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亳州市 > 蒙城縣旅游

蒙城縣旅游景點介紹

忠武祠及馬公府
  蒙城縣城西50華里的馬集鎮(zhèn),有一片美麗的清代建筑群,這便是馬公府。馬公,名玉昆,字景山,蒙城縣馬集鎮(zhèn)人,清末反帝愛國名將。同治年間,他奉命率部出師新疆,抗擊沙俄的侵略。他馳騁疆場,轉戰(zhàn)16載,先后收復天山南北城邑十余座,為保衛(wèi)祖國領土完整,立下顯赫戰(zhàn)功。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他奉命出師援助朝鮮,守衛(wèi)平壤南大同江,與數(shù)萬日軍浴血奮戰(zhàn),擊退了日軍的進攻。他的部隊在朝鮮作戰(zhàn)期間,軍紀嚴明,雞犬不驚,秋毫無犯,深受朝鮮人民敬仰。朝鮮人民把馬玉昆同唐朝名將薛仁貴、明朝打擊倭寇的戚繼光,并稱為“中國三杰”,還建廟為他們?nèi)怂芟窦o念。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天津、北京,馬玉昆率部抗擊,親持武器赤膊沖鋒,殲敵1000余人。因戰(zhàn)功先后晉升為總兵、提督、直隸提督,加封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朝廷還撥專款為其……[詳細]
42、岳王寺
岳王寺
  蒙城縣西北三十五里原有一寺,門前懸一木匾,-“岳王寺”。前后兩重大殿共六間,東西廊房各兩間,寺內(nèi)原供有岳飛、岳云等塑像。寺西側有一井。據(jù)明《嘉靖壽州志》載:“駝澗在縣西北四十里,岳飛敗金兀術于駝澗即此,遺有營壘址基尚存!苯B興十年(1140年)金兀術圍困順昌(今安徽阜陽),東京副留守劉锜定計,以少勝多,殺得金兀術大敗。岳飛也乘勝進軍,一個多月接連收復六城。岳飛曾率岳家軍中的精銳騎兵“背嵬軍”①在駝澗附近英勇奮戰(zhàn),大敗金軍。后人常往駝澗憑吊忠烈,瞻仰岳廟,留下許多詩文。清乾隆年間,蒙城知縣王大經(jīng)有《駝澗懷古》詩云:武穆儲胥旁澗津,背嵬貫陣掃胡塵;拇鍛{吊多垂淚,何況朱仙鎮(zhèn)上人。注:①岳飛有兩支精銳騎兵,一支名“背嵬軍”,一支名“游奕軍”![詳細]
43、黌宮
黌宮
  蒙城東關有一片保存較完好的古代建筑,是歷代文人祭孔和演禮辦學的黌宮。黌宮內(nèi)蒼松掩映,殿宇雄偉,殿上覆蓋著五色琉璃瓦,飛檐翹角,蔚然壯觀。飛檐下,磚木浮雕著飛禽走獸,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據(jù)《蒙城縣志》記載:黌宮內(nèi)大成殿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殿內(nèi)供奉有孔子等圣賢牌位。元代末年,毀于兵火。明朝洪武年間,因蒙城屬鳳陽府管轄,是興王近地,故此大興土木,重建了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黌宮。永樂、正統(tǒng)以及清代至民國年間復加修葺,較前擴大;大成殿居中,以巨杉作棟梁,殿內(nèi)外上下重油彩繪,金碧輝煌。大成殿五間,是仿皇宮款式興建的,九檁十八架,四十二檐翹角,雕梁畫棟,花式斗拱,工藝精巧,莊嚴肅穆,巍峨宏偉。東西偏殿及前殿皆用五色琉璃瓦蓋頂,四周殿房相連,建造獨特、古樸、幽雅,共有房屋三十六間。大成殿正中供奉……[詳細]
