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新疆 > 阿勒泰地區(qū)旅游

阿勒泰地區(qū)旅游景點介紹

121、眾安寺
眾安寺
  早就聽說過青河縣查干郭勒鄉(xiāng)(原東風公社)以前有一座大廟,該鄉(xiāng)科克玉依村哈薩克語的意思就是藍屋子的意思。因為這座廟的頂子是藍色的。由于歷史的沿承,青河縣境內有許多佛教遺跡。1998年我在鄉(xiāng)里工作的時候,一次到夏牧場,下山時,有人告訴我,有個牧羊人在高山頂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佛龕,里面有兩尊銅佛像(當?shù)乩习傩战邪⒗v阿達姆,就是金人的意思)。這當然是后話,但是,從中可以推斷出來這里以前曾經(jīng)盛行佛教。幾次尋找眾安寺,都沒有確切的結果。20多年前在查干郭勒鄉(xiāng)當社教隊員時,一位老者指著鄉(xiāng)政府后面山坡上的一堆磚塊說:“那以前是個廟。”后來,又有人說:“廟就在鄉(xiāng)政府旁邊原來銀行的位置上!狈喴恍┵Y料,對于這一座廟介紹很少,有幸與李子俊長談,并通過李子俊的《說說青河縣科克玉依眾安寺》一文,才對這個藍屋子有了更多的……[詳細]
122、三道海子景區(qū) AAAA
三道海子景區(qū)
  三道海子,哈薩克語稱為“玉什庫勒”,位于青河縣。主湖地理坐標北緯46°44′16″、東經(jīng)90°51′48″,海拔2675米。三道海子地處阿爾泰山東段南坡亞高山草原帶,由3個湖泊組成,從北至南依次為邊海子(切特克庫勒)、中海子(沃爾塔庫勒)、花海子(什巴爾庫勒)。其中花海子、中海子位于小青格里河南側主流河谷內,邊海子在小青格里河支流切特勒庫勒河的河谷內。3個湖泊連線呈西北—東南走向,大致與阿爾泰山走向平行。3個湖泊所在的兩條河谷呈U形,谷地平緩,水流不急,分別向西北或東南流,相匯后流向西南。三道海子周圍為高寒草原,主要有狐葦、葡系早熟禾、小糠草和馬先蒿等。年降水量250~300毫米。春季牧草蔥綠,是當?shù)啬撩竦囊粋重要牧業(yè)點;êW邮3個湖中面積最大的湖泊,水深10米,面積2?7平方千米。東南部……[詳細]
  什巴爾庫勒鹿石位于青河縣查干郭勒鄉(xiāng)境內。地理坐標北緯46°48′40″、東經(jīng)90°53′40″,海拔2690米,有崎嶇山路與之相通。鹿石東靠蒙古國邊界,西望三道海子石堆墓,周圍地勢平坦。鹿石質地為花崗巖,呈長方體形狀。石高3米,寬0?23米,4面雕刻有圖案,且清晰可辨。正面上部雕刻有一圓圈,象征著太陽懸掛于天空,下面依次雕刻了5個鹿的形狀,最上部的鹿最小,頭部下傾,鹿角為四叉形狀,而下面4個鹿均頭朝上,且均比上面的鹿大,鹿角也都分三叉。背面雕刻有6只鹿,兩側面雕刻有刀、盾和鹿紋圖案。通過對圖案分析,雕刻者應是崇尚武力以鹿為圖騰的少數(shù)民族。什巴爾庫勒鹿石是阿爾泰草原文化一種杰出的表現(xiàn)形式,反映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內涵。游客在對游牧民族夏牧場的游覽中,可一睹鹿石的風彩![詳細]
北塔山古炮臺
  北塔山古炮臺位于青河縣阿熱勒托別鄉(xiāng)境內,東距中蒙邊界68號界樁13千米,東南為北塔山。西面6千米為大紅山,西北部8千米,即可見阿曼鐵山。地理坐標北緯45°44′35″、東經(jīng)90°18′23″,海拔1290米。有舊216沙石路國道相通,交通較為便利。古炮臺周圍常有鵝喉羚、雪豹、狼、狐貍等出沒。炮臺東面有一處泉水,水草豐茂。炮臺所在地叫達布遜,在4個山包上均有房屋的遺跡。南部的遺跡最高、最大,為4個建筑遺跡之首。遺跡內清晰可見成排的房屋建筑及取火用的火道。墻壁為土坯壘砌,土坯尺寸為7×18×15厘米,每個房屋的面積相當,為16平方米左右。房屋均筑在山包的外圍空地上,還有一些類似的碉堡遺跡。遺跡內曾出土有彈殼、錢幣、棉織物等文物,考察人員曾撿到蘇制79式步槍彈殼、鐵紐扣、帽子等。此地為-時期的軍事……[詳細]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青河縣查干郭愣鄉(xiāng)三海子夏牧場,為青銅時代的一處墓葬,距今約4000年。