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歐洲 > 法國旅游

法國旅游景點介紹

341、皮魯城堡
皮魯城堡
  皮魯城堡位于法國下諾曼底大區(qū)皮魯?shù)貐^(qū)。城堡最初是用木頭建造的,后來在12世紀改用石頭建造,屬于皮魯?shù)貐^(qū)的統(tǒng)治者。它臨近英吉利海峽海岸,用來監(jiān)視科唐坦半島的西岸,保護著庫唐塞市鎮(zhèn)。在18世紀,這處城堡轉變成為了一個農(nóng)場,此后開始遭到毀壞。諾曼底地區(qū)流傳著一個源于皮魯城堡的傳說,據(jù)稱皮魯城堡被諾曼人圍困時,皮魯公爵和他的家人為了逃脫,依照一本古老的巫師書籍的指導變成了鵝,但是等到他們想變回人形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那本巫師書籍被燒毀在了皮魯城堡里。這就是為什么在每年鵝遷徙的三月份,野生鵝群都會在科唐坦半島停留。在1968年,皮魯城堡被法國文化部列為歷史文化遺產(chǎn)。在1925-1994年間,在馬克爾•樂樂歌德(Marcel Lelégard)修道院院長的倡導下,對城堡進行了重建,F(xiàn)如今,皮……[詳細]
蒙塔內城堡
  蒙塔內城堡位于法國阿基坦大區(qū)蒙塔內地區(qū),在1973年被法國文化部列為歷史建筑名單,后于1980年列入法國歷史文化遺產(chǎn)名單。為了保護當時的統(tǒng)治者富瓦伯爵加斯東三世的領地,蒙塔內城堡建造于14世紀。它由建筑師西卡德•德•羅達特(Sicard de Lordat)主持建造,此人以在建造中使用磚塊著稱,其優(yōu)點是造價成本低且建造工期短,這在蒙塔內城堡的建造中得到了全面的體現(xiàn)。此城堡擁有一個由20個扶壁支撐的巨大的多邊形城廓,從遠處觀看基本呈圓形;其最醒目的中心建筑是36米高的城樓,需要經(jīng)一座旋轉橋方能進入,城門上方刻有莊嚴的紋章。從1854年開始,蒙塔內城堡就由阿基坦大區(qū)政府部門接管,對其進行了全面的修復,F(xiàn)如今,在每年夏天,許多圍繞中世紀時期的主題活動和展覽就在蒙塔內城堡舉行……[詳細]
旺德夫爾城堡
  旺德夫爾城堡位于法國下諾曼底大區(qū)旺德夫爾地區(qū),是諾曼底地區(qū)最漂亮的城堡之一。該城堡是諾曼底地區(qū)典型的貴族城堡,以其精美的外觀和華麗的內部裝飾而被列為法國歷史文化遺產(chǎn),于1983年對外開放。該城堡由著名法西蘭建筑師——雅克-弗朗索瓦•布隆代爾主持設計建造于1750-1752年,是18世紀鄉(xiāng)間別墅的最佳范例。該城堡雖然幸免于法國大革命其間的破壞,但沒能躲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毀壞。戰(zhàn)后,旺德夫爾伯爵作為城堡原來主人的后代對城堡內外進行了修復。在1945年重新安置了石板屋頂,在城堡內部完成修復以后,城堡花園于1970年進行修復,仍然復原了花園當年的模樣——古典法國式花園風格。現(xiàn)如今,走進旺德夫爾城堡,您可以欣賞18世紀華麗內部裝飾風格的城堡,參觀豐富的微型家具博物館,看看18世紀的廚房,還……[詳細]
卡昂城堡
  卡昂城堡位于法國下諾曼底大區(qū)卡昂地區(qū),是一處占地廣闊的古城堡,從1886年開始已被列為法國歷史文化遺產(chǎn)。卡昂城堡由威廉一世建造于1060年,他在1066年征服了英格蘭。該城堡在百年戰(zhàn)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都曾遭遇戰(zhàn)災破壞。在1946年,一位考古學家對這里的發(fā)掘再次點燃了這座中世紀城堡的輝煌。1967年在這里設立了卡昂美術館,后于1971年對外開放?ò撼潜そ⒃谝粋小山丘上,現(xiàn)在位于卡昂市中心,占地面積達5.5公頃,它是西歐最大的城堡之一,至今仍然保留著諾曼底戰(zhàn)略城堡的基本特點,F(xiàn)如今,城堡設有卡昂美術館,諾曼底博物館——定期推出與城堡有關的藝術和歷史展覽,圣喬治教堂,諾曼底國庫——臨時展覽廳,中世紀裝飾風格的花園。作為一處規(guī)模宏大的古城堡,卡昂城堡周圍被護城河環(huán)繞著。城堡的城樓已經(jīng)被夷為平地……[詳細]
