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黔東南州旅游

黔東南州旅游景點介紹

六背山自然保護區(qū)
  六背山自然保護區(qū)六背山位于順化鄉(xiāng)、水口鎮(zhèn)和肇興鄉(xiāng)交界處,距縣城45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26°7′15″,東經109°15′26″,隸屬順化鄉(xiāng)、水口鎮(zhèn)和肇興鄉(xiāng),土地權屬為集體。該山曾遭山火破壞,原生林較少,次生林較多,但物種較為豐富?偯娣e11.03萬畝,其中有林地64,890畝,疏林地2925畝,灌木林地10,290畝,農地17,300畝,荒山14,900畝,居民點9個。建群種以木蘭科、樟科、杜英科、茜草科、山茶科、樺木科、殼斗科、松科、金縷梅科等植物為主,珍稀樹種有樂東擬單性木蘭、桂南木蓮、乳源木蓮、南方紅豆杉、樂昌含笑、閩楠、鐘萼木、香果樹、金葉含笑、亮葉含笑等。主要的動物有山羊、野豬、竹鼠、錦雞等。該山物種十分豐富,食物鏈較為復雜,保護類型為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qū)![詳細]
龍王灘自然保護區(qū)
  龍王灘自然保護區(qū)龍王灘位于口江鄉(xiāng)境內,地理坐標為北緯26°0′15″,東經108°45′20″,土地權屬為集體,由于人為活動,林分受到一定程度破壞,但仍幸存部分原始林,物種也豐富。區(qū)內總面積6075畝,全為有林地,其中原始林2700畝,次生林3375畝。區(qū)內有猴、鳥類、蛇類、獸類、魚類、兩棲類分布,珍稀動物有娃娃魚、甲魚、穿山甲分布。建群種以樟科、薔薇科、金縷梅科、山茶科、殼斗科為主。珍稀植物有馬蹄參、香果樹、櫸木、厚皮香等![詳細]
老山界自然保護區(qū)
  老山界自然保護區(qū)老山界位于黎平縣北部,距縣城115公里,與劍河縣交界,山界分水嶺是黎平縣與劍河縣縣界。地理坐標為北緯25°30′32″,東經108°37′35″,隸屬德化鄉(xiāng),土地權屬為集體,最高海拔1589米,為黎平縣海拔最高處。由于山高坡陡、交通閉塞、村寨較少,森林植被破壞較輕,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從山頂灌叢、草甸到亞熱帶闊葉林植物均有分布。老山界總面積為20790畝,其中有林地18105畝,農地390畝,荒山2295畝,村莊2個。老山界僅木本植物就達370多種,其中鵝掌楸天然群落最具保護和科研價值,還有三尖杉、馬尾樹、鐘萼木、桂南木蓮、凹葉厚樸等珍稀植物。保護類型為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qū)![詳細]
黎平五龍山自然保護區(qū)
  五龍山自然保護區(qū)五龍山隸屬高屯鎮(zhèn),距縣城14公里,與湖南省交界,區(qū)內物種豐富,但植被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區(qū)內總面積7425畝,均為次生林。……[詳細]
三龍自然保護區(qū)
  三龍自然保護區(qū)三龍保護區(qū)隸屬永從鄉(xiāng),與巖洞鄉(xiāng)接壤,地理坐標為北緯26°5′15″,東經109°4′12″,土地權屬為集體。境內植物已受到一定程度破壞,但由于山高、交通不便,仍有部分原始林木幸存。物種和珍稀植物均分布較多。總面積為11,505畝,有林地8340畝,疏林地3165畝。植物種群以木蘭科、山茶科、殼斗科植物為主,其中珍稀樹種有櫸木、木蓮、樂東擬單性木蘭、樂昌含笑、三尖杉、紅花木蓮等。動物有獸類、鳥類、蛇類及兩棲類動物分布,保護類型為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qū)。……[詳細]
范家山自然保護區(qū)
  范家山自然保護區(qū)范家山自然保護區(qū)位于茅貢鄉(xiāng)和九潮鎮(zhèn)交界處,地理坐標為北緯26°12′15″,東經108°47′18″,隸屬茅貢鄉(xiāng)、九潮鎮(zhèn)兩鄉(xiāng)鎮(zhèn),土地權屬為集體。為珠江和長江兩大水系分水嶺。該山歷史上人為破壞嚴重,但已恢復為較好的次生林,在河溪兩岸仍保存部分原始林分。該山物種極為豐富,總面積2.5萬畝,其中有林地21720畝,農地3315畝,居民點13處。珍稀動物有娃娃魚、刺猬、松鼠、秧雞、畫眉、竹鼠等。主要植物建群種以木蘭科、松科、殼斗科為主,小葉紅豆群落是其主要特色。珍稀樹種有樂東擬單性木蘭、亮葉含笑、南方紅豆杉、木蓮、中葉紅豆等。范家山木蘭科物種較多,保護類型為木蘭科樹種自然保護區(qū)。……[詳細]