在面積約16.25平方公里地域的四個分布區(qū)內計有石圍石堆墓、石棺墓30余座,鹿石19通。什巴爾庫勒石圍石堆墓,石堆直徑78米,殘高25米;石圍直徑210米,寬3~5米。石堆與石圍之間有四條片石鋪成的通道,最寬的通道達1.6米。墓環(huán)水而建,氣勢宏偉,結構獨特,是歐亞草原少有的特大規(guī)模墓冢之一。鹿石是早期草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遺址區(qū)內現(xiàn)存的19通鹿石,占阿勒泰地區(qū)鹿石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該遺址表明三海子夏牧場一帶是古代游牧民族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歐亞草原文化交流的會聚地。(國家文物局)……[詳細]
東錫勒克景區(qū)
  喀納斯草原分為高山草甸草原和河谷草原。高山草甸分布在高山剝蝕階地,其中頗具觀賞性的草甸有給其阿衣特草甸、鐵力沙干草甸、東錫勒克草甸、百花園、黑湖草甸、千湖草甸。盛夏時節(jié),厚厚的草甸像一張巨大的綠毯,從山谷一直鋪到山頂,直至地平線的盡頭。草長一尺有余,茂盛脆嫩。藍天上白云朵朵,綠草間牛羊成群,頂頂白色的氈房點綴其中。六月,是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從湖邊谷地的林間空地到海拔3100米的雪線以下,處處鮮花濃艷,色彩繽紛,橙黃色的金蓮花、郁金香、報春花、百合花;藍色的龍膽、飛燕草、黨參;紫色的鹿草、雞爪參、翠雀花;粉色或紅色的赤芍、薔薇、柳蘭、石竹;白色的野胡蘿卜傘形花。各種野花交錯分布,各展嬌媚,爭奇斗艷,形成天然的百花園。有的地方某種野花集中成片分布,沿溝谷或沿山坡,遠望紅色、白色或黃色的一片,草尖之……[詳細]
  阿克吐別克雅丹地貌位于布爾津縣窩依莫克鄉(xiāng)境內,額爾齊斯河北岸的一、二級階地上,東南距布爾津縣城24千米。柏油路可直達該地,地理坐標北緯47°48′56″、東經(jīng)86°39′10″,海拔480米。此處由流水侵蝕切割風蝕作用形成。在階地斜坡上,溝壑縱橫,溝谷與小土梁相間發(fā)育,間寬5~10米,土梁高一般為5~15米,最高25米,分布面積3平方千米以上。溝與梁的密度每平方千米150個。由切割裸露微傾斜的上第三系地層構成,巖性以紅色、土紅色、淺黃和淺綠色泥巖及砂礫巖組成。由于各巖層間抗風化能力的程度不一,形成參差不齊的輪廓,加上色澤各異的巖層,五彩繽紛,形狀象彩色古堡、怪獸、峰叢等奇特造型的風蝕地形,成為典型的雅丹地貌。這里地處干旱多風地帶,年降水量118毫米,每年大風日40余天。當大風刮起時溝谷間發(fā)出……[詳細]
128、庫須根巖畫
庫須根巖畫
  庫須根巖畫位于布爾津縣沖乎爾鄉(xiāng)境內,交通便利,越野車可直達。地理坐標:北緯48°09′″,東經(jīng)87°11′13″,海拔770米。巖畫在沖乎爾鄉(xiāng)政府以東5千米左右的庫須根溝的溝口地帶。是當?shù)啬撩褶D場的重要牧道,每年春、秋兩季,均有大批牲畜從此經(jīng)過。巖畫分兩片,第一片在溝口的亂石堆里,原規(guī)模較大,因當?shù)厝嗽沂膺\,僅殘存部分巖畫。畫面面積54×50厘米,僅有3個動物造型,從畫面判斷,上為狗,下為貓,中間不詳。第二片巖畫面積分布較大,距第一片巖畫1千米,畫面面積10×30厘米左右,圖案繁多,錯綜復雜,且新舊巖畫疊加現(xiàn)象很多,內容多與游牧民族生活有關,如山羊、狐貍、狗、馬及人騎馬圖案等。庫須根巖畫是布爾津縣規(guī)模較大的一處巖畫,集中分布,且距布爾津至喀納斯湖的道路較近,旅游開發(fā)價值高![詳細]
額爾齊斯河