陸建章的故居和墓地
  陸建章(1862—1918)字朗齋,乳名八庚,蒙城東南六十華里陸瓦房莊人。曾任清二品道員,曹州總兵,袁世凱政府的陜西督軍等職,后被段祺瑞指使徐樹錚誘殺于天津,歸葬蒙城故里。陸建章的府第和墓地是他在陜西督軍任內(nèi)興建和選定的。府第在莊內(nèi),墓地在莊東頭,兩者直線距離約100米,中間有一條南北大溝。府第南北長60米,東西寬27.3米,F(xiàn)僅存前大門(見照片)、兩邊耳房與后廳兩部分,門樓超過耳房三尺多高。房屋均為磚木結構,木刻花紋,門檻高約一尺。門檻兩旁有兩塊長方形的上馬石,石的前面及內(nèi)側雕有花鳥魚蟲,雕工精湛,栩栩如生。后廳房較為高大,并排七間,出廈,木柱,礎石為石破,正廳房屋為小瓦復合而成。后廳、東西廂房及后馬房均在1938年被日軍焚毀。墓地在莊東約30米處,共占地18畝,遍植松柏,南北長143米,……[詳細]
45、慈氏寺
慈氏寺
  蒙城縣城內(nèi)有一座古寺,名叫慈氏寺!按人聲早姟睘槊沙前司爸。慈氏寺俗稱大寺,位于老城大街南端東側,萬佛塔的西北首。據(jù)舊《縣志》記載:“慈氏寺在縣內(nèi)東南隅,元至正丙子年(按:應為丙戌年,即公元1346年)建,舊名慈院,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重修,改為慈氏寺,設僧會司于此。”佛教傳入我縣始于五代,發(fā)展于宋,到元明兩代最盛行,寺廟的興建與重修多在這段時期。慈氏寺占地數(shù)畝,是我縣最大的寺廟建筑之一。寺內(nèi)主建筑可分為五殿、四院。五殿:前山門(正門過道)三間,正殿(包括前殿、正殿房)十間,后殿樓房上下六間,后殿東偏殿三間,西偏殿三間。四院:正殿前的方形大院,正殿后和后殿前的后中院,還有后殿左邊的東跨院與右邊的西跨院。全寺共有山門和跨門通道八個,五殿四院相互通達。最前面靠街的前山門,除中間開一正門外……[詳細]
古瑕城與趙集古城址
  半個蒙城縣,五座戰(zhàn)國城,是蒙城之佳話。蒙城地處中原腹地,歷代兵家必爭。據(jù)專家考證,僅在渦河以北,半個蒙城縣的區(qū)域內(nèi),就有大大小小五座戰(zhàn)國乃至戰(zhàn)國前的古城遺址。分別是:漆園古城、殷墟北蒙、禮城、瑕城和趙集古城遺址。北蒙和禮城,千年古城墻至今依然屹立,綿延不斷,氣勢恢宏,漆園古城也因莊子而名滿天下,瑕城與趙集古城址則名不見經(jīng)傳?h城東北行二十公里左右,北淝河北岸,有一座古城,古稱瑕城,今名烏集(烏衣集)。古城垣大部被毀、小部分突出地面,規(guī)模已無法確切計算,大約在四平方公里左右。古城內(nèi)外,時常出土戰(zhàn)國時的陶器殘片!端(jīng)注》記:“北淝水又東,積而為坡,謂之瑕坡,城水又東南經(jīng)瑕城南。”“楚師還及瑕,即此城也!睋(jù)《蒙城縣志》載:“楚將莊攻宋,回師瑕坡筑瑕城!狈_《史記·楚世家》,即是楚莊王“二十……[詳細]
47、南簡城
南簡城
  南簡城是一座古城。據(jù)傳為東晉簡文帝司馬昱所建,距今1600余年歷史,又稱簡文帝城,當?shù)厝朔Q為簡城。位于蒙城縣板橋集鎮(zhèn)東南17公里處,距板橋集鎮(zhèn)陶圩村溝南陶莊500米,這里曾為古代重要城邑。分為內(nèi)城和外城。內(nèi)城有東西走向主大街,兩側商鋪林立,市井繁華,為當時重要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歷史滄桑,滄海橫流,南簡城不幸毀于戰(zhàn)亂,現(xiàn)僅余遺址方圓約150米,略高于四周地面,土壤細膩泛白色,旱天不干,雨天不澇,和泥粘性好。