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101、擂鼓寨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擂鼓寨遺址
  擂鼓寨遺址位于通江縣東南約20公里的春載鄉(xiāng)擂鼓寨村,地理位置為東經(jīng)107°17′,北緯31°51′,海拔高度740米。這里地處川東北米倉山的東段南麓,屬低中山區(qū)。通(江)——達(川市)公路從擂鼓寨北面自西向東經(jīng)過,附近有長江水系的通江河及其支流自東向西南流過。鼓寨孤峰獨出,呈三角形,三面都是懸崖。遺址地處擂鼓寨西北和南面懸崖下的緩坡地上,分為北區(qū)和南區(qū)。北區(qū)南北長約50米,東西寬約10米,面積約500平方米;南區(qū)東西長約60米,南北寬約10米,面積約600平方米。遺址地表為耕地。擂鼓寨遺址,1984年春載鄉(xiāng)小學教師趙明皓在編寫《春載鄉(xiāng)志》時發(fā)現(xiàn),1987年文物普查中得到確認。1990年進行了科學發(fā)掘,文化層深3米,共分9層,共出土石器、陶器等20685件(片),其中石器及石器半成品812件,……[詳細]
都江堰文廟及魁星閣
  文廟位于灌口街道文廟社區(qū)文廟街52號。始建于五代,明末毀,清康熙二十七年(168年)重建。乾隆43年大加整修,增建廟門、東西廡、鐘鼓樓、祭器庫、戟門、名宦祠、鄉(xiāng)賢祠、忠孝祠及泮池、萬仞宮墻等建筑,設教諭、訓導兩署于此。廟內松柏掩映,建筑莊嚴。大成殿坐西向東,占地面積558平方米,建筑面積307平方米。大殿為穿斗式木構架、重檐歇山頂建筑。面闊三間15.8米、進深五間11.4米、高15米,四周回廊,素面石作臺階,垂帶踏道。暮途窮泮池為條石砌筑,長17.8米、寬7.8米,后兩解成弧形,設拱橋三道,正中橋寬2.25米,兩側橋寬1.8米,原有石欄桿已全無,現(xiàn)設欄桿為砼欄桿。萬仞宮墻全長19.88米,高7.75米、厚0.73米,墻帽疊澀出檐,成廡殿式,墻身嵌入石刻萬仞宮墻大字,字徑1.56×1.6米,照……[詳細]
103、柳橋石牌坊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柳橋石牌坊
  柳橋石牌坊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qū)柳橋。柳橋石牌坊建于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是“圣旨旌表”呂侯氏而造的節(jié)孝牌坊。牌坊有四樓、四柱、三門、八鼓、八龕、十二翹角、六卷角。高8.36米,通面闊5.91米,其中明間2.83米,次間1.54米。四根石立柱前后施抱鼓石,抱鼓石上坐四個石獅和四個石虎。明間和次間均用兩道石額坊,其石橫枋間鑲石裝板,左次間石裝板正面和背面分別刻“冰清”、“桂秀”二字,右次間石裝板正面和背面分別刻“玉潔”、“蘭芳”二字,明間石裝板前后題刻“節(jié)孝”二字。頂樓凸起于匾額之上,匾刻“圣旨旌表”四字,屋面為歇山頂,脊飾刻有中堆和石鴟吻六個,刻筒瓦石件。柱、梁、枋上刻有形態(tài)各異的人物造像及鳥、獸、花草浮雕,抱鼓石上刻獅子、老虎、麒麟、獨角獸各四個。前后額枋刻有36組浮雕畫,內容有……[詳細]
渠縣云峰塔
  渠縣云峰塔是一座位于四川省達州市渠縣臨巴鎮(zhèn)石椏村一絕壁四立的小山上,古樸莊重、巍然壯觀的石塔。塔下巖邊,盡是奇形怪狀的落石,有的獨立聳峙,有的彼此依靠,有的重疊拼湊,不一而足。從羊腸小道上得山來,一石塔聳立于眼前,云峰塔到也。地處蓼水河東岸的云峰嶺,與高沙古鎮(zhèn)隔江相望。塔畔潭深水碧,江流到此,觸石翻騰,“萬道銀波寒射塔,宛如金劍吐珠光”。這里是高沙八景區(qū)之一。渠縣云峰塔建于道光庚子年(1840年),為6棱11級石塔。塔地處山頂平臺,登高遠眺,目及十里,景-人。塔高13.23米,塔基為正六邊形,邊長2.3米、高0.34米,底層高1.6米、邊長1.85米;第二級高1.26米;第三級高1.19米。以上各級高、寬度逐層遞減收分。系樓閣式磚石結構。塔基青石砌筑,塔身八方五層。塔頂置大小各異的兩個石鼓和……[詳細]
105、懋功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懋功寺