卡梅澤爾府邸
  在炫目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西北方的主教座堂廣場上,坐落著斯特拉斯堡最著名、最華麗、保存十分完好的中世紀哥特式民用住宅建筑——卡梅澤爾府邸。這座建筑的業(yè)主經(jīng)過多次更換,而房屋的名字是來自19世紀新購此屋的商人——菲利普˙卡梅澤爾?窛蔂柛∈侨固乩贡ぷ钗说姆孔,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中世紀神圣羅馬帝國建筑,這座建筑始建于1427年,在1467年和1589年兩次改建,屬于德國文藝復興式建筑風格。房屋下部石砌,上面各層為木架構雕窗,還帶有萊茵河流域黑白木架構的民間建筑風格,是斯特拉斯堡半木結構的房屋中最大、最華麗的一座。房屋上面共有75面窗,其上面還有圣經(jīng)、神話、黃道十二宮、音樂家等題材的雕刻。窗葉是用許多由圓形金屬再鑲上琉璃組成,據(jù)說這類手工藝現(xiàn)已失傳。府邸內部所有樓層裝飾阿爾薩斯畫家萊奧……[詳細]
湯米·溫格爾博物館
  湯米•溫格爾(英語:Jean-Thomas Tomi Ungerer,1931年11月28日-)出生于今法國斯特拉斯堡,為通曉英文、德文、法文三種文字的插畫家、作家,他已經(jīng)發(fā)表了140本圖書,以尖銳的社會諷刺和幽默詼諧的語言而著稱。2007年,溫格爾的家鄉(xiāng)專門為他建立了博物館“湯米•溫格爾中心”。溫格爾博物館位于一棟名叫格瑞那(Greiner)的別墅內,這是一棟建于1884年的古建筑,其展品分布在別墅內的三個樓層內。館內展示了約8000件湯米•溫格爾捐贈給自己1931年出生的斯特拉斯堡市的作品;此外,還有他的好友漫畫家索爾•斯坦伯格、隆納德•賽爾(Ronald Searle)和安德烈•弗朗索瓦(André Fran&cc……[詳細]
347、沃邦攔河壩
沃邦攔河壩
  沃邦攔河壩是斯特拉斯堡小法蘭西區(qū)以西一個伊爾河上的一道攔河壩,興建于1686年到1700年,設計者是法國工程師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德•沃邦。沃邦(Sébastien Le Prestre de Vauban:1633年—1707年)法國元帥,著名的軍事工程師,著有《論要塞的攻擊與防御》、《筑城論文集》等,而他設計建造的多處堡壘建筑也被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沃邦攔河壩造型異常美觀,刻有雕塑,共有三層,最底層的拱形設計供水流經(jīng)過,上部兩層有朝向周邊的拱形窗,而頂部設立有觀景平臺。此河壩最初建造時有兩大作用,一方面是用來控制流經(jīng)的河水,另外一方面則是作為防御堡壘抵抗外侵。河壩周邊自然風景優(yōu)美,您可以選擇登上頂部的觀景平臺眺望遠方的美景,亦可選擇乘船近距離的欣……[詳細]
圣母院建筑博物館
  圣母院建筑博物館坐落于法國斯特拉斯堡市內,處在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旁邊,是當?shù)刈钪牟┪镳^之一。該博物館從1939年起開始安置在14和16世紀時期用于大教堂工地的行政辦公樓內,這是一棟半哥特式、半文藝復興是的古建筑,周圍環(huán)繞的是一些木結構的巴洛克式建筑。圣母院建筑博物館主要展示斯特拉斯堡及萊茵河上游地區(qū)從中世紀早期至1681年的美術和裝飾藝術作品。其中,以這里收藏豐富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原有的中世紀雕塑杰作、彩色玻璃、建筑碎片和建造計劃而著名,這里的雕塑和彩色玻璃都是二戰(zhàn)時避免被炸毀從教堂上拆下的,令人嘆為觀止。此外,館內還收藏了許多漢斯•巴爾東•格里恩、尼克拉斯•格哈特•萊頓(Niclas Gerhaert van Leyden)、艾沃̶……[詳細]
儒勒·凡爾納博物館
