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株洲市 > 醴陵市旅游

醴陵市旅游景點介紹

醴陵官莊湖國家濕地公園
  國家濕地公園是指經國家濕地主管部門批準建立的濕地公園,是以具有顯著或特殊生態(tài)、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濕地景觀為主體,具有一定規(guī)模和范圍,以保護濕地生態(tài)系統完整性、維護濕地生態(tài)過程和生態(tài)服務功能并在此基礎上以充分發(fā)揮濕地的多種功能效益、開展?jié)竦睾侠砝脼樽谥迹晒┕娪斡[、休閑或進行科學、文化和教育活動的特定濕地區(qū)域。 我市官莊國家濕地公園是以官莊水庫和澗江、潭塘江、桃花江和小橫江的部分江段為主體,以及水庫和河流第一層山脊內的部分生態(tài)公益林地等周邊部分區(qū)域,總面積1363.7公頃,涉及官莊鄉(xiāng)的6個行政村。建立官莊國家濕地公園是維護官莊水庫水資源環(huán)境健康,保障長株潭兩型社會生態(tài)安全,保護官莊自然、歷史和人文景觀資源的重要舉措。 2014年3月,我市成立市長為組長的官莊湖濕地公園申報領導小組……[詳細]
新世紀陶瓷藝術館
  新世紀藝術館隸屬湖南新世紀陶瓷有限公司,地處中國四大瓷都之一的湖南省醴陵市,公司創(chuàng)建于1982年,注冊資本3000萬元,F下設6個生產分廠和一個陶瓷藝術館,擁有在職員工1900余人。申請注冊了三十余項外觀、實用新型和發(fā)明專利,連續(xù)多年被評為“雙文明建設紅旗單位”、“納稅大戶”和“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并榮獲“湖南省著名商標”稱號,是目前中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品種最全的陶瓷酒瓶專業(yè)生產企業(yè)。公司生產陶類、瓷類、釉下五彩、藝術瓷等各檔次酒瓶,與全國400多家知名酒廠建立了緊密的業(yè)務關系,公司全面實行 ISO9001:2008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并率先在同行業(yè)中取得了美國FDA認證。2010年,公司投資3000余萬元建成了全國首家陶瓷藝術館,藝術館建筑面積達12000多平方米,館內設有古今陶瓷酒瓶精品展廳……[詳細]
103、瓷谷景區(qū) AAA
瓷谷景區(qū)
  醴陵瓷谷,總占地面積為650畝,總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總投資人民幣27億元,總開發(fā)周期為六年,分兩期進行開發(fā)。一期為項目核心區(qū),占地180畝,建筑面積約7萬平米,投資約7.5億元。建筑由國際陶瓷展覽中心、圖蘭朵酒店、醴陵瓷谷美術館、醴陵市陶瓷博物館等11個單體建筑巧妙地在內部連成一個整體,是目前中國陶瓷行業(yè)規(guī)模最大的藝術建筑群,現正開啟運營。項目整合湘陰縣岳州窯、長沙市望城區(qū)銅官窯、醴陵市東鄉(xiāng)溈山窯等湖湘陶瓷文化歷史資源,打造湖湘陶瓷文化旅游精品線路;二期為瓷器口古文化街及藝術家別墅群落•定制與狀元府人文社區(qū)![詳細]
醴陵烈士陵園