  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的流入北冰洋的河流,發(fā)源于阿爾泰山南坡,自源頭至國界全長46公里,流域面積5.7萬平方公里。額爾齊斯河谷寬廣,水勢浩蕩,年徑流量高達119億立方米,河床中巨石重迭,銀波翻騰,河谷次生林宛若一條綠色飄帶,鑲嵌在荒漠戈壁上。其中北屯河段的河谷次生林生長最為茂密,綿延成一片綠色海洋,素有“楊樹基因庫”之稱。下游的布爾津河和哈巴河兩河的河床中灘涂林立,河谷中沼澤密布,水草和綠樹十分繁茂,被譽為“大漠水鄉(xiāng)”,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價值。交通布爾津往哈巴河縣方向走23公里處省道左邊額爾齊斯河五彩灣![詳細]
130、卡拉麥里
卡拉麥里
  卡拉麥里山是一條東西走向的低矮山脈。這里地貌復雜,植被豐富,水源充足,人跡罕至,形成了最適宜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天堂”。該保護區(qū)成立于1982年4月,總面積1.7萬平方公里。屬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蒙古野驢、“普氏野馬”、盤羊、鵝喉羚(黃羊)等。如今,這里保護的主要對象——蒙古野驢已發(fā)展到700余頭,鵝喉羚(黃羊)已有1萬余頭。此外野駱駝、普氏野馬、盤羊、兔猻等各種“有蹄”的珍稀野生動物,紅隼、金雕、大鴇、沙雞等鳥類,以及沙蜥等爬行動物,都有不同程度的繁殖增加。交通國道216公路,縱穿這片保護區(qū),旅游觀賞甚是方便![詳細]
131、塘巴湖 AA
塘巴湖
  塘巴湖景區(qū)是國家2A級景區(qū),位于克蘭河中游、阿勒泰市西南30公里處。平均水深11米,水域面積15平方公里,是一座年輕的湖泊。數(shù)百年來,來往的牧人們常在石頭上刻下各種標記,以作為他們生活與放牧的記載?惕彾嗄甑奈淖謱訉盈B加,使人遠處看去,整個石頭上的文字宛如一枚巨大的印章,塘巴湖便由此而得名。“塘巴勒”就是哈薩克語印章的意思。湖區(qū)與市區(qū)較近,交通方便,又兼水面寬廣,水溫適中,是游泳、劃船、垂釣的好去處,湖上建有娛樂場、太陽島、釣魚臺等設施,每年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前來避暑觀光。到塘巴湖來,一定會讓你不虛此行,不論你是品嘗新鮮飄香的魚宴,還是游泳攝影,或者靜靜在釣魚-自垂釣,你都會產(chǎn)生一種難以忘懷的記憶。數(shù)十種味道各異的魚宴,讓你大飽口福;用魚肉做成的餃子、用清水細火熬出的清淡魚湯、冒著煙氣香味四溢……[詳細]
132、千湖
千湖
  千湖位于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xiāng)境內,南距布爾津縣城155公里,西距喀納斯村13公里,有公路相通,從喀納斯村徒步或騎馬也可到達。千湖由喀拉蘇阿仁河和格牙阿能爾庫河分水嶺中山帶的湖泊群組成,海拔2160~2500米,其上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羅棋布,數(shù)以千計。哈語“門瓊庫爾”,語意為1000個坑。湖泊最大者為黑湖,位于喀納斯湖東側的放牧區(qū),呈馬頭型,面積1.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水色純黑。因為它不是河道,也沒有出水口,湖中生物腐爛發(fā)酵,水有味,因此可看成是“濃烈的酒湖”。其它還有喀拉穹庫爾、殼斯庫爾、下恨諾爾等小湖泊群,數(shù)量多、面積小,其形狀為圓形或長形,分布高度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漸升高。湖泊群是古冰川作用的結果,由古冰斗、冰窯和粒雪盆等洼地發(fā)育而成。湖水來自冰雪融水和當?shù)亟邓鶠榈,湖區(qū)年平均……[詳細]
133、冰臼遺跡
