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遼寧省旅游

遼寧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侵華日本關東軍護路守備隊盤山分隊舊址
  侵華日本關東軍護路守備隊舊址俗稱“小紅樓”,它坐落在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qū)勝利街東段,遼河北岸。它始建于1932年4月,建筑面積198平方米,占地面積450平方米。當年,日本關東軍為了保障溝營鐵路軍需物資供應補給以及調轉兵力,在盤山火車站前設立關東軍護路守備隊分隊部,并同時修建碉堡式炮樓兼營房!靶〖t樓”因全部用紅磚砌成而得名。房頂是搗制的平臺,上層有高高的瞭望樓,從樓頂望去,南北鐵路列車盡收眼底(在當年小紅樓是盤山縣最高的建筑)東北可見盤山縣城,北可見六里之外,房頂設女兒墻,布滿了垛口,可用于防御。小紅樓東南角和西北角各建一個圓形碉堡,布滿射孔,在碉堡內盡可防御來自任何方向的襲擊。小紅樓建成以后,在這里有許多抗日志士被捕后受到嚴刑拷打、關押、死傷無數(shù),在這里,日本關東軍,密謀制造河南大屠殺,……[詳細]
秀水河子烈士陵園
  秀水河子鎮(zhèn)烈士陵園地處遼北重鎮(zhèn)秀水河子鎮(zhèn)所在地秀水河子村北山,101國道貫穿境內,距法庫35公里,距沈陽70公里。西側有歡子洞濕地自然保護區(qū),西南與遼墓群圣跡山僅5公里。為紀念素有“東北解放戰(zhàn)爭第一個春天”之稱的秀水河子殲滅戰(zhàn)中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經(jīng)中央有關部門決定,秀水河子鎮(zhèn)烈士陵園于1968年設計動工,1970年建成,為國家二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保護歷史遺跡,于2008年以來爭取省市資金380萬元進行維修改造,建有秀水河子殲滅戰(zhàn)烈士紀念碑、秀水河子殲滅戰(zhàn)紀念館、石雕墻一座、烈士墳墓84座、圍墻、大門等建筑。紀念館內存有當時戰(zhàn)爭的照片、圖片、烈士遺物及當時的戰(zhàn)事文件、捷報等資料。陵園內安葬著秀水河子殲滅戰(zhàn)中犧牲的800余名烈士。該園已多次接待過中央、省、市、縣級領導。2007年7月19日,“……[詳細]
四面城城址
  四面城城址位于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四面城鎮(zhèn)政府東200米處一高起臺地上,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是遼代至金代的遺址。城址四面城墻夯土筑成,呈不規(guī)則菱形,城有南北兩門,城東、北兩面有護城河(紅山河)。 城內遺存大量遼金時期的陶瓷片標本和獸面瓦當、卷云紋瓦當、灰黑色大方磚等建筑材料;還有“政和”、“元佑”等北宋錢幣、鐵箭頭、鐵甲片、車轄等遺物。2000年在城內出土安州殘碑,得以佐證其為遼代安州州治。該城金代為歸仁縣治。為當時的商賈貿易繁盛之地。碑上面刻的文字為“遼東之地為州者,五十有四,安州即其一也……俗阜視其地利,甲諸遼左,真一境之佳致也……吞遼宋一匡天下,封疆萬里……取民之所歸,惟歸有仁之意……”。2000年的秋天,當?shù)剞r民耕種時,發(fā)現(xiàn)一塊殘碑。隨后考古人員又在發(fā)現(xiàn)石碑的附近,挖了兩條2米寬, ……[詳細]
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
  喀喇沁王陵位于建平縣三家蒙古族鄉(xiāng)新愛里村東北1.5公里處龍旦山下,遠近群山環(huán)抱,松柏蒼郁,景色宜人。為喀喇沁右旗歷代扎薩克及其親族之陵園,當?shù)厮追Q“王子墳”。在蒼松翠柏中,一字排開兩座陵園,東為歷代扎薩克之陵寢,西為歷代扎薩克親族之墓區(qū)。東陵園南北長130米,東西寬127米,前正門為明堂,明堂兩側各有一側門。穿過明堂,在松柏掩映下是一座三進式石拱牌坊,正中鐫刻康熙御筆“藩屏世澤”四個大字,四個石柱上各立有一只石刻望天吼,經(jīng)歷了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似乎仍在仰天長嘯。過了牌坊是五間佛殿,佛殿后是三間享殿,內供奉喀喇沁先王的靈位。陵寢在享殿后較高處。正中為第一代喀喇沁右翼旗世襲扎薩克多羅杜楞貝勒固魯思奇布的陵墓。陵墓形制為磚砌寶頂。以下各代呈人字形左右排開,共有墳頭十三座,分別建有祭亭。西陵園是喀……[詳細]
遼陽壁畫墓群