  醴陵乃湘東老區(qū),紅色根據地,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記載有近4000名烈士。在歷次革命戰(zhàn)爭中,醴陵人民前仆后繼,英勇奮戰(zhàn),譜寫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醴陵烈士陵園始建于1951年,原址在城郊獅子坡黃牛不出欄,占地20畝。1985年撤縣立市后,城市需要擴容,1986年烈士陵園搬遷至西山公園北麓,1997年被列入湖南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列入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烈士陵園是緬懷先烈豐功偉績,學習瞻仰,憑吊紀念烈士的場所,是對廣大群眾和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神圣殿堂。2005年重塑了左權將軍石像,2009年至2010年,我市組織對烈士陵園的全面改建,拆除圍墻、靈堂,新建牌坊式大門、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碑,改建了紀念廣場,安裝了路燈,補修了通道,陵園……[詳細]
105、醴陵窯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醴陵窯
  時代:宋至民國醴陵窯(山嘴窯址、盧家灣窯址、月形灣窯址),瓷生產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早在東漢時期,就有較大規(guī)模從事陶器生產的作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開始燒制粗瓷。由于醴陵瓷土資源的優(yōu)良、豐富,從事制陶業(yè)人員日益增多,不斷改進燒制技法。清末民初,醴陵瓷業(yè)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醴陵釉下五彩是對傳統釉下彩技術的突破性發(fā)展,其色澤極為豐富,有紅、橙、黃、綠、青、藍、紫和黑、白、茶、灰等各色,且每一種顏色又有不同的品類,艷而不俗,淡而有神;根據不同題材,既可古樸典雅,又可鮮麗濃艷,能滿足不同的需要。特有的色澤,使瓷器具有清麗明艷的獨有風格。醴陵窯因其濃厚的官府背景與淵源,被人們譽為“官窯”。特別是解放后具有濃烈政治色彩的輝煌經歷和無可比擬的崇高地位,更增添了其神秘感和神圣感,被稱為當代“官窯”“國……[詳細]
106、空洲
空洲
  與空靈岸隔水相望的是空洲。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昆侖山上跑下來九只獅子,它仍一路傷害了許多生靈。這件事被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知道了,她便從南海趕了過來。這時,九只獅子已經來到了湖江邊,搖頭擺尾,正想過河呢。觀音菩薩厲聲喝住它們,從凈瓶中拆下一節(jié)楊柳技,擲了下去。剎時,只見滿天毫光四射,一支金箭橫在九獅面前的湘江河中。毫光閃過,九只獅子變成了九座石山,凝固在湘江西岸。后來人們在那個伸在江面的獅頭上,建了一座廟字,供奉觀音菩薩,這里就叫做了觀音巖,所以,當地老百姓又把空靈岸叫做觀音巖。那根楊柳枝金箭呢?就變成了江中一個長長的小島,人們把它叫做空洲,或者稱為金箭旅游休閑好去處洲。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暖了湘江的日子里,空洲一派春意盎然,一溫繁榮景象。先是網箱養(yǎng)魚為空洲送來了一個個金箱銀箱,繼而在暖暖的春……[詳細]
古鎮(zhèn)朱亭