  距吉木乃縣40公里的北沙窩腹地日前發(fā)現(xiàn)一處反映古冰川運動的冰臼遺跡。北沙窩地區(qū)有近2000平方公里的白沙漠,生長著沙棘、梭梭、沙拐棗、銀胡楊等野生植物。在沙漠腹地,青色花崗巖山體十分醒目,突兀的山脊上有多個大小冰臼,直徑大的有幾十公分,小的只有拳頭大小,他們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附著在巖體上,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冰臼是古代冰川作用的產(chǎn)物,約形成于200到300萬年的第四紀早期,因口小、肚子大,形似春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對研究古氣候、古環(huán)境、全球變暖等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據(jù)了解,在我國黃山、西藏等地及德國、波蘭等地都發(fā)現(xiàn)有冰臼遺跡,但都分布在冰川、U型谷和冰床上,像這樣分布在沙規(guī)模地區(qū)還十分罕見![詳細]
禾木草原
  禾木草原位于喀納斯河與禾木河交匯處的山間斷陷盆地中,海拔1124~2300m。盆地周圍山體寬厚,頂部呈渾圓狀,河流多切割為峽谷,地形復雜,禾木河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其間,將草原分割為兩半,山地陰坡森林茂密,蒼翠欲滴,馬鹿、旱獺、雪雞棲息其間;而陰坡綠草滿坡,繁花似錦,芳香四溢,蜜蜂在采花釀蜜,牛羊滿山遍野覓食撒歡,一派迷人的廣袤草原景色。禾木鄉(xiāng)是中國西部最北端的鄉(xiāng)。禾木村是由保持著最完整民族傳統(tǒng)的圖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地、是著名的圖瓦人村莊之一,也是僅存的3個圖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納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遠和最大的村莊,總面積3040平方公里,全鄉(xiāng)現(xiàn)有1800余人,其中蒙古族圖瓦人有1400多人,以蒙古族圖瓦人和哈薩克族為主,他們的木屋散布在山地草原上。禾木草原年降水量達600mm,植被以禾本科與雜草……[詳細]
大小東溝森林風景區(qū)
  大小東溝森林風景區(qū)是國家2A級景區(qū)及自治區(qū)攝影家攝影創(chuàng)作基地。屬一座自然形成的森林風景區(qū),位于阿勒泰市北部、克蘭河上游河谷,距阿勒泰市約11公里。她倚青山臨綠水,曲流環(huán)山,懸石斷崖,去霧飄渺。元初耶律楚材隨軍到阿爾泰山時留下的佳句:“松柏參天,花草彌谷;群峰競秀,亂石爭流”正是大小東溝的真實寫照。大小東溝長30余公里,溝的盡頭便是遼闊的大草原。在景區(qū)里有一塊2米多高、1米左右寬的豎石,上面有一行石刻,據(jù)考證,是用回鶻文拼寫的蒙古語“阿彌陀佛”,至今約有600年歷史。阿爾泰山有多美,大小東溝應有多美,可以說,大小東溝是阿爾泰山的一幅精美絕倫的剪影。大小東溝森林風景區(qū)在建成以前,就以其自然秀美的山、水、林風光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往游玩、休閑,尤其是成為了阿勒泰市各族人民休閑的主要景區(qū)之一![詳細]
烏倫古湖海濱景區(qū)
  烏倫古湖,又名布倫托海、大海子(相鄰的吉力湖則稱小海子)、福海,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準噶爾盆地北部的斷陷湖。維語稱噶勒扎爾巴什湖,又稱布倫托海、大海子,是烏倫古河的歸宿地。湖面高程468米。湖形似三角形,南北寬約30千米,東西長35千米,湖水面積827平方千米。烏倫古河先流入吉力湖,經(jīng)西北流出,再經(jīng)8千米的庫依戈河匯入烏倫古湖。湖水礦化度由河道入口處向西逐漸增高到2.7克/升,有咸味。1969年鑿通了額爾齊斯河與烏倫古湖之間的分水嶺,修建了引額濟湖渠道工程,每年可引1.85億立方米水量注入烏倫古湖。烏倫古湖以產(chǎn)五道黑、紅魚、鯉魚、貝加爾雅羅魚、河鱸、斜齒鳊、東方真鳊等著稱。湖濱地帶是水草豐茂的牧場。生活在阿勒泰地區(qū)的主要民族是哈薩克族,他們有一些民族禁忌,一定要多加了解和尊重。在哈薩克族……[詳細]
烏拉斯溝瀑布