1985年在考察中,我們收集到完整甕器、粗陶殘片、城磚、瓦片四件,上繳文物局。出土粗陶殘片花紋清晰,甕片卷邊自然流暢。出土城磚厚三寸、長一尺半、寬半尺、重八斤,無花紋,青色,質(zhì)地細膩。1968年,大挖畦田時,發(fā)現(xiàn)較多陶器殘片,殘片堆積層厚近50厘米,同時發(fā)現(xiàn)10多個灶臺,灶內(nèi)留有燒過的焦土及……[詳細]
民眾教育館
  蒙城縣民眾教育館是民國時期的群眾文化事業(yè)機構。民國三年(1914年)十二月,蒙城建立通俗教育會,民國十七年改為民眾教育館。館址初在文王廟,后遷至文廟明倫堂西側(現(xiàn)漆園金店),與明倫堂、圣人殿、藏經(jīng)閣、文昌閣等連成一片,形成一個文化中心。教育館總體布局可分為大門、前門、中院和后院,約二十多間房屋。大門上方兩道連接門垛的弧形鋼筋架上排列著“蒙城民眾教育館”九個鐵皮紅漆大字。大門兩邊是瓦頂木柵欄空花圍墻,分別書寫“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條幅。走進大門,一條兩米寬的磚鋪人行道直通前廳,廳前小院整潔,花壇草坪有序。前廳寬敞高大,門前懸一粉紅色匾額,-“講演廳”三字。廳內(nèi)懸掛著五彩繽紛的紙花、繡球。墻壁上貼著醒目的標語。講臺上懸掛著孫中山先生的遺像。臺下是一排排長形椅,整個講演廳布置得莊嚴肅穆。講演……[詳細]
曹操演武臺
  民國四年《重修蒙城縣志·建置志·古跡》:“曹操演武臺在縣東半里許,俗稱為曹操墳!痹诿駠跄,曹操演武臺遺跡尚存。因為年代久遠,當年的演武臺已經(jīng)成了一個土堆,所以俗稱其為墳。演武臺建于何時呢?民國三年《重修蒙城縣志·武備志》記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率水軍自渦河入淮。”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為了統(tǒng)一南方,曹操親率大軍20萬(號稱80萬)南下直取荊州。后曹軍赤壁一戰(zhàn)大敗,曹操為了操練水軍就在渦河邊上建了演武臺,據(jù)縣志記載,民國初年的“縣東半里許”,也就在渦河岸邊。所以曹操演武臺應該是建在曹操引水軍自渦河入淮之時,也就是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距今已經(jīng)將近1800年了。民國四年《重修蒙城縣志·雜類志》錄有兩首關于曹操演武臺的詩。其一是《魏武臺》,作者是清雍正年間蒙城貢生任……[詳細]
50、孟表墓
孟表墓
  孟表,字武達,是我國南北朝時代濟北蛇邱人。他起初在南齊明帝時,任馬頭(今安徽壽縣西北)太守,后歸順北魏,任南兗州(今山東兗州)刺史,賜譙縣(今亳州)侯,鎮(zhèn)守渦陽。渦陽即今蒙城。北魏皇興二年(468年),魏軍大舉南進。奪取南齊淮北四州,建渦州渦陽縣,治所在原山桑縣城。后遷至蒙城渦河閘北的漆園故址。渦陽當時位于北魏與南齊邊界,是兩-事上的必爭之地。南齊永泰元年(498年),齊派豫州(今河南汝南縣)判史裴叔業(yè)率精兵五萬奪取渦陽。仗打得異常慘烈,齊軍大兵壓城,把渦陽重重包圍,魏軍孤城固守。齊軍把魏軍尸體堆在城外,城內(nèi)糧盡,孟表率領守城將士吃枯草、草根、樹皮,頑強固守二個多月才被救解圍。因鎮(zhèn)守渦陽有功,北魏孝文帝封孟表為汶陽(今山東泗水縣北)伯、平西將軍。孟表最后卒于齊州(今山東濟南市)任上,謚號為“……[詳細]