  走過了漢的-,走過了唐的五言七律,株洲縣邁進了宋的書院學堂。這是一個叫了八百年的名字:朱亭。后面是巍巍的獅子山,前面是滔滔的湘江水,古鎮(zhèn)朱亭是名副其實的依山傍水。八百年前,有兩位大學者在這里停留過。一個是大理學家、鴻儒朱熹,一個是大教育家、岳麓書院心長張拭。他兩相伴游南岳,路過這里,為心水所動,在上南岳之前,先在這里領略了一翻美麗。于是,他們就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印記:他們是從北頭進鎮(zhèn)的,曾跨過一條小溪。后來,人們在小溪上架起了一座石橋,題名“朱張橋”。他們進鎮(zhèn)子以后,就住在臨江的蔡家碼頭的一家飯鋪里,大約是吃飯歇宿之前,還有一段時間,學生們圍坐在朱張旁邊,結蘆葦為亭,請他倆講學。后來,人們在蔡家碼頭旁,就建了一座“一亭”,題寫楹聯日:“車停朱子,榻下陳藩”、“昔賢曾一宿,古鎮(zhèn)歷千秋”![詳細]
109、朱亭林海
朱亭林海
  800年后,朱亭再一次聲名遠播: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朱亭人一鼓作氣造了數百萬畝的人工林,被譽為“朱亭-”。著名的大寨人、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也慕名前來參觀。而今,朱亭-更加郁郁蔥蔥,成為了人們假日生態(tài)旅游的好去處![詳細]
大京風景區(qū)
  大京風景區(qū)地處株洲市郊東南,離市區(qū)15公里,是株洲縣最賦盛名的生態(tài)旅游。大京風景區(qū)是一個以山、水、林、禽同生共榮為主要特征的自然景觀與盛極明清的古廟遺跡為主的人文景觀相結合的集游覽、度假、娛樂于一體的旅游勝地,京水湖面近2400畝。景區(qū)分仙峰嶺、京水湖、屏風嶺三大景區(qū),擁有“金輪古寺”、“谷音清溪”、“山水佳處”、“百鳥天堂”四個一級景點,“仙峰勝境”等十個二級景點,“雙井清泉”等二十個三級景點,景色各異,各領-。景區(qū)成立年來,新建了京湖度假村,大京山莊、醉仙樓、棲鳳園、京湖酒樓等一系列集食宿、娛樂、渡假、會議于一體的接待中心,修建了白仙路、婆仙路和部分環(huán)湖游路。區(qū)內崇山峻嶺,峰巒疊嶂,茂林修竹,鳥語花香。清澈平靜的湖水變化多彩,這里山水輝映的水面,九曲十八而幽的小水灣,大、小溪水相嵌在崇山……[詳細]
111、燕子崖
燕子崖
  燕子崖溶洞位于浦口鎮(zhèn)合水口村,座落雪峰山南腰,水庫之上。1986年12月,湘潭大學來浦口實習的學生,登山游玩,偶然發(fā)現。經當地開發(fā),成為醴陵市新的景點。燕子巖為一多層發(fā)育期溶洞,已開發(fā)出總面積近5000平方米。內有陰河急流,鐘乳石妝點著龍口、聚仙廳、仙人傘、金獅、河馬等景觀,洞口有涼亭、茶樓、飯館,環(huán)山公路經水庫旁直達洞口。洞外山巒重疊,林木蒼翠,涓涓清流,均匯入水庫,山、水、洞相連,令人留連忘返![詳細]
112、三獅洞
三獅洞
  王仙鎮(zhèn)東有大山,三峰矗立,外形似獅,下有深洞,名三獅洞。世傳仙人王喬煉藥于此,因名王仙山,又名王喬山!肚G州記》:“醴陵縣東四十里,有大山,山有三石室。室中有石床,石臼。父老相傳,昔有道士學仙于此,即合金沙之臼云”。傅熊湘曾在洞口題直徑一尺余“太山石室”四字。臥獅伏光洞上,洞口高、寬、深各十余米,可容數百人,洞頂清泉滴瀝。民國時,曾在洞中造石像、石龕等,后毀,F內設如來佛祖、觀音菩薩、十八羅漢、二十四位諸天等神像。光洞左30米有黑洞,內分三洞,內洞似樓閣。兩旁分列觀音和包公神像。有一伏流,總面積6000平方米。隔流有石床,石臼遺跡則難找到。站獅張口雄峙于臥獅右側。登獅頭,入獅口,須沿頭側小道下行,險峻異常。坐獅位峭壁上,原有朱蘭,春末夏初開花,每莖9朵,紫紅劍葉,芳香四溢。洞旁新建三獅農家樂……[詳細]
