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漳州市旅游

漳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紅軍進長泰紀念亭位于長泰縣武安鎮(zhèn)武德園北側。1932年4月20日,中國工農紅軍攻克漳州后進入長泰,國民黨四十九師張貞所屬葉文龍部的一個連聞風喪膽,向林墩方向逃竄而去,只留下戴大磚、李得茂兩個便衣隊共十多人出沒長泰縣城武安鎮(zhèn)。國民黨偽縣長也攜眷潛逃,住在縣城附近的土豪劣紳相繼逃匿他鄉(xiāng)。廣大群眾受國民黨“三光政策”、“共產共妻”等-宣傳和-封建勢力的造謠煽動,一時人心惶惶,商店時開時閉。24日凌晨,駐在浦南圩的4軍13師37團(或38團)三連一百多個指戰(zhàn)員奉令從浦南經浦泰公路進駐長泰。上午9時許,進抵縣城北門,李得茂、戴大磚等落荒而逃。紅軍隊伍穿越古街,直抵東門龍津江畔的泊岸涼亭和周圍店鋪走廊休息。軍旗豎起系在護城河橋頭的扶欄柱上,迎風飄揚。后隊伍分駐東門、北門及城隍廟三個地方。24日下午,紅軍……[詳細]
62、貝烏紀念亭
  貝烏紀念亭位于長泰縣道林墩工業(yè)區(qū)。1950年12月25日,流竄于安溪、同安、長泰邊界的散匪共約150人,在政治土匪林冠祿糾集下,設下圈套,配置四挺機關-埋伏在貝烏通往同安隘口兩側的山頭上,故意制造匪情消息。當天林墩鄉(xiāng)正準備召開宣傳貫徹秋征政策的群眾大會,接到有兩三個土匪在搶人的敵情報告后,軍政干部決定由副班長曲孟義同志帶領兩個戰(zhàn)斗小組(6人),增加配備一支沖鋒搶、一支自動-、六顆手-前往追剿。年僅十五歲的縣政府通信員韓南松同志主動要求參加戰(zhàn)斗,四區(qū)武裝班的一名戰(zhàn)士和另一名通信員也隨同出發(fā)。曲孟義率領這支共十人的隊伍沿著溪邊走進貝烏水壩,遭土匪伏擊,在數(shù)十倍于我的敵火面前,我方沉著應戰(zhàn),英勇還擊,但終因敵強我弱,地形不利,寡不敵眾,付出重大代價。在這場激烈戰(zhàn)斗中,曲孟義副班長、戰(zhàn)士汪鳳昌、遲保……[詳細]
  侯虎江紀念亭位于長泰縣坂里鄉(xiāng)正達村。解放初期,長泰縣的土匪活動猖獗。1950年2至3月,人民解放軍正集中力量準備解放沿海島嶼,一方面急需糧食支援,另一方面也削弱長泰軍事力量,土匪活動更加頻繁。中共長泰縣工委研究部署了突擊搶運我軍存放在坂里鄉(xiāng)正達村公糧的任務,決定抽3個武裝班加強護運,并從各區(qū)組織民工幫助坂里鄉(xiāng)運糧。4月26日,三區(qū)區(qū)長侯虎江帶領干部、武裝人員和民工虎口奪糧。4月27日,民工在2個武裝班大部分人員的護送下,挑糧出發(fā)。埋伏周圍的土匪見機向正達村撲來,駐地此時只留下13人看守,身上的武器僅有1桿-和2支-,而匪徒有200多人,并配有2挺機關-,運糧隊駐地被團團包圍并遭受猛烈攻擊。侯虎江區(qū)長臨危不懼,鎮(zhèn)定指揮,為轉移土匪主攻目標,侯區(qū)長孤身突圍,在激戰(zhàn)中中彈犧牲。為紀念革命烈士侯虎江……[詳細]
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
  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長泰縣武安鎮(zhèn)羅侯山頂。長泰縣為紀念在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烈士9人,在剿匪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的烈士20人,在建立鞏固革命政權中被敵人殺害犧牲的村干部21人,在抗美援朝保衛(wèi)海防邊疆等戰(zhàn)斗中犧牲的11人,在為社會主義建設中獻身的烈士4人,共65名革命烈士,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園。由于種種原因,安葬在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的革命烈士只有16名。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59年12月,陵園面積4262平方米,陵園正中央的圓臺上矗立著“革命烈士精神永垂不朽”紀念碑,紀念碑四周的山坡受雨水沖刷,曾出現(xiàn)崩塌現(xiàn)象,政府投入資金維修,及時構筑了三道擋土墻。陵園內有16位烈士的單體墓,坐西朝東,呈“U”形排列,墓埕鋪方形石磚。各墓碑刻有該烈士犧牲的時間、地點、姓名、籍貫等。陵園歸屬長泰縣政府民政局管理。民……[詳細]
