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衡陽市旅游

衡陽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南岳大廟
  南岳大廟,為我國五岳神廟之一,位于南岳古鎮(zhèn)。大廟坐北朝南,周圍紅墻環(huán)繞,四隅角樓高踞,規(guī)模宏偉。唐初名司天霍王廟,唐開元年間,司馬承禎建南岳真君祠。南岳大廟位于南岳鎮(zhèn)北街,是我國五岳廟中規(guī)模最大,總體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大廟為宮殿式建筑,頗似北京故宮風貌,占地9.8萬m2,與泰安岱廟、登封中岳廟并稱于世,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廟有九進:欞星門、盤龍亭、正川門、御碑亭、嘉應門、御應門、正殿、寢宮、北后門。其中正殿規(guī)模最大,是主體建筑。正殿又稱大殿或圣帝殿,高24m,有石柱72根,象征南岳七十二峰。檐下的騰龍飛鳳和大門上的木雕極為精美。大殿四周石柱間嵌著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刻制的雙面漢白玉浮雕144塊,殿前石階(丹墀)中嵌著一條潔白的石龍,昂首曳尾,妄欲騰空飛去。屋頂上的各種彩陶,廊壁……[詳細]
羅榮桓故居
  羅榮桓元帥故居位于衡東縣榮桓鎮(zhèn)南灣村的南灣街,是中國著名旅游“黃金通道”“井岡山--南岳衡山”的必經之地,距南岳衡山約70公里。有“楚南第一景”美譽的“錫巖仙洞”,離這里僅有3公里之遙。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獨特的古代民間建筑風格,這里成為南來北往游人爭相駐足的著名景點。南灣街是一組以青石板街道聯(lián)成的清代古建筑群,羅榮桓元帥的故居--黑田羅氏異公享祠居于街道的西北端。該祠是1914年由羅榮桓同志的父親羅國亙先生為紀念其十二代祖先異山公而經手建造的祠。建筑面積540多平方米,占地700多平方米。羅榮桓臥室陳列的儲柜、板床、抽屜、梳洗臺、書柜、梳妝盒、雙影鏡、床頭小方桌等都是羅榮桓同志用過的原物。火爐屋陳列的火桌、碗柜、坐凳等亦系原物。陳列的原物還有祖母臥室的古漢床、抽屜盯、土紡車等。健身房是羅榮……[詳細]
3、蔡侯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侯祠
  蔡侯祠及蔡倫墓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耒陽市城關鎮(zhèn)。此為東漢造紙術的發(fā)明家蔡倫的紀念建筑。蔡倫發(fā)明造紙術,受封為龍亭侯,后人在其故宅旁建祠祀之,故名。南朝《荊州記》:“蔡子池在縣西南里許,蔡倫故宅旁,倫始以魚網(wǎng)造紙,縣人猶多能造紙,蓋蔡倫遺業(yè)也!痹猎哪辏1338),陳宗義撰《重修蔡侯廟記》云:“昔蔡倫于池邊造紙,漢時封侯,不知何代于池畔立祠設像,因名蔡倫廟!辈套映亻L方形,長198米,寬45米,環(huán)池砌石,有橋橫臥池上。池后為蔡倫祠,為清末重建,20世紀80年代又加固維修。磚木結構、單檐、紅墻、小青瓦。祠長23.4米,寬17.4米。門額鐫“蔡侯祠”三字。門聯(lián)曰:“芳池月映,故宅風存”。進門為過廳,左右各一室。過前廳為天井,環(huán)天井有走廊。左廊置張飛槽,右廊置谷朗碑。再進為享殿,殿長10.6米,……[詳細]
南岳忠烈祠
  南岳忠烈祠位于衡陽市南岳衡山香爐峰下。南岳忠烈祠由祠宇和墓地兩大部分組成,占地面積約180畝。祠宇部分中軸線上的五大建筑依山而建,氣勢宏偉;主體建筑禮堂大廳中央,“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座碑,肅穆莊嚴,整個祠宇建筑施工精良,尤其是五顆炮彈造型的紀念碑,可謂匠心獨具。墓地則分布在四周山巒的青松翠柏掩映之中。1938年11月20日,由蔣介石親自主持的軍事會議,會議決定應盡快修建忠烈祠和烈士公墓,以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英靈,安葬抗日陣亡將士忠骸。會議期間,蔣介石指示陳誠和薛岳兩位將軍,選擇合適地基,為陣亡將士修建祠墓。隨后國民政府在1939年9月出臺了兩個文件,一是《抗戰(zhàn)殉難忠烈官民祠祀及建立紀念牌坊辦法大綱》,二是《忠烈祠設立及保管辦法》。根據(jù)這兩個文件,由湖南省和第九戰(zhàn)區(qū)牽頭負責在南岳建造大型抗戰(zhàn)紀……[詳細]
5、衡州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衡州窯