  遼陽漢壁畫墓群位于遼寧省遼陽市北部的棒臺子、三道壕、北園一帶。墓群于二十世紀初發(fā)現(xiàn),是東漢末年和漢魏之際的石室壁畫墓,墓主都是當時割據(jù)遼東的公孫氏政權的顯貴。五十年代,遼寧省博物館等單位組織對墓群進行發(fā)掘,清理了幾座墓葬。墓全部以石板構筑而成。大型墓由前室、后室、回廊、左右耳室和數(shù)目不等的回廊中的小室組成,全墓的平面略呈方形,長寬大都在7米左右。小型墓由前、后室和左、右耳室組成,長寬一般在4~5米左右。各墓的隨葬品早年已被盜掘一空。墓內的壁畫直接繪于墓室的石壁上,內容以表現(xiàn)墓主經(jīng)歷和生活的題材為主,分布的情況和規(guī)律是:墓門的兩側是門卒和門犬;前室多繪場面巨大的百戲和樂舞;后室和回廊繪有墓主的車騎出行圖;后回廊一般繪樂舞百戲、門闕、宅院以及屬吏;耳室和小室則繪墓主的宴飲和庖廚圖;各室的頂部繪有……[詳細]
大連俄國建筑
  大連俄國建筑位于遼寧省大連市。大連被俄國占領時期的民政署舊址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筑面積3350平方米,為二層磚木結構的哥特式建筑,正面對稱,西端突出三角形山花,中央高聳尖塔,底層采用連卷窗楣,上層窗用柱式劃分,紅色墻面包與白色隅石與裝飾線腳。大連被俄國占領時期的市政廳舊址建成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建筑面積4899平方米,鋼混結構,俄式風格共三層,建筑紅磚綠瓦,尖頂裝飾,主體色彩明快,內部裝修精致,整個建筑體現(xiàn)了古典復興的藝術特色。100年前,俄國人在這大連俄國風情街地處繁華的勝利橋西北,又稱為團結街。保留了38棟原遠東白俄時的建筑,從風格上觀賞,體現(xiàn)了俄國風情,是大連市集旅游、觀光、購物、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俄國風情街.該街以歐式風格建筑為主,經(jīng)營俄國餐廳、夜總……[詳細]
蓋州上帝廟
  營口蓋州上帝廟本名玄貞觀,又稱玄帝廟,位于營口蓋州市,坐落在蓋州鎮(zhèn)西門里大街路北,本名玄真觀,又稱玄帝廟。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清兩代多次重修。上帝廟以融匯元明兩代的建筑風格和民間特點、建筑雄偉壯觀而著稱,全木架結構,形制奇特,工藝精湛,彩繪傳神。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僅存正殿、山門、僧房和會房。上帝廟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建筑工藝高超,全部是大木架結構,屋頂為廡殿式,青頂五脊,正脊前后有行龍雕飾,中間置一“玄天上帝”立額,兩端有鴟吻,上面裝有古錢形環(huán)及飛鳥等飾物,角脊上有海馬、纏枝花卉和坐獸、力士等雕像。殿內有八根金柱,前金柱下有覆盆式柱礎兩方。梁枋和拱眼壁上都繪有旋子、宋錦、蟠龍、獅子、鳳凰、麒麟、牡丹、博古和其他花卉紋飾。大殿構架舉折不高,斗拱較大,……[詳細]
薩爾滸城遺址
  薩爾滸城遺址,位于遼寧省撫順縣,屬明清古遺址。薩爾滸城平面略呈橢圓形,東西稍長,總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共有5個城門,門址大多選擇在比較狹窄的溝口上。薩爾滸城遺址是薩爾滸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也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福興之地。在這里取得的勝利以及行宮的不斷向西推移,為清朝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薩爾滸城原為建州女真蘇蘇河部薩爾滸寨,清太祖努爾哈赤萬歷十一年(1583年)起兵的當年秋八月收服此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二三月之交,著名的“薩爾滸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薩爾滸城和界藩城之間。努爾哈赤在界藩城僅居住了一年多,就遷居薩爾滸山上的薩爾滸城!八_爾滸”為滿語,漢譯為木櫥,形容山上林木繁茂。薩爾滸城相對界藩城,海拔要低,地勢也平緩得多,更適宜居住。薩爾滸城的面積也要比界藩城大很多,修筑得也更加用心。明泰昌……[詳細]
北大營營房舊址
