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法窩巖洞遺址
  法窩巖洞遺址位于宣威市寶山鎮(zhèn)摩嘎村委會發(fā)窩村西南約1.5千米的格香河(北盤江上游)北岸薩姑梁子中段山腰偏上的巖壁上,地理坐標為北緯26°1453.8、東經(jīng)104°2932.5,海拔1654米。洞口呈半圓形,朝向為南偏東42°,最寬處29.2米、最高約30米。洞內(nèi)高大寬敞,最寬處達50余米,光線可及深度170余米,光線極佳。由洞口至洞內(nèi)43米左右呈斜坡,至洞內(nèi)巖壁后,洞轉由西北方向向內(nèi)繼續(xù)延伸,洞也逐漸變小,光線變暗至黑暗。洞口前為高10~13米的筆直陡坎,坎下是坡度近70°、長約200米的陡坡,坡腳是由寶山至田壩的鄉(xiāng)村公路,公路南側是筆直的巖壁直達格香河底,巖壁高約200余米,格香河邊海拔為1210米。洞口東西兩側均為直立的較為平整的巖壁,而洞口前沿的巖壁則凸凹不平,不似兩側的原生巖壁平整。……[詳細]
倘可巡檢衙署
  位于宣威市倘塘鎮(zhèn)人民政府辦公樓西北側15米處。建筑坐東北向西南,由前后2個四合院組成,占地面積860平方米。建筑均為一樓一底,小青瓦屋面。前院,由過廳、南北廂房組成。過廳,單檐懸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5開間,通面闊18.45米、進深6.3米。南北廂房,低于正房約3米,結構布局相同,單檐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構。3開間,通面闊10.9米、進深5.6米。過廳明間作為前后院通道,與前院寬約3米的11級臺階連通,形成前堂后寢的格局。后院,建于高約3米的臺基上,由正房、南北廂房與前院過廳圍合形成四合院。后院正房、南北廂房,均為單檐懸山頂穿斗式土木結構。正房4開間,通面闊15.8米、進深7.1米。南北廂房結構布局相同,3開間,通面闊11米、進深4.05米。倘可巡檢衙署為清代中晚期所建。據(jù)《宣威縣志稿》記載,倘……[詳細]
塊澤河大橋
  塊澤河大橋位于富源縣富村鎮(zhèn)新廠村委會下鋪村西北約800米處。橋由舊橋、新橋2座組成,垂直東西橫跨于羅平、富源兩縣交界的塊澤河上。 舊橋,距離河面高約30余米,石灰?guī)r拱券縱聯(lián)砌筑,2孔。全長30米、寬6米。橋孔徑大小不一,西側孔徑跨度12米,東側孔徑跨度5米。兩端橋墩直接利用河兩岸石灰?guī)r崖壁巖石為基石,中間橋墩立于河中凸出水面的石灰?guī)r巨石上。橋面略凸,兩側設高0.6米、厚0.4米的條石護欄。橋東北側石灰?guī)r崖壁上陽刻橫書“天虹接漢”4個楷體大字。橋兩端原分別立有塊澤廠募建石亭重修橋路施名刊記碑和悠久無疆碑各1通,現(xiàn)已毀無存。橋東端現(xiàn)僅存有中華民國5年(1916)騰沖商人張鑒藻倡議捐資重修路橋時鐫立的中流砥柱碑1通。碑為青石質,長方體。高1.28米、厚0.32米,四面刻重修大橋經(jīng)過,捐款人姓名。 ……[詳細]
羅平革命烈士紀念塔
  羅平革命烈士紀念塔位于羅平縣振興街液峰公園內(nèi)。塔坐東北向西南,由臺面、塔基、塔身組成,占地面積2540平方米。臺面,共3層,每層向上逐層內(nèi)收。均用長0.6米、寬0.3米的長方形青條石鋪筑。第一、二層臺面四周均置水泥護欄,欄高0.85米,每隔2.75米置1蓮花石。欄兩側面繪火炬、和平鴿、五角星、蝴蝶、蘭花等圖案,頂部置蓮瓣立體石雕。3層臺面均呈方形。第一層臺面長44米、寬41米。南、西兩面設2級臺階,北面設10級臺階。第二層臺面長、寬各33米,臺面中央設長方形石質花臺。第三層臺面長、寬各20米,四周各設5級臺階,轉角處置“L”形石質花臺,花臺內(nèi)各種植雪松1株。紀念塔,矗立于第三層臺面中央。由塔座、塔身、塔帽3部分組成,通高19.49米。塔座,正方體,寬4.4米、高4米,正面鑲漢白玉羅平革命斗爭……[詳細]
25、小河三官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河三官橋