  時代:唐至宋衡州窯坐落于湖南省衡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民窯中最具特色的窯口,主要集中在衡陽市湘江沿河兩岸,分布著各時期的窯址達100余座,號稱百里窯場,重要窯口有歸陽窯、云集窯、衡陽市區(qū)蔣家窯和茶山窯、衡山窯、耒陽磨形山窯。興盛于唐、五代、宋、元、明、清六朝,以衡州窯青瓷為最,有雙色和多色、花釉、彩釉、白釉等瓷器,主要器形有碗、壇、盂、碾、缽、杯、盞等,注壺為最多,分為茶具、酒器、文房用品三大系列。衡州窯青瓷主要以文人宦官人家所享用的茶器較為典型,也有不少酒器和文房用瓷。衡州窯因窯址位于湖南省衡陽即古衡州得名,窯址主要集中在湘江沿河兩岸,達100余座,號稱百里窯場,生產自唐中期始,以燒造青瓷為主,其中,高足杯、高足盤、燕尾茶壺、彩下粉彩瓷在唐、宋、元瓷器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地方風……[詳細]
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民銀行舊址
  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民銀行舊址位于衡陽市衡東縣三樟鄉(xiāng)金湖村七組。舊址為二層磚木結構,懸山頂,小青瓦,內置天井。原門額為“夏拜公祠”4個大字,現(xiàn)門楣上為黑底白字:“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民銀行舊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參謀長楊得志將軍所書。柴山洲特別區(qū),是大革命時期的農民協(xié)會劃定的行政區(qū),地域包括今衡東縣三樟鄉(xiāng)柴山、金湖等9個村和富家村一部分。大革命前系衡山縣既字十九、二十和二十九區(qū),900多戶,4000多人口。1926年春,省農運特派員賀爾康在此建立柴山洲特別區(qū)農民協(xié)會。4月,根據(jù)中共中央“必須是以解決農民問題作主干”、“設立農民銀行”的政綱精神,建立“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民銀行籌備委員會”,由區(qū)農協(xié)委員長文海南兼任經理,副委員長夏兆梅兼任副經理、出納員,10月營業(yè)。制定《銀行章程十二條》,確定以……[詳細]
王船山故居及墓
  王船山故居及墓 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衡陽縣曲蘭鄉(xiāng),此為清初思想家王船山的紀念建筑。 故居為王船山自敗葉廬、觀生居之后自置的隱居處,命名為“湘西草堂”。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茅屋3間,中為堂屋,左為住房,右為書房。王船山在此居住17年,發(fā)憤著述,逝世后其子王敔改建為磚木結構瓦房。之后,草堂及田土典出,至乾隆六十年(1957)始由其后人贖回,嘉慶年間(1813—1815)改為“船山祠”。后由農民居住,1981年由政府收回并全面修葺,復制匾額、楹聯(lián),進行復原陳列,供人參觀。 故居占地150平方米,呈橫列式平房3間。門額題“湘西草堂”,門聯(lián)曰:“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碧弥袘掖阶宰(lián):“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走廊豎石碑兩方,一刻清衡永郴桂道保護草堂文告,一刻新……[詳細]
中田村古建筑群
  中田古建筑群位于常寧市廟前鎮(zhèn)中田村,始建于明末,在康熙年間和乾隆年間逐漸形成規(guī)模。目前仍保留古建筑100多棟。天井200多個,巷道108條,面積達38000平方米。整個古建筑群座南朝北,磚瓦結構。雕刻精美,規(guī)劃整齊,氣勢恢宏。附近有東漢時期漢墓群;明代時期金龍巖摩巖時刻;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臘園口阻擊戰(zhàn)遺址等不可移動文物點。2002年被常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村內的古建筑群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歷史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古建筑群遺存中釋放出的文化內涵,不但資訊豐富,且在軍事防御性、古石巷遺存量與完整度等方面,在湖南均排在首位。在這里,大量的明代建筑構件,其保存價值極為珍貴,也極具觀賞性與研究性。中田村古民居群,始建于永樂二年(1404年)……[詳細]
大漁村王氏宗祠
