕刻;拜臺前有香爐,墓直徑為5米,麻石結構,墓冢為平頂。墓圍廬用麻石砌成。下面為雙層“山”字型結構,墓祁陽石碑上橫刻有孫中山題詞為“為國捐軀”和直書“南薰司令千古”。墓聯(lián)石刻對連:頑糜儒立志決身纖。墓圍麻石雕刻龍、象及花草等精美12個紋飾。整個墓葬保存完好,氣魄宏偉,莊嚴肅穆。 何南薰(1……[詳細]
南托大塘新石器遺址
  南托大塘新石器遺址公布時代:距今7000年前保護級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編號:430121—0050公布地址:長沙縣暮云鎮(zhèn)大塘村類別:古遺址公布機關:長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8南托大塘新石器遺址位于長沙縣暮云鎮(zhèn)南托鄉(xiāng)大塘村,遺址距長沙市南約20公里的湘江東岸河灘,大部分被壓于湘江大堤下。南托大塘新石器遺址位于湘江東岸河灘,大部分被壓于湘江大堤下,暴露于河灘,部分被江水沖洗殆盡,遺址旁邊有一采砂場。河堤下為大塘村三興組居民,以種植水稻為農作物,遺址對面為一小洲又名興馬洲。南托大塘新石器遺址位于湘江東岸河灘,1985年底,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臨江堤尚存一小土臺。1986年2月至3月對該處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發(fā)掘面積80平方米,文化堆積最厚處1.05米,雖然發(fā)掘面積不大,但堆積較為豐富,出土……[詳細]
徐特立故居
  徐特立故居,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長沙城東43公里處長沙縣江背鎮(zhèn)。為一所磚木結構的四合院式民居。始建年代待考。1914年改建,其后兩次擴建并多次維修。占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有大門、過廳、庭院、上屋等,左右建廂房、雜屋。1916年,徐特立在此開設五美高級小學后,房舍除上屋東側及東廂房計九間留用外,其余均歸學校管理。故居原從東廂外院側門出入,院內有水井一眼,檐下形成回廊,小青瓦屋面,方格窗向內支撐。前臨田野,后靠小山,周圍松柏、香樟、翠竹環(huán)繞,十分幽雅。西側新建五美中學校舍和操坪,與之連成一體。1980年,故居修繕一新,并復原陳設有徐特立夫婦和徐乾以及教員陳昌、毛達恂等人的住房。徐特立故居位于長沙縣江背鎮(zhèn)特立村。為一所磚木結構的四合院式民居,是典型的清末南方四合院建筑……[詳細]
大夫堂圍墻
  大夫堂位于距花明樓鎮(zhèn)南8公里處大夫堂村染坊組,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與屈原同殿為官的楚國靳尚大夫的宅居地,總占地面積140畝,其中森林面積50多畝,水面積約70畝,園內古樹參天,鳥語花香,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鷺長期棲息地。宅地四周仍留有土夯的古城墻及護城河。 整個園內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樹種繁多,品種多達40多種,數(shù)量多達2000多株。園內野生資源豐富,植被茂密,主要有香樟、飛蛾槭、楓樹、三角楓、豹子樟、刺楸、苦林諸、野漆樹等,氣候適宜,有野兔、野豬、竹鼠、松鼠、竹雞、山雞、貓頭鷹等20多種野生動物,尤以白鷺最多,故稱“白鷺山”。其中尤以白鷺最多,故稱“白鷺山”。大夫堂深厚的淵源和原始的自然風貌構成了一幅優(yōu)美的人文自然景觀。 高大的古城墻、望樓、寬深的護城河的城防格局純屬戰(zhàn)國時期的軍事防御體系,……[詳細]
寧鄉(xiāng)云山書院
  清同治四年(1865),邑人原陜西巡撫劉典倡建于寧鄉(xiāng)水云山下。三面環(huán)山,佳木蔥蘢,綠野擴展,溈水流逕,步云橋橫跨其上。“山水之勝,無殊岳麓”,“齋舍之制,全效城南”。當時有步云橋、總會門、東西五門、講堂、崇道堂、希賢堂、先賢堂、仰極臺、凌云亭、奎光閣、文昌閣、藏書樓、東西八齋等建筑,可容徒160人。辟有鑒泉印月、奎閣凌云、云寺鐘聲等10景。云山書院是縣以下的書院,相當于鄉(xiāng)學一類初級教育機構,曾提出“修書院,廣育嬰”的宗旨,便于鄉(xiāng)民子弟就讀!皷|西八齋,齋舍十間,可容徒百六十人”,比一般鄉(xiāng)學規(guī)模要大!敖涃M多來源于鄉(xiāng)紳捐助,士紳捐置田產668畝,年收租1300余石。以培養(yǎng)“處為大儒,出為良佐”之才為宗旨。山長為士林楷模,秘擇本邑宿學名儒”;對學生要求“貴博學、審問、慎思,明辯以析其理,篤行以踐……[詳細]