  小河村三官橋位于曲靖市馬龍區(qū)張安屯街道小河社區(qū)小河村民小組東南500米處的張安屯。橋呈東北—西南向,橫跨于張安屯河上。橋為石灰?guī)r沙石橫聯(lián)拱券砌筑,單孔。全長34米、寬4.65米,橋面兩側置護欄,欄高0.55米、寬0.27米。橋面鋪設大小、厚薄不一的石塊。最大者長約1.2米,寬約0.7米、厚0.2米。橋拱高8米,孔徑跨度14米。橋面中央凸顯,東北面為階梯和斜坡間雜,西南端為24級臺階。整體橋面起伏較大,僅可通行人畜,車輛無法通行。橋東北端3.8米處建有三元宮土木結構古建筑。建筑呈封閉型四合院,四合院內(nèi)西廂房底樓現(xiàn)保存有三官橋記碑和澤及千秋碑各1通。2碑均為石灰?guī)r青石質地。碑陽字跡刻畫較淺,局部漫漶不清。三官橋碑立于清嘉慶十三年(1808),碑文主要捐資修橋者功德及名錄;澤及千秋碑立于中華民國7……[詳細]
抗戰(zhàn)陣亡將士紀念碑
  抗戰(zhàn)陣亡將士紀念碑位于羅平縣城振興街液峰公園內(nèi)。由紀念碑、汪精衛(wèi)夫婦石雕跪像組成,分布面積600平方米。紀念碑,坐西南向東北,青石質,由碑額、碑身、碑座和基座四部分組成。碑額為圓帽形。高0.7米。碑身為長方體。高1.76米、寬0.41米。正面直行隸書陰刻“抗戰(zhàn)陣亡將士紀念碑”9個大字,右刻“中華民國廿八年元旦”9字,左刻“羅平縣各界公立”7字。碑座呈梯形狀。上底寬1米、下底寬1.1米,各邊均高0.3米;收叫闻_面。臺面四周均置石質方柱。通高0.57米、邊長0.2米、柱距為2米,柱與柱間用鐵鏈穿柱相圍。基座占地17.31平方米。紀念碑保存完整,原貌尚存。但因長期風吹、雨淋、日曬,局部風化。汪精衛(wèi)夫婦石雕跪像,2尊。黃砂石質地,均為赤身反綁跪像。汪精衛(wèi)石雕跪像高1.1米、肩寬0.43米,跪……[詳細]
27、舊堡天水祠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舊堡天水祠
  舊堡天水祠位于宣威市倘塘鎮(zhèn)舊堡村委會大羅漢樹村東北50米處。建筑坐西向東,由正廳、南北廂房和倒座組成四合院,占地面積約530平方米。正廳,建于高2.05米的臺基上,單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青瓦屋面。3開間,通面闊10.15米。明間通面闊3.65米。左右次間通面闊均為3.25米、通進深7.8米。明間減中柱,前檐裝18扇木格子門,檐下飾斗拱。正廳與南北廂房和倒座各3間形成封閉四合院,設臺階踏道與院落連通。南北廂房,重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對稱布局,青瓦屋面。3開間,通面闊9.6米、進深4.1米。明間通面闊3.3米。左右次間通面闊3.15米。倒座,重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3開間,通面闊10.75米。明間通面闊3.65米。左右次間通面闊3.55米、進深5.4米。右次間前檐處為大門通往院落的通道……[詳細]
28、麗江普賢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麗江普賢寺
  普賢寺,地處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qū)大研街道辦事處七一街崇仁巷76號,清朝時期古建筑,是麗江古城內(nèi)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漢傳佛教寺廟,建于清朝道光年間,寺內(nèi)供奉普賢菩薩。 [1-4]據(jù)《光緒麗江府志》載:“普賢寺,在府城西門外。道光年間修建。”普賢寺的建筑格式既有納西族四合五天井的風格,又有漢地佛教寺廟的明顯特征。普賢寺建筑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院落,大殿為平房、坐西朝東、單檐九脊懸山頂抬梁式建筑,南北兩面各有三間廂房,東邊是兩層重檐懸山頂門樓。大門左側立有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的“永遠遵守”石碑。院內(nèi)樹木清幽,還有民間自行組織的納西古樂隊演奏古樂,是游玩古城的小憩佳境。 整個寺廟坐北朝南,大門從門樓中間進出,東西兩邊有兩所平房廂房,中間有一個正院落,四角邊上還有四個小天井、大殿內(nèi)原塑有普賢、文殊……[詳細]