51、七奶廟
七奶廟
  蒙城縣雙澗鎮(zhèn)有個因廟而得名的七奶廟村。七奶廟原名七貞祠,故址在今雙澗鎮(zhèn)七奶廟小學,現(xiàn)廟已不存在。七貞祠的建立,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相傳元朝末年,河南滎陽潘公任江浙行省左丞。他有一妻七妾。七妾對潘公和夫人以禮相待,相互之間也相敬相愛,從來不爭風吃醋,因而,妻妾群居一處,卻能和睦有序。潘公常以貞節(jié)烈婦之事教育眾妾。后來義軍起,戰(zhàn)亂興,潘公臨戰(zhàn)。一天,潘公對眾妾說:“我身受國恩、擔當重任,即將臨戰(zhàn),生死難料,如有不幸,你們可各自逃生,切勿為人所辱!币绘虻乖诘卣f:“妾受君厚待,必將以死報答!迸斯吆,她隨即回到房間自縊而死。其他六妾見狀,也相繼自縊身亡。七妾死時是元至正末年(1341年)七月五日。人們思其貞烈,在潘公家鄉(xiāng)滎陽建祠祀之,名曰“七貞祠”。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聞……[詳細]
何御史故居與墓地
  何惟憼,字子恭,號水南,蒙城縣城西何樓莊人。生于明憲宗成化十八年(1482),世宗癸丑科舉進士,世宗間官都察院經(jīng)歷(一曰經(jīng)憲,蒙人通稱御史)。后遭嚴黨陷害,含冤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終年七十七歲。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其冤昭雪,葬于城南區(qū)關帝鄉(xiāng)陳瓦房村何橋莊前。何樓莊,即是何惟憼的原來住址。當年建有樓房,該莊因以得名。莊外的杓子塘、鳳凰蛋,莊內(nèi)的前花廳、后花園以及響場、轎桿(該莊地形似轎)等遺址。何惟憼的樓房,因年代久遠,歷經(jīng)滄桑,雖已不復存在,但樓基磚于1958年被挖出,大部分送往蒙阜公路鋪墊路基,部分磚塊散落在群眾家中。何惟憼與嚴嵩同在明世宗朝任職。何目睹嚴氏父子獨攬朝政,胡作非為,致使國事日蹙,生靈涂炭,隨托體衰,告老還鄉(xiāng)。但嚴之黨羽,仍設計陷害,逼使何惟憼吞金自殺![詳細]
劉孤堆遺址
  劉孤堆遺址位于蒙城縣東北板橋集鎮(zhèn)境內(nèi)劉谷堆村三里橋正北500米,高出地面4米的一個大土堆,為大乘寺遺址。據(jù)傳為清代所建,現(xiàn)為蒙城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年大乘寺氣勢恢宏,雕梁畫柱,飛檐斗拱,風貌奇?zhèn)。寺院座北朝南,寺?棵龍爪古槐。前殿9間,內(nèi)塑鬼判韋陀,面目猙獰,陰森怕人。后殿8間,高6米,內(nèi)塑佛祖及十八羅漢,描金繪彩,祥云彩瑞,栩栩如生。偏殿耳房3間,為僧舍。中間院內(nèi)有2米半高石碑一座。寺內(nèi)神明靈異,十里八鄉(xiāng)善男信女,焚香膜拜,祈福還愿,香火晝夜不息,頌經(jīng)繞梁不絕。大乘寺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迭經(jīng)廢興,屢遭毀葺。建國后,寺院愈加蕭條零落,荒敗凋弊,被作為小學使用。文革時期,-破四舊,寺院再遭浩劫,悉數(shù)損毀。關于寺院成因,一說當年有人看到土堆不斷長大,風水大師說是火龍造山,它將給人們帶來一場劫……[詳細]
