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祠堂位于陽頭,始建于宋代,明萬歷八年(公元1580年)重建。清順治十三年焚于火,僅留后近?滴跞(公元1694年)仿明建筑重建,乾隆十六年淹于水,乾隆三十三年再度重修,現(xiàn)為清仿明代建筑,是不可多得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祠堂坐西向東,占地面積2516平方來。從東至西,依次為石牌坊(今已不存),儀門(僅存北端門),北宋古井、半月池、照壁、宗祠正門、戲臺、大廳堂、祖宗堂、后院。建筑為磚木結(jié)構(gòu),單檐、雙坡頂、以馬頭墻和廊屋組成封閉式建筑,別具一格。祠堂分三進(jìn),深57.3米,寬18米。戲臺屋頂建有牌樓式太子亭,飛瓦重檐氣勢磅礴。祠內(nèi)14根大柱分兩列挺立,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大廳堂祖宗堂之間天井雨亭別具一格,是明清建筑中上乘之作。祖宗堂正中設(shè)太祖龕,兩側(cè)廊室設(shè)各設(shè)支派祖龕。堂后有院,南則有祀房。宗祠……
[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