  北大營是中日兩軍沖突最初開戰(zhàn)地,北大營在奉天北郊大約3英里處的一個部落,是東北軍營所在地,F(xiàn)在奉天附近有大約三大隊的日軍駐屯。在滿洲,現(xiàn)有的我軍總兵力是相當于平時一個師團的三分之二。經(jīng)常駐在駐屯師團和六個大隊的鐵道守備隊,在奉天的日本人,根據(jù)昭和五年七月末調查有2萬6千余人。正如號外中坦率地承認,事變之前,即1930年7月,在奉天的日本人就對北大營進行了深入調查。雖然是軍事0-,北大營卻因其戰(zhàn)略地位的重要,日本駐奉天特務機關以各種方式,不擇手段地獵取北大營的軍事情報。一些日本軍官還以“互訪”為名義出入營區(qū),對北大營的實際情況進行窺探,F(xiàn)存遺址建筑為三棟軍營營房遺址,已被列為沈陽市不可移動文物。但還有一處重要遺址就是北大營子藥庫遺址,該遺址原為沈陽東基集團所有,現(xiàn)為沈陽土地儲備中心管理,已經(jīng)閑……[詳細]
50、廣勝寺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勝寺塔
  時代:遼地址:遼寧省錦州市義縣縣城內該塔建于遼開泰年間(公元1020年),是北方諸多遼塔始建年代久遠且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建于遼開泰年間(公元1020年),是北方諸多遼塔始建年代久遠且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塔的建筑形式為八角形實心密檐式,十三層,高約42.5米,塔臺正八角形,每邊6米,高2.9米,原來形式已不可辯,現(xiàn)用白灰平抹加固為平削式。塔座為須彌式,八角形各邊相等,約占塔高的五分之一,束腰比較寬大。中間有灰磚伎樂天浮雕,高約50厘米,雕刻精美細膩,有的舞姿、有的手執(zhí)樂器吹笛吹簫、有的打羯鼓等。上梟每面各浮雕一撐足獅獸屈身昂首,下踏束腰,上頂上枋和地伏(即蓮座)。在每個角上雕有一姿態(tài)威武披甲戴盔的力士,手執(zhí)兵刃,一下枋和下梟浮雕有云草紋。上枋和地伏合于一起,作仰蓮式承托塔身。塔身建在地伏蓮座……[詳細]
五女山山城
  五女山位于桓仁縣城東北8公里的渾江右岸。山體呈長方體,主峰海拔821米,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余米。這里是高句麗民族文明的發(fā)祥地,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因宮廷之爭-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麗第一王城,史稱紇升骨城。(高句麗是我國歷史上北方地方政權管轄內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明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領李滿柱率軍挺進遼寧,便駐扎于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滿族文明的發(fā)祥和啟運之地。近年來,考古專家在山上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古代遺跡和遺物。年代最早的遺物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歷史。這說明,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山上生活。發(fā)現(xiàn)的遺物還有戰(zhàn)國晚期的石劍、石鑿、陶壺以及一些遼金時期的生活、生產(chǎn)工具和兵器。除歷史遺跡外,五女山的自然風光……[詳細]
東山嘴祭祀遺址
  東山咀祭祀遺址位于喀左縣城東南約定約8華里的大凌河西岸的山梁上,是一處距今5000多年的新時代遺存。以東山咀為開端的一批紅山文化遺存的發(fā)現(xiàn),為中華文明史提前1000多年,使三皇五帝的傳說成為真實。東山咀是中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祭祀女神最早的遺址,村民口頭流傳的“女媧捏土造人”的故事及祭奶奶廟“拴子孫娃娃”、“摸子孫窯”的習俗是東山咀先民對女神祭祀的發(fā)展與變異,這就使中華民族對女神的崇拜切實在喀左找到依據(jù),對女神的祭祀實質上就是對母親的祭祀,這就為喀左開展母親節(jié)民俗旅游提供了豐厚的歷史人文積淀。紅山文化時期的人們不僅學會的農業(yè)種植,和工業(yè)也發(fā)展起來。東山嘴祭祀遺址0土的玉器雕刻品形象生動,陶器彩繪工整,體現(xiàn)了我國原始社會期間粗獷樸實的藝術風格。人物塑像技藝精湛,比例合理,被美術專家譽為東方維納斯。目前……[詳細]
53、永安石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安石橋
