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年前,在今天的樂山五通橋西壩鎮(zhèn)一帶山高林密,氣候適宜,奇花異草遍地,古樹參天蔽日。泉水淙淙,蕨類繁茂,夾雜其間的是一些古生植物。桫欏,就是那個時代的“居民”,年老的高大古樸,雄渾壯觀,體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年幼的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極具風韻。經過漫長的地質時代,到了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地球上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空氣濕潤,土地肥沃,一些新生的植物出現(xiàn);更多的動物開始繁衍,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殘酷競爭中,漸漸出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恐龍。這個時代被稱為“恐龍時代”。恐龍分為食肉和食草兩類。桫欏是食草型恐龍的主要食物之一,桫欏的繁衍促進了長頸椎晰腳龍這種食草型恐龍的發(fā)展,而大量的食草型恐龍的誕生又促使了桫欏大量衍生,使整個生態(tài)鏈呈現(xiàn)出良好的循環(huán)狀態(tài)。那時的桫欏枝繁葉茂,有的高達20多米,基徑超過1米,有獨自成株,有兩三株并長,在各個中濕帶及其他的一些溝谷里,生長著成片成片的桫欏,許多食草恐龍在其間出沒、棲息、繁殖、生長,充足的水源和豐富的食物讓它們大量繁衍滄海桑田,世界變遷,寒冷的冰川期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