  衡南王氏宗祠王氏宗祠位于衡南縣栗江鎮(zhèn)大漁村,始建于北宋嘉裕六年(1061年),時稱崇本堂,是我省保護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最具南方典型、最有藝術價值的明代風格古建筑。元代毀于戰(zhàn)亂,明永樂時進行過大修,清康熙至光緒年間先后六次維修和擴建,原名“楚南第一家”,明永樂十二年(1441年),衡州知府史中奉旨改為“衡陽第一家”(清嘉慶乙亥年仲冬重刊)。全祠由正堂、左右祠閣五棟聯(lián)為一體,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筑特點和風格,門聯(lián)、柱聯(lián)保留了明代尚書湛若水、曾朝節(jié)、清代狀元羅洪先等賢達名流的書法真跡。根據(jù)《衡陽漁溪王氏創(chuàng)修祠堂紀略》記載,祠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明永樂時復修。清雍正、乾隆、光緒年間歷經維修。原名“楚南第一家”,民國29年(1940)再次修葺后改今名。祠為磚、石、木混合結構,石構較多。除屋……[詳細]
衡山窯遺址
  衡山窯系湖南境內繼唐代長沙窯之后興起的彩瓷窯口,時代宋、元;位于,從湘江村的渡口邊向北,直到永平村的成家灘。1982年、1983年和2000年,清理了兩座龍窯、一座圓窯和一座葫蘆形窯以及窯址堆積物。衡山窯的產品有碗、碟、盤、杯、盞、缽、盆、壺、瓶、罐、壇、爐等。特征胎質堅硬,瓷土一般不帶砂。胎色瓦灰、赭灰或作豬肝色,少數(shù)呈褐紅色。釉色除青黃色透明薄釉外,彩釉以深淺不同的綠、藍、褐三色為主。綠色中有草綠、豆綠、冬瓜綠、孔雀碧和藍綠;藍色有寶石藍或藍灰;褐色中淺者油黃、淺棕,深者呈板票殼色或醬黑。裝飾手法有粉地彩釉繪花、釉下彩、釉上彩、印花、刻劃與雕塑等。印花習見于碗、碟內壁,印圓形滿花圖案,內容有蓮花、牡丹、菊花、水草、鴛鴦、游魚、吉祥語“金玉滿堂”等。有些花朵或文字作開窗式裝飾。刻劃花習見于……[詳細]
水口山鉛鋅礦冶遺址
  水口山鉛鋅礦冶遺址位于常寧市松柏鎮(zhèn)和水口山街道,遠溯于漢,延續(xù)至今,分布范圍達120公頃。遺址主要包括地面遺跡和地下遺跡共19處。地面遺跡由工業(yè)遺跡和革命遺跡組成。工業(yè)遺跡有:龍王山礦石采選場遺址、水口山第三冶煉廠早期建筑群、水口山鉛鋅礦辦事公署舊址、紅色會堂舊址、水口山鉛鋅礦辦公大樓、水口山鉛鋅礦早期住宅群、水口山鉛鋅礦專家樓舊址、水口山鉛鋅礦職工醫(yī)院舊址、鉛鋅礦影劇院舊址、鉛鋅礦職工理發(fā)店舊址;革命遺跡有:康漢柳飯店舊址、水口山工人骨干會議舊址、水口山工人秘密聚會舊址、水口山工人俱樂部成立會舊址—康家戲臺、劉亞球舊居等。地下遺跡主要有:老鴉巢冶煉遺址、水口山鉛鋅礦2號、5號礦井及斜坡式礦井(憶苦窿)。水口山鉛鋅礦是一個有確信史的千年古礦冶遺跡,“官辦史”在我國鉛鋅礦冶史上獨一無二。其冶煉……[詳細]
12、云集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云集窯
  云集窯遺址群位于衡南縣新縣城云集鎮(zhèn)云集村,臨湘江西岸,呈帶狀分布,規(guī)格大、數(shù)量多,在全國也不多見。云集窯為民間龍窯,始建于唐代末年,興盛于宋代,終于元代,燒造時間400余年。云集窯是我省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時間最長、貯存量最多的古窯址群之一,對研究我國陶瓷發(fā)展有著重要價值。云集古窯遺址坐落在湘江沿岸云集黃金村,現(xiàn)存窯址八座,曾在1997年考古發(fā)掘出土兩條五代至北宋的龍窯和大批器物標本以及珍貴文物。其中2號龍窯,長達50米,前后有二道由4個匣缽壘成的擋火墻。如此之長的二次投柴孔且保存完好的龍窯,在國內尚屬首次發(fā)現(xiàn)。2號窯上層覆蓋的堆積物近三米,在二米左右處分別出土了刻有“太平興國四年”、“衡陽縣界窯”和“黃竹下窯”的銘文器物和窯具,在同一窯內出土三件標年器、定名器,這在全國是非常罕見的。出土的大……[詳細]
劉亞球舊居
  劉亞球舊居位于水口山鉛鋅礦區(qū)中部,始建于1952年,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坐南朝北,東西長方形布局,共八套間房(劉亞球居東起第二間),磚木結構,土磚砌成,表層覆以白沙灰,青瓦屋面,歇山頂,屋頂有隔熱防漏層。2013年3月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亞球(1904—1984):湖南衡山縣人,17歲到水口山鉛鋅礦做工。1922年任水口山礦工人俱樂部通訊員,從此走上革命征途。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參加工農革命軍,歷任紅軍獨立師第三團政委、紅六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長、紅二方面軍四師政委、八路軍一二0師政治部民運部長、湘南地委書記兼支隊司令員和政委。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共郴州地委書記兼軍分區(qū)政委。1950年夏,主動請求到水口山工作,任水口山礦務局籌備處主任,后任副局長、代理……[詳細]
