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廣元市旅游

廣元市旅游景點介紹

米倉山自然保護區(qū)
  四川米倉山自然保護區(qū)地處米倉山—大巴山山脈西段南坡,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境的東北部,嘉陵江支流東河的源頭地帶。地理位置介于北緯32°29′—32°41′,東經106°24′—106°39′。在行政區(qū)域上,包括鼓城鄉(xiāng)北部的鼓城、金竹、躍進、關口等4個村和檬子鄉(xiāng)的柏楊、店坪2個村。總面積23400公頃。保護區(qū)的四至界線如下:東界:以縣界為界,北起歐家坪,南溯廖林溝溝尾至縣界,與南江縣相鄰。北界:以省界為界,東起歐家坪城巖北,向西經城墻巖主峰(海拔2281米)和無名峰(海拔2226米),然后折向西北至官牛洞,由此沿長潭河折向西南,經分水嶺向西至大壩口。這是與陜西省寧強縣的分界線。西北界:由大壩口向西,經蔣家壩南緣,再經梨樹碥北面至大紅巖西北,然后向西至海拔2103.7米的無名山,再折向東南,經塔子灣……[詳細]
廣元曾家山景區(qū)
  曾家山景區(qū)位于秦巴南麓、川陜結合部的廣元市朝天區(qū),平均海拔1200米,總面積51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74%,地質景觀獨特,享有“溶洞王國”、“石林洞鄉(xiāng)”之美稱。年均氣溫12℃,夏季平均氣溫23℃,冬季平均氣溫零下6℃,是夏避暑,冬賞雪的旅游休閑勝地。景區(qū)由森林景觀、農業(yè)觀光、民俗風情、地質博覽“四大園區(qū)”和川洞庵、石筍坪、漢王洞、吊灘河、麻柳峽“五大景點”構成。森林景觀園總面積497平方公里,園內動植物種類繁多,有紅豆杉等珍稀植物、林麝等野生動物數百種;云海、-、石海、草海、雪海五大景觀獨具特色。農業(yè)觀光園總面積10萬畝,園內建有新品種展示、果蔬采摘、農耕體驗等8個特色園區(qū)。民俗風情園以曾家鎮(zhèn)高山風情小鎮(zhèn)為主體,是曾家山的旅游中心,“麻柳刺繡”、“李家獅舞”、“平溪儺戲”等充分展示出高山風……[詳細]
183、川洞庵
川洞庵
  川洞庵位于四川廣元市朝天城東42公里的曾家鎮(zhèn)響水村山腳,因主山頂舊有川主廟而得名。川洞庵屬白堊紀地層,它由兩級漏斗組成,長徑約650米,中徑約400米,短徑約50米,深約670米,容積約2.22億立方米。川洞庵“世界第一大天坑”,川洞庵天坑內,有大大小小漏斗11個,這個漏斗群幾乎囊括了各種類型的漏斗,堪稱“漏斗博物館”。在這個漏斗群中,最大的漏斗約占整個漏斗群的90%以上。四周巖石如斧劈刀削,圍成了一個直立的山洞,似對天張開的大嘴。由于天坑內風寒不易入侵,因而天坑內外的氣溫差別較大。初春時節(jié),山上白雪皚皚,坑內野花已悄然綻放。川洞庵雨量充沛,長年云遮霧繞,流水潺潺。遠觀如巨幅白練懸于九天,走近則冷氣浸人,水霧彌漫山谷,頗為壯觀。景區(qū)空氣清新,纖塵不染。景點位置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qū)曾家鎮(zhèn)……[詳細]
川陜蜀道遺址
  川陜蜀道遺址道一又稱閣道,棧閣。在廣元市區(qū)北45公里朝天鎮(zhèn)南北明月峽和清風峽中,瀕嘉陵江東岸峭壁上。是古代川陜之間著名蜀道遺跡。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曾有不少描寫,以唐李白的《蜀道難》最膾炙人口。棧道開鑿始于先秦,《史記》有“棧道千里通于蜀漢”的記載。歷代續(xù)有修葺。今閣道已廢,巖壁上洞孔猶存。洞分上中下三層排列,中層孔洞用作插木樁,上鋪木板以作行道,下層作支撐孔眼,上層用以搭篷蔽雨。每個洞孔約30厘米見方,深50厘米左右。遠觀棧道,宛若凌空廊閣,故又有云閣之稱。……[詳細]
185、籌筆驛