  導 游 從烏拉斯溝口到瀑布處距離約16~17公里,一半的道路為土路,可行駛212越野車,另一半路程只有騎馬和徒步。介 紹 烏拉斯溝溝谷狹窄,兩邊巖石陡峭,溝底全是風化附落下的巖石,亂草叢生、樹木參天、溪水清澈,流淌于亂石間。徒步行走需約3小時。 距瀑布約半公里就可聽見從十多0米高處的巖石上直瀉下來的溪水,撞擊溝底水潭和巖石發(fā)出的巨響聲,溪邊生長著樺樹、直徑20~30公分左右,溪邊山巖上則生長著云杉、松樹,看起來這些樹似從石中生長一樣,景觀十分獨特,這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原始狀態(tài),沒有人為破壞,發(fā)現(xiàn)這里有瀑布,才是近幾年的事情,是釣魚愛好者發(fā)現(xiàn)的。據(jù)說在溪水中可釣到花棒子魚和紅魚,水潭中有釣過2公斤多重的紅魚。新疆阿勒泰……[詳細]
塘巴湖水上樂園
  導 游 塘巴湖處于紅墩鄉(xiāng)轄區(qū)范圍內,距阿勒泰市32公里,有瀝青路面,公路相通,交通方便。介 紹 “塘巴”是譯音,原來的湖中有一塊巨石酷似一枚印章,哈薩克人叫它塘巴塔什,意思是印章石,音譯為塘巴湖。 湖底平坦,由淺入深,是游泳的好場所。湖中砂為石英砂,但含云母較多,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夕陽西下,湖水與夕陽相輝映,水天一體,使人遐想連篇。每年冰雪消融岸邊蘩花似錦,候鳥成群結隊來,棲息在草叢中,繁衍生息。初步考究有黃雁、麻雁、慶鶴、天鵝、野鴨、水鷗等。水中盛產(chǎn)多種美味魚類,主要是鯉魚、鰱魚和其它類魚。12月至次年3月為冰封季節(jié),冰厚0.6~0.8米,這時大地和湖面白雪覆蓋、山巒起伏、銀裝素裹,一片雪原風光。狐貍、野兔常出沒其中,是冰洞垂釣和狩獵、體育運動的好地方!新疆阿勒泰……[詳細]
切木爾切克古墓隕石景區(qū)
  切木爾切克古墓葬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阿爾泰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充滿神秘色彩的古墓群,給人帶來一種外來文化的感受。據(jù)考古工作者對它的初步分類,大致分作四大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塞人文化,而多數(shù)是唐代突厥人的活動的遺跡。墓區(qū)除古墓以外,還有文字石刻、巖畫,這些可能是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匈奴、突厥等民族的遺跡。古墓大約有100余冢,分布在約5平方公里范圍內,墓有大、小兩種,有的較集中,有的較分散。較大的一座長約65米,寬35米。切木爾切克隕石群位于阿勒泰市切木爾切克鄉(xiāng)西部5公里處。隕石堆砌在平緩的丘陵地帶。隕石塊堆積的小丘,高約3米,散落范圍東西長39米,南北寬11.3米,約百余塊,石塊呈灰黑色,質地密實、堅硬,略有磨圓,棱角大多呈平滑狀,輕擊石面發(fā)出鏗鏘的金屬……[詳細]
卡拉麥里有蹄類自然保護區(qū)
  導 游 卡拉麥里山是一條東西走向的低矮山脈。這里地貌復雜,植被豐富,水源充足,人跡罕至,形成了最適宜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天堂”。介 紹 該保護區(qū)成立于1982年4月,總面積1.7萬平方公里。屬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蒙古野驢、“普氏野馬”、盤羊、鵝喉羚(黃羊)等。 如今,這里保護的主要對象——蒙古野驢已發(fā)展到700余頭,鵝喉羚(黃羊)已有1萬余頭。此外野駱駝、普氏野馬、盤羊、兔猻等各種“有蹄”的珍稀野生動物,紅隼、金雕、大鴇、沙雞等鳥類,以及沙蜥等爬行動物,都有不同程度的繁殖增加。交 通 國道216公路,縱穿這片保護區(qū),旅游觀賞甚是方便。 新疆阿勒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