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綦江永新鎮(zhèn)、中峰鎮(zhèn)的清溪河兩岸石壁上,農(nóng)居的房檐屋后的山坡處,刻立有數(shù)千根以男性生殖器形象的圖形,當?shù)厝朔Q“石桅子”,成片、成林。有的刻在石壁上,一根挨著一根,寬約五六寸,高1.5-3.3米,往往成對出現(xiàn);也有用整石鑿成“生殖柱”,直徑20厘米左右,高3-4米,聳立于驛道路邊,鼎盛時數(shù)量達5000余根。在舉目望去的“根雕”群中,出人意料的是竟有女性生殖器石雕出現(xiàn),附在“根雕”左右兩側(cè),以羽狀或元寶狀的形式體現(xiàn)。目前認為這一文化現(xiàn)象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均為罕見,應該是全國獨有、世界少有的特色地域文化,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朝,所立桅子以東漢、清朝及20世紀初葉居多。立桅形式由經(jīng)辦人的經(jīng)濟狀況決定。一般而言,窮人多雕于石壁,而富人則刻出完整的桅子。目前,刻在石壁上的桅子,清晰可辨的仍有上千根。充滿神……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