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縣城南門外的金川河上,有座二墩三孔的石拱橋。它建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據(jù)《新淦縣志·卷一》載,“橋高四十一七尺,闊二十八尺,長二十一丈,起三拱,上履以長亭,衛(wèi)以欄循!边@就是宋代著名文學(xué)家蘇軾命名并書題的惠政橋。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幾度遭受貶滴。宋紹圣元年(1094年),復(fù)貶滴惠洲(今廣東惠陽縣),并以六十三歲的高齡遠徙瓊州(今海南島),受盡顛沛流離之苦,身心遭受嚴(yán)重摧殘。元符三年(1100年)遇赦返京,由梅嶺入贛,順贛江北歸,行抵廬陵,有吉州司法參軍謝舉廉(新干人),與其有深交。來到他下榻的驛站拜訪,談話間,請求他為新干縣興建的大石橋?qū)懫獦蛴,他沒有應(yīng)允。當(dāng)船抵新干縣城時,迎接他的知縣竟是同窗好友張好古(江西南康縣人),-相逢,情重意深,相邀敘舊。當(dāng)船由贛江駛?cè)虢鸫ê訒r,縣城百姓千……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