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寺也稱鎮(zhèn)江慈云寺,總面積598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瑞光塔,俗稱觀音塔,觀音閣。塔為7層樓閣式,六角形塔磚,高28米,塔基深4.8米,塔尖有重達400公斤的銅剎蓋頂。塔內有螺旋式磚梯78級,直達頂層。慈云寺門楣上,掛著一個藍色的牌匾,上面寫著三個燙金大字“慈云寺”,大門兩邊有一幅對聯(lián)“慈航普渡五百年香火輝南巔,云水弘施裹岳圖秀富川”。對聯(lián)兩邊是蓮花浮雕。浮雕兩邊的墻壁上分別寫著,慈云護域,瑞云吉祥。走進天王殿,神臺上端坐著披著紅紗的笑口常開大肚金身彌勒菩薩。相傳我國五代時期,在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攜布袋,教化群眾,很得群眾信仰。臨終前說了一句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憶,時時示時人,世人自不識”因此,……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