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4A級風景區(qū)介紹

41、石膏山 AAAA
石膏山
  石膏山,位于靈石縣城東南約35公里,北距太原185公里。石膏山屬太岳山脈,海拔2532米,與介休綿山、沁源靈空山鼎足而立,是省級風景名勝區(qū)。風景區(qū)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已開發(fā)的游覽面積約6平方公里。這里,奇峰疊翠,高人云表,風景奇特。每當春末或初冬,山下已是春雨沙沙,或秋雨綿綿,山上依然是白雪皚皚,蔚為奇觀。沿著婉蜒的山路,順著溪溝流水來到石膏山下,只見山峰高聳,仰不見巔。林木纏天而上,郁郁蔥蔥,不見天日。山上有上、中、下三個溶巖大洞,又名上巖、中巖、下巖。下巖最大,洞內(nèi)原有寺院,毀于戰(zhàn)火。中巖內(nèi)有“天竺寺”,現(xiàn)殿宇多已傾圮,僅存木構(gòu)大殿,門額-有“天竺古剎”四個大字。寺內(nèi)仍存鐵碑1通和若干通石碑,大都是重修碑記。寺旁有洞,潺潺泉水噴出,稱為龍洞,泉水貫流三洞,叮咚作響。洞旁有鐘泉,鐵鐘置于……[詳細]
42、平遙縣衙博物館 AAAA
平遙縣衙博物館
  平遙縣衙座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軸對稱布局,南北軸線長二百余米,東西寬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h衙遵循封建禮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寢,中軸線上有六進院落,由外至內(nèi)依次為:大門、大堂、宅門、二堂、內(nèi)宅和大仙樓,大堂又叫“親民堂”,內(nèi)宅又叫“勤慎堂”;東側(cè)線上由北至南有花廳、常平倉、贊侯廟、土地祠,常平倉又叫錢糧廳;西側(cè)線由南至北有:牢獄、公廨房(遺址)、十王廟、洪善驛、督捕廳,(其中十王廟、洪善驛、馬王廟正在復(fù)修,尚未對外開放)整個建筑群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結(jié)構(gòu)合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無論從建筑布局,還是職能設(shè)置,都堪稱皇宮縮影,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禪蒞臨縣衙考察時欣……[詳細]
蒲縣柏山東岳廟
  柏山東岳廟柏山東岳廟(第五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蒲縣城東2.5公里柏山山巔東岳廟位于蒲縣城東二公里的柏山之巔。這里環(huán)山十多里皆為松柏叢林,鳥語柏香,峰巒聳翠,景色宜人。來到東岳廟所在地,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是影壁上的“蒲縣勝景”四個大字。東岳廟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金泰和五年(1325)已有,歷代修葺。由此北上,沿長虹磴道,經(jīng)土地祠、將軍祠、“御馬廳”、“蓮云廳”,便可遠遠望見山門。穿山門往上望,可見登仙橋,它是凌霄殿通往天堂樓的唯一通道。凌霄殿的神龕塑像是黃滾夫婦,即黃飛虎的父母雙親。在樂樓背后的通道口有一幅醒目的對聯(lián),它是蒲縣的一個知縣寫的,上聯(lián)是“伐吾山林吾勿語”,下聯(lián)是“傷汝性命汝難逃”。大概是因為有這幅對聯(lián)的原因,柏山的樹木保護得很好。從樂樓下到看亭里,南望是正面樂樓,再看東、西兩側(cè)還各……[詳細]
44、太原動物園 AAAA
太原動物園
  太原動物園位于省城東北隅的臥虎山上,距市中心6公里,占地面積79.36公頃(1190.41畝),地形地貌為東南高、西北低,東西直線長約5華里,南北平均寬約2華里,全園有供游客參觀的各種動物品種170余種,3300余頭(只);各種植物70余種,30余萬株,草坪面積6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了85%以上;動物表演場四座,生態(tài)餐廳兩座,游樂設(shè)施30余項,年接待游客量130余萬人次。園內(nèi)林木茂盛、景區(qū)相連、曲徑通幽、鳥語花香,呈現(xiàn)出多色彩的園林景觀特色,整個景區(qū)處處體現(xiàn)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棲息環(huán)境氛圍,豐富和滿足了省城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為我市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豐富旅游內(nèi)容、開拓旅游市場、發(fā)展特色旅游產(chǎn)業(yè)、帶動旅游和區(qū)域經(jīng)濟做出了應(yīng)有的貢獻。太原動物園已成為我省無可替代的綜合……[詳細]