五里江自然保護區(qū)
  五里江自然保護區(qū)五里江自然保護區(qū)位于縣城東南2.5公里處,土地權屬為國有。是縣城關地區(qū)飲用水源,其周邊植被情況好壞直接影響水庫水質,關系到整個城區(qū)人民的飲水問題。庫區(qū)及流域以杉、松林為主,其次為灌木林?偯娣e5.1萬畝,其中水域375畝。居民點2個。主要動物有鳥類、獸類、魚類、蛇類分布。常見種有白鷺、畫眉、竹鼠、蛇、野貓等。植物群落以杉木、馬尾松為主,其次為殼斗科植物。保護區(qū)類型為水源涵養(yǎng)自然保護區(qū)。……[詳細]
太平山自然保護區(qū)
  太平山自然保護區(qū)太平山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黔、湘、桂三省交界處,距縣城55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26°15′30″,東經109°18′28″其核心隸屬楠竹林場,土地權屬為集體。最高海拔1256米,最低為500米,植物垂直分布極為明顯,呈竹林――竹闊混交林――闊葉原始林――灌木林――草叢分布,所以物種極為豐富,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4%。太平山總面積7558公頃,其中有林地6025公頃,灌木林地595公頃,灌從地344公頃,竹林594公頃,村莊2個。太平山動物資源極為豐富,分布有鳥類、蛇類、獸類、魚類等,其中珍稀動物有刺猬、娃娃魚、甲魚、叢林貓、虎紋娃、眼鏡蛇、金雕、紅腹錦雞、白腹錦雞等分布。本區(qū)植物以天然闊葉林和竹林混交為主,建群種以楠竹、木蘭科、樟科、殼斗科、豆科等為主。珍稀植物有桂南木蓮、樂昌含笑、……[詳細]
三省坡名勝風景區(qū)
  三省坡名勝風景區(qū)地處黔湘桂三省(區(qū))交界地,坡的西面為貴州省黎平縣洪州鎮(zhèn)六爽村,東面為湖南通道縣獨坡鄉(xiāng),南面為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獨洞鄉(xiāng),因地處三省而得名。主峰海拔1336.7米,為越城嶺、雪峰山和苗嶺山脈過渡地段的最高峰。三省坡植物豐富,闊葉樹成林,牧草茂盛,風光獨特。坡的西面,從六爽村(原稱高山村)后至主峰頂端,一片蔥綠,樹種繁多,除大量的栲櫟樹類樹木外,還蘊藏有國家二級保戶樹種伯樂樹、馬尾樹,三級保護樹種白辛樹、紅花木蓮、凹葉厚樸等珍貴樹種。山中中草藥材豐富,人們經常采集的有勾藤、厚樸、靈芝、桂皮、百味蓮、獨角蓮、九牛膽、斷續(xù)等幾十種。史載,清乾隆初年,石金元領導的南江、苗江農民起義,以三省坡為大本營,神出鬼沒打擊清廷官軍。以后多次農民武裝斗爭,都利用這塊可攻可守,又有退路的有利地勢,抗……[詳細]
黎平國家森林公園
  黎平國家森林公園黎平國家森林公園于2003年12月獲國家林業(yè)局批準建設,隸屬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黎平位于黔、湘、桂三省交界,面積4441平方公里,人口50萬,侗族人口32萬,為中國侗族人口最多的縣、貴州省優(yōu)先發(fā)展重點旅游區(qū)、中國侗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中心。這里有四項基尼斯之最——肇興鼓樓群、高屯天生橋、述洞獨柱鼓樓、杉陰沉木;有中挪文化合作項目——中國堂安侗族生態(tài)博物館;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坪風雨橋;有毛澤東在黎平重新崛起的歷史見證——中央政治局黎平會議會址;有蜚聲海內外、正在申報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2004年1月,整合了以上旅游資源的“黎平侗鄉(xiāng)風景名勝區(qū)”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黎平國家森林公園和黎平侗鄉(xiāng)風景名勝區(qū)旅游資源交相輝映,形成黔東南一大旅游亮點。黎平國家森……[詳細]
秦溪白塔