籌筆驛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云常為護儲胥。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I筆古驛,位于廣元市朝天鎮(zhèn)北5公里的籌筆鄉(xiāng),是金牛道上的主要驛站。有公路直通籌筆鄉(xiāng)。寶成鐵路從籌筆驛對岸通過。嘉陵江從北向南,飲馬溪從東至西,恰好在籌筆驛與嘉陵江主流構成了“丁”字形。由一江一溪劃出三山鼎立。而飲馬溪的出口較為嚴緩;積成100余畝地的平灘,不知何年何月沙灘升出江面,日漸增高,成為一片開闊的河床。那鼎立的三山,東山名漢王寨、西山叫安家山,北山稱八廟山,這三山迎面是陡峭石壁,有相互顧盼之勢。漢王寨,相傳劉備作漢中王前在這里屯過兵。山的頂端平坦,約兩百余畝。劉備在此建過營盤,還有校場、旗桿坪地名流傳于世,F在的村名叫軍師村,漢王寨就在軍師村三組。據說諸葛亮……[詳細]
186、雪溪洞
雪溪洞
  雪溪洞因此而得名。雪溪洞隱在潛溪河畔的森林之中,風光十分秀麗。參天的樹林之中有一大石壁,雪溪洞口就在這石壁之下。洞口前是一間開闊的大廳,石桌石墩整齊排列,幽靜森嚴。廳上兩米多高的陸游石像,儀態(tài)莊嚴。廳側,一條清澈的小溪,從一丈余高的洞門底淙淙地流向大石穴中去了。雪溪洞全長8000多米,是劍門蜀道的風光勝地,洞中石幔、石花、石筍、石柱,擬物狀人,巧奪天工。洞中的每一根鐘乳,每一片巖壁,都是一件精美絕倫的天然雕塑,地設天造了這座神奇了地下仙宮。一進洞門,便是“雪溪龍宮”在霓紅燈的照射下,千萬鐘乳石像怒放的蓮花從空中倒垂下來,懸掛的蓮花潭上,碧潭金波粼粼,花瓣晶瑩明亮,五光十色,萬紫千紅,勝似瑤池仙境。蓮花潭北端是一座幽清的小山峽,峽壁似削,水清如鏡,峽谷幽深,耐是人尋味。峽頂一縷斜陽飛來,照在蓮……[詳細]
水磨溝秦巴大草甸旅游區(qū)
  川北奇景水磨溝位于朝天區(qū)東北30公里的青林鄉(xiāng)、馬家鄉(xiāng)境內,海拔1600米,原始森林面積27000畝,奇特的景觀遍布其間,馬尾瀑水流從數丈高的懸崖峭壁上奔涌而下,濺起層層水霧,激蕩在胸;翡翠峽水流紛披,成一塊翡翠,攀藤蘿而進,險峻深邃天似穹窿,置身其間,如空調天作,清新自然;貴妃草原23個蒙古包點綴其間,或跳或臥,別有一番情調;石筍峰拔地而起,高千仞,雄奇?zhèn)グ,此外,溶洞、峰叢、石虎及珍稀植物以及青猴、老虎、野豬、大鯢等名貴動物遍布景區(qū),積奇、險、秀、幽于一體實為不可多得的旅游勝地。地址: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qū)東北部溝口距朝天鎮(zhèn)50公里類型:山電話:18781250277……[詳細]
明月峽景區(qū)(朝天峽)
  明月峽景區(qū)位于廣元城北23公里處的朝天鎮(zhèn)南1公里嘉陵江畔明月峽中。這里扼川陜公路咽喉,兩岸絕壁如削,江濤拍岸,東岸石壁上仍遺留著長約半公里的古棧道孔眼。棧道開鑿于先秦,歷代續(xù)有修葺!妒酚洝酚小皸5狼Ю锿ㄓ谑駶h”的記載。公元前316年秋,秦惠王納司馬錯之策,命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率兵沿此道滅蜀。西漢劉邦屈居漢王,派蕭何維修棧道,川北一帶數十萬石軍糧和無數先民子弟經此出川,支援前線,故有“漢之興自蜀漢”之說。三國葛亮北伐曹魏,對棧道曾進行修整擴建使其成為調遣兵馬、運送糧秣的通途。唐代詩人李白寫下千古絕唱《蜀道難》。如今該峽谷集水道、纖大道、棧道、驛道、公路、鐵路古今六道于一峽,被譽為“中國交通史博物館”。今日蜀道不再難。朝天峽。明月峽釣來歷:朝天因唐明皇“安史之亂”幸蜀,蜀中百官在此接駕朝拜天……[詳細]
189、昭化古城 AAAA
昭化古城
  昭化,古稱葭萌,是蜀道上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早在兩千多前就是苴國都邑,自秦設郡縣以來,一直是郡縣治所,宋代改名昭化。今為廣元市昭化鎮(zhèn),位于廣元城之西南30公里的嘉陵江與白龍江匯合處!度龂萘x》中所描述的張飛挑燈夜戰(zhàn)馬超;老將黃忠、嚴顏勇退曹兵;姜維兵敗牛頭山的故事,都發(fā)生在這里。昭化古城,一面臨江,三面環(huán)山,嘉陵江在城東與白龍江匯合,直通古渝州(今重慶)、金牛道穿城而過,自古也有水陸碼頭之稱。劍門雄關屹立于城之西北,桔柏古渡扼守著城之東南。昔日的昭化,舟船川流不息、車馬絡繹不絕。她既是交通要塞,又是軍事重地。三國時,劉備占據葭萌后,看中了這里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此城兩江匯合,繞城東去,金牛古道穿越而過,劍門雄關,巍峨傍立,桔柏古渡,扼江拒守。北枕秦嶺,西憑劍閣,南通閬巴,真是全蜀咽喉。雖是……[詳細]
