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汕頭市旅游

汕頭市紅色旅游景點

八一南昌起義南下部隊總指揮部舊址
  南昌起義南下部隊指揮部舊址,位于汕頭市金平區(qū)民權路50號,始建于1926年,原為大埔會館。為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東向,每層面積423.7㎡,總面積1271㎡,各層四面有走廊相通。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后,主力部隊在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等同志的率領下向廣東進發(fā);9月23日從三河壩進軍潮州城;24日解放汕頭市,在此處設立南昌起義南下部隊總指揮部。南昌起義軍進入潮汕前后共七天,潮汕革命史上稱之為“七日紅”,其影響極為深遠,為中共潮汕黨組織領導武裝斗爭和開辟革命根據(jù)地奠下基礎。這是一處與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關的革命舊址。該舊址于1988年11月被汕頭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定為汕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8年5月經(jīng)市編委批準,成立“汕頭市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詳細]
廣東東江各屬行政委員公署舊址
  民國汕頭廣東東江各屬行政委員公署舊址位于汕頭市外馬路。是一座五間三進祠堂建筑。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原為同慶善堂。光緒二十七年(1905年),臺灣愛國志士丘逢甲在此創(chuàng)立嶺東第一間新式學校嶺東同文學堂。民國以后,這里先后改辦嶺東甲種商業(yè)學校、汕頭商船學校。1926年2月1日,周恩來就任廣東東江各屬行政委員,設行政委員公署于此。潮梅各地是被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反動軍閥嚴重奴役的地區(qū),為了重振東江,拯救人民,東江各屬行政委員公署于1926年2月22日至3月3日,在這里舉行了東江各屬行政會議。周恩來主持會議。出席的惠潮梅地區(qū)各縣縣長,教育局長及農(nóng)、工、商、學、婦女等各界代表共124人。惲代英、鄧穎超、彭湃等為特邀代表;楊石魂、陳卓凡、劉侯武、王鼎新也出席了會議。大會收到各種提案及計劃書1……[詳細]
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qū)秘密交通線汕頭交通中站舊址
  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qū)秘密交通線汕頭交通中站舊址位于老市區(qū)海平路97號,以“華富電料行”作為掩護,是80多年前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qū)秘密交通線的一個樞紐中轉站。它擔負了護送重要領導干部、運輸軍需、民用資料、重要情報等的重任,為整條秘密交通線的安全暢通乃至為中國的革命事業(yè)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是汕頭市十分珍貴的紅色資源。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qū)秘密交通線是當時中共中央交通局組建的幾條全國秘密交通線之一,并且唯一沒有被破壞,汕頭交通中站作為一個重要中轉站,從1930年至1934年紅軍長征前夕,先后完成了護送包括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葉劍英、陳云等領導同志在內的200多位革命先驅經(jīng)過潮汕、安全進入中央蘇區(qū)的艱巨任務,同時還0地完成了輸送物資、運送資金、傳遞文件和情報等光榮任務,為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發(fā)揮了重大而獨……[詳細]
大南山紅軍革命標語
  民國潮陽大南山紅軍革命標語位于潮陽、普寧、惠來三縣之間的大南山。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這里是東江革命根據(jù)地,由彭湃領導的中共東江特委在此成立,同時成立了潮(陽)普(寧)惠(來)蘇維埃政府,土地革命熱火朝天。當年東江特委和蘇維埃政府組織了翁千等人,在大南山交通要道和革命活動場所的摩崖大石上鐫刻了數(shù)十條革命標語,大震革命威風。據(jù)1963年調查,大南山從鹽嶺、湯坑至雷嶺徑數(shù)十里,在35塊天然石頭種刻下革命標語57條、461字,其中大部分在潮陽境內,由24石、37條,在普寧境內由10條,其余10條在惠來境內,楷書陰刻,字徑大小不一,一般約50厘米左右。這些標語,經(jīng)歷數(shù)十年風雨,至今仍歷歷在目。翁千(1879~1933年)潮陽成田鎮(zhèn)后坪村人。打石工人。1930年他帶領一家三代18人上大南山參加革命,后有三……[詳細]
大南山革命歷史紀念館