  南靖縣龍山南坪村十字嶺、風霜嶺是中央紅軍東路軍漳州戰(zhàn)役主戰(zhàn)場。一九三二年四月,中央紅軍東路軍在毛澤東、林彪、聶榮臻、羅榮桓等率領下?lián)]師入閩,執(zhí)行消來閩敵、鞏固閩西、籌集經費的任務。4月16日—19日,東路軍攻克龍巖后,揮師直逼漳州,毛澤東親臨南靖前線,制訂了攻打天寶大山的作戰(zhàn)方案,總部前沿指揮部設在龍山南坪村。毛澤東到前沿指揮部指揮戰(zhàn)斗,東路軍兵分兩路攻打漳州,一路進擊天寶,一路到靖城,先后攻占城鎮(zhèn)10余座,殲滅國民黨軍第49師大部,俘副旅長以下1674人,繳獲-2331支、機關-9挺、山炮2門、飛機2架和大量軍用物資,同時籌款百萬銀元。東路軍勝利攻占漳州后,毛澤東指示漳州中心縣委和閩南紅軍游擊隊應抓緊時機,鞏固靖和浦紅色區(qū)域,建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漳州戰(zhàn)役的勝利,在中國革命軍事斗爭史上,在中……[詳細]
巖永靖軍政委員會舊址紀念館
  為紀念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2010年我縣先后投資120多萬元在科嶺村修建巖永靖軍政委員會舊址紀念館。該館已經成為青少年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一個專題紀念館、教育基地。?茙X村位于南靖縣西北部,地處南靖、永定、龍巖、漳平四縣邊區(qū)中心,以科嶺為中心的(龍)巖永(定)(南)靖革命根據(jù)地由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chuàng)建,是閩西蘇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央蘇區(qū)擴展時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巖永靖革命根據(jù)地始終在閩西革命根據(jù)地的東南前沿構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紅色屏障,為鞏固和發(fā)展閩西蘇區(qū),為掩護中央紅軍長征,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閩西南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30年和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先后挺進科嶺,點燃了土地革命運動的熊熊烈火……[詳細]
南靖樹海中共閩南地委舊址紀念館
  南靖樹海中共閩南地委舊址紀念館位于南坑鎮(zhèn)大嶺村,原為中共閩南地委領導革命斗爭的前沿指揮部,共6間舊民房及舊學堂,占地120平米。目前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黨史教育基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樹海,群山連綿,林濤似海。她以南靖大嶺、北坑、象溪為中心,跨越山城、南坑、船場、奎洋、書洋、梅林鎮(zhèn)的幾十個行政村,方圓數(shù)百里,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閩南游擊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箲(zhàn)后期,中共閩南特委派盧炎、黎炳光等同志到南靖樹海一帶隱蔽生產,領導反頑自衛(wèi)斗爭。1945年10月,王濤支隊第一大隊武裝開辟樹海,閩粵邊臨委書記魏金水、王濤支隊長劉永生等領導到樹海指導工作,環(huán)顧延綿(南)靖(平)和邊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由魏……[詳細]
