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遼寧省 > 大連市旅游

大連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大黑山山城
  大黑山山城也叫卑沙城 ,位于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qū)大黑山中、南兩峰及相鄰的山脊上,延綿5000米。所屬時代從魏晉延至唐朝。城垣沿大黑山山脊,繞山梁圍峽谷順山勢而建,城墻由大小不等的山石疊砌,墻寬約3.3米,殘高3-5米不等。是由東晉末年公元404年后在遼東興起的高句麗人在大黑山修建的山城,是當年高句麗人統(tǒng)治大連時期的政治、軍事中心。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大黑山山城曾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所幸尚存,F(xiàn)存多處有關唐太宗李世民的遺跡,點將臺便是一處。大黑山山城是遼東半島著名的軍事古城堡之一。在城垣西南角的鳳凰口,建有城堡一座,居谷為關,故稱關門寨,現(xiàn)已坍塌,盡存舊址。在古代,卑沙城是兵家必爭之地。隋唐時期曾有二次大戰(zhàn)于此。《隋書·來護兒傳》和《資治通鑒》均有記載。石墻隨山勢構筑,綿延約五公里,偉岸……[詳細]
旅順老鐵山燈塔
  老鐵山燈塔介紹:燈塔位于老鐵山西南的一個海拔87米的坡地上,塔的主體部件為1892年法國制造,塔身由英國人建立于1893年,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鐵山燈塔位于大連市旅順口區(qū)老鐵山西南麓一尖端處。系清政府統(tǒng)治時期,由英國人于1893年主持修建,主機為法國制造。老鐵山燈塔高14.2米,射程25海里,聞名亞洲,是我國首座采用-浮槽轉鏡機的燈塔。解放后,對老鐵山燈塔進行了改造。老鐵山燈塔現(xiàn)隸屬于交通部天津航標局。老鐵山是2000年大連市新八景之一,聞名天下的塔觀雙海就起源于此。這里風光秀麗,景觀薈萃,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完美融合。黃海渤海交匯于此,形成我國最兇險的水道;老鐵山燈塔百年佇立,歷經(jīng)兩戰(zhàn)滄桑。2000年8月8日,渡海英雄-在此下水,歷經(jīng)50小時22分鐘,成為橫跨渤海海峽第一人。自此,老鐵山廣為……[詳細]
得利寺山城
  得利寺山城位于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又名龍?zhí)渡匠恰⒌美A城,是魏晉至唐代遺址。得利寺山城全長2240米,殘墻高5米,寬3米,為石砌,設東、西門,現(xiàn)有城基遺存,龍華宮、鐘樓遺址。龍?zhí)渡接心媳眱煞,南峰海?18米,北峰海拔418米。兩峰巍然挺立,緊相對峙,成為山城的自然屏障。北峰西側還有一峰,雖略低,卻威武壯觀,如同山城后盾。其東有兩大巖拔地而起,似一對劍齒直刺天外,故有“大牙”、“二牙”之稱。山城依山傍勢而建,全長2240米,殘墻高5米,寬3米,均為石砌。城的東、南、西三面均有山峰環(huán)抱,坡陡壁峭,草木叢生。全城設東、西二門。東門設在山口,地勢較低,坡度漸緩,似為當年人馬出入處。西門地處險要,居高臨下,是進攻或退守的要路。綜觀山城綿延起伏,曲曲彎彎,如龍飛蛇走,甚為壯觀。因年久失修,城墻全貌已……[詳細]
大連俄國建筑
  大連俄國建筑位于遼寧省大連市。大連被俄國占領時期的民政署舊址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筑面積3350平方米,為二層磚木結構的哥特式建筑,正面對稱,西端突出三角形山花,中央高聳尖塔,底層采用連卷窗楣,上層窗用柱式劃分,紅色墻面包與白色隅石與裝飾線腳。大連被俄國占領時期的市政廳舊址建成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建筑面積4899平方米,鋼混結構,俄式風格共三層,建筑紅磚綠瓦,尖頂裝飾,主體色彩明快,內(nèi)部裝修精致,整個建筑體現(xiàn)了古典復興的藝術特色。100年前,俄國人在這大連俄國風情街地處繁華的勝利橋西北,又稱為團結街。保留了38棟原遠東白俄時的建筑,從風格上觀賞,體現(xiàn)了俄國風情,是大連市集旅游、觀光、購物、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俄國風情街.該街以歐式風格建筑為主,經(jīng)營俄國餐廳、夜總……[詳細]
旅順監(jiān)獄舊址
  旅順監(jiān)獄位于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qū)舊市區(qū)的元寶坊內(nèi)。旅順監(jiān)獄是沙俄和日本帝國主義統(tǒng)治旅(順)大(連)時期-中國人民的一座法西斯魔窟。這座監(jiān)獄是沙俄侵略者于1898年建立的。日本占領旅大后,日本關東都督府于1907年決定在沙俄所建監(jiān)獄的基礎上進行擴建,監(jiān)獄也由原來的85間牢房增至253間牢房,可同時關押2000多人。監(jiān)獄占地26000多平方米,其四周砌筑有4米高、725米長的紅磚圍墻,在圍墻的外邊還占據(jù)有大片的土地,建筑了住宅、磚窯等,內(nèi)外總面積為226000多平方米。日本統(tǒng)治旅大的初期,“關東都督府監(jiān)獄署”就設在這里。1919年改為“關東廳監(jiān)獄署”。1909年10月26日在哈爾濱火車站擊斃日本伊藤博文的朝鮮民族英雄安重根被捕后,就被關押和處死在這座監(jiān)獄里。1934年以后,因偽滿洲國成立,這里改……[詳細]
