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佛寺坐落在錦州——虹螺峴公路東側(cè),距離連山城區(qū)43公里。在臥佛寺村小學(xué)西面的寬闊平地上,突兀現(xiàn)出一座石巖裸露的小孤山,它南北走向,型似石龜,因此取名龜山。在龜山北面,女兒河水從西向東,蜿蜒流淌。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于是人們就選這塊風(fēng)水寶地建寺院,臥佛寺就建在山北面的0上。據(jù)史料記載,臥佛寺始建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重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經(jīng)“文革”洗劫后,重新修建。 沿著金星鎮(zhèn)臥佛寺村西邊的小路向北走,再沿水泥臺階向左邊的山坡爬上去,一座紅漆圍墻的長方形寺院便映入眼簾,這便是遠(yuǎn)近馳名的金星鎮(zhèn)臥佛寺。一爬上臺階,兩根高大的旗桿便赫然入目,每逢初一、十五作道場的時候,五星紅旗便在東邊升起,而五彩(紅、黃、藍(lán)、綠、白)的佛旗則在西面……
[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