190、柏林溝
柏林溝
  柏林溝古鎮(zhèn)位于四川廣元市所轄的元壩區(qū),據道光年間《廣元縣志》記載:“先祖(劉備)留中郎將霍峻守葭萌,蜀定后,廢葭萌遷東山下更名漢壽。葭萌縣東漢時屬益州廣漢郡,今四川保寧府昭化縣東南,即廣元柏龍堡,柏林驛,是為葭萌故地。”柏林溝地處古蜀道要沖,漢代以后,蜀地東防空虛,故在蜀道南路柏林驛筑城設防,利用蜀道與閬苑等城連成一片。東有九龍山之險要,南有煙燈山之高峻,西有劍門、牛頭山之屏障,北有梅嶺關作后盾。但后因入蜀主路改道,使柏林溝成為了不為外人所知的偏鄉(xiāng)僻壤。然“塞翁失馬,焉知非!,柏林溝至今古風尤存,古建民居保存完好,堪稱殘留在世的川北民居之“標本”。現存有石板古街五百余米,街道兩旁穿斗結梁的古建依舊,蜀道風情尚存。街中存有三層樓臺“奎星閣”(又名鐘鼓樓、財神樓),其樓高十五米,上層為奎星樓,……[詳細]
191、將軍嶺
將軍嶺
  射箭鄉(xiāng)將軍嶺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區(qū)是集休閑、度假、生態(tài)觀光、娛樂為一體的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區(qū)。將軍嶺位于元壩區(qū)和市中區(qū)交界處,與射箭、明覺、梅樹、界牌、龍?zhí)段遴l(xiāng)鎮(zhèn)交界,是明朝大將軍常遇春墓地之所在。東距廣元24公里,西距昭化古城20公里,面積3000余畝。景區(qū)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歷史悠久,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園內有自然形成的“金筆點湯”、“銀箭出弦”、“明月照金龜”三大自然景觀;有常遇春陵墓、古鹽井、古窯、團碑及九排動物牙齒化石等歷史古籍;有蒼松、翠柏、銀杏、香葉樹、雪松、女貞、錦雞、娃娃魚等350余種珍稀動植物。將軍嶺旅游園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16.2℃,年降雨量895毫米,具有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的特點,是休閑、度假、紀念、科教于一體的新型旅游區(qū),是“劍門蜀道——昭化……[詳細]
192、臨江書院
臨江書院
  “臨江書院”在原昭化城內西街(現昭化中學),周圍有牛頭、去頭、陰平、石匱諸山環(huán)繞,崇山峻嶺,巍巍峨峨;更有清江、白水,渺然如帶匯入嘉陵一江,山靈水秀,佳氣蔥郁。書院適建于西山之麓,仰望崇山峭壁,俯瞰江水波濤,故其名曰“臨江書院”。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觀察史查檢堂先生過此,觀其山色秀麗,水色漣清,更名“蔥嶺書院”,因地形、山勢,嗣改“鳳山書院”、“龍門書院”。知縣程余慶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領銀四百余兩,建成倉庫三十余音,因無糧貯,于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7年)由知縣吳邦率本城鄉(xiāng)紳人士提倡捐募,首先帶頭捐銀二百兩,共捐銀一千五百兩。將原倉庫建成內堂三間,講堂三間,兩門三間,內外書舍共八間,是為書院。書院由山長(即今校長)主持,山長由知縣聘請有威望的人擔任。再由山長聘請有名望,……[詳細]
193、平樂寺 AAAA
平樂寺