廣通文廟
  廣通文廟位于祿豐縣廣通鎮(zhèn)廣通村民委員會,廣通小學內(nèi)。又名黌宮。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明、清兩代在故址上重建,補建十次,現(xiàn)存文廟為清同治四年(1865年)建。文廟坐北朝南,原有前后兩院,呈長方形,有眾多建筑群,F(xiàn)僅存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泮池上原有石拱橋,名“月弓橋”,橋兩頭各有雙獅、雙象護橋,現(xiàn)僅存橋南兩獅,橋已毀。大成門(又稱敬和宮),面闊3間,進深2間,為單檐歇山頂一層建筑,采用五梁過架式木結構。前后檐均有三層斗拱支撐,拱、翹、昂上雕刻魚頭、象鼻、三浮云、菊花頭、龍戲珠等;東西墻基須彌座上有浮雕,構圖精美。大成殿面闊5間,進深3間,為單檐硬山頂,九檁前檐廊建筑,采用抬梁式與穿斗式木結構。前檐由四層斗拱支撐,斗拱上雕刻有二龍搶寶、鳳凰、三浮云、螞蚱頭等紋飾。廣通文廟按明、清兩……[詳細]
滇桂黔邊縱司令部駐址
  滇桂黔邊縱司令部駐址位于羅平縣板橋鎮(zhèn)樂巖村中。舊址坐北向南,為三房一照壁合院建筑,占地面積418.1平方米。正房,重檐懸山頂穿斗式土木結構。3開間,通面闊11.8米、進深7.1米。屋頂施青灰筒板瓦覆蓋,屋基為青石,墻體為土基砌筑。正房明間前設9級青石臺階。明間后部設木質樓梯。東、西耳房,重檐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構。東耳房3開間,通面闊12.3米、進深5.1米,明間底層設進院通道。外建石質月拱門,高2.5米、寬1.6米、厚0.78米。門頂部左行橫書陽刻“源遠流長”4字。西耳房2開間,通面闊8.8米、進深5.1米。耳房二層前檐下均設護欄,山墻處各置槍眼1~2個。照壁,位于天井正南,石砌。通長10.1米、高2.15米、厚0.87米。天井呈不規(guī)則形狀,青石鋪砌。舊址房屋建筑始建于中華民國早期,為當?shù)厣獭?a href=/landscape/120/dianguiqianbianzongsilingbuzhuzhi.html class=blue >[詳細]
紅九軍團水城擴紅遺址
  位于會澤縣金鐘街道水城社區(qū)西北約100米萬額山腳。遺址由擴紅雕塑、擴紅廣場、陳列館組成,占地面積4446平方米。雕塑坐東向西。長18米、寬6米、高11.7米。雕塑上面共有10個人物圖案,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1935年4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一方面軍第九軍團攻克宣威后,接到中央軍委迅速離開宣威,向金沙江進發(fā),渡江北上的電令。4月30日,紅九軍團在軍團長羅炳輝、政治委員何長工的率領下,離開宣威楂格,從梨樹丫口進入會澤縣境,渡過牛欄江,次日到達者海壩子,在者海老街宿營1日,開倉濟貧。5月2日兵臨會澤城下。3日,攻克會澤古城,紅軍處決了偽縣長楊茂章、劣紳劉善初,籌款10萬銀元,騾馬上百匹。紅軍除惡濟貧,深受當?shù)刎毧喟傩盏臍g迎和愛戴,政治部主任黃火青帶領紅軍戰(zhàn)士進行革命宣傳。會澤青年群情激昂,爭先恐后踴躍報……[詳細]
黃武毅公祠(黃公祠)
  黃公祠全稱為“黃武毅公祠”,現(xiàn)位于五一路黃公西街毓英小學。原為盡忠寺,1918年為祭奠云南辛亥革命的先烈黃毓英,改為“黃武毅公祠”。黃毓英(1885~1912),字子和,云南會澤人。早年留學日本,是中國同盟會云南支部的骨干之一。1909年到昆明,建立同盟會機關,積極參與組織發(fā)動起義。重九之夜,與李鴻祥等在北教場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并沖鋒在前,首破北門,建“光復首功”。云南光復后,隨軍援川,回師途中,在貴州思南被刺身亡,年僅28歲。云南都督府為表彰黃毓英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績,追謚他為“武毅公”,蔡鍔親自撰寫了“黃武毅公墓志銘”,孫中山先生贈了“忠烈千古”的匾額。先設靈位在圓通山下忠烈祠祭奠,1918年設“黃武毅公祠”,并將祠堂兩邊的街道命名“黃公東街”和“黃公西街”,以資紀念。原祠堂大殿系歇山頂……[詳細]
