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常德市旅游

常德市旅游景點介紹

241、天供寺
天供寺
  始建于唐代,是解放前民間朝神拜佛,香火旺