6、巍霸山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巍霸山城
  素有“遼南第一剎”之譽的巍霸山城,俗稱吳姑城,是遼寧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大連市普蘭店區(qū)星臺鎮(zhèn)葡萄溝村的深山幽谷之中,距普蘭店區(qū)50公里,距大連市中心城區(qū)129公里。清泉寺位于吳姑城東南山間峽谷中的半山腰上。從高空俯瞰就會發(fā)現(xiàn),清泉寺是以黑白為底色的古建筑,遠遠看去,青山逶迤,樹影婆娑,仿佛是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清泉寺的建筑,不給人以華麗之感,卻崇尚本色,大氣而樸實,牢固而精巧。寺面向山城的東門,背依天然石窟,延山順勢而建。朝向正門共有33級石階,迎面是龍鳳卷云的漢白玉雪映石屏。石屏兩側石柱的檐頭上,雕刻著九龍戲珠,可謂騰云駕霧;石屏的后面是五鳳朝陽,更可謂云起水涌。石屏前后刻有66首贊誦“佛祖法相”、“吊吳姑墳”、“感恩戴德”以及贊美寺廟的詩詞,雕刻精細,楷書工整。山城環(huán)繞十余里,……[詳細]
清代南子彈庫
  清代南-庫,位于旅順模珠礁海岸,是一座半地穴式彈藥庫,始建于1880年,當年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在旅順建軍港,修炮臺的同時修建的,它是我國至今保存較完整的一座彈藥庫。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坐南朝北,長100米,高約6米,儲存14種彈藥1200噸。正面主庫存放彈頭,兩側建有對稱的東西子藥庫,存放0,-,拉頭。它正面庫房東西長55米,南北寬23米,面積1200平方米,主庫兩側分別建有東庫和西庫兩個藥庫房,設置雖然不同,但都有通道與主庫相連,從庭院里望去,就好像四合院的廂房一樣南-庫風貌2(18張)。清代南-庫,位于旅順模珠礁海岸,是一座半地穴式彈藥庫,始建于1880年,當年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在旅順建軍港,修炮臺的同時修建的,它是我國至今保存較完整的一座彈藥庫。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坐南朝北,長……[詳細]
石棚溝石棚
  普蘭店石棚溝石棚,位于普蘭店市安波鎮(zhèn)儉湯鄉(xiāng)戴家村石棚溝山坡上。2003年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6月8日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棚是指用三到四塊板石套合在一起立在地上作為壁石、上覆一塊大蓋石的一種古代巨石建筑物。石棚是墓葬,石棚的墓主人身份應是大小奴隸主貴族或氏族部落酋長。石棚的分布很廣,它在世界很多地區(qū)都有。我國的吉林、山東、湖南、四川和遼寧省均有石棚,其中尤以遼寧省石棚為多,而遼寧省石棚又集中分布在遼東半島上。大部分石棚座落在臨河呈蘑菇狀的丘陵臺地上,少數(shù)在平地,但很少在高山峻嶺上。多數(shù)石棚所在地和附近有遺址。石棚的年代,上限可能早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但絕大多數(shù)石棚屬于青銅時代,有的可能晚到春秋。這里介紹的石棚溝石棚和小關屯石棚,都屬于青銅時代,……[詳細]
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博物館
  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博物館位于大連市旅順口區(qū),建于1903年,是一座保存完好的近代俄式建筑,建筑主題為二層半磚石木框結構,建筑面積近3000平方米。這座老建筑歷經(jīng)百年滄桑,數(shù)易其主。1906年該樓為關東都督府陸軍部,1919年4月12日,改為關東軍司令部,至1931年9月18日先后有九任關東軍司令官在此辦公。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等諸多重大事件都是在這里密謀策劃的。博物館內(nèi)共分3個展廳、4個復原室和1個音像室。主題展覽《罪孽之師——關東軍》通過300余幅具有史料價值的珍貴圖片及大量的實物,見證了關東軍從建立直至滅亡的歷史進程,使人們在重溫近代史的過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與啟迪。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fā)[2013]13號)公布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博物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qū)地址:遼寧省大連市……[詳細]
旅順沙俄陸防副司令官邸建筑