  “寶瓶寺”位于內江邊,距“南寺”約200米,創(chuàng)建于民國十四年(1925)。是為接待循“金川古道”——自金川向東南經(jīng)瓦寺土司領地,越鷂子山,經(jīng)水磨、老人村、漩口、麻溪,過二王廟前安瀾索橋,再循“灌松茶馬古道”進灌縣西門而來的回族商旅而建造的。據(jù)羅樹凡先生總纂的《灌縣志》(1991年版)記載:“寶瓶巷清真寺(也稱懋功寺或寶瓶寺),建于民國十四年(1925)為懋功(小金)籍教徒所建。該寺連同西北馬坊,共房屋兩院……”據(jù)考,同治初年(1862),懋功發(fā)生-,部分回族同胞遷徙到灌縣居住。宣統(tǒng)三年(1911),在四川發(fā)生了“保路運動”。在灌縣漩口袍哥舵把子姚寶珊的斡旋下,小金回族同胞跟隨姚寶珊下成都,積極參加了“保路運動”。四川大漢軍政府成立,參與“保路運動”的小金回族同胞回到老家,卻受到忠于清政府的當……[詳細]
106、琴泉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琴泉寺
  琴泉寺位于三臺縣潼川鎮(zhèn)北泉路左側的長平山腰。始建于北周(公無557—581年),初名安昌寺,經(jīng)隋,于唐初更名慧義寺,南宋易名護圣寺,因寺后山泉滴聲似琴,明朝萬歷時已稱琴泉寺。從唐初起琴泉寺就按星象落座建殿修閣,其布局嚴謹,宏偉精致,莊重典雅,F(xiàn)存建筑為清代和民國所建,主體建筑由座西北朝東南的并排雙四合院相連而成,布局特別,處于歷代山寺的主要位置。左四合院有前殿、正殿和左右偏殿,右四合院有偏殿和廂房。整個建筑面積1602平方米,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正殿,又名觀音殿。面闊三間14米,進深六間12.1米,建筑面積168.4平方米;前殿,帶山門,重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面闊五間18.9米,進深三間5.8米,建筑面積109.62平方米;正殿后是甘露洞,洞內便是“琴泉”山泉池。泉水終年不……[詳細]
107、明王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王寺
  馬邊明王寺,坐落在馬邊縣建設鄉(xiāng)永樂溪后村,離縣城六公里,始建于明代成化初年。據(jù)《馬邊廳志略》載:由于整個寺廟處在五座大山之間,舊稱“五龍山牛望寺”,后經(jīng)弘治年間重修殿宇,打造佛像,初具規(guī)模,改稱“明王寺”。該寺鼎盛時期為清道光年間,占地約五畝。由于歷史原因,加上歲月剝蝕,現(xiàn)僅剩佛殿和三清殿等三百零八平方米的建筑。鐘鼓樓、天王殿、佛殿及后面的三清殿均為木結構建筑,殿內的神像已經(jīng)損毀很多。在正殿的屋梁上,高過頭頂?shù)氖穑繎彝性诹杭苌,離地面兩米多高。正殿后面的三清殿里還有十一尊這樣的懸托石佛。據(jù)考證,這種懸托于大殿半空的佛像,在佛教寺廟中極為罕見。由于這些佛像懸在空中,人的視力的高度很難達到,加上歲月的剝蝕,石佛像顯得有些模糊,讓人很難辨別。幾百年來,明王寺雖然香火不斷,但直到最近,這群石佛……[詳細]
轉龍壩菜河園
  白米鎮(zhèn)轉龍壩菜河園,位于合江縣城東北面10公里的白米鎮(zhèn)斗笠村的長江北岸,距長江約2公里,該地勢南北長,東西狹,北高南低,猶如一條赴江之龍,盤旋回首,故稱轉龍壩。菜河園始建于清嘉慶中期(1796年—1821年),竣工于清光緒七年(1882年),總占地面積15298平方米,建筑面積2228平方米,系清中期合江乃至瀘州最大的地主莊園,是川南清代莊園的典型代表作。2007年被省政府公布為四川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該園林建筑坐西北向東南,門廳處由寬大的月臺、牌樓式大門、石砌圍墻組成,大器、壯觀。園內之景分中、東、西、北四大部分,以水景為主,以“清幽古樸”為主題。園林中心為三重廳堂建筑,這是菜河園的主體建筑,東部由大小和形態(tài)各異的幾個小院與廳堂、亭廊、樓閣、齋軒有機地組合,建筑空間通透,與自然聯(lián)成一體![詳細]
109、泰安酢坊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安酢坊遺址