33、抹閣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抹閣橋
  原名龍鳳橋、酉集橋。位于富源縣黃泥河鎮(zhèn)龍?zhí)洞逦瘯I腳村東2000米處。橋東西橫跨于滇、黔兩省分界的黃泥河上。橋為青石拱券縱聯(lián)砌筑,共3孔。全長40米、橋面寬5米,距水面高35米。橋面略凸,兩側設高0.6米、厚0.3米的條石護欄。護欄兩端各置1對高1米的石柱及1對高0.4米的小石獅。橋墩利用河兩岸天然石灰?guī)r巨石加以砌筑。橋孔大小不一。大孔呈半圓形,孔徑跨度18.6米;兩側泄洪小孔呈圓形,直徑各為4米。橋拱兩側橋楣上方均陽刻太極圖案,拱頂中央安設鐵質避邪寶劍。橋西端引橋邊立有1991年豎立抹閣橋碑記1通和縣級、市級文物保護標志碑。據(jù)光緒《平彝縣志》及建橋碑記載:橋始建于清嘉慶四年(1799),竣工于嘉慶十年(1805)孟夏月上旬癸酉日。“癸酉”屬雞,故橋稱“酉集橋”。傳統(tǒng)文化中,雞為“鳳”,河……[詳細]
羊街磨盤寺會談舊址
  羊街磨盤寺會談舊址位于尋甸縣羊街鎮(zhèn)甸龍村磨盤山上,1949年5月盧漢派代表龍澤匯與邊縱副司令員朱家璧舉行第一次會談。這次會談使“邊縱”在政治、軍事上爭取了主動,為和平解放云南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革命形勢的發(fā)展促使盧漢政治態(tài)度發(fā)生明顯變化。5月,中共中央電復周楠、莊田并華南分局,指出:“盧漢如決心發(fā)動反蔣,在可能條件下,我可以一部武裝隊伍配合盧漢消滅蔣匪勢力。但除此外不可訂立任何條件,不可接受任何約束”,“云南局部和平問題,應要盧漢派全權代表直接到北平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談判”。根據(jù)上級指示,5月下旬,“邊縱”部隊副司令員朱家璧、支隊政委許南波、代司令員楊守篤和盧漢代表龍澤匯在尋甸羊街磨盤寺舉行第一次秘密談判,商榷云南和平解放事宜。這次商談“沒有直接談起義問題,……[詳細]
范石生舊居及范石生墓
  范石生舊居位于昆明西北王家橋紅聯(lián)小學旁,建于1917年,系范石生1916年底由駐川滇軍第六師參謀長任上辭職回滇時所建。當時他與同事錢開甲共同合買了昆明西郊王家橋的八十多畝田地,并建屋居住,躬耕壟畝,自行勞作,在此隱居近三年,至1920年調任駐昭通的靖國軍第十六團團長,方始離開。房為土木結構二層樓房,坐東朝西,占地325平方米,平面布局為“凹”型,正房五間,南北耳房各兩間,懸山頂,外走回廊,建構簡樸但舉架尺度較大,幾無裝飾。西南聯(lián)大教學樓和援華美軍空軍招待所舊址范石生(1887~1939),原名石僧,字小泉,號小翁。云南峨山縣人。1909年考入云南講武堂丙班,同盟會員,辛亥革命參加重九起義和臨安起義。護國戰(zhàn)爭中,任云南護國軍第一軍東路軍參謀長兼第一團團長。后歷任駐川滇軍第六師參謀長、滇軍第十六……[詳細]
西山上古墓
  西山上古墓位于陸良縣馬街鎮(zhèn)薛官堡村西約1000米處。墓為“甲”字形的磚室墓,坐西向東,由墓門、墓道、墓甬、前室、左室(北)和右室(南)等構成。墓葬東西長11.8米、南北寬4.2米、殘深1米。墓頂已被破壞。墓室墻體為單層磚砌筑,均為“工”字形錯縫搭接砌法。右室(南)有完整鋪地磚保存,為雙層交錯鋪就。墓磚規(guī)格一般為35厘米×22厘米×6厘米,其中朝向墓室內(nèi)的一側多施菱形等紋飾。墓壁下部與墓底交匯處斜向內(nèi)凹形成凹槽狀排水設施。西山上古墓歷史上曾遭多次盜掘和破壞,因此出土器物少且多殘損,主要有陶容器、陶俑、陶模型器以及簧狀金器、銅泡釘、水晶等。從墓葬形制、墓磚以及出土器物看,此墓年代大約在東漢中晚期。西山上漢墓規(guī)模較大,形制特別,使用大型花紋磚砌筑而成。墓內(nèi)出土的陶俑在云南地區(qū)同時期的墓葬中比較少見……[詳細]
白水原中心小學校址