45、交城玄中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城玄中寺
  玄中寺位于縣城西北10公里石壁山中,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是全國現(xiàn)存始建時間最早的日本佛教凈土宗、凈土真宗的祖庭。寺院始建于北魏延興二年(472),經(jīng)四年修筑,于承明元年(476)落成。凈土祖師曇鸞于此駐錫。隋大業(yè)五年(609)名僧道綽入寺,修舊擴新。唐貞觀九年(635),太宗巡幸太原,為文德皇后祛病祈福拜謁玄中寺,賜名“石壁永寧禪寺”,從此玄中寺成為官寺,得到較大規(guī)模的擴修。貞觀十五年(641)善導拜道綽為師,弘揚凈土法門。開元九年(721)建立甘露無礙義壇。此后,邑宰張令孫新建前殿、回廊、高門,開拓了巖崖,擴展了寺院。貞元十二年(796)九月二十二日,石壁山降甘露,唐德宗下令立甘露義壇。元和七年(812),憲宗賜名“龍山石壁永寧禪寺”,并賜寺莊150里有余。北宋元祐五年(1090),寺……[詳細]
46、玨山 AAAA
玨山
  玨山風景旅游區(qū)位于晉城市區(qū)東南20公里的丹河南岸,東至馬鞍山嶺,南至風門嶺,西至圪針嶺,北至西交河公路段,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與青蓮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脈相承,是澤州境內(nèi)古往今來聞名遐邇的名勝風景區(qū)。玨山雙峰對峙,巍峨蒼翠,宛若一對碧玉,故名玨山,古有“晉魏河山第一奇”、“小華山”、“小武當”之美稱。早在東漢時期,就被辟為道場,是我國古代北方著名的道教道場,被稱為“晉地奧室”、“文峰奧區(qū)”,為真武大帝的鎮(zhèn)守之所,與武當山有異曲同工之妙。歷經(jīng)數(shù)百年,依山就勢建起了一、二、三天門、靈官殿、真武宮、玄武廟、南頂五佛寺等樓觀亭廊廟宇。玨山勝境:玨山又名角山,其雙峰對峙,巍峨蒼翠,宛若?對碧玉鑲嵌在太行山上,故名玨山。玨山鐘靈毓秀,自然景觀迷人,人文內(nèi)涵豐厚。山上松柏懸崖,林壑深蔚,游人不絕如……[詳細]
五老峰國家風景名勝區(qū)
  五老峰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永濟市東南16公里的中條山上。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為帝王授《河圖》、《洛書》而名!吨芤住烦蓵,這里是河洛文化早期傳播的圣地。唐宋以來,宗教的興盛進一步繁榮了五老山的道教文化,山中觀庵簇擁,寺院林立,香火繚繞,仙人飛升,朝客云集。大明萬歷19年,明神宗亦慕名而至,朝山進香,于農(nóng)歷七月初一至十五朝山廟會,所以,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稱,被譽為我國北方道教文化名山。五老峰風景秀美宜人,奇特的地質(zhì)地貌造就了許多罕見奇觀!端(jīng)注》稱“奇峰霞舉,孤標秀出,罩絡(luò)群峰之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頂”。山中有9泉、12洞、36峰,盛時曾有64座觀庵廟宇,嶙峋翠巍,秀甲三晉。景區(qū)內(nèi)群峰競秀,怪石林立,野生動植物千余種。五老峰主要由玉柱峰、太乙峰、棋盤峰、東錦屏峰、西錦屏……[詳細]
48、懸空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懸空寺
  懸空寺(第二批國保)時代:明地址:渾源縣城南5公里北岳恒山下金龍口西崖峭壁據(jù)《恒山志》記載,懸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約公元六世紀),后經(jīng)歷代重修,現(xiàn)存建筑皆明清遺構(gòu)。全寺建筑懸掛在恒山之麓的峭壁上,崖壁呈90度垂直,崖頂呈倒懸之勢。寺坐西朝東,寺門南向,全寺建筑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開,漸次增高。寺院呈長方形,長數(shù)十米,寬約5米,有大小殿閣四十余間。共分三組。第一組建筑以三官殿為主體,是奉祀道教之所,幾座殿內(nèi)供奉道教塑像。中間一組建筑是以三圣殿為主體,殿內(nèi)供奉佛教造像。最后一組建筑是以三教殿為主,奉儒、釋、道三教之祖。三教殿為全寺最高的建筑,為三層檐歇山頂,內(nèi)奉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像。懸空寺的建筑構(gòu)思精巧,結(jié)構(gòu)奇特壯觀。建筑懸梁下面以幾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承,每層以壁間中插木梁為基,梁柱上下一體,……[詳細]