  永安橋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沈陽市于洪區(qū)-子鄉(xiāng)永安村東頭。又名大石橋。清崇德六年(1641)秋修筑盛京到北京的大御路時建成,是沈陽市現(xiàn)存比較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橋。橋為東西走向,原橫跨蒲河之上,后因蒲河在橋北50米處折向西北,現(xiàn)橋下只有一股小溪水流過。橋為三孔磚拱石橋,全長37米,外寬14.5米,路面寬8.9米,兩端各寬12米。橋頭各有一對雌雄大石獅對望,兩側各有19根欄柱,端柱頭上亦為圓雕獅子,其他柱頭均作復巾式。全橋端柱外置抱鼓石、欄柱中鑲欄板及橋拱側貼面石料上,均精雕雙鹿、雙虎、麒麟、牛羊、鳥雀和柿蒂孔、卷云紋、二龍戲珠或探道翹尾龍等浮雕。橋下3孔,中孔拱徑3.73米,側孔拱徑各3.43米,拱矢高1.83米,為半圓無鉸等截面圓弧拱。整個石橋結構堅固,造型雄偉,雕工精美,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橋梁……[詳細]
54、磨石溝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磨石溝塔
  時代:遼地址:位于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古城西北25華里的紅崖子鄉(xiāng)二道邊村磨石溝屯西溝里。南距光山鐵路白廟子車站10華里。塔為八角形空心密檐式,尚存高17.4米。塔的基臺根部外圍全部被毀。塔座原形已不見,僅存須彌座的上梟及上枋。上梟是灰色磚雕的仰蓮,面涂白灰。上枋的是下邊沿是磚雕鼓釘,角部雕有瑞云紋,在須彌座束腰部分的殘磚砌跡上,仍可見到橫立磚砌成的枋心和藻頭的形象。塔座的正東、東北、西南三面各被鑿開一洞,塔心已被挖空(現(xiàn)已用水泥填堵)。塔身建在塔座上枋的一層仰蓮上,塔身八面,每面邊長2米,各角有一圓柱,各正面的中部有一磚雕圓券門,門分兩扇,上下有圓門釘,兩扇皆有門環(huán),雕成獸面紋。塔檐從塔身上數(shù)可達九層,每層高約1米。塔檐是用磚疊砌伸出的。中間鑲有“綠釉瓦鏡”兩面,周圍表面涂白灰一層。塔檐磚瓦都……[詳細]
55、朝陽南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朝陽南塔
  朝陽南塔位于遼寧省朝陽市慕容街(原雙塔街)南端,為遼代興中府城遺跡建筑。因市內原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俗稱東塔、南塔、北塔。南塔為十三級密檐式磚筑佛塔,現(xiàn)高42.6米,由夯土臺基、磚臺座、須彌座、塔身、塔檐、剎頂組成。朝陽南塔為方形空心十三級密檐式磚筑,塔高四十五米,修復后塔高五十六米。塔基方形每邊寬二十米,高十米。須彌座有二層束腰,設壺門、鑲砌著磚雕蓮花,云龍圖案,至為精美。塔身南面中央辟券門,上雕體蓋,內通塔心室,其他三面設假門,門楣飾卷云紋,上垂華蓋。每面塔身上部各嵌二塊石碑,碑上刻楷書八大靈塔塔名,從南向西依次為凈飯王宮生處塔、菩提樹下成佛塔、鹿野苑中0-塔、給孤獨園名稱塔、曲女城邊寶階塔、耆闊崛山般若塔、庵羅衛(wèi)林維摩塔、姿羅林中圓寂塔。八大靈塔的內容是釋迦牟尼從出生到圓寂一……[詳細]
千山古建筑群
  時代:明至清地址:遼寧鞍山千山區(qū)主要包括千山風景區(qū)的五大禪林及無量觀等明清寺廟古建筑群。大安寺、龍泉寺、中會寺、祖越寺、香巖寺被稱為千山五大禪林,其建筑多為明、清時期所建。大安寺以建筑規(guī)模雄曠著稱于五寺之首。龍泉寺初建年代已無法考證,據(jù)寺內現(xiàn)存碑記,后山佛堂建于明嘉靖37年(公元1558年),東庵建于明萬歷25年(公元1597年),現(xiàn)存建筑多經(jīng)清代重修或增修。香巖寺是千山創(chuàng)建最早的寺廟之一,寺內有元代皇慶二年(1313)“雪庵和尚金公塔銘”碑是千山現(xiàn)存最早的古碑。中會寺因地處五寺之中,北有祖越寺、龍泉寺,南有大安寺、香巖寺,且五寺僧多-于此,故名“中會寺”。祖越寺前有兩座石塔為金元時建筑,寺內有大缸兩口為明代遺物,寺內前崖石壁上刻有:“明隆慶三年巡遼侍御題”的“獨鎮(zhèn)群岳”及豎刻“含澤宣氣”四……[詳細]
旅順監(jiān)獄舊址
  旅順監(jiān)獄位于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qū)舊市區(qū)的元寶坊內。旅順監(jiān)獄是沙俄和日本帝國主義統(tǒng)治旅(順)大(連)時期-中國人民的一座法西斯魔窟。這座監(jiān)獄是沙俄侵略者于1898年建立的。日本占領旅大后,日本關東都督府于1907年決定在沙俄所建監(jiān)獄的基礎上進行擴建,監(jiān)獄也由原來的85間牢房增至253間牢房,可同時關押2000多人。監(jiān)獄占地26000多平方米,其四周砌筑有4米高、725米長的紅磚圍墻,在圍墻的外邊還占據(jù)有大片的土地,建筑了住宅、磚窯等,內外總面積為226000多平方米。日本統(tǒng)治旅大的初期,“關東都督府監(jiān)獄署”就設在這里。1919年改為“關東廳監(jiān)獄署”。1909年10月26日在哈爾濱火車站擊斃日本伊藤博文的朝鮮民族英雄安重根被捕后,就被關押和處死在這座監(jiān)獄里。1934年以后,因偽滿洲國成立,這里改……[詳細]