  旅順沙俄陸防副司令官邸建筑,坐落在旅順白玉街31號。建于1900年,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是一座白色的俄羅斯風格的建筑。1900年,俄國關東州廳長官阿列克謝耶夫中將這座俄式別墅洋房,當作生日禮物送給侄子啟里爾親王。1904年4月13日,啟里爾親王在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觸雷0-中僥幸逃生后,這座別墅成為俄陸防副司令烏羅科夫少將的私人官邸。1945年8月22日,蘇聯(lián)紅軍進駐旅順接管此建筑。1955年蘇軍撤離,這里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旅順基地第一招待所(當?shù)厝朔Q“一所”)。20世紀50至60年代,周恩來、鄧穎超曾逗留于此,外國友人胡志明和西哈努克、賓努親王也來過這里。2019年10月7日,旅順沙俄陸防副司令官邸建筑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小珠山遺址
  小珠山貝丘遺址小珠山貝丘遺址位于廣鹿鄉(xiāng)吳家村西部小珠山上,面積5000平方米,1978年發(fā)掘80平方米。其地層堆積分5層,代表3個不同時期的文化類型。下層出土的生產(chǎn)工具有打制的刮削器、盤狀器、網(wǎng)墜、石球和磨制的玉石斧、磨盤、磨棒等,生活用具以黑褐陶直口筒形平底罐為主,年代為6000年前;中層有居住區(qū)、柱洞等房址遺跡,生產(chǎn)工具以磨制的石斧、石鏟、石刀、石鏃為主,生活用具有陶罐、壺、鼎、三足觚形器等,年代約5000年前;上層出土的生產(chǎn)工具有磨制的網(wǎng)墜、斧、錛、刀、鏃等,年代約4000年前。該遺址1985年7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市委宣傳部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護范圍:以遺址保護標牌為基點,南20米,西70米,北40米以內(nèi)。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20米以內(nèi)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大連中山廣場近代建筑群
  大連中山廣場近代建筑群圍繞在一個直徑為213米、向外輻射10條道路的圓形大型城市中心廣場周圍,建造時間多為1908年到1936年之間(日本關東州統(tǒng)治時期),絕大部分都屬于代表日本勢力的重要政治、經(jīng)濟機構,設計師也絕大部分是日本人。為了在西伯利亞鐵路太平洋一端尋找一個不凍港,沙俄于1898年強租遼東半島,次年建立新城市“達里尼”,仿照巴黎進行城市規(guī)劃,在市中心圍繞圓形廣場設計放射狀道路,廣場周邊設政府、郵局、銀行等機構。然而,由于日俄戰(zhàn)爭,規(guī)劃未能實現(xiàn)。日本占領遼東后,在占領地設關東都督府,對已建成區(qū)域的道路建筑進行大規(guī)模改名行動,并繼續(xù)擴建城市。直至中國收復遼東,絕大部分廣場及周邊原有建筑保留至今,成為今日大連市的標志性景觀。保護范圍:各建筑物墻體以外12米以內(nèi)。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8……[詳細]
四平山積石墓地
  時代:新石器時代四平山積石墓地位于甘井子區(qū)營城子鎮(zhèn)。新石器時代。四平山積石墓地規(guī)模宏大,排列有序,對研究積石墓的結構、葬式和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具有重要意義。對該墓地的認識,為大連地區(qū)新石器——青銅時-古學文化的年代框架與譜系結構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1997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四平山、東大山整座山體以內(nèi)。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50米以內(nèi)為三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關東廳博物館舊址
  關東廳博物館舊址位于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qū)列寧銜,F(xiàn)名為旅順博物館。始建于民國六年(1917年)。原是日本帝國主義在1905年侵占大連以后,于1916年在沙俄未建成的軍官俱樂部基礎上改造建成。建筑既有近代歐式風格,又有東方藝術裝飾特色。該館初名關東都督府滿蒙物產(chǎn)館。1918年改稱關東都督府博物館。1919年改稱關東廳博物館。1934年改稱旅順博物館。保護范圍:以建筑物正立面(北面)中心為基點,東51米,南55米,西125米,北44米以內(nèi)。