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遼寧省 > 阜新市旅游

阜新市旅游景點介紹

41、阜新瑞應寺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阜新瑞應寺
  瑞應寺風景區(qū)位于阜蒙縣佛寺鎮(zhèn),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康熙親題匾額,并封一世-為“大清東部蒙古老佛爺”。道光賜四世-行政印章,寺廟屬民800多戶,僧人3000多名,是東北地區(qū)唯一享有“政教合一”管理特權的寺廟,是清代八大國廟之一。瑞應寺三面環(huán)山,臥谷十里,大雄寶殿、大召寺、長壽塔、祈愿殿、-宮、哲學院等藏式佛教建筑群與佛寺水庫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渾然天成,是蒙古族東部地區(qū)著名的朝拜圣地,素有“小布達拉宮”美譽,民間稱“東藏”。目前,在瑞應寺持戒修行的七世-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僅有的六位-之一,每年來這里進香、請-摩頂祈求家庭合睦、事業(yè)騰達、親人平安的信眾絡繹不絕。出市區(qū)向西25公里,便來到了一個300多年的古鎮(zhèn)——阜蒙縣佛寺鎮(zhèn)。古鎮(zhèn)最顯眼的建筑群,就是古剎瑞應寺(蒙古人稱“葛根蘇木”),這……[詳細]
42、蒙古貞莊園 AAA
蒙古貞莊園
  蒙古貞莊園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王府鎮(zhèn)煙臺營子村,占地1500畝,分為敖包祭祀、休閑娛樂區(qū)、民俗體驗、四季采摘、綜合服務等5大功能區(qū),可同時容納千人就餐、200人住宿,是集餐飲、娛樂、采摘、登山、騎射、民俗、住宿、會議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現(xiàn)代都市農業(yè)觀光基地。其中,敖包祭祀?yún)^(qū)每年都舉辦敖包祭祀活動和那達慕大會;蒙古包餐飲區(qū)聘請西蒙名廚推出具有濃郁蒙古貞風情的烤全羊、全羊湯手把肉等蒙餐系類美食![詳細]
阜新關帝廟
  關帝廟是為紀念關羽而建,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該廟坐落在清河東街路北。清河門解放后,北廟一度做八路軍后方醫(yī)院,后改建為清河門完全小學![詳細]
遼慎微祖墓群
  遼慎微祖墓群位于清河門西3.1公里,后窯村西山屯的西山南坡處。1949年發(fā)現(xiàn),1950年5月,經(jīng)東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發(fā)掘清理,共有4座古墓被發(fā)掘,經(jīng)考古學家認定,發(fā)掘前十座古墓已遭到人為的破壞![詳細]
清河門清真寺
  清真寺建于清咸豐八年(1853年),原址在清河門雙廟街路南。分內外兩層院落。1966年“0”初期,清真寺被“造反派”當“四舊”砸毀。1985年搬遷到北山東部,重建清真寺,建筑面積為1000平方米![詳細]
46、梨山
梨山
  阜蒙縣八家子鄉(xiāng)境內的烏蘭木圖山,早年叫阿力瑪圖山。兩個名都是蒙語的音譯,前者漢譯為“有紅色樹木之山”,后者譯為“有梨之山”。梨山之名更久。這座山的主峰叫鍋底山,海拔高度831.4米,是阜新市第一高峰。站在主峰上近觀遠眺,收入眼簾的處處是美麗的圖畫。看近處,只見18個山頭兀立,巖壁陡峭,溝谷幽深,峰峰形狀各異,有的如萬仞城墻,有的象摩天大樓,有的峻峭像華山遷來,有的雄偉似泰山移至。老頭山、長蛇山、虎頭山,像人形,類獸狀,鬼斧神工,令人叫絕。站在主峰南望,阜新市區(qū)、阜蒙縣城、新邱區(qū)、清河門區(qū)歷歷在目;向東北方極目遠眺,內蒙古科爾沁沙地的白色沙丘如雪;環(huán)顧四周,山水林田,村屯農舍,盡收眼底,大好河山景色秀美,令人心曠神怡。當春夏之際,看山下大地一片蔥綠,阡陌縱橫,似畫卷,類棋盤。金秋時節(jié),只見大地……[詳細]
47、三一八公園
三一八公園
  三一八公園位于阜新市區(qū)細河西段,臨近火車站及長途客運站,是一座大型的紀念公園。三一八公園是一九八七年市政府在原有濱河公園的基礎上為紀念阜新市解放而改建,占地面積51公頃(其中人工湖面積7公頃),主要有百花園、山水園、樹木園、秋景園、紀念區(qū)、兒童樂園、水上游覽區(qū)、休息區(qū)、服務區(qū)、管理區(qū)等構成。全園山水相依、亭臺樓閣、詩情畫意、登樓眺望,市區(qū)景觀盡收眼底。其中每年的客流量20多萬人次。公園功能分區(qū)齊全,設施完備![詳細]