  在元壩柳橋鎮(zhèn),有一座巍峨磅礴的古建筑群,這就是川北佛教第一叢林—元壩平樂寺。平樂寺位于廣元巴中路旁的元壩平樂寺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相傳該寺始建于宋代紹興(公元1131—1163)年,距今860余年,現有臨濟正宗三十六代、三十七代祖師墓碑及始建平樂寺碑記均有記載。舊時殿宇輝煌、香火鼎盛、道場干凈、佛法興旺。該寺在0遭到毀壞。改革開放后,人民政府為了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信仰佛教的人民群眾的宗教生活需要。1993年,經所在地縣人民人民政府申請,廣元市人民政府批準同意,在其舊址開始重建工作。為了有力開展這項重建工作,選擇一位有相當能力的,即既持戒精嚴、修學并重,又懂得古建筑設計與修建兩者具備得法師便成首要工作。在人民政府得到申請下,由上級佛協推薦,幾經考證,最后正式決定:禮聘……[詳細]
194、明月峽棧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月峽棧道
  嘉陵江上游廣元段的明月峽棧道,是古蜀道的著名遺址——古棧道遺址。位于朝天區(qū)境內,嘉陵水穿峽而過,上有纖夫烏道,先秦棧道,戰(zhàn)國中期的金牛驛道等各個不同時期的道路交通遺跡,還有本世紀三十年開山鑿路形成的川陜汽車道,夾江并行的寶成復線和國道108線高等級公路。上下五千年的中國道路交通盡收眼底,一覽無余,是中國古今道路交通最集中,時間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故被譽為“中國古今道路博物館”,具有很高的考查研究價值。保護范圍:東至朝天關關口(含古今牛驛道、朝天關);南至常家溝;西至寶成線路基;北至明月峽地名碑北100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朝天關關口東500米;南至常家溝以原108線為中心,向東延500米處,向西延至嘉陵江;西至火焰山山頂;北以明月峽地名碑往北200米,以原108線為中心,向東至朝天嶺……[詳細]
195、青溪古鎮(zhèn) AAAA
青溪古鎮(zhèn)
  青溪古鎮(zhèn)位于青川縣城喬莊以西59公里,《華陽國志》載,建興七年(公元229年)析陰平道剛氐道轄地新置廣武縣于青溪,委諸葛亮之參軍廖化督其地而屯田戌守。據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它是我國古陰平道上的重要關隘,自東漢以來,一直是王室與地方勢力相互攻戰(zhàn)不息之地,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由于青溪所處地理位置的重要,歷代王朝都派將把守,修池建廊。明洪武四年(1371)正千戶朱路改土城建筑磚城,清順治十年(1653)懷遠昭義將軍特授龍安營參將,白丹衷復建城池,歷經三載竣工,城周九百丈,墻表用糯米灰漿鑲砌石條和大磚,內夯土石,高二丈一,底寬一丈四,深一丈護城河相連,外城門備有吊橋,東西北三門各建有半園形外城墻,稱“甕城”,內外城門洞全以石條鑲拱。內城門不與外城門相對,門開側面,上建箭樓。內城門上建有距地四丈五……[詳細]
196、奇麗峽
奇麗峽
  奇麗峽,原名七星峽,中央電視臺1992年在《神州風采》中介紹七里峽風光時,更名為“奇麗峽”。她深藏廣元東北邊緣的萬山叢中,距旺蒼縣城64公里,與陜西寧強縣相毗鄰,總面積約33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276米,平均高度1200米。奇麗峽可分為四大景區(qū):南區(qū)四奇、北區(qū)五秀、七里峽和古城山。四奇,指的是巖縫口、穿眼子、塔地洞、華蓋石。巖縫口在旺蒼縣干河鄉(xiāng)元山村境內,遠看一塊巨石夾峭壁之間,云霧之中,搖搖欲墜,近觀頭頂一線天,兩壁堅不可摧,人行其間,絕不會有大石砸頭的危險。穿眼子,在絕壁正中,生出一個圓孔,直徑約20米,四周無任何障礙,也無法攀援,只有站在對面的山腰,對準石孔,可以看到石孔背面的風光景色,恰似一個巨大的萬花筒。塔地洞,是一個巨大的溶洞,深不可測,至今還沒有人探明洞府的盡頭,洞內石筍、……[詳細]
197、劍門山
劍門山
