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墓初葬吉水縣仁壽鄉(xiāng)(現(xiàn)今醪橋鎮(zhèn))一都霸溪(縣城北4公里處),嘉靖40年知縣羅黃裳因河岸坍塌危及墓體安全,令將解縉墓遷移縣東門外東山亭(即現(xiàn)吉水氣象局院內(nèi))。解縉因讒被害,家人攜柩回歸故里,原先偷葬于醪橋鎮(zhèn)壩溪村。嘉靖四十年(1561),知縣羅黃裳奉旨將解縉墓遷葬于縣城東門外東山亭,墓地坐東向西。1957年,省文化局列解縉墓為省重點文件保護單位,撥款重修。后因修昌贛公路(105國道)取土被毀,遷移今氣象局西側(cè)。1985年,政府撥款修繕。由縣人羅洪先論述解縉品德與功業(yè)的《解學士文集序》,鏤刻在墓后的戶碑上。碑為高近2米,寬近1米的白色硬青石,文為慷慨激昂美文,字為陰文正楷直書。書法工整清秀,筆致圓融遒麗,系明代吉水知縣夷陵玉篆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