54、華祖廟
華祖廟
  民國四年(1915年)《重修蒙城縣志》記載,城內(nèi)華祖廟在北大街路西(現(xiàn)城關醫(yī)院斜對面)。華祖即華佗(?-208),漢末著名醫(yī)學家,又名旉,字元化,沛國譙(今亳州市)人。精通內(nèi)、外、婦、兒、針灸等各科,尤其擅長外科,創(chuàng)用“麻沸散”,給患者-后施行剖腹等手術。還創(chuàng)編“五禽戲”,教人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據(jù)說曹操;肌邦^風”,華佗為他開顱治療,病情大大好轉。曹操征華佗專為自己治病,華佗不允,曹操怒,將其殺害。為了紀念華佗,各地建起華祖廟。蒙城不僅城內(nèi)有,一些大的集鎮(zhèn)也有?梢酝茢喑莾(nèi)的華祖廟規(guī)模應該和小澗華佗廟基本相同,也應初建于唐朝初年。解放前,城內(nèi)的華祖廟已毀壞殆盡,只剩下三間廟屋,且已破爛不堪。解放后,曾進行過維修保護。文革初期,華佗像被毀,后來廟屋也成為民居。1996年,北大街仿古改造時,在……[詳細]
55、鶴雞庵
鶴雞庵
  蒙城縣西四十五華里的馬集鄉(xiāng)鶴庵村境內(nèi),有一座古老的廟宇鶴雞庵。數(shù)百年來,在渦、蒙、亳等縣享有盛名。每年的農(nóng)歷二月中旬開始,方圓數(shù)十里、甚至數(shù)百里外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yè)的人都云集到這里,盡管每年的這一天,往往是陰多晴少,有時風塵迷漫,有時陰雨連綿,但依然難以動搖人們一睹廟會盛況的信念,最高時數(shù)萬人。廟院周圍方圓兩公里的地面,到處是人流,嗩吶陣陣,爆竹聲聲,香煙裊裊和人聲鼎沸,沉寂一年的古廟頓時增添了生機。據(jù)明嘉靖《壽州志》和民初《蒙城縣志》載:“鶴雞庵,蒙邑西四十里,會期二十九!笨梢,此庵至少興建于明代。據(jù)民間傳聞,有一年農(nóng)歷二十九,有一只婷婷玉立的鶴雞(又名雉雞)在此地出現(xiàn)。當?shù)卮迕裾f是風水寶地,于是集資捐款在此處蓋起了三間庵堂。庵內(nèi)塑上金霄、玉霄、瓊霄三座神像,鄉(xiāng)人謂之三奶奶,并由尼姑看……[詳細]
56、千年白果樹
千年白果樹
  蒙城東四十五里移村集,有兩棵堪稱歷史文物的白果樹。據(jù)說,漢朝時期,移村集烏家有個當朝的大官,通稱“烏老”。烏老在家鄉(xiāng)建造了一座花園,叫烏家花園。這個花園不知早在什么時候就不存在了,只留下了兩棵白果樹。一直到現(xiàn)在,這里還流傳著兩句話:“朱洪武起初,大樹兩棵”這就是說,早在六百多年以前,這兩棵白果樹就已經(jīng)是“大樹”了。兩棵樹一南一北,各占一塊地方,相距大約半里路,南面的一棵大些,要六七個人手拉手才能圍過來。北面的一棵小些,但也有五六摟粗。兩棵樹的高,那就不用說了,幾里路之外就能歷歷在目,它們的枝丫直伸到半天空。這是兩棵不同性別的樹。根據(jù)兩棵樹結的果實,村上的人稱南面的一棵為母(雌)樹,因為它的果實大些,也飽滿些;稱北面的一棵為公(雄)樹,因為它的果實小些,也不那么圓滑。這是兩棵飽經(jīng)滄桑的樹。漫長……[詳細]
57、漆園春雨
漆園春雨
