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鄂州市 > 鄂城區(qū)旅游

鄂城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鄂州觀音閣
  湖北省鄂州市觀音閣長24米,高14米,以紅石青磚砌就,與龍蟠磯巧妙地融為一體,顯得雄峻巍峨,氣勢磅礴。千百年來,它飽經風霜,縱覽長江。每到汛潮,水漫樓閣,只剩高層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龍吻、中亭在浩淼長江水之中?駶逓懺苟嗌倜麡侨A構席卷而去,然而,“中流砥柱有蟠龍”(清人官文詩句),汛期一過,水落石出,它又橫空出世,威鎮(zhèn)江心。閣身正壁鐫有”觀音閣”三個遒勁的大字。進閣正門石碑上刻的“龍蟠曉渡”四字,出自清代官文手筆。閣內自西向東,分別是觀瀾亭、東方朔殿、觀音殿、老君殿和純陽樓。觀瀾亭上,俯瞰江流,勝景憂宏;三重殿里,仰瞻前賢,文章彪炳。純陽樓上呂洞賓正酣燃大睡,游人至此,莫不止步屏息,會心一笑:如此蓬萊仙境,獨此公得其所哉?觀音閣下半部那如同船舷樣的弧形石,既減緩水勢,又順勢泄流,任憑江……[詳細]
2、吳王城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吳王城遺址
  吳王城,三國東吳都城。公元221年,孫權自公安來鄂,不久,接受魏文帝曹丕的封吳王稱號,同年陰歷八月開始營建吳王城。孫權又取“以武而昌”之意,把鄂縣改名“武昌”,故名武昌城。公元229年陰歷四月,孫權在此稱帝,又名吳大帝城。同年九月,孫權遷都建業(yè)(今南京),派上大將軍陸遜輔佐太子孫登留守武昌,成為東吳陪都(即西都)。太元二年四月,孫權卒,大臣諸葛恪挾天子當政,派人重修武昌宮殿,準備還都武昌,后因事變,遷都未果。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九月,末帝孫皓徙都武昌,留御史大夫丁固、右將軍諸葛靚鎮(zhèn)建業(yè),武昌再度成為孫吳首都,建業(yè)卻成陪都。東吳統(tǒng)治期間,孫吳三建武昌宮,二度建都武昌,共歷時五十余年,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歷史。吳王城遺址在今市區(qū)百子畈一帶(即古城路北段)。其城北臨長江,南瀕南湖,東倚虎頭……[詳細]
怡亭銘摩崖石刻
  鄂州市老城區(qū)小北門江邊,矗立著一處巨崖,巨崖如小島,上刻有被世人譽為“三絕”的“怡亭銘”,即“怡亭銘摩崖石刻”。該崖突兀江畔,舊名“觀音崖”,因其形似猴狀,人又稱“猴子石”。它東望江心的龍蟠磯,西瞰西山腳下的釣魚臺,是鄂州城區(qū)沿江一帶的三大“奇石景觀”之一,論其名聲和歷史、藝術價值,則又在龍蟠磯和釣魚臺之上。說起怡亭銘摩崖石刻,先要提及“吳王散花灘”。公元221年,吳王孫權建都武昌。其實,觀音閣崖處有不少逶迤起伏的石頭延伸到江中,形成一座三面環(huán)水的小石島,島后是一片寬闊的沙灘池,泥土淤積,地勢平曠。東吳靠水軍立國,孫權常在此地檢閱水軍,迎送將士。每逢將士征戰(zhàn)凱旋,孫權又總要在這塊沙灘上舉行散花犒軍儀式,“吳王散花灘”因此得名。怡亭銘石刻長1.2米,寬0.5米,由篆隸二種書體組成。篆序6行,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