  “泰安作坊”位于唐代大詩人陳子昂故里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作坊始建于唐代,建筑面積為929m2,現(xiàn)存古窖池兩處,古井一口,作坊內設施齊全、歷史傳承真實完整,保存完好,至今仍在正常生產(chǎn)。經(jīng)古窖釀制而成的曲酒,具有中國濃香型白酒寒綠、醇甘、清洌之獨特風味,被中國白酒界泰斗周恒剛、沈怡方稱贊為“中國白酒之典范”。作坊已先后被射洪縣和遂寧市人民政府認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疤┌沧鞣弧庇汕迥┝鴺滏(zhèn)開明酒商李明方從古酒坊易名而來,有“舉酒恭祝國泰民安”之意。早在唐代,陳子昂攜古窖釀出的春酒遠赴長安應試,醉倒八方才子,詩圣杜甫為此揮毫寫下“射洪春酒寒仍綠”的千古絕唱。作坊一直傳承唐代“春酒”、明代“謝酒”生產(chǎn)工藝釀制白酒,聞名川中。民國初年,作坊主人李吉安進行工藝改革,聘請成都釀酒……[詳細]
渡口吊橋
  渡口吊橋位于東區(qū)大渡口街道江邊街社區(qū),南距原501電廠100米左右,是建設攀枝花鋼鐵基地時修建的第一座跨金沙江大橋,也是攀枝花最早的過江吊橋。該橋于1965年建成通車后,晝夜不停承受著南來北往的汽車及過往的行人,確保了攀枝花基地建設物資過江和建設隊伍集結,在建設初期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當時許多來視察攀枝花鋼鐵基地建設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是通過此橋步行過江的。建成后的渡口吊橋跨徑180米,橋面凈寬3.8米,除人行外,尚可通行8噸以下汽車,但該橋最初設計時卻并非如此。1964年9月,四川省交通廳勘察設計院進行現(xiàn)場勘察后,定出的設計為:一孔跨徑180米無加勁桁性人行吊橋,上下游主索中距4米,橋面凈寬3.8米,除人行外,尚可通行2噸以下汽車。原設計用圓形錨定樁卡子錨固密封導形鋼絲繩,由于無法卡固,改錨定……[詳細]
503地下戰(zhàn)備電廠
  503地下戰(zhàn)備電廠,位于攀枝花市西區(qū)格里坪鎮(zhèn)新莊村小尖山南麓,緊鄰金沙水電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地下戰(zhàn)備火力發(fā)電廠。503電廠已于2007年停產(chǎn),2008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中國內地省份進行一系列以備戰(zhàn)、備荒為目的的大規(guī)模國防、科技、工業(yè)、電力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即“三線建設”。1966年初,作為三線建設的重點工程,503電廠開始籌建工作。同年7月,水電部西南電力設計院完成503廠的勘察設計工作。1967年底,國家建委第五土石方公司開始挖掘工程的準備工作。1968年,503電廠的挖掘工程正式開始。1971年完成挖掘工程。基于戰(zhàn)備目的,503電廠選址極為隱蔽,四周山峰均高出洞室700米以上,主體建筑均開鑿于山體內部,深220米,最長跨度24米,土石……[詳細]
112、遂寧毗盧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遂寧毗盧寺
  毗盧寺,位于四川遂寧安居區(qū)白馬鎮(zhèn)西面5公里,為廣德寺分寺。毗盧寺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毗廬寺與靈泉寺、廣德寺、白雀寺,并稱斗城(遂寧別稱)四寺。遂寧毗廬寺距離四川省遂寧市西部約35公里處,坐落在安居區(qū)白馬鎮(zhèn)華藏山下,距白馬鎮(zhèn)5公里,始建于宋代,明朝擴建,寺廟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建筑面積5512平方米。寺廟內曾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高僧——清心大師,法號住朝,外號“癲師爺”(濟公和尚原型)。此地香火旺盛。每年三月的“香會節(jié)”,遂寧毗廬寺均會迎來遂寧、甚至四川及川外眾多慕名而來的朝拜者,甚是熱鬧,日均人流量達3萬人次以上。濟公掃“秦”、濟公懲治嘲弄-污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美好傳說,給人以無窮遐想與回味。毗盧寺所在的遂寧安居區(qū)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地貌受天氣候的影響,在流水侵蝕……[詳細]