  蒙城在周、春秋戰(zhàn)國時稱“漆園”,唐天寶元年改為“蒙城”。漆園舊址在今城東北渦河北岸二里許的姜樓莊西北和劉寨莊西。這北依梁土山,南臨渦河水,有茂林修竹,沃野平川,肥壯牛羊,勤勞農(nóng)夫。每當春回大地之時,真是花紅柳綠,清香陣陣,鳥鳴蝶舞,景色宜人。每當早晨,迷霧茫茫,濕氣清新。天旱時,這里的莊稼不旱,青綠一色,非常茂盛。如煙似霧的迷蒙春雨,滋潤了千花萬草,陽光透過迷霧,照著渦河大地。特別是如煙似霧的迷漾春雨,郊外扶犁耕作的農(nóng)夫,更為漆園古城增添幾分春意。所以,詩人雅士,身臨其境,無不交口稱贊,清代詩人鄭士英有詩云;耕犁初動已春融,溪水含煙細雨漾。最是園林深處好,漸勻新綠野花紅。詩人余大中也在詩中作了這樣描述:故址傳河北,新祠建郭東。雨添新漲綠,花放舊枝紅。何名雋有詩云:寂寞荒城渦水隅,千秋靈氣靄千……[詳細]
58、八慈寺曉鐘
八慈寺曉鐘
  蒙城南門內(nèi)有座寺院,名曰慈氏寺(今已改建為城關第三小學)。建筑宏麗,雕塑精美。寺內(nèi)高懸大鐵鐘一座。緊靠慈氏寺的東南角,有一寶塔,名曰慈氏塔,又名萬佛塔。塔體八角十三層,挺拔秀麗,直插云端,每層每角均懸有銅質(zhì)風鈴。這塔、寺相映成輝,頗為壯觀。舊時,每日破曉,寺內(nèi)僧人撞響大鐘,嗡嗡的鐘聲伴隨著寶塔叮叮玲玲的風鈴聲,響遍古城的各個角落,令人心曠神怡。市民、商賈們在這悅耳的聲音中紛紛起床,從事一天的勞作。清代詩人王廷珍詩云:慈氏鐘聲動曉風,獅音夜吼東方紅。忽然喚醒邯鄲客,納上芒鞋隨呂翁。……[詳細]
陳仙橋四十五里上天梯
  蒙城南行四十五里,橫穿蒙鳳公路有一條芡河,跨河有座大橋,名曰陳仙橋,群眾都稱這里是四十五里上天梯。老輩子傳說下來的故事,大家都信以為真,不脛而走,陳仙橋也因此成為蒙城的一個景點。傳說是因莊子而引起的。《史記》載,莊子曾為漆園吏。而莊子又曾經(jīng)垂釣于濮水,濮水就是現(xiàn)在的芡河。五代后期,亳州真源縣(今亳州西南)出了一個叫陳摶的人,十分仰慕莊子!端问.陳摶傳》說:陳摶,自圖南,始四五歲......聰悟日益;及長,讀經(jīng)史百家之言,一見成誦,悉無遺忘,頗以詩名。后唐長興中,舉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以山水為樂。隱居武當山九室?guī)r,“股氣辟谷二十余年”,后移居華山云臺觀,又止少華石室,每寢處,多百余日不起。又說:“摶好讀易,手不釋卷,常自號扶搖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導養(yǎng)及還丹之事……又有《三峰寓言》及……[詳細]
九頂靈山寺
  九頂靈山寺位于蒙城狼山山頂,寺有山門,前殿、中殿、后殿共13間。分兩進院落,有院墻圍護,總體為磚石結構,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原寺院宏大,分上寺和下寺兩部分,共有殿宇百余間,距今1300余年。初名“昭明寺”,是取南朝梁武帝蕭衍長子蕭統(tǒng)之溢號命名的。蕭統(tǒng)德才兼?zhèn),信奉佛學,天下頌仰,被武帝封為昭明太子,后在“侯景之亂”中喪生,故以其命名,以示紀念。宋朝時更名為“當陽寺”。至元朝時,該寺毀于火災。明初重修后,主持僧和地方主事者為擴大影響,招攬香客,傳說山神靈驗,就把寺名改為九頂靈山寺。一千多年來,該寺聞名淮北,周圍數(shù)百里的善男信女紛紛來此求神問卜。靈山寺的磚雕藝術堪稱一絕,不僅逼真?zhèn)魃瘢覕?shù)量很多,它是靈山寺的瑰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