勝溪湖森林公園
  勝溪湖森林公園是一個以植物景觀堤企為主的生態(tài)休閑公園,它西起張家莊水庫大壩,東至迎賓路橋東200米,南鄰樊家莊,北壤張家莊,東西長1600米,南北寬700—900米,占地1500畝。概算投資2.1億元,目前累計投資1.8億元。從2007年4月15日開工,歷經(jīng)14個月,完成一座車行橋、兩座步行橋、15萬平方米的河道、總面積5萬平方米的四個人工湖等55個游樂服務(wù)單體工程;栽植喬灌木100余種、19萬株、草坪7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200畝。竣工后的勝溪湖森林公園由孝河景觀區(qū)、中心景觀區(qū)、濱河休閑區(qū)三大景觀構(gòu)成。整座公園規(guī)劃總投資3.4億元,已竣工的一期工程完成投資1.8億元。工程從開工奠基到竣工剪彩、正式開園,歷經(jīng)14個月。勝溪湖森林公園是一個彰顯現(xiàn)代化園林風格、結(jié)合地域環(huán)境特點、突出植物景觀特……[詳細]
50、北武當山 AAAA
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古稱龍王山,位于方山縣境內(nèi),呂梁山脈中段,南距離石市32公里,東北離太原216公里。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qū)由72峰、36崖、24澗組成,主峰香爐峰,海拔2254米,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它集“雄、奇、險、秀”于一身,是呂梁山的一顆明珠,素有“三晉第一名山”之稱,系我國北方道教圣地之一。北武當山主峰四周幾乎都是陡壁懸崖,只有一條人造“天梯”可攀。來到山腳下,過五里黃土、五里沙路,便是1400余級就山鑿筑的石階,凡險峻之處,設(shè)有鐵索扶手。石階一線疊置,從下仰視,宛如“天梯”。游人攀登,每一步都可聽到悠揚頓挫的“石音”,形成獨特的“石樂”絕景。沿著石階,奇松異石、廟宇石刻,掩沒在蔥郁的山林植被之中,相間點綴,相映成趣。主要的山石景觀有:古猿望日、石豬受難、九龍出洞、石象守山、天壺傾……[詳細]
51、蒙山大佛 AA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蒙山大佛
  比樂山大佛早162年的大佛------蒙山位于開化溝內(nèi),主峰海拔1325米,是晉陽佛教圣地和避暑勝地,古開化寺、甘泉寺、北漢皇帝劉知遠避暑宮等曾有輝煌的歷史。東魏孝靜帝曾敕佛教凈土宗始祖曇鸞住大巖寺(開化舊名)。公元551年,北齊文宣帝高洋鑿寺后大巖為大佛,歷五帝24年始成。蒙山大佛依山鐫刻,結(jié)跏跌足而坐,雙手施禪定印,佛體厚胛肥肩,佛超山巒,高遏云天,氣勢非凡。據(jù)史稱,佛高二百尺(約66米)略低于四川樂山大佛,但早于樂山大佛162年,是我國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目前,雖佛身清晰,但蒙山大佛頭像已毀,佛身殘破,蒙山大佛正在蒙難!大佛對面存有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建造的連理塔。地址:太原市晉源區(qū)羅城寺底村類型:古跡游玩時間:建議2-4小時電話:0351-6159898開放時間:8:00……[詳細]
天柱山風景區(qū)
  天柱山風景區(qū),位于靜樂縣城南1公里處的米碾河與汾河交界處。據(jù)縣志記載:“北魏都督爾朱榮自為天柱大將軍,即此!笨梢,北魏時此山即以天柱命名。山勢俊秀,古木參天。山前碾河如帶,汾水似錦,山間泉水清澈見底,相傳泉0龍,故名“龍泉”!疤熘埲睘殪o樂八景之一。原山中建有玉帝廟、關(guān)帝廟、龍王廟、水閣涼亭、石凳仙床等建筑。傳說王母娘娘赴南海時路經(jīng)此山,見松柏蒼翠,殿閣巍峨,風光秀麗,停留觀賞,石凳仙床傳為王母石炕。古人登山曾有詩曰:“風日清河柳帶煙,峻崛高處出龍泉。銀河誰識源頭遠,疑是山中別有天。寺廟大體分為三部分。下方的應(yīng)該是大雄寶殿;正上方的是靈霄寶殿,供著玉皇大帝;左上方是關(guān)公廟。電話:0350-7822108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交通:天柱山距縣城1公里,有油路可以直達寺廟的門外,中途坡道……[詳細]
53、鸛雀樓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鸛雀樓