南岳摩崖石刻
  南岳摩崖石刻時代為南北朝至近代。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山,眾多的摩崖石刻不僅具有書法藝術價值,而且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南岳為歷代帝王封祀之名山,既是道家淵藪,又是佛教圣地。此處層巒疊嶂,古木森森,寺觀星羅棋布,樓閣交相輝映。歷代文人騷客紛至沓來,如東漢劉楨,西晉陸機,南朝宗炳,唐張九齡、李白、杜甫、顏真卿、柳宗元、韓愈、李泌、裴林、劉禹錫,宋蘇東坡、黃庭堅、胡安國、胡宏、張栻、朱熹。明張居正、徐霞客、王夫之等均在此留下了足跡。他們在南岳吟詩作賦,題壁勒石,難以計數(shù)。雖歷經風雨滄桑,目前仍有摩崖石刻約400處!赌显乐尽份d,唐及唐以前的3處,宋14處,明54處,民國31處,近現(xiàn)代27處,主要集中于南臺寺、福嚴寺、祝融峰、方廣寺等名勝古跡景點。時代最早的為“南臺寺”3字,每字80厘米見方,款署“……[詳細]
蔣家山墓葬(天子墳)
  蔣家山墓葬,又稱天子墳,位于珠暉區(qū)酃湖鄉(xiāng)的酃湖町中。墓葬封土堆呈圓形,夯筑而成,底徑約為25米,高6米,占地面積150平方米。1954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蔣家山大型封土堆巨墓進行實地調查,認定為漢代鐘武侯劉望之墓。歷史上,劉望聚眾汝南伐莽,自稱“天子”,故俗稱天子墳。天子墳位于蔣家山空軍495醫(yī)院內。在該醫(yī)院內操坪左側高冢堆,呈橢圓形,寬11米,高6米,周長40米,全部由夯土筑成,上小下大,顯得非常穩(wěn)重,當?shù)鼐用窠苑Q之為“天子墳”。1954年,湖南省考古隊在這座墳墓的山頭發(fā)掘出一大批西漢古墓。緊靠天子墳清理了一個小型墓,出土文物100余件,其中商周銅器最為精美,還有一件1斤多重的馬蹄金,送至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查《衡陽縣志》鐘武侯劉度世家,王莽地皇4年,諸劉起兵誅莽,故鐘武侯劉圣,聚眾……[詳細]
湘南學聯(lián)舊址
  湘南-紀念館位于衡陽市珠暉區(qū)粵漢碼頭1號。湘南學生聯(lián)合會(簡稱湘南-),是五四運動時期領導湘南地區(qū)反帝反封建愛國-的總部,是黨的創(chuàng)立時期湘南黨團組織的重要策源地和活動中心,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傳播馬列主義、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處所,為中國革命培養(yǎng)和造就了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1919年五四運動波及衡陽,在新民學會的影響下,省-派人來衡陽聯(lián)絡各校學生,發(fā)起組織湘南學生聯(lián)合會。參加湘南-的成員有:湖南省立第三師范、湖南省立第三中學、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yè)學校及衡陽私立成章中學、道南中學、西湖中學等并轄湘南24縣學校。湘南-成立后,積極組織和領導衡陽學生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宣傳新思想、反對舊思想,宣傳十月革命的勝利。青年學生開始走上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促進了湘南地區(qū)-的發(fā)展。這里成了五四時期……[詳細]
南岳鐵佛寺
  南岳鐵佛寺鐵佛寺原名報國寺,又名鐵佛庵,始建于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它位于煙霞峰麓祝高嶺,在今鄴侯書院上約一華里。寺以原有大鐵佛而得名。鐵佛為接引佛,重達萬斤,是明代鑄造的,F(xiàn)在的寺舍是1914年重修的。寺前有多株白玉蘭,盛夏花開,香芳數(shù)里。1938年11月,周恩來、郭沫若、賀衷寒同登南岳山,路經鐵佛寺休息,郭沫若題《鐵佛寺詩》曰:“鐵佛披金色相黃,紀元寶慶未能詳。戲從雜卦征休咎,聊借殘餐潤肺腸。雞膾應輸蘿菔味,臭斯難敵豉乳香。鄴侯簽軸稱三萬,此地空余一廢堂!辫F佛已廢,故云。寺舍現(xiàn)為南岳茶場使用。地址: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qū)衡山祝高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