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123米,南222米,西40米,北81米以內(nèi)為二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15、雙砣子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砣子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至商雙砣子遺址,位于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qū)營城子鎮(zhèn)后牧城驛村北海地區(qū),是新石器時代至商朝的遺址,該遺址于20世紀30年代首次被發(fā)現(xiàn),1964年由中朝聯(lián)合考古隊進行發(fā)掘。。雙砣子遺址不僅對大連地區(qū)青銅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更為遼東半島以及東北亞考古研究提供了豐富資料。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保護標志為基點,東、北各150米,南、西各100米以內(nèi)。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50米以內(nèi)為Ⅰ類建設控制地帶,Ⅰ類建設控制地帶外100米以內(nèi)為Ⅱ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旅順船塢舊址
  旅順船塢舊址,位于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qū)港灣街58號。1883年春動工,1890年11月6日全部竣工。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直隸按察史周馥等官員進行驗收。11月9日驗收完畢即交付使用。1880年6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決定在旅順口開港筑塢。船塢建成后即成立北洋海軍旅順船塢局,它是近代中國最早的大型船舶企業(yè)之一。福州船政局馬尾船廠制造的中國第一條鐵殼軍艦平遠號首先進塢檢修。接著北洋艦隊的定遠號、鎮(zhèn)遠號及大小各艦先后進入大塢修理。旅順船塢還是中國最早使用現(xiàn)代化水電設施的工廠。2013年5月,旅順船塢舊址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大塢東、西、北10米以內(nèi)。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50米以內(nèi)為Ⅱ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旅順紅十字醫(yī)院舊址
  旅順紅十字醫(yī)院舊址始建于1900年,俄羅斯建筑風格,沙俄統(tǒng)治時期為紅十字醫(yī)院,1905年日本占據(jù)旅順后,由日本赤十字社接管使用,1907年改稱日本赤十字社關東州病院,1916年停辦。1922年改為關東廳旅順病院。1945年旅順被蘇軍接管,該建筑也由蘇軍使用。1955年后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使用。2013年5月,旅順紅十字醫(yī)院舊址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關東州廳舊址
  關東州廳舊址位于中國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qū)光榮街道友誼社區(qū)友誼路59號,1985年被列為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fā)[2013]13號)公布關東州廳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關東州總督府舊址
  關東州總督府舊址,位于旅順港灣街45號,建于1890年前后。初為清北洋水師海軍公所,丁汝昌住在此處。1903年為沙俄旅順關東州總督府,是沙俄在關東州的軍政中心。日本侵占時期先后為鎮(zhèn)守府和要港部,是日本駐旅大海軍的領導機構。1945年至1954年為蘇聯(lián)海軍司令部。院內(nèi)有清朝建的舊房,大門外還有兩座沙俄建造的崗亭。2013年5月,關東州總督府舊址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舊址現(xiàn)有圍墻外墻基內(nèi)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周圍15米為Ⅳ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中蘇友誼塔
  中蘇友誼塔是20世紀50年代中蘇友好的見證,1955年,-總理親自為該塔奠基題詞“中蘇友誼奠基”,1957年2月落成。塔高22.2米,塔身下部方座四面有浮雕;正面刻北京天安門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西面刻中蘇友誼農(nóng)場的康拜因收割機在收割;東面刻鞍鋼高爐;北面刻旅順港口和港畔的勝利塔風光。在十二角形塔身下部,雕有高達1.2米的20個神態(tài)各異的中蘇兩國人民群像。塔尖是雪花石雕成的蓮花瓣,瓣上有紅光閃耀的中蘇友誼徽。該塔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交通旅順公交2、3、5路可達。遼寧旅順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