  鸛雀樓景區(qū)位于秦、晉、豫黃河金三角區(qū)域的中國魅力城市---山西省運城市境內(nèi)的黃河岸畔。景區(qū)內(nèi)鸛雀樓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該樓歷唐經(jīng)宋,元初(公元1222年)毀于兵燹。由于樓體壯觀,結(jié)構(gòu)奇特,氣勢雄偉,風景秀麗,前瞻中條太華山,下瞰巍巍黃河水,-留詩者甚多。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千古絕唱《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奔凑Q生于此。新建鸛雀樓為仿唐形制,四檐三層,總高73.9米,總建筑面積33206平方米。充分體現(xiàn)了唐代風韻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意境。景區(qū)規(guī)劃以古典園林式分布,形成“四區(qū)十二點”的空間結(jié)構(gòu),是一個國家級旅游景區(qū)。鸛雀樓內(nèi)部陳設(shè)以黃河文化和河東文化為主題,時代跨越中華上下五千年,采用浮雕、壁畫、微縮景觀等形式說明黃河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fā)……[詳細]
54、廣勝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勝寺
  廣勝寺(第一批國保)時代:元、明地址: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霍山南麓寺始建于東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廬舍寺,亦稱育王塔院,唐代改稱廣勝寺。唐大曆四年(769年),中書令汾陽王郭子儀撰置牒文,奏請重建。宋、金時期,廣勝寺被兵火焚毀,隨之重建。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平陽(今臨汾)一帶發(fā)生大地震,寺廟建筑全部震毀。大德九年(1305年)秋又予重建。此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陽一帶又發(fā)生地震,但這兩次地震寺宇未遭大的損壞,除上寺飛虹塔及大雄寶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為元代建筑。廣勝寺分上、下兩寺和水神廟三處建筑。上寺在霍山巔,翠柏環(huán)抱,古塔聳峙,琉璃構(gòu)件金碧輝煌。下寺在山麓,隨地勢起伏而建,高低錯落,層疊有致。水神廟與下寺毗鄰,墻垣相連,內(nèi)奉明……[詳細]
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qū)
  天然大公園歷山,傳說中舜耕治的地方,然而歷山并不僅僅靠這傳說吸引世人,而是它的自然、原生態(tài)和珍稀的動植物。歷山納九州俊秀,奇峰、怪石、清澗、溶洞、水簾稱為“五絕”,林濤、山風、冰雪、霧雨、古跡、光影、動物、植物、藥材和村莊稱為“十勝”。歷山森林覆蓋率達90%,境內(nèi)各種植物多達1400多種,其中有8種屬國家二、三類保護植物。這里,有800公頃的原始森林,是華北地區(qū)保存下來的唯一原始森林。這里野生動物達330余種,占山西境內(nèi)動物種類的80%以上。有38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黑鸛、金雕等9種;二級保護動物有白鷺、大天鵝、獼猴、娃娃魚等29種。這樣來看,稱這里為“天然大公園”一點也不過分吧?區(qū)地址山西省垣曲縣歷山鎮(zhèn)最佳旅游時間5月——10月開放時間7:00--17:00景……[詳細]
56、柳氏民居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內(nèi)有典型的明清建筑及唐末至清代以來的古建筑群、木雕石刻、名人碑文、書畫工藝、壁畫、皇賜金匾、石器雕物等等。柳氏民居,位于沁水縣城西南25公里處歷山腳下的土沃鄉(xiāng)西文興村,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永樂四年(1406),柳宗元后裔耕讀發(fā)家,于沁水縣城西南25公里的文興村修一進十三院的文人府邸,總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其建筑工藝高超,建筑風格獨特,融明清建筑藝術(shù)精華為一體,集南北建筑風格于一身,同時異常巧妙地將皇宮建筑工藝運用到民間,真實記載了百世書香文人做官的歷史,深刻地揭示了明代“官而商”到清代“商而官”社會發(fā)展的本質(zhì),實為中華古民居建筑藝術(shù)之絕品。柳氏民居建筑共分三部分。村東端為外府區(qū),包括柳氏詞堂、虞帝廟、文廟、紙帛樓、天子殿、圣廟、柴房和左、右過亭等;村北端為內(nèi)府區(qū),包括府內(nèi)……[詳細]
57、娘子關(guān) AAAA
娘子關(guān)
