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寺摩崖造像千佛崖佛教摩崖造像原坐落于寶成鐵路復線涪江大橋橋頭龍西堰西岸崖壁,原有1000余龕,1940年修建龍西堰時毀損大部,僅存100余龕。造像鐫刻于長8.2米、高2.7米的崖壁之上,有唐代廣明元年(880年)造像題記3則。造像上端中央有一寬2米、高0.35米的矩形龕,龕內有排列整齊的造像4-6層不等共160小龕,龕內均有深浮雕佛像。1985年,綿陽市(縣級)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因修建綿陽至江油高等級公路拓寬路面施工需要,將其全部從崖壁剝離嵌入碧水寺崖壁保存。崖壁有唐代摩崖佛教造像18龕、《金剛經》石刻一方,因年代久遠,造像風化嚴重,僅第1、4、5、16號龕和《金剛經》保存較好,寺內有唐代觀音圓雕立像1尊,高5米。頭著化佛金冠,耳佩金環(huán),頸系瓔珞,兩眼輕合,面帶微笑……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