  大南山革命歷史紀念館位于潮南區(qū)紅場鎮(zhèn)鎮(zhèn)區(qū)。為了緬懷彭湃、徐向前、鄧發(fā)、李富春、古大存、方方等老一輩革命家和先烈們的革命精神,弘揚光榮革命傳統(tǒng),開展愛國主義教育,1994年初,由原潮陽市政協(xié)提案和潮陽市人大常委會議案,在中共潮陽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報經(jīng)汕頭市有關部門批準興建,于1997年10月22日落成開館。該館主樓為四層混合結構,建筑面積1117平方米,外觀莊重,結構嚴謹。館內一樓為服務人員宿舍及會客大廳,二、三樓分四大展廳,其中二樓為第一、二展廳,分別展示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及抗日戰(zhàn)爭時期開辟大南山革命根據(jù)地過程的珍貴圖片及資料。三樓第三展廳展示的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我軍英勇殺敵的歷史圖片,第四展廳為各級領導以及一些革命老前輩、書畫家到此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即興揮毫以及墨寶展示之……[詳細]
紅場革命烈士紀念碑
  為紀念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和土地革命時期在潮、普、惠大南山地區(qū)犧牲的革命烈士,潮陽縣人民委員會于1963年12月21日在紅場鎮(zhèn)紅場廣場革命舊址的飛鵝山北麓建立了紀念碑。該碑坐西北向東南,系鋼筋混凝土結構,碑座高2.28米,碑體為飛棱臺柱體,高10.2米,上截面邊長1米,下截面邊長2米,碑頂端有浮雕五角星。碑文正面是“革命烈士紀念碑”,背面是紀念碑碑記。1927年,為了配合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開展革命斗爭,大南山成為了革命根據(jù)地,較長時間是東江革命根據(jù)地的中心之一。在中共廣東省委和東江特委的領導下,大南山不斷的壯大人民武裝隊伍,運用游擊戰(zhàn)術,用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積極拓展革命根據(jù)地,加強政權建設,擴大武裝隊伍力量,創(chuàng)建蘇維埃政權,有力地策應了南昌起義還有廣州起義。1927—1935年,大……[詳細]
7、汕頭桂園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汕頭桂園
  位于汕頭市金平區(qū)公園路的桂園,是一座見證了中國革命風云歲月的歷史建筑,多名重要歷史名人曾在此工作、居住。據(jù)《汕頭市志》記載:民國14年(1925年),國民革命軍東征軍入汕后,東征軍總指揮蔣介石曾駐于此樓,右路軍總司令許崇智、黃埔軍校黨代表廖仲愷同俄國顧問加倫趕到桂園,與蔣介石商議討伐楊希閔、劉震寰的重大軍事對策,這里也成為見證國民革命軍東征的一處重要歷史遺跡。桂園將成為市民和游客認識了解中國革命歷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其應有的文物價值、歷史價值、建筑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將得到充分發(fā)揮。2015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總指揮部、政治部舊址
  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總指揮部政治部舊址,位于廣東省汕頭市外馬路207號,是原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第二次東征的總指揮部、政治部舊址。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總指揮部政治部舊址原是英國人辦的酒店,始建于1924年,為兩座鋼筋混凝土整體式梁板柱磚木混合結構的兩層樓房,分東、西樓,兩樓,形式相同,每層面積355平方米,兩座總建筑面積1420平方米,仍保持當年風貌。1996年5月成立“汕頭市東征軍革命史跡陳列館”,成為汕頭市第一個革命史專題館。館藏《東征歷史陳列》,面積約700平方米,內容分5大部分,分9個展室布展,展出歷史照片120幅和文物仿復品50件等。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南山革命遺址
  位于大南山的潮南區(qū)紅場鎮(zhèn)雷嶺鎮(zhèn)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革命根據(jù)地,尤其是紅場鎮(zhèn),被定為汕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場鎮(zhèn)原名“石船”(因境內有一巖石似船而得名),1961年為紀念革命舊址“紅場”而改稱紅場。紅場是二戰(zhàn)時期革0據(jù)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早在民國17年(1928),紅場已是東江革0據(jù)地。著名革命家彭湃、-、李富春、古大存、方方、鄧發(fā)等先后在紅場、雷嶺等地點燃革命烽火,建立革0據(jù)地。民國19年,閩、粵、贛三省邊區(qū)-會在紅場召開。革命舊址紅場、紅宮、石刻革命標語被列為廣東省重點保護革命文物;紅場革命烈士紀念碑和大南山革命歷史紀念館,被汕頭市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