  娘子關(guān),原名葦澤關(guān),因唐太宗的妹妹--平陽公主,曾率娘子軍在此設(shè)防、駐守,故名。扼守三晉的東大門,是長城上的著名關(guān)隘,有“天下第九關(guān)”之稱。位于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處,是古代的一處關(guān)隘,原名葦譯關(guān),世傳為萬里長城第九關(guān)。這一關(guān)隘處于山西、河北兩省交界處,山西人把娘子關(guān)內(nèi)外作為省內(nèi)外的代稱。娘子關(guān)的城堡,背依高接云天的嵯峨綿山,面臨澗壁如削的萬丈深峪,山腰的垣堞,隨山勢蜿蜒,桃河環(huán)繞其西北,曲折奔流,真是“襟山帶水,金城湯池”,整個關(guān)城兩翼是依山勢蜿蜒起伏的長城,這里的長城,歷史上成為山西、河北兩省間的天然屏障,確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氣勢,十分險要。娘子關(guān)歷史悠久,隋代開皇年間曾在此設(shè)葦澤縣,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陽公主,曾率領(lǐng)娘子軍據(jù)守此關(guān),所以后人皆稱之為娘子關(guān)。關(guān)城,現(xiàn)存關(guān)城,是明代……[詳細]
藏山風景區(qū)
   中國藏山旅游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水利風景區(qū)”、“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區(qū)”,首批“山西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單位”、“三晉歷史文化第一名山”。藏山是山西旅游的東大門,此地群峰壁立,峻極于天,鳥語花香,飛瀑流泉,是一個風景綺麗,富于幽趣的地方。 藏山因春秋時期藏匿“趙氏孤兒”而名揚天下,距今已有2600多年歷史。藏山所彰顯的忠義精神既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之精華,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jù)《史記》記載,公元前597年,晉國司寇屠岸賈以桃園弒君之惡名強加于上卿趙盾,致使趙家被滿門抄斬,唯趙盾之孫趙武(趙氏孤兒)在其父好友程嬰的舍子相救下才得以幸存,后潛逃于藏山藏匿達十五個春秋。于是山以史傳,史以文傳,載入史冊,千古流芳。元曲《趙氏孤兒》名列中國十大古典悲劇之首。 ……[詳細]
磧口風景名勝區(qū)
  磧口是一處集晉商文化、黃河風光、黃土高原地貌、革命紀念地、民俗風情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景區(qū)。磧口,被譽為“人生必去的10座小城”之一。磧口位于臨縣城南48公里的處的黃河邊,因黃河第二大磧——大同磧得名。磧口從清代乾隆年間興起,此后200余年是中國北方著名的商貿(mào)重鎮(zhèn)。民間有“馱不盡的磧口,填不滿的吳城”、“青定頭,南峪口,拴起騾子跑磧口”之說,可見當年的繁華。正所謂“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zhèn)”。磧口旅游區(qū)主要包括黃河大同磧、磧口古鎮(zhèn)、西灣、李家山和寨子山民居、黑龍廟、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碑、黃河峽谷天然石雕等。大同磧:大同磧位于磧口古街西南500米的湫水河入黃河處,是-峽谷間最大的一個磧。在大同磧下游百米處有千米之長的天然沙浴場。古鎮(zhèn):磧口古鎮(zhèn)的街道、店鋪是清代山區(qū)傳統(tǒng)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順著……[詳細]
60、卦山 AAAA
卦山
  因山的形狀酷似八卦而得名的卦山,八峰聳峙,層巒疊嶂,古柏參天。其位于交城縣城北,是融自然風光和千年古剎為一體的三晉著名旅游景點。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參天、寺宇巍峨、華嚴道場而早在唐代就聞名遐邇。卦山很美。山美,主峰太極峰坐北向南,充滿了神靈之氣;水美,卦山山外西有瓦窯河,東有磁窯河,且山中又懷抱著靈泉、龍泉、漿水泉。遍布著清爽之氣;樹美,古人曾將卦山之柏與黃山之松相比,卦山柏中名柏尤多,如七星柏、龍爪柏、虎頭柏、二仙柏和繡球柏等等,一株株蒼古遒勁,神靈活現(xiàn),蔥郁中又展現(xiàn)出一種原始的生動情氣。在翠柏環(huán)抱的山凹里,卦山的主要建筑星羅棋布,天寧寺、圣母廟、卦山書院、朱公祠等,漫步其間,讓您留戀忘返。華嚴宗古剎天寧寺是卦山眾多寺廟中創(chuàng)建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內(nèi)原有釋迦牟尼等塑像一百多尊,有鐵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