  紅色景點:秀峰太極村的朱德率南昌起義軍回師入閩紀念館。朱德率領南昌起義軍回師入閩紀念館是目前福建省內第一家朱德紀念館。紀念館內陳列了歷史圖片、相片、實物數(shù)十件,并有朱德贈與當時負責接待的村民朱梅洲銅質大頭三節(jié)手電筒一把。是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黨史教育基地。1927年10月初,在經歷南昌起義的起義軍11軍25師、第9軍教導團以及大埔農軍4千多人在朱德等的指揮下,于大埔三河壩阻敵激戰(zhàn)后,做出了“隱蔽北上、穿上西進、直奔湘南”的決策。10月7日,朱德率領部隊占領平和縣城,在平和縣九峰鎮(zhèn)(平和舊縣城)中湖宗祠接見朱積壘、陳彩芹等中共平和縣領導人,傳達了黨“八七”會議精神。10月8日,起義部隊在福塘宿營、休整,得到平和人民尤其是福塘人民的大力支援。南山朱氏八大房長動用“朱宜伯公頃”糧庫,發(fā)動群眾數(shù)百……[詳細]
  福塘太極村——道教文化濃郁的古村落福塘太極村坐落在平和縣秀峰鄉(xiāng)平均海拔800多米的五鳳山山脈上,環(huán)抱著一個3.6平方公里的古村落——太極村,在古樸和現(xiàn)代的建筑交錯中,一條“S”形的溪流由東而西,把一片綠劈成南北兩半!癝”形溪流正好是一條陰陽魚的界限,古村落由此分割成“太極兩儀”,溪南“陽魚”、溪北“陰魚”魚眼處各建有一座圓形土樓:南陽樓、聚奎樓。從高處看,全村宛如一個道家陰陽太極圖。這就是籠罩著濃厚道教神秘色彩的古村落——福塘村。福塘太極村大致形成于明萬歷至清順治、康熙年間,歷代加以完善,是平和原朱氏富族聚居區(qū)。由當年因避戰(zhàn)亂而逃至此處的南宋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的18代子孫朱宜伯根據(jù)上大峰的自然條件、山川地形,以“聚山通澤氣,山澤通處是乾坤”精心籌劃,始建而成。該村至今尚遺存有明清時期的南陽……[詳細]
  克拉克瓷研究基地平和縣克拉克瓷研究基地成立于2008年7月,位于平和縣文峰鎮(zhèn)境內。基地采用傳統(tǒng)的工藝進行高仿真度“克拉克瓷”的燒制,把傳統(tǒng)的平和青花瓷的文化內涵融入現(xiàn)代的藝術產品中,帶動了“克拉克瓷”的產業(yè)發(fā)展。該基地的創(chuàng)辦讓失傳400多年、近乎絕跡的克拉克瓷煉制工藝浴火重生,在2009年獲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先后被命名為古陶瓷文化產業(yè)生產示范基地,省第二批閩南文化原生態(tài)漳窯保護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在這里,您不僅可以欣賞失傳四百多年的克拉克瓷傳統(tǒng)工藝成功“復活”全過程,欣賞老工藝師精彩技藝,還可以親自動手嘗試仿克拉克瓷的制作。平和縣文鋒鎮(zhèn)寶橋村交通:從漳州出發(fā),沿S207到文峰鎮(zhèn),按路標指示牌行駛即可到達開放時間:8:00~17:00電話:13806939452林俊活……[詳細]
平和天利植牧場舊址
  平和天利植牧場舊址?箲(zhàn)時期,平和地方黨組織創(chuàng)造性地執(zhí)行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貫徹“隱蔽生產、保存骨干、積蓄力量”的方針,在平和高坑鄉(xiāng)碧野保創(chuàng)建了“碧野建興墾荒公司”,成為閩西南黨組織的典范,并以此獲得黨外抗戰(zhàn)人士的幫助、支持和理解。與平和開明紳士賴秉坤合作就是其中一個典型。1939年12月7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延安特地為賴秉坤創(chuàng)建的平和天利植牧場十周年題寫了“造成生產戰(zhàn)線上的模范以戰(zhàn)勝日寇”的題詞。圖為毛澤東的題詞和平和天利植牧場舊址![詳細]
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舊址
  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舊址位于平和縣南勝鎮(zhèn)義路村邦寮山。是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黨史教育基地。1934年4月,為了配合中央蘇區(qū)第五次反“圍剿”斗爭,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中共閩粵邊特委,“在敵人的后方和側邊開展猛烈的游擊戰(zhàn)爭,以配合中央蘇區(qū)粉碎敵人的第五次‘圍剿’,保護中央蘇區(qū)”。中央指定出席黨的六屆五中全會和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黃會聰為特委書記,組建中共閩粵邊區(qū)特別委員會。8月,中共閩粵邊特委在平和縣邦寮山正式建立,直屬中央領導。黃會聰為書記,委員有何鳴、何浚、林路、許其偉、余丁仁、謝卓元、張華云等。特委所轄武裝有閩南紅三團、饒和浦詔游擊隊、潮、澄、饒紅三大隊,潮、澄、饒?zhí)貏沾箨;所轄紅色區(qū)域有饒和浦詔蘇區(qū)、靖和浦蘇區(qū)和潮澄饒游擊根據(jù)地。在中共閩粵邊特委的堅強領導下,閩粵邊革命根據(jù)地成為三年游……[詳細]