  劍門山:在四川北部,也叫梁山。長達70多公里。大劍山為主峰,在劍閣縣北。三國時姜維在此退屯劍門以拒鐘會!」糯鷷r,劍門山稱為大劍山。大劍山“劍門”,因其山勢巍峨,道路險峻,素以“天下雄關”著稱。  劍門山,分大劍山和小劍山。兩山緊密相連,東臨嘉陵江,西接五指山(江油市境內),綿亙一百多里,北面全是千仞峭壁,如刀削斧嬖;南面山峰林立  傳說大劍山有七十二峰。千百年來,誰也沒有認真去數過劍門山究竟有多少山峰。在眾多山峰中,最吸引人的有苦竹寨、東山寨、仙峰觀、雞心山、筆架梁、玉女峰、營盤嘴等四十多個山峰! √拼娙硕鸥驮Q頌道:“惟天有設險,劍門天下壯,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兩崖崇塘倚,刻畫城廓狀。”正文  四川名山,歷史上著名險關,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劍閣縣……[詳細]
198、含羞泉
  四川省廣元縣龍門山上的陳家鄉(xiāng)山中,有一股受振動就蜷縮的含羞泉:當地群眾稱為“縮水泉”;只要把一塊小石頭往泉水里一扔,泉水受到回聲與波震的影響,泉水就緩慢地縮回去,水面降低,就像一位見了生人就臉紅的姑娘一樣,立即羞羞答答躲起來。過一會兒后,泉水又慢慢涌出,由細變粗!兜厍颉冯s志1982年第6期梅正星《含羞泉》一文介紹,四川廣元市龍門山東北的陳家鄉(xiāng)山中,有一處怪泉。論文說:“只要你往水面扔一塊石頭,產生響聲振動后,泉水儼如一位含羞的姑娘,掉頭就躲藏起來!比藗兘o它取名叫“含羞泉”。  在區(qū)境陳家鄉(xiāng),有一眼如同扎著兩個小辮子羞羞答答的少女的泉水,只要聽到人們的談笑聲,便“咯咯”地躲起來,好半天不敢出來,這眼原名“縮水洞”“仙女池”的泉水被人們取了一個很動聽的名字:含羞泉! ∪畯难ㄖ秀桡栌砍觥[詳細]
皇澤寺摩崖造像
  皇澤寺摩崖造像始鑿于北魏晚期,歷經北周、隋、初唐、盛唐的不斷雕鑿,至中唐時期趨于衰落,持續(xù)時間300多年。現存造像57窟龕、大小造像1200多軀,F存重要洞窟除前述的12號、13號外,還有15號、28號、38號、45號、51號、55號、56號等洞窟。這些石刻造像對研究四川地區(qū)佛教的傳播路線、造像題材和風格、人們的宗教信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1961年,國務院將皇澤寺摩崖造像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蕽伤履ρ略煜裨谒略旱暮竺,鐫造于臨江的絕壁之上,共有自南北朝至宋、明時期的造像一千多尊,主要的石刻龕窟有中心柱窟、大佛窟、五佛亭石龕、則天殿石龕等。除部分分布在寫《心經》洞區(qū)、五佛亭區(qū)外,大都集中在大佛樓區(qū)。大佛樓又叫大佛石窟,原本無樓,是則天殿背后依山……[詳細]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青川地震博物館)
  地裂山崩,媲美九寨前生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fā)生了8.0級特大地震。本次地震首破點起于汶川映秀,止于青川東河口,烈度10度。青川縣地震災害遇難4697人,失蹤124人,受傷15489人,垮塌房屋135萬間,25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達500.8億元。東河口地震遺址,是本次震災中地質破壞形態(tài)最豐富、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地球應力爆發(fā)形成的地震遺址群。遺址群帶從關莊鎮(zhèn)沿青竹江經紅光鄉(xiāng)東河口、石板溝至前進鄉(xiāng)黑家,沿紅石河經紅光鄉(xiāng)東河口、石壩鄉(xiāng)董家至馬公鄉(xiāng)窩前,成“Y”型布局,集中連片分布近50平方公里,紅光鄉(xiāng)東河口村、石壩鄉(xiāng)青龍村、馬公鄉(xiāng)窩前村、和蘇河鄉(xiāng)三鳳村等四大地球應力爆發(fā)形成崩塌現場,依次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斷層、褶皺等多種地質破壞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