涂氏牌坊
  涂氏牌坊(又名玉龍花牌坊,玉龍節(jié)孝牌坊)位于鹽亭縣玉龍鎮(zhèn)新家溝村,距縣城東21公里、距玉龍鎮(zhèn)1000米,矗立于梓江東岸,山青水綠,氣候宜人,位置尤佳。涂氏牌坊建于清咸豐五年(公元1856年),它是邑候陳紹惠稟呈朝廷以旌表節(jié)婦趙涂氏而建,由趙涂氏次子(太學)趙金成承建。涂氏牌坊坐北朝南,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122.64平方米,仿木磚石結構,重檐歇山式頂,四柱三開間,通高8.8米,寬12.8米,厚0.62米,四根磚柱的前后均置有高大的紅砂巖抱鼓石,共8個,高2.44米,厚0.36米,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牌坊周身用數(shù)百塊陶雕、磚雕件貼面或鑲嵌于一體,每個抱鼓石頂部用陶雕下山獅,與四根方形柱連接。三道門為拱形頂,每根橫梁都全鑲雕有如意花草,24孝等戲劇浮雕,兩耳各有10場陶制浮雕。……[詳細]
峨眉山靈巖寺石牌坊
  在峨眉山舍身崖下,山腳不遠處高橋鎮(zhèn)中學校園,有座青石牌坊,高約7米,巍然屹立,風雨侵蝕,苔痕歷歷。正面刻“敕賜禪林”四字,雍容典雅,“嘉靖辛卯春二月,給事中安磐書”,背面“祗園覺路”。麒麟、白鹿、青獅、祥云、荷花、蘭草圖案,依稀可辨。專家介紹,這是目前國內為數(shù)不多的明代石坊,其工藝水平和史料價值不亞于北京十三陵的石坊。據(jù)傳,在神奇的峨眉山,有著一座鮮為人知的古寺遺址,那就是有著“西蜀第一大剎”之稱的古靈巖寺。古老相傳,曾經(jīng)的靈巖寺有殿宇48重,僧眾千人,更有騎馬燒香、策馬巡夜之說,昔日輝煌可見一斑。峨眉山志記載:由唐至明,峨眉山佛教得到極大的發(fā)展,盡管有些曲折,靈巖寺也隨之“螺旋式發(fā)展”,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僧人本印重修靈巖寺,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二月落成,殿宇竟達48重……[詳細]
云霞古剎石牌坊
  云霞古剎石牌坊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建造,2007年6月15日被評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牌坊保存完整,造型端莊,斗拱繁復,圖文并茂,雕鑿精妙。云霞古剎牌坊坐南面北,紅砂石質。整座牌坊由50余塊石料砌筑,三門四柱五樓,通高10米,面闊8米,坊座四柱基座前后分別置兩只石獅、兩頭石象,中門坊額前后分別陰刻“云霞古剎”、“恩沛佛門”行楷大字。牌坊上部置“圣旨”牌位,坊身前后計有題記11則、楹聯(lián)4副、詩15首以及深浮雕、透雕戲劇故事、動物、花卉圖案20幅,這些詩文的作者是當時的地方官員和文人,如清嘉慶七年(1802)進士王果題書兩側門邊聯(lián)“石龍曲卷縈洄水;野鶴斜盤澹宕云!眱蓚乳T額左為“風清”,由王果題,右為“月白”,由進士謝榮廷題,大門坊柱聯(lián)“薄宦忝浮名,幸換到人耕綠野,犬臥花村,市隱山居齊案……[詳細]
紅四方面軍北山寺軍以上干部會議舊址
  紅四方面軍北山寺軍以上干部會議舊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得勝鎮(zhèn)得勝社區(qū)居委會,清初兵燹被毀,康熙元年(1662)修復,立二教寺,道光17年(1837)雷自然和尚從渠縣云游到此掛塔為僧,賣產(chǎn)、化緣擴寺,歷時9年形成建筑群。1933年10月,紅四方面軍在發(fā)動宣達戰(zhàn)役之前,其總部在北山寺召開了各軍以上領導干部會議,研究部署作戰(zhàn)方針和計劃,亦為革命舊址。該建筑座南向北,由山門、前殿、正殿、后殿、廂房、禪房組成復式三進四合院。整體建筑占地面寬50米、進深40米,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994平方米。青石天井,泥土屋地面,穿斗臺梁混合結構,板壁花窗,青色板瓦屋面,殿為歇山頂,廂房、禪房為懸山頂。山門前有11級踏道,山門面闊3間14米,進深1間2.4米,通高5.13米,檐高4.85米,廊寬0.96米。……[詳細]
唐昌梁家大院