瀏陽圍山書院
  “此地有圍山高聳,溪水環(huán)繞,宅我校于其中。聽鳥雀吱吱,水聲潺潺,我們在此間樂也融融。努力求學業(yè),造就優(yōu)良國民,矢志救國,毋忘父老,作育熱忱,我圍山萬古長青。”這是圍山學校的老校歌,圍山學校的前身就是瀏陽八大書院之一的圍山書院。圍山書院坐落在瀏陽市大圍山鎮(zhèn)東門市,今為大圍山鎮(zhèn)中心完小和中學。正如歌詞中所言,在“崗巒圍繞,盤踞四縣”的大圍山山麓,在東門集鎮(zhèn)東隅,左依虎行嶺、右傍瀏陽河的圍山書院秀然而出,在經受100多年的風雨歷練后,依然翰墨留香。圍山書院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占地面積3039平方米,建筑面積1635平方米,由譚嗣同的老師涂啟光領銜捐建,為當時瀏陽八大書院之一。書院坐北朝南,青磚、石柱、木梁結構,今存建筑面闊五間,沿中軸線五單元對稱排列,有春滿堂、大成殿、嘉惠祠等。三進……[詳細]
長沙松柏寺
  松柏寺座落于距長沙市區(qū)約十幾公里的星沙文化公園旁,三一路與東升路的交匯口。占地30余畝,后山門前有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與中南汽車城隔路相望,寺周圍環(huán)繞蒼松翠柏故而得名。據(jù)史料記載,松柏寺始建于北宋神宗年間,距今已有九百多年歷史。當時的松柏寺蒼松翠柏,古樹參天,環(huán)境幽雅,風景秀麗;其寺院金碧輝煌,宏偉壯觀,歷為大德高僧修行傳法之地。每逢高僧升座說法,信眾如云。數(shù)百年間,梵音不絕,香火鼎盛,往來寺院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時節(jié)因緣,改朝換代,松柏古剎,幾經浩劫,漸成廢墟,以至不復存在。1992年由臺灣居士發(fā)心籌建。2002年8月,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寺舉行了佛像開光典禮,省、市宗教主管部門、佛教協(xié)會等有關領導及各界人士、信眾千余人到寺祝賀。2003年,隨著星沙區(qū)域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縣委、……[詳細]
岳麓書院文廟
  岳麓書院文廟位于長沙市岳麓書院內左側。岳麓書院祀孔始于書院初創(chuàng)時期,北宋時期建禮殿于講堂前,內塑先師十哲像,畫七十二賢,正德二年(1507)遷于今址。天啟四年(1624)重修,正式稱為文廟,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建筑規(guī)格最高的一座書院文廟。按照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凡辦學的地方都要祭祀孔子,祭孔的建筑統(tǒng)稱文廟或孔廟,民辦書院一般只能在書院內建一座殿堂來祭祀孔子,不能有獨立的文廟,而岳麓書院這座民辦的書院卻有著獨立的文廟,且為皇家建筑等級,這在全國書院中是獨一無二的。文廟自成一個院落,于書院赫曦臺或講堂或御書樓右轉均可進入文廟。文廟由照壁、門樓、大成門、大成殿、兩廡、崇圣祠、明倫堂等建筑組成,雖屢毀屢興,其建筑格局未變。大成殿是文廟中最主要的建筑。1937年大成殿原建筑被日寇飛機炸毀,今殿為抗日戰(zhàn)爭后……[詳細]
望城惜字塔
  湖南茶亭鎮(zhèn)九峰山村惜字塔位于長沙市望城區(qū)茶亭鎮(zhèn)九峰山村洞庭組,為一座清代石塔。其因塔上生樹,樹塔共生而聞名遐邇,備受當?shù)厝送瞥纾顬樯袼、神樹,為當(shù)匾粚。?jù)考證:該塔建于道光十八年(1838)。塔高12米,五層,呈六邊形,花崗石砌筑,塔基直徑4.23米,塔身內空,底層設一拱形門,門楣陰刻楷書“惜子塔”,二至五層均設二門對開,各層方向不一,一二層內有石階旋至第三層,二層內壁題刻“道光十八年戊戌秋起建立”,各層塔檐較短,檐角起翹,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塔頂被雷擊毀,爾后長出一株樸樹,現(xiàn)樹高約6米,形如華蓋,根系穿過塔身,直至塔基,生長茂盛,成為奇特的塔樹共生珍貴景觀。2005年8月30日被公布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公布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該塔對于研究清代石塔建筑形制具有較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