  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法國小說家、博物學家,科普作家,現(xiàn)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chuàng)者之一。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在法國西部城市南特近郊,高踞在盧瓦爾河一側的高坡上坐落著儒勒•凡爾納博物館。凡爾納出生在南特,這座博物館并不是其舊居,他出生在從這幢樓房窗戶可望見的盧瓦爾河中的菲多島上,舊居早不復存在。這所博物館原系19世紀末建造的一所中產(chǎn)階級的住宅,是市政府為紀念凡爾納而專門購下的。整個博物館的布置,隨樓房原有的房間、通道、樓梯自然安排,既條理分明,而又趣味盎然。館內擺放著凡爾納的……[詳細]
350、圣貝內澤橋
圣貝內澤橋
  圣貝內澤橋又名阿維尼翁橋,是一座著名的中世紀橋梁,位于法國南部城市阿維尼翁。法國民歌《在阿維尼翁橋上》的靈感就來源于這座12世紀所修建的22孔石橋,這座橋由此變得世界知名。這座橋最初橫跨羅納河,連接阿維尼翁和左岸的阿維尼翁新城,興建于1171年到1185年,原來的長度為約900米,但因經(jīng)常遭受洪水而倒塌,不得不多次重建。1668年特大洪水后,這座橋的大部分被沖毀,終于不再使用。此后它被廢棄,沒有人試圖修復它。幸存的橋拱也陸續(xù)倒塌或被拆除,最初的22個橋拱今日只有4座保存下來。根據(jù)傳說,這座橋的建筑設計靈感來自當?shù)啬镣ヘ悆葷,一位天使命令他修建一座跨越這條河流的橋梁。起初他受人嘲笑,但是他奇跡般地移走了巨大石塊,證明他有神靈相助,于是贏得了富人的資助。這座橋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是里昂和地中海之……[詳細]
艾克斯主教座堂
  艾克斯主教座堂是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qū)艾克斯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天主教艾克斯總教區(qū)的主教座堂,法國國家歷史文物古建筑。該教堂以優(yōu)美的中庭回廊及內部15世紀畫家尼古拉•夫拉曼的名作《燃燒的薔薇》而聞名。該教堂興建在公元1世紀古羅馬市集的遺址上,從12世紀到19世紀多次重建,融合了羅曼式、哥特式和新哥特式建筑風格元素,以及古羅馬圓柱和公元6世紀洗禮池的一部分。教堂內處處可見中世紀時期的古典建筑和雕像,哥特式的教堂外觀與中庭回廊是教堂最大的看點。教堂內部由兩個雙中殿共同組成,一個是哥特式,另外一個是羅馬式;其內部一個突出的亮點是建于公元四世紀或五世紀的梅羅文加王朝的洗禮池,這是一個周圍環(huán)繞著大理石柱的八角形洗禮池;教堂一側某些地方的石頭已經(jīng)脫落,露出了保存完好的羅馬式壁畫。16世紀的哥特式……[詳細]
萊博城堡
  萊博城堡距離普羅旺斯地區(qū)艾克斯市約60公里,是指位于普羅旺斯地區(qū)萊博建于公元10世紀的古城塞遺跡。這里曾經(jīng)是被詩人米斯特拉稱為“鷲族”的英勇的波城一族駐守的城塞,后來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戰(zhàn)爭硝煙的洗禮,于路易13世在位期間毀于戰(zhàn)火,F(xiàn)在保留的是當年的城堡廢墟可供游人參觀。萊博城堡的入口處是萊博歷史博物館,展示城堡當年鼎盛時期的歷史資料與文物。站在城堡頂端,環(huán)顧四方,周邊風光盡收眼底。城堡山下便是知名的山下谷地,在歷史上這里是從地中海進軍法國腹地的必經(jīng)之地,在中世紀被稱為地獄谷的古戰(zhàn)場;據(jù)說但丁《神曲》中的地獄篇,其靈感來源于此;現(xiàn)在山下谷地中栽種了大片的橄欖樹和葡萄園,F(xiàn)在的城堡只剩下斷壁殘垣,只有外圍建筑尚存。山頂平原散擺著幾件用于攻城守城的巨型戰(zhàn)爭機器,攻方戰(zhàn)車披著堅硬外殼,中央有一根粗大橫木,……[詳細]
353、圣十字湖
圣十字湖