113、留仙寨
留仙寨
  留仙寨,又名建安山,俗名油尖寨,位于八步橋鄉(xiāng)東端寨下村,緊鄰板杉鄉(xiāng)株樹下村。山高、路陡、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宋元時,林密多蛇、鳥、走獸。但山頂較平坦。歷代醴陵兵禍,元末最慘,爭戰(zhàn)頻繁,燒殺搶掠,加上災疫不斷,幸存者多外出逃生。縣境僅存兩百來戶。民國版《醴陵縣志》載:“丁、李、席、閔、彭、簡、黃等18姓居民,結伙避居建安山,建寨以求自!薄髡f山上居民,為迷惑過往軍隊,編織大于常人兩倍的草鞋,錘軟使變舊,丟棄于靠山腳小路旁。路過士兵偶見山上炊煙,欲尋路登山,見碩大草鞋,以為山上有神人(一說野人),不敢上山。留仙寨田土極少,居民靠獵野味,采食草根樹葉充饑。日常不敢輕易下山。偶因急要事上下山寨,只能攀枝爬巖。除留仙寨外,另有20多姓居民散居各偏僻山鄉(xiāng),F醴陵居民,大多為明、清兩代來自江西以及廣東、……[詳細]
114、仙岳山
仙岳山
  仙岳山,又名丁仙山,海撥351.9米,屹立于瓷城之南。登山遠眺,既可俯瞰全城,又見淥水如帶,群山起伏,林木蔥郁。春來杜鵑艷,秋到楓葉紅,風光如畫。相傳東晉時,晉陽縣令丁令威,棄官學道,云游來醴陵,筑觀于城南山上,得道后,乘白鶴飛升,因名此山為丁仙山,觀為丁仙觀。明成化間(1465-1487),道士姚安禪重建丁仙觀。清光緒時(1875-1908),在已毀觀址建藥王宮。民國22年(1933),改建南岳行宮,規(guī)模居境內寺觀神廟之首。1945年被侵華日軍炸毀。日本投降后修復。1958年被拆除。1986-2001年,信徒捐款新建護國寺,前進為天王殿,中進為圣帝殿,后進為大雄寶殿。前殿左首有丁仙觀,“丁仙觀”石額為原丁仙觀遺物。大雄寶殿左側有巨石(舊志稱石壇),石上因風化自泐,加人工鑿成“仙岳山”、“丁……[詳細]
株洲云巖寺
  云巖寺,座落賀家橋鎮(zhèn)寺沖村九峰山麓。曇晟,俗姓王,少年出家,曾師事百丈慧海禪師。曇晟云游來醴陵賀家橋九峰山麓,見群山回護,山巖陡峭,寒林滴翠,古松參天,清泉涌流,祥云繚繞,儼然佛境,便在巖下面壁坐禪。后投澧州藥山惟儼門下得法。唐大和年間(827-835)再來九峰山下,在原坐禪巖旁建云巖寺,開壇說法,僧俗云集,寺沖即由此得名。元朝,寺沖沖口陡壁石刻“古寺云巖,九峰名山,曇晟寶所,第一禪關”。至今字體清晰。曇晟弟子良價得法后,在今東堡鄉(xiāng)煙竹湖建寺,因九峰山及附近諸山均屬明月山,故良價取名“望月禪林”。明嘉靖年間(1522-1566),無塵上人整修后,改名楊道庵。后良價主持江西高安洞山,稱洞山良價。不久,曇晟去江西分寧,再建一云巖寺,并在分寧云巖寺圓寂,謚無住大師。其舍利靈骨平分兩處云巖,各建一舍……[詳細]
冷水包公廟
  老百姓歷來崇敬清官,民國時,醴陵縣境有9處包公廟。冷水包公廟是市內規(guī)模較大,保存較好的明代建筑。現存包公廟,位于栗山壩鎮(zhèn)冷水村,始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清朝曾多次維修。1928年,主殿部分損毀。1985年,當地群眾集資,按原貌修復。廟座北朝南。主殿為磚木石結構,硬山式頂,門兩旁有對聯:“孝于親,忠于君,勞心于國,施惠于民,德望重千秋,今日猶思賢宰輔;冤則雪,訟則解,弊政則除,-則賅,威名傳萬代,當年共頌話閻羅”。戲臺面積約50平方米,歇山式頂,翼角鳳狀上翹,藻井與梁、木方均繪彩龍。戲臺與主殿間為庭院,中有石板過道,兩側走廊相連。1989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17、狀元洲