阜新“萬人坑”
  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國防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市紅色旅游景區(qū)。位于阜新市太平區(qū)孫家灣南山,始建于1968年,占地20.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05平方米,有死難礦工遺骨館11座、大型圖片展覽館和紀念碑各1座,是全國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最形象的大型死難礦工群葬遺址。阜新“萬人坑”形成于1936年至1945年間,日本侵略者為了掠奪阜新煤炭資源,殘酷奴役、破孩煤礦工人,造成13萬名礦工死亡,主要分葬在4處“萬人坑”,被史學家稱為“南有-,北有阜新‘萬人坑’”。只有這座“萬人坑”保存下來,約埋葬死難礦工4萬,是日本侵略者侵略、殘害中國人民的歷史罪證![詳細]
彌勒菩薩成就院
  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廟原名為彌勒菩薩成就院,創(chuàng)建于清康熙年間,是目前阜新市區(qū)內唯一尚存的一座藏傳佛教古剎建筑群。寺廟因依山而建,山坡一詞蒙語謁海洲,故寺廟又因此而得此名,它因地處市商業(yè)繁華中心地段,更為市區(qū)增添了一大景觀,極具有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游覽開發(fā)價值。海州廟往昔盛期有-達300人,殿宇樓閣林立,有法相僧院、時輪僧院、關帝廟、前殿、后殿、大雄寶殿等10多座金碧輝煌雄偉建筑,共600多間房舍,占地二十多畝,方圓四華里,周圍古樹參天,院內經(jīng)相樂曲,晨鐘暮鼓令人有一番如入仙境之感。據(jù)歷史記載,昔日不管漢族、蒙古族、滿族、錫伯族,婚表歡悲壽之大事,都要到該廟焚香禮佛。每逢大節(jié),人來人往,更是熱鬧非凡。該寺自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第一次修復以后,歷史上曾多次翻修,后因種種原因失修,特別是……[詳細]
塔子溝風景區(qū)
  塔子溝風景區(qū)屬市級旅游風景區(qū),位于阜新市太平區(qū)水泉鎮(zhèn)塔子溝村。塔子溝風景區(qū)距阜新市區(qū)9公里,距省城沈陽170公里,阜新市外環(huán)路由景區(qū)北境通過,13路公共汽車直通景區(qū)。塔子溝風景區(qū)是集宗教文化、自然風光為一體的都市自助式旅游休閑度假景區(qū)。塔子溝風景區(qū)屬醫(yī)巫閭山尾峰余脈,東西長3.1公里,南北寬3.2公里,總面積約9平方公里;南至阜新縣,北至西水泉村,東至大巴溝村,西至五家子村。該風景區(qū)以藏傳寺院—積慶寺為主體,以摩崖造像、地藏殿等人文景觀為主要內容,集山、水等自然景色與名勝古跡為一體。最高峰大青山海拔高599.4米。兩群山中一山孤立,有“二龍戲珠”之稱。景區(qū)風光獨特,動植物種類繁多,奇峰怪石嶙峋。塔子溝風景區(qū)的核心景觀積慶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間,道光帝親手御書蒙、藏、漢、滿四種文字、金龍鑲邊、蘭……[詳細]
東郊湖風景名勝區(qū)
  東郊湖風景名勝區(qū)位于阜新市東南十五公里新邱區(qū)長營子鎮(zhèn)七家子村以南,元寶山以北,東經(jīng)121°51,北緯42°02處,規(guī)劃占地24.1平方公里。元寶山屬醫(yī)巫閭山支脈,景區(qū)邊界上的大腦袋山(當?shù)胤Q老鷹山)最高,峰頂海拔517.3米,景區(qū)內的石板山海拔379米,元寶山海拔368米。元寶山、石板山腳下為東郊湖。風景區(qū)氣候屬中緯度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降水量514毫米,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可達38.5℃,最低氣溫-28.2℃。風景區(qū)植被覆蓋率較高,可達70%左右。風景區(qū)南為省級森林公園。除大面人工營造的油松外,還有天然次生林,主要樹種有山榆、刺槐、椴樹、山杏、山楂、樺樹、楓樹、丁香等樹種。草本植物有沙參、苦參、杜鵑、白頭翁、石竹、紅芍、黃嶺、桔梗等大約三百多種植物,其中藥用植物二……[詳細]