  秦溪白塔秦溪白塔,也稱秦溪凌云塔,位于貴州省黎平縣城西35公里,坐落在敖市鎮(zhèn)西南4公里的秦溪村。塔的四周用土磚、青磚環(huán)砌成封閉式的四合大院。青磚砌筑的塔體聳立在四合院正中。大院左側,秦溪流水潺潺;右側,無限延伸的林區(qū)公路直穿秦溪村。左側小門邊的圍墻上,有紅軍長征留下的標語:“武裝起來,行動起來,要打倒土豪分田地”,十分醒目耀眼。秦溪白塔高約30米,面墻高7米。方墻內鑲嵌一方長3米、寬1.2米的青石橫匾,行書“秦山保障”4字。塔的第一層往上鑲嵌著一方豎匾,行書“凌云塔”3字。門楣有聯(lián)一副:鎖水口,禎凌塔巍峨,從此一鄉(xiāng)蔚起文人登鳳閣妝沙腳,有云宮聳秀,至今諸佛經扶士子步龍樓秦溪白塔是黎平縣境內現(xiàn)存的唯一一組塔式建筑。1984年4月,黎平縣人民政府將秦溪白塔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52、高近古戲臺
高近古戲臺
  高近古戲臺高近古戲臺位于貴州省黎平縣茅貢鄉(xiāng)東部高近村中,是目前侗族地區(qū)所發(fā)現(xiàn)保存最古老的一座戲臺,吸引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前往考察、研究。戲臺始建于清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古戲臺格局和清代的京劇戲臺相仿,包括三部分,主戲臺、廂房和看戲場。主戲臺建造精美,雄偉壯觀,主要作為戲人演唱侗戲之用;廂房布置在主戲臺左右兩側,在當時是屬達官貴人觀看席;主戲臺正下方為看戲場,場地全部用鵝卵石鑲成各種圖案,是屬當時平民百姓觀戲之處。整個建筑與高近花橋遙首相望,襯托出濃郁而古樸的侗族建筑風味。2006年6月被省人民政府評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近村從清朝以來都組建有侗戲班子,戲班子的演員(當?shù)厝私兴麄優(yōu)閼驇煾担┙洺5礁浇逭莩觯駠鴷r間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有侗戲師楊獻高、吳生義。吳生義還經常到外……[詳細]
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堂安侗寨,800多人,住戶散居在“班柏”、“幾定”兩支山脈和“貴近”沖。房屋大多數(shù)取南北向,全寨人以贏陸兩姓為主,還有潘、藍、吳、楊、石七種姓氏和睦相處,按傳統(tǒng)風俗,寨中陸姓與潘姓又有大陸、小陸、大潘、小潘之分。堂安侗寨的鼓樓、戲樓、吊腳樓民居、石板路、古幕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碓、紡車等古樸典雅的實物,每個角落,都蘊藏著深厚的侗族文化內涵的實物,堂安侗寨是人類返璞歸真的范例,從這個寨子的實物細細品味,完全可以證實它的歷史悠久性。這里有著深遠的歷史科學研究價值,有著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風情研究價值,有著侗民族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和人類生態(tài)保護價值。堂安侗寨四面青山,峰巒疊嶂,阡陌縱橫,梯田層疊。山腰間的民居依山就勢,懸空吊腳。井然有序。寨中的鼓樓是該寨的吉祥物,可以扣住侗家人的靈魂。鼓樓與……[詳細]
弄相山森林公園
  弄相山森林公園弄相山位于黔、桂交界處,距縣城117公里。隸屬地坪鄉(xiāng),土地權屬為集體,最高海拔1162米。由于山高坡陡、交通閉塞、遠離村寨,山上森林植被未遭破壞,整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完整的原始面貌,是縣內保持最完好的原生型天然森林。弄相山保護區(qū)面積16755畝,其中有林地10245畝,疏林地270畝,灌叢地1125畝,農地975畝,荒山4050畝,居民點6個。林分建群種有木蘭科、紅豆杉科、殼斗科等,珍稀種有伯樂樹、穗花杉、南方紅豆杉、三尖杉、紅花木蓮、觀光木、桂南木蓮、馬蹄參、香果樹等。保護類型為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qū)。景點位置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地坪鄉(xiāng)境內……[詳細]