  梁家大院位于郫縣唐昌鎮(zhèn)北街青年巷的梁家大院建于清咸豐年間,總體面積達四千余平方米,共九十七間房屋,院壩六個,天井五個,各院均不相同,是唐昌鎮(zhèn)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價值最高的古建筑群。這個晚清時期梁姓大戶人家的院子深藏在背街小巷,是一個典型的清末民初川西民居建筑。梁家大院曲徑通幽,房屋裝飾圖案多樣,雕刻精美,設計典雅、古樸,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大院的大門是灰磚結構,大門上方能隱約看出“吉盧”兩個大字。進入大院,面對大門的天井里生長著十來棵參天大樹,感覺很是涼爽。院里部分房屋還有居民居住,拴在樹上的繩子上晾著衣服。穿過左側通道進入第二進,第三進院落,眼看前方已是無路了,試著走到頭一看,只覺眼前豁然開朗,院壩里一大片各種蔬菜正蓬勃生長。再走過一條窄窄的巷子,又是一個開滿鮮花的小天井……[詳細]
118、蒲江文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蒲江文廟
  蒲江縣文廟大成殿建于蒲江縣城東街,毗連東門。據(jù)《蒲江縣志》記載:“蒲江縣文廟建于明朝洪武年間,原于縣署之南。又在清朝康熙34年(1695年)遷于東街新建,又于乾隆22年(1757年)及嘉慶25年(1820年)重修完竣。”其廟與東街交界處,建有高大的石屏墻一通,全部系青石墩砌成,石墩之間留有空口,石墻上蓋琉璃瓦和寶頂脊梁。長約30多米,厚約80公分,氣勢雄偉,頗稱壯觀。廟的由來其廟兩側,各開一門,門側各建石碑一通,上 書-:“文武官員,至此下馬”八個大字,以示尊崇孔子。其兩門之間,乃一平壩,面積約半畝。向北而行,便是“三橋九洞”。三橋兩側,各砌呈長方形石欄桿。橋下為池,春夏之際,常聞蛙聲四起,此起彼伏,似若仙樂之鳴。其九洞之下,各掘一小凼,小凼積水,稱曰:“泮水”。在清朝年間,每科入學“秀才”……[詳細]
成昆鐵路仁和段
  成昆鐵路仁和段(拉鲊——花棚子段)成昆鐵路仁和段(拉鲊——花棚子段)是成昆鐵路攀枝花南沿線段,位于大龍?zhí)多l(xiāng),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車。全程約13公里,現(xiàn)隸屬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西昌段管轄。該路段設有蓮地、紅光、前進、紅衛(wèi)等4座長度一千米以上的隧道,其隧道的洞口建筑、路標、路牌及附屬建筑是典型的20世紀60、70年代建筑風格,極具三線建設的時代特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其中以前進隧道和紅衛(wèi)隧道最具代表性。前進隧道與紅衛(wèi)隧道莊重典雅的洞口、充滿革命氣息的浮雕、富有時代感的隧道名稱牌匾、蒼勁有力的革命標語等這些精美的圖騰,象征著筑路軍民在貧瘠荒涼的金沙江峽谷中改造自然的動力源泉與建設祖國的信仰所在。半個世紀以來,這條修建于艱險復雜地理環(huán)境中的高標準山區(qū)鐵路為服務國防戰(zhàn)備、支援邊疆建設……[詳細]
120、寂光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寂光寺
  寂光寺,又名古井寺,位于大英縣蓬萊鎮(zhèn)古柏辦事處境龍歸山下。始建于隋朝大業(yè)二十三年(617年),后因遭兵火而毀。明洪武三十二年、正統(tǒng)八年、弘治十三年,住持原義先后重修寺廟。明末清初,因戰(zhàn)火寺廟再度化為灰燼。清康熙五十五年、道光二十三年,再度對寺廟進行了重修擴建,留下如今宏偉壯觀的四重堂寺廟。寂光寺由山門(魁星樓)、鐘樓、鼓樓、牛王殿、大雄寶殿、金輪殿、念佛堂、齋堂、儲經(jīng)樓組成,是明清兩代的古建筑群。魁星樓共兩層。二樓上供有魁生點斗和靈官菩薩。山門兩邊是廂房,門前石拱橋橫跨古井小溪,橋的另端是一座高約兩丈,寬一丈三尺的石制花牌坊,牌坊之下是一洞橋,石刻花草鳥獸、人物石鼓。牌坊兩邊是一對遙遙相望、威武雄壯的在石獅。山門內、兩邊各有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4年)的栽的古樹、古柏,高二十四米,-二點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