阜新古長城
  燕長城象一條“土龍”橫垣在阜新大地說明阜新為燕國北部邊境和東胡族的游牧之地;秦一統(tǒng)六合后,匈奴大敗東胡、阜新地區(qū)又為匈奴所占居;漢武帝打敗匈奴、扶持烏桓人進駐阜新一帶;東漢時期從北方崛起的鮮卑族南移到烏桓駐地,大量的鮮卑人游牧于此;公元479年北方的契丹族臣服北魏,逐漸南移阜新駐牧,契丹建大遼國后,在阜新建有大量的州城和塔。因此有了大量的遼代遺存和遼后族的墓葬![詳細]
元寶山森林公園
  遼寧阜新元寶山省級森林公園位于遼寧阜新市東南十五公里處,在新邱區(qū)長營子鎮(zhèn)南部山區(qū),屬醫(yī)巫閭山支脈,面積三十五平方公里,有林面積達三萬畝。其主要樹種有楊樹、柳樹、刺槐、白榆、油松、樟子松、落葉松、沙棘等;經(jīng)濟林主要以蘋果、梨、杏、大棗、李子為主,其中臺頭皋村的123蘋果遠銷到俄羅斯。公園內森林屬華北、內蒙古交叉植物群落,綠化植物種類繁多,春天山花爛漫,夏天綠色滿天,秋天紅葉落地,冬季白雪飄然。公園內野生動物如狍子、獾子、野兔、野雞、野狼等經(jīng)常出沒,各種鳥類競相爭鳴。主要景點景觀森林公園主要由東郊湖、老鷹山、元寶山-洞、南湖、高山原始林及古墓等相對獨立的景點組成。東郊湖三面環(huán)山,水面500畝,水庫匯水面積十九平方公里。湖水如鏡,山巒倒影,風景如畫,微風輕拂,漣漪千米,松濤魚躍,鳥語蟲鳴,登高望去……[詳細]
玉龍古村
  玉龍古村-中華第一村,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鎮(zhèn)查海村西南2.5公里處,距阜新市25公里。是一距今有八千年的古代先民生息繁衍留下的歷史文化遺址,199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文化遺址面積約三萬平方米,在其中八千平方米的范圍中,已發(fā)掘出原始房址55座,房址之間密集有序,排列成行,方向一致,呈方型圓角半地穴式,直接劈鑿于花崗片麻巖上,按使用功能分大、中、小三種攢尖結構房屋建筑遺址。是人類從游牧轉向定居到形成村落瓣開始,因此,堪稱“中華第一村”。    這里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石鏟、石鋤、石刀、石斧、石敲砸器,以及石磨棒、石磨盤和陶器。出土玉制品中的龍紋陶片和石堆塑龍,堪稱 “世界第一玉”和“華夏第一龍”,因此,阜新被譽為“玉龍故鄉(xiāng)”。    1992年阜新市0在這里修建了……[詳細]
55、三塔溝 AA
三塔溝
  國家AA旅游風景區(q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板鎮(zhèn),距阜新市區(qū)22公里,距省會沈陽140公里。是以奇松怪石為特色的自然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由松濤、奇石、三塔和青龍山4個景區(qū)組成,共有景點54處,面積19.1平方公里。因景區(qū)內有三座遼代古塔遺址而得名,塔及寺廟的墻基、地塹、塔座坑及石槽、磚、瓦以及墾植的梯田、石坎等歷歷可見,是遼代蕭太后屯兵和點將之地。三塔溝風景區(qū)以山青、林密、水秀、石奇為主要特色,是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因三塔溝生態(tài)旅游區(qū)地處內蒙古、長白山、華北三大植物區(qū)系交替過渡地帶,所以動植物種類繁多,共有植物80多科,600多種,有很多珍稀名貴樹種,如刺五加(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黃波羅與核桃楸(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景觀豐富多樣,季相變化明顯。春季山花爛漫,夏季涼爽宜人,秋季漫山……[詳細]
56、寶力根寺 AAA
寶力根寺
  寶力根寺風景區(qū)坐落在阜蒙縣大板鎮(zhèn)衙門村查干寶力根山南麓。景區(qū)由三山一澗一寺廟組成。其寺廟始建于清嘉慶6年(公元1801年),由它神奇的“三泉圣井”噴發(fā)白色霧氣而得名(蒙語為查干寶力根,漢語俗稱白泉寺)。寶力根寺(白泉寺)風景區(qū),地處東經(jīng)121度53分3秒,北緯42度,屬醫(yī)巫閭山尾丘陵區(qū),海拔505.5米。東至富榮鎮(zhèn)佛爺嶺村,北與細河區(qū)接壤,西側與二板村一河之隔,東西長1.6公里,南北1.5公里,總面積2.5平方公里。地質構成屬于大陸氣候,年降水量570毫米,年蒸發(fā)量1942毫米,年平均氣溫7.1攝氏度,初霜期9月下旬,無霜期153天,土壤為山地棕褐色森林土,土層較厚,部分地方有陡裸巖、石瀑。景區(qū)是以峰巒險峻,懸崖峭壁,千年古槐,鳳凰梧桐,圣泉奇洞,奇花異草,古墓,遺跡,摩崖造像等自然景觀和人……[詳細]