58、巍霸山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巍霸山城
  素有“遼南第一剎”之譽的巍霸山城,俗稱吳姑城,是遼寧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大連市普蘭店區(qū)星臺鎮(zhèn)葡萄溝村的深山幽谷之中,距普蘭店區(qū)50公里,距大連市中心城區(qū)129公里。清泉寺位于吳姑城東南山間峽谷中的半山腰上。從高空俯瞰就會發(fā)現(xiàn),清泉寺是以黑白為底色的古建筑,遠遠看去,青山逶迤,樹影婆娑,仿佛是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清泉寺的建筑,不給人以華麗之感,卻崇尚本色,大氣而樸實,牢固而精巧。寺面向山城的東門,背依天然石窟,延山順勢而建。朝向正門共有33級石階,迎面是龍鳳卷云的漢白玉雪映石屏。石屏兩側石柱的檐頭上,雕刻著九龍戲珠,可謂騰云駕霧;石屏的后面是五鳳朝陽,更可謂云起水涌。石屏前后刻有66首贊誦“佛祖法相”、“吊吳姑墳”、“感恩戴德”以及贊美寺廟的詩詞,雕刻精細,楷書工整。山城環(huán)繞十余里,……[詳細]
59、佑順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佑順寺
  朝陽佑順寺位于朝陽市老城區(qū)內。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經(jīng)康熙皇帝批準,于次年破土興建,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竣工,其建殿閣堂舍150楹。寺廟落成之后,康熙皇帝賜名“佑順寺”,并賜檀香佛像一尊。乾隆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去盛京(今沈陽)謁陵祭祖途中曾駐蹕佑順寺,并親書“真如妙覺”匾額,懸于寺內正殿?梢韵胍,佑順寺早在清初就已因屢蒙皇恩,僧眾佛盛而馳名遐邇了。佑順寺建筑布局為中軸線對稱五進院式,共六層殿閣。寺院南北長163.6米,東西寬63.8米,占地一萬多平方米。其主體建筑自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經(jīng)閣、大雄寶殿、更衣殿、后殿(七間殿);其他建筑則東西兩側對稱分列,自南向北依次為東西環(huán)房、戲樓與關帝廟、鐘樓與鼓樓、東西配房、東西配殿、東西經(jīng)堂等。山門前有影壁及牌坊。原總……[詳細]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
  沈陽市皇寺路福安巷的中共滿洲省委舊址已正式更名為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中共滿洲省委是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東北地區(qū)的最高領導機構。舊址于1985年對外開放,2003年進行了大規(guī)模改擴建。目前,舊址紀念館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建有歷任書記雕塑、宣誓廣場等。該館更名以后,擬將進行擴建,并且廣泛征集文物,增加雕塑及展板數(shù)量。中共滿洲省委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東北地區(qū)設立的最高領導機構。在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斗爭中,以陳為人、劉少奇、陳潭秋等為書記的中共滿洲省委組織領導的東北地區(qū)一次又一次的工人運動、農-動、-、士-動,發(fā)展和壯大了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組織。尤其是在“九一八”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共滿洲省委在黨的領導下,高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