  平和縣大芹山根據(jù)地紀念館位于于平和縣國強鄉(xiāng)政府內。只要展示國強鄉(xiāng)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革命斗爭的歷程,突出展示在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zhàn)爭時期的歷史。在隸屬于中共中央的閩粵邊特委及靖和浦縣委(1936年后為平和縣委)的領導下,以陳天才為書記的和中區(qū)委,積極宣傳發(fā)動群眾,開展抗租抗息斗爭,發(fā)展黨組織,擴大地方武裝,召開了靖和浦工農兵代表大會。至1936年春,人口4萬縱橫百余里的大芹山根據(jù)地基本形成,成為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一塊較為安全的駐地和紅軍的休整基地。1936年底,閩粵邊特委為鞏固紅三團與閩西紅九團會師成果,保持與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密切的溝通和聯(lián)系,在三五后溪仔建立了閩西南交通總站,大芹山革命根據(jù)地成為溝通閩西與閩粵邊各革命根據(jù)地的交通樞紐。1937年6月,中共閩粵邊特委召開擴大會議,討論決定國共……[詳細]
谷文昌紀念館
  解放前的東山島,風沙肆虐、寸草不生!盎纳蕉d嶺和尚頭,林草奇缺水如油。風沙無情田屋休,三餐難度人外流”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隨軍南下解放東山的老縣委書記谷文昌,帶領東山人民經過無數(shù)次的實踐,制定出筑堤堵沙、種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方案,找到適宜東山種植的樹種木麻黃,并在全縣掀起植樹造林熱潮,至1964年共造林8.2萬畝,全縣400多座小山丘和3萬多畝荒沙灘基本綠化,141公里的海岸線筑起“綠色長城”。1987年,東山人民將他的骨灰安葬在當年他親手建起的赤山林場;1999年,東山各界捐資120萬元,在此基礎上修建了谷文昌陵園,內有谷文昌塑像與谷文昌陵墓;谷文昌紀念館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建立,2004年2月,建成開館。2012年對館區(qū)進行拓展規(guī)劃建設,形成谷文昌紀念園。紀念園由現(xiàn)有的谷文昌紀念館、陵園……[詳細]
云和詔縣委成立地舊址
  云和詔縣委成立地舊址位于云霄縣和平鄉(xiāng)通貝村烏山十八間。1934年10月,紅三團六連指導員盧勝奉命率部挺進烏山,開辟了以云霄半嶺、橋頭為中心的烏山革命根據(jù)地。1935年秋,從浮鳳蘇區(qū)實施戰(zhàn)略轉移的潮澄饒紅三大隊、特務大隊及饒和埔縣委僅存的三位縣委老前輩也先后來到烏山,與盧勝部會合。為加強對云和詔三縣交界地區(qū)的領導,1935年10月,閩粵邊特委常委何鳴在烏山十八間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云和詔縣委,任命蔡亞民(蔡蔚林)為書記,陳耀潮兼任組織部長,陳老詔任宣傳部長,原潮澄饒縣委書記調特委工作,任特委駐云和詔特派員。1936年2月,蔡亞民因在肅反中受疑而出走香港,由特派員張敏兼任縣委書記。云和詔縣委隸屬于閩粵邊特委,下轄7個工作區(qū),共建立了100多個支部,發(fā)展了500多名黨員。云和詔縣委直接領導下的烏山革……[詳細]
中共閩南地委機關舊址