355、神魚井
神魚井
  神魚井神魚井位于貴州省黎平縣城三中南側。長方形的水井用方整的白石圍成0.45米高的井舷,結構堅實牢固,美觀大方,具有明代建筑風格。四角和前后兩方立0.8米高的方形石柱6根,柱頭鑿成菱形,旁開榫,嵌入白玉石6塊,前后左右對稱。它之所以最有名,水源很豐富,可供半個城居民用水,且冬暖夏涼,沒有干枯的季節(jié)。神魚井得名有兩個傳說,相傳,早年井里有五色紋魚,與尋常魚類有很大區(qū)別,這種魚很能與人交道,投以飯粒爭相于食,尉為奇觀,到了明萬歷年間這種魚潛蹤不見,人們感到十分驚奇,稱為神魚,因而得名為神魚井。還有一個傳說,數(shù)百年前,井里有一條魚被井旁人家釣得回家準備煎吃,魚半邊已煎糊,但魚還活著。瞬間雷雨交加,嚇得煎魚人不敢再煎了,即在魚嘴上穿一小環(huán)后放回井里,后不久,有人在湖南靖州橋下河中看到了這條半邊黑色半……[詳細]
356、少寨溶洞
少寨溶洞
  少寨溶洞少寨溶洞位于貴州黎平縣高屯鎮(zhèn)少寨山,共有3個洞,在少寨山脊右邊叫綰鳳洞,在左側綰鸞洞,兩洞相通,故稱“姊妹洞”。綰鳳洞洞口橢圓宏闊,入洞20米處又分東西兩洞。洞內溪水潺潺,多鐘乳石,形態(tài)各異,似柱、似筍、似觀音、似菩薩,更有梯田層層等,可謂奇絕,故又名“仙人洞”。綰鸞洞洞口狹小,深里許,洞內鐘乳石似寶塔、似鼓樓、似獼猴、似雄獅,惟妙惟肖,整個溶洞群,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內地形復雜,是游玩歷險的好去處![詳細]
  黎平鑒泉黎平鑒泉位于貴州省黎平縣城北門外福祿江西岸,俗名“磨刀灣”。水自石巖縫隙滲出,傍崖鑿井,二尺見方,水質甘甜。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黎平進士胡長新邀集當時名士聚會泉邊,品嘗泉水,題記刻于石上,至今字跡清晰,保存完好。泉石鐫“鑒泉”兩個大字,取“以泉為鏡,明鑒心志”之意,故名。另刻有“同治癸亥十月胡長新題”一行小字![詳細]
358、西佛崖石刻
西佛崖石刻
  西佛崖石刻西佛崖石刻位于貴州黎平縣城西隅的西佛崖,西佛崖是明末抗清英雄何騰蛟墓地,歷來為游覽勝地。民國十六年(1927年),湘軍上校周曰癢率部進駐黎平,瞻仰何騰蛟墓。對何公民族氣節(jié)高度贊頌,即題“浩氣常存”四字,并具禮物,親登黎平書法家李伯先生宅,拜請代書。由周出資雇匠,摩刻于西佛崖。四大字為橫行楷書,筆力遒勁灑脫,陰刻于石壁上,每字見方60厘米,兩側直行小楷陰刻,上首“民國丁卯冬月立”,下首落款:“陸軍上校湘西周曰癢”。整個摩崖題刻長2.75米!昂茪獬4妗蹦ρ轮两裢旰,屬于何騰蛟墓地的附屬文物之一,被列為貴州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59、晚寨侗寨
晚寨侗寨
  晚寨侗寨晚寨侗寨位于榕江縣寨高鎮(zhèn)的大坡上,距縣城53公里。晚寨以琵琶歌為最,逢大小節(jié)日都會舉行“踩歌堂”活動。晚寨距離嵩蒿鎮(zhèn)不遠。在榕江汽車站乘往嵩蒿鎮(zhèn)的中巴車,1個多小時1班,約50公里路,車資7元。到嵩蒿鎮(zhèn)后,一般需要步行前往晚寨,逢到集市時可以在鎮(zhèn)上打聽有沒有去晚寨的農用車。地址: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寨蒿鎮(zhèn)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詳細]
360、大利侗寨
大利侗寨
  大利侗寨大利侗寨位于榕江縣城東面,距縣城23公里。主要景觀有建于清乾隆58年的石板古道、五座侗族風雨橋、氣派雄奇的侗族四合院以及獨特的晾禾谷倉。村寨四周古木蔥蘢,古楠木樹達400多株?h城有往黎平或栽麻的中巴車或面包車直達大利路口,票價5元,再步行3公里油路可達。同時也可從縣城或栽麻包車去宰蕩,分別為50元和30元之間。用時參考1天交通在榕江大橋橋頭(南)攔到栽麻或著九潮方向的小面包車,那邊是始發(fā)站。坐公交車3路進城到終點站下車或者小面包車過去,車站名字道路運輸局,在橋頭邊的亭子邊上等就好。10元到大利路口。下車后再步行5km,約2小時,路上可以搭去往大利的面包車。車資50元/車。當?shù)厝私ㄗh,也可以不在大利路口下,坐面包車到前面一點的豐登下,那邊有很多面的或摩的去大利,20元/人門票免費開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