圣經(jīng)寺
  圣經(jīng)寺,蒙古族-教寺廟。位于彰武縣城東北百華里的大四家子鄉(xiāng)扎蘭營子村。東北與康平、東南與法庫居鄰。始建于清道光21年(1841年)。坐基于龜山山脊之上,四周八山環(huán)繞。創(chuàng)建人一世信持-包.甘曹扎蘭畢(朝陽人),秉承施主賓圖郡王旨意,奔走四方,募化資金籌建,原計劃建九九八十一間,因故只建成78間。彩壁輝煌的78間三層樓閣正殿,一層(誦經(jīng)殿)、二層(藏經(jīng)殿)的梁、柱、斗拱雕刻精美細致,色彩鮮艷;三壁(除北壁墻)墻皮(內外墻)彩繪壁畫殿野,畫有栩栩如生的《轉生圖》、《八卦.天文圖》、四大天王釋迦牟尼佛、天王佛、0神與民間傳說“青牛白丫”等傳奇故事。山門3間(扒毀),左、右齋房14間(扒毀),廚房7間(扒毀)和配院多間(-宿舍),山門前一對石獅與旗桿(拔毀)轉經(jīng)樓等,占地二萬平方米建筑群,取名扎蘭廟廟……[詳細]
彰武千佛山風景區(qū)
  千佛山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坐落在阜新市彰武縣城東北的大四家子鎮(zhèn)阿古廟屯。位于彰武、法庫、康平三縣交界處,距縣城45公里,距四阜高速包家屯出口5.5公里,海拔246米,總面積15.9平方公里。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因環(huán)山遍雕數(shù)百尊佛像而得名。千佛山摩崖造像種類繁多、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是我省保存較好的一處佛教石刻藝術群,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是研究東亞藏傳佛教歷史、佛教美術史,藏蒙漢文化交涉史中的珍貴遺跡,F(xiàn)今保存完好的佛像共計173尊,其線條流暢,清晰自然,高者丈余,矮者尺余,有些佛像仍依稀可辨其彩繪痕跡。山上青石壁立,古松蒼勁,以峰巒、峭壁、古松、怪石等自然景觀為特色,盛夏時節(jié),滿山野花姹紫嫣紅,碧綠濃郁,環(huán)繞于廟宇周圍,使百年古剎更顯雄姿;金秋時節(jié)漫山紅遍,層林盡染,松青楓紅……[詳細]
大漠林海風光
  此景觀位于彰武縣章古臺鎮(zhèn)境內的萬畝松林,距阜新市160公里。沙地形成的原因主要受北部內蒙古科爾沁沙地的侵蝕影響和柳河沖擊泛濫,風積所致,新中國建立后經(jīng)過封山育林,種樹種草,保持水土,并由于章古臺固沙造林試驗和風沙地改良利用研究的推動,加強綠化,防止了沙化擴大,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流動沙丘已縮小到3.92萬畝,分布在四合城鄉(xiāng)、章古臺鎮(zhèn)、后新秋鎮(zhèn)及阿爾鄉(xiāng)畜牧場等地,可耕地面積達到43萬畝。 章古臺地處號稱“八百里瀚!钡目茽柷呱车啬暇。建國初期,這里沙海茫茫,沙丘滾滾,流動沙丘侵蝕著大片良田。50年代初期,國家在這里成立了固沙造林研究所,經(jīng)固沙所同志30多年來的努力,終于在大漠中開墾出一片綠洲——萬頃人工防風固沙林。這一奇異的景觀,仿佛象一顆綠色的寶石鑲嵌在金色的沙海之中,萬頃-,翠-滴,鳥語花香……[詳細]
60、巨龍湖
巨龍湖
  巨龍湖巨龍湖位于阜新市彰武縣城東北后新秋鎮(zhèn),距縣城35公里,有彰康公路可通阜新市彰武。1959年以混沌河改修建成水庫,1970年竣工。修水庫時,因開挖兩條引水渠道,形如龍須,故取名為“巨龍湖”。巨龍湖水庫匯水面積為27.5平方公里,主壩長1825米,壩高55米,頂寬4.5米,總庫容量1,440萬立方米。近年,巨龍湖增添了游艇、垂釣等設施,辟為旅游景點。游人乘游艇可暢游寬闊的湖面。至湖中,水天一色,煙波浩渺,如入江南水鄉(xiāng)。湖中有小島,面積約10畝,于島上修建了“巨龍亭”,設水上餐廳,特殊風味的“魚宴”,令游人一飽口福。此景觀位于彰武縣城東北后新秋鎮(zhèn)的巨龍湖,距阜新市140公里。巨龍湖水面面積為27.5平方公里,1959年以混沌河改修建成水庫,湖岸有沙底淺灘,是天然浴場。獨立巨龍湖畔,水天一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