  中共閩南地委機關舊址位于漳州市云霄縣和平鄉(xiāng)通貝村烏山共頭里。1946年11月,根據(jù)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撤銷閩粵邊臨委,成立閩粵邊工作委員會,同時宣布撤銷閩南特委,成立閩南地區(qū)委員會(簡稱閩南地委),隸屬閩粵邊工委,陳文平任書記。1947年5月,閩南地委改隸屬閩粵贛邊區(qū)工作委員會,地委領導班子也相應進行調整,盧叨正式從邊工委調回,任閩南地委書記,陳文平任副書記。1948年8月,成立中共閩粵贛邊區(qū)委員會,書記魏金水,閩南地委書記盧叨、副書記陳文平等15人為委員。至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前,閩南地區(qū)黨組織得到空前發(fā)展,閩南地委下轄中共平和縣委、中共詔安縣委(原云和詔縣委)、中共靖和浦縣工委、中共永和靖縣工委、中共南靖縣工委、中共漳南工委、閩西南白區(qū)共產黨組織、中共安南同縣工委、中共安溪中心縣委……[詳細]
  饒和埔游擊隊交通站遺址陂下碗窯位于云霄縣下河鄉(xiāng)陂下村三斗種自然村。1933年,饒和埔縣委先后派出地下工作人員阿生、林大術和林坤桃,在云霄縣的仙石、陂下、龍透一帶發(fā)動群眾,宣傳革命真理。饒和埔游擊隊余丁仁部和紅三團也經常到這一帶活動打土豪,鎮(zhèn)壓-地主武裝,推動仙石地區(qū)農-動蓬勃發(fā)展。為了方便與紅軍游擊隊間的聯(lián)絡,從而更好地開展革命工作,有效打破國民黨-派的經濟--,饒和埔縣委決定由縣委籌集資金在陂下村創(chuàng)辦“福成昌公司”,將其作為黨的秘密聯(lián)絡點和交通中轉站。公司平日由縣委書記劉錫三和縣委委員張華云以夫妻名義管理經營,主要生產碗、杯類器等。饒和埔縣委利用這個窯場,生產瓷器供縣委使用、銷售瓷器籌集革命經費,還通過其訂閱敵人報紙、采購縣委所需物資、搜集敵特情報,并及時轉送縣委機關、聯(lián)絡漳州縣委交換情報……[詳細]
  坪水鄉(xiāng)蘇維埃政府紀念碑位于云霄縣馬鋪鄉(xiāng)坪水村。1934年3月,靖和浦縣委常委林路、五區(qū)區(qū)委李若松受靖和浦縣委的指派,到坪水村加強革命工作的領導。同年4月,在此成立中共坪水支部,書記何照,黨員有7人。8月,林路、李若松根據(jù)形勢發(fā)展和群眾要求,領導農民在坪水樓成立坪水鄉(xiāng)蘇維埃政府,在云霄縣豎立起第一面紅色政權大旗,提出分田口號,經黨支部研究,推舉何意擔任鄉(xiāng)蘇維埃政府主席,何兩花擔任婦女主席,何志成擔任軍事委員,何照擔任土地和經濟委員,何水泡擔任赤衛(wèi)隊長。10月,在黨支部和鄉(xiāng)蘇維埃政府的領導下,發(fā)動群眾進行土地改革,有130多戶500多無地或少地農民分得500多畝土地。11月16日,云霄縣保安隊長張建率一個中隊的保安隊,匯合何姓四大房封建族長組織的地方武裝,共數(shù)百人,對坪水村進行瘋狂進攻。由于力量……[詳細]
  坪坑戰(zhàn)斗戰(zhàn)場遺址位于云霄縣和平鄉(xiāng)橋頭村坪坑自然村1948年1月7日,駐烏山地委機關接到水晶坪群眾密保,獲悉敵企圖于翌日將駐水晶坪之保二總隊第二大隊部和第五中隊調往公田,會合公田駐軍“進剿”在八仙山-活動的游擊隊。盧叨、陳文平、李仲先、王漢杰等接到這個報告后,經過分析認為群眾密報的情況可靠,立即研究伏擊計劃,決定由云和詔游擊隊配合閩南支隊,在坪坑村后路上伏擊該敵,同時組織60多名民兵牽制駐公田之保安團團部,防其增援。為了保證伏擊獲得全勝,盧叨等領導人作了周密部署。閩南支隊和地委機關長李仲先帶領,埋伏在路左一條雜草叢生的水溝旁,任務是迎頭痛擊敵人,奪取敵人機關-;第二沖鋒組,隱蔽在路右旁的樹林里,任務是用土炸炮轟擊敵人隊伍;第三沖鋒組,埋伏在一、二班前面的小山坡下,如發(fā)現(xiàn)敵人,則搖手巾為號,發(fā)起……[詳細]
  閩南支隊成立遺址位于云霄縣和平鄉(xiāng)通貝村烏山坪水西山巖蔥仔寮。1947年6月18日,中共閩南地委書記陳文平參加閩粵贛邊工委擴大會議,這次會議確定了今后黨的總任務是“創(chuàng)造閩粵贛邊區(qū)人民解放軍和解放區(qū)”,制定了“放手發(fā)動群眾,開展游擊戰(zhàn)爭”的方針,決定迅速集中隊伍與-派作針鋒相對的斗爭。同時,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qū)總隊(總隊長劉永生、政委魏金水、副政委朱曼平),下轄粵東、閩西、閩南3個支隊,共2000余人。7月,根據(jù)邊區(qū)工委的指示,閩南地委在南靖樹海召開會議,決定結束埋藏,迅速集中隊伍,為開辟閩南武裝斗爭新局面而奮斗。會后,盧叨、盧炎、王漢杰等赴烏山水晶坪召開會議,閩南地委機關也從南靖樹海遷回烏山。盧叨回烏山后,重新?lián)伍}南地委書記,陳文平為副書記。這次會議決定迅速把分散各地和從菲律賓歸國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