狀元洲
  狀元洲位于城區(qū)淥水中,有橫橋與淥江橋連接。明初為菜園,后為武童試馬場。清光緒末,辟為桑園。石拱橋建成后建為公園。大革命失敗時,狀元洲是國發(fā)黨反動派殺害0人和革命者的刑場。1930年9月,紅一方面軍攻打長沙后,回師贛南途中,毛澤東、-、彭德懷等率部在醴陵整休,司令部設狀元洲原橋公所內。毛澤東還參加了0湘東特委會議。三樓木墻板上,保存有紅軍書寫的標語。明《一統志》載讖云:“洲過縣門前,醴陵出狀元”。醴陵雖未出過狀元,但應驗了明代醴陵文人唐寅“古讖久虛終必應,迅雷何日起魚龍”的詩句。自晚清以來,醴陵確是人才輩出。在近現代史上,為民族覺醒,推翻帝制,抗擊侵略,人民解放,教育發(fā)展,科技進步,經濟振興,國家富強而英勇獻身,忘我工作的各行“狀元”貢獻殊多。故于1995年,老同志倡建狀元閣于洲首,拔地而起,……[詳細]
芋園文化旅游景區(qū)(李立三故居)
  故居位于淥江鄉(xiāng)福建圍村。1891年,立三祖父元吉購置,土木結構平房,占地面積2355平方米,建筑面積922平方米,座東朝西,黃色圍墻,八字柴門,門額題“芋園”。門聯為“春華秋實,日升月恒”。進柴門15米為正屋,大門石刻門額由原中央總書記題“李立三同志故居”。為紀念其革命功勛,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撥款19萬余元,按原貌修復李立三故居,設陳列館展覽其生平事跡,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故居前廳過天井為正堂屋,正面墻臺桌上,陳設李立三半身塑像。左橫堂屋兩側,對稱4房,分別為立三及其父母與弟妹臥室。右橫屋及住房,現為輔助陳列室,陳列230多件實物、照片、文字資料,介紹立三同志艱苦奮斗一生的業(yè)績。1999年11月16日,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聯合舉行紀念李立三誕辰100……[詳細]
119、官莊水庫
官莊水庫
  官莊水庫是市內最大的水庫,位于官莊鄉(xiāng)境。著名愛國將領、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原副委員長程潛舊居正在庫區(qū)內。從澗江引水灌田,是醴陵北鄉(xiāng)人民宿愿。1957年起,縣人民委員會組織力量,分流域開展水利普查,全面勘測,統一規(guī)劃醴陵農田水利的建設藍圖及分期實施方案。1958年動工,組織兩萬多民工,攔截澗江水,筑壩成庫----山區(qū)人工湖。1965年開始部分受益。醴陵、瀏陽兩地農民迫切要求擴大灌溉范圍。國務院批準按大型水庫修建。國家共投資973萬元,醴瀏兩縣共投入勞動工日376.6萬個,累計完成土石方193萬立方米,砌塊石3.9萬立方米,澆灌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共2.38萬立方米。奮戰(zhàn)23年,經擴建、整修、改造,1980年趨于完善。在突擊艱險工程和防洪戰(zhàn)斗中,有9人英勇獻身。水庫集水面積210平方公里.壩高40.……[詳細]
120、仙山公園
仙山公園
  仙山公園--西山,座落于醴陵河西,南接仙岳山,北瀕淥水,1993年建為仙山公園,園內有靖興寺、宋名臣祠,祠前有千前古樟,祠右為祿江書院,書院下首有洗心泉、紅拂墓。相傳李靖南平嶺桂時,紅拂隨行,在醴病逝,葬于西山。自公園南大門上山,設多處游樂場所,徑蜿蜒,鳥語花香。進公園北大門拾級而上,為烈士陵園,再上為左權將軍紀念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