  位于曲靖市沾益區(qū)白水鎮(zhèn)中心村委會的一低緩山丘上。建筑坐西向東,由正房、南北廂房、倒座組成一大型“走馬串角樓,四合五天井”封閉式四合院。占地面積1840平方米。建筑為單檐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構,一樓一底。東西長43米、南北寬26米。有房屋52間。屋頂用青色板瓦覆蓋,屋面向外側一坡短而陡,向內(nèi)側一坡則長而緩,出檐深,有利于院內(nèi)雨水的收集。院內(nèi)回廊上柱腳下均墊有柱礎,墻體為夯土筑成(后有局部地方改用磚砌),房屋基礎以打鑿規(guī)整的石灰?guī)r條石砌成,高出地面,利于屋內(nèi)防潮,防止墻基被雨水浸蝕。天井地面低于院內(nèi)回廊,用青石鋪砌。中心小學建于中華民國28年(1939)。建蓋者為樊子愚。小學建成后,中國共產(chǎn)黨滇東北地下黨組織曾在此召開多次重要會議。解放戰(zhàn)爭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第六支隊以此為據(jù)點掩護革命……[詳細]
玄龍寺(玄珠觀)
   玄龍寺在巍山縣城東南3公里玄珠山上。寺始建于南詔時期,永歷十年(1656)重建,清同治年間毀于戰(zhàn)亂,光緒年間重建。寺依玄珠山而建,層臺疊閣,氣勢雄偉。其布局為在南北中軸線上建山門、石坊、四圣殿、石牌坊、玉皇大殿。大殿之東,有關圣、三皇、呂祖、觀音諸殿和彌羅宮、芭蕉樓、碧波室、禪堂等建筑。其布局一反南北中軸線,根據(jù)地勢,采取由西到東上下三臺橫裂式,以二條路線穿插大小七個落,內(nèi)多園林小景。玄龍寺建筑以山門及大殿最佳。山門為單檐歇頂牌樓式樣,寬三間,前后檐下以如意斗拱,斗拱做工十分精細,大殿建于2米多高的臺基上,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14.8米,進深16.2米,高12米。前為走廊,檐下施以七踩斗拱,整個建筑氣勢雄偉。    玄龍寺格局保存……[詳細]
鐘屏街西來寺
  位于會澤縣古城街道鐘屏街375號。建筑坐南向北,分別由山門、偏殿、前殿、兩廡、大殿等建筑組成建筑群,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F(xiàn)僅存山門、廂房、大殿。山門,重檐歇山頂置挑檐斗拱土木結構。通面闊3.9米、進深0.8米。大殿,單檐歇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5開間,通面闊16.8米、進深4.2米。大殿前檐置斗拱裝飾,屋脊兩端置吻獸,正中裝寶頂;大殿明間正中懸掛右起橫書“大雄寶殿”匾額,楷書,陽刻。東西廂房,單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各3開間,通面闊11.3米、進深5.3米。西來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由比丘尼募建,供奉釋迦牟尼佛和彌勒佛。清道光、光緒年間,均做過重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作為會澤縣火炮廠生產(chǎn)基地,門樓和偏殿等建筑因不慎失火被焚毀。1976年修建新大街,前殿被拆除。1984年,……[詳細]
光祿文昌宮
  光祿文昌宮位于光祿山東麓的鳳岫山,俗稱小團山。清乾隆年間,鄉(xiāng)人魯印姬等在鳳岫山麓倡建文昌宮,同治十三年(1874年),趙子驤、馬駟良重建。在東面大照壁上鑲嵌著“忠孝廉潔”四個大字,字直徑三尺,極雄健,出于名人手筆。文昌宮為三重堂。第一層為魁星閣,樓廳有魁星塑像,供奉著魁星神,魁星是求學為官的人必祭祀的星宿;第二層為大成閣,匾額曰:“魚躍鳶飛”,并有一聯(lián):“德配天地,道貫古今”。樓廳有儒家“五圣”塑像:孔子,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后世尊為“至圣”;顏子,即顏淵,孔子弟子,被后世尊為“復圣”;曾子,孔子弟子,被后世尊為“宗圣”;子思,孔子的孫子,被后世尊為“述圣”;孟子,孔子再傳弟子,被后世尊為“亞圣”;第三層為正殿,匾額曰:“經(jīng)緯天地”,有文昌帝君塑像。北廂外有小花園,建于懸崖上,趙鶴清曾在園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