  與其說是圣十字湖,不如稱圣十字水庫更為確切些,這不是一汪自然形成的湖泊,而是由于人工建造大壩而形成的人造水庫。圣十字湖位于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qū)韋爾東大峽谷的入口處,1974年建成的圣十字攔河大壩,把韋爾東河水阻隔在山谷之中,形成了法國第二大水庫,取名圣十字湖。碧藍的湖水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清澈的湖水與陡峭的石壁為鄰,平緩的沙灘和濃綠的山林做伴,這里所有的美景讓人們聯(lián)想到仙境桃源。整個湖面約2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90米,周邊帶有沙灘的水域已辟為天然浴場,水上體育愛好者可在湖中競舟揚帆,游人亦可在湖畔野營或者垂釣,盡情的享受圣十字湖周邊壯麗的自然美景。Lake of Sainte-Croix 必去理由:普羅旺斯地區(qū)最美的湖泊 景點所在大洲: 歐洲【Europe】 景點所在國家/地區(qū):法國[……[詳細]
阿爾比主教座堂
  阿爾比主教座堂是法國南部城市阿爾比最重要的宗教建筑,天主教阿爾比總教區(qū)的主教座堂。最初建于4世紀,666年被大火摧毀,920年恢復。13世紀改建為羅曼式石砌教堂,建于1282年至1480年。阿爾比主教座堂由當?shù)厣a(chǎn)的紅磚與黃磚壘砌而成,具有獨特的法國南方哥特式建筑風格,中堂為單廊形式,其跨度為19米。它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將教堂和防御性城堡合為一體,其結果是教堂西立面上沒有出入口,具有公共性的入口在教堂的南立面上,鐘塔采用了中世紀城堡的構成方式。與此同時,為了便于防御,扶壁的外側均為弧形,看上去如同墻面上的巨大壁柱。立面上窗面積很小且位置很高,是哥特式教堂與地方風格及防御性功能融為一體的重要建筑實例,表現(xiàn)出羅馬教會在重新占據(jù)主導地位后所擁有的強大勢力。阿爾比主教座堂憑借78米高的鐘樓俯視全城,大……[詳細]
雅各賓廣場
  雅各賓廣場是法國里昂市中心的一個廣場,位于里昂第二區(qū)。它開辟于1556年,1856年增加了噴泉,屬于世界遺產(chǎn)的一部分。雅各賓廣場得名于廣場南側的多明我會建筑。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在巴黎和沿著前往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的“圣雅各伯之路”的城市,都撥給這些多明我會修士一棟建筑。這座教堂建于15世紀,于1808年拆卸。直到1782年之前,廣場稱為舒適廣場;那一年以后,它成為雅各賓廣場。1794年,它改名為博愛廣場;此后又曾兩次更改名稱:縣廣場和皇后廣場。1871年2月再次更名為雅各賓廣場。2004年,廣場上安裝了一個介紹其歷史的牌子。1877年,市議會決定在雅各賓廣場建立新的噴泉。1878年6月17日,Degeorges贏得廣場噴泉的比賽,設計四個雕像:讓-波利特•弗朗德蘭創(chuàng)作于巴黎,……[詳細]
356、圣三廣場
圣三廣場
  圣三廣場位于里昂第五區(qū),富維耶山的山坡上,說它是廣場不太確切,其實就是是幾條小街的交叉口,周圍被古老的建筑包圍,是世界遺產(chǎn)里昂舊城區(qū)的中心。此處最初名為“Le treyve du Gourguillon”。1658年,卡米爾•諾伊維爾總主教將圣奧斯定修院的修士帶到里昂,1664年,他們安頓在廣場上的一幢房屋內;由于他們屬于圣三會以及圣三會在當時法國的影響之大,這個廣場改名為圣三廣場。法國革命后,1794年1月10日,更名為三角廣場(Place du Triangle)。廣場上所有的房子都相當古老,給人一種歐式懷舊氛圍的感覺享受。在古爾吉永山道的轉角,圣喬治街2號是建于1723年的太陽屋,如此命名是因為第一層和第二層之間畫著藍色背景和一個金色的太陽。建筑底層目前開設同名的咖啡館,非……[詳細]
維克多·雨果之家
  維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 1885年5月22日)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在83年的生命中,雨果幾乎經(jīng)歷了19世紀法國的一切重大事變,他一生留下的大量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文化財富的一部分。如果理解一個作家最好的方法是了解他的生活的話,那么,巴黎的維克多•雨果之家可能就是希望理解雨果的人不可錯過的一個地方。維克多•雨果之家即雨果故居博物館,位于巴黎孚日廣場,于1605年建成,著名大文豪維克多•雨果1832年到1848年之間的16年居住在這里,如今這里再現(xiàn)了這位大文豪一生的幾個重要階段的生活場景。1902年,雨果百年誕辰之際,在忠實的朋友和支持者保羅•莫里斯(Paul Maurice)的……[詳細]
358、萊蘭群島
萊蘭群島
  萊蘭群島是指處在法國藍色海岸附近相鄰的四個地中海島嶼,臨近戛納附近的海面,在行政區(qū)劃上歸屬于戛納。該群島由兩個較大的島嶼和兩個較小的島嶼共同構成,這是一個美麗但是相對蠻荒的群島,但依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萊蘭群島居于前方的大島是圣瑪格麗特島,從戛納出發(fā)約十五分鐘便可到達。此島是大仲馬“鐵面人”故事的舞臺,1687年,戴著鐵面具的犯人被遣送至此,度過了11年。幽禁期間,無人知道他的真面目,據(jù)說鐵面人1703年死于法國本土。后來人們紛紛猜測這個鐵面人的身分,有人說是路易十四的異母兄弟,有人說是拿破侖的祖父,但至今仍無人能揭開謎底。圣奧諾拉島是萊蘭群島中相對較小的島嶼,島上有一座博物館和一座大修道院。這里還有其它七座教堂環(huán)繞著整個萊蘭群島,其中的幾座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在這里,你可以去參觀博物館、教……[詳細]
圣米歇爾大道
  圣米歇爾大道是法國巴黎拉丁區(qū)的兩條主要街道之一,路得名于圣米歇爾橋。這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林蔭大道,北起塞納河上的圣米歇爾橋和圣米歇爾廣場,穿過圣日耳曼大道后繼續(xù)沿著巴黎大學和盧森堡公園延伸,結束于皇家橋車站前的卡米爾•朱利安(Camille Jullian)廣場和氣象臺大街。這條大道由奧斯曼男爵開辟,平行于圣雅克路,標志巴黎的南北向歷史軸線。該大道也是巴黎第五區(qū)與巴黎第六區(qū)的邊界線,全長1380米,平均寬度為30米。作為拉丁區(qū)的中軸線,圣米歇爾大道是學生活動的溫床,不過旅游業(yè)也是這條大道的一項主要商業(yè)活動,成衣店逐漸趕走了許多小型書店,尤其是在大道的北段,那里有吉貝爾•約瑟夫(Gibert Joseph)和吉伯特•竹內(Gibert Jeune)等主要書店、……[詳細]
圣日耳曼大道
  圣日耳曼大道是法國巴黎的一條主要街道,得名于圣日耳曼德佩教堂,位于塞納河南岸。該路呈弧形,東起圣路易島邊緣的薩利橋,西到通向協(xié)和廣場的協(xié)和橋,穿越巴黎第五區(qū)、巴黎第六區(qū)和巴黎第七區(qū)。在圣日耳曼大道的中段,與南北走向的圣米歇爾大道交匯。圣日耳曼大道最著名的是穿越圣日耳曼德佩區(qū)的那一段,也是它得名的那一段。圣日耳曼大道是奧斯曼改造巴黎中左岸最重要的部分,這條大道取代了無數(shù)狹窄如巷道的小街,從西向東包括圣多米尼克路、塔蘭內路、圣瑪格麗特路、包車瑞路和柯德麗爾斯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圣日耳曼大道成為巴黎的知識和文化中心,哲學家、作家和音樂家充滿了大道兩旁的夜總會和啤酒店。今天,圣日耳曼大道是一處繁榮的高檔購物街,擁有從阿瑪尼到里基爾的店鋪。充滿浪漫色調的咖啡館仍然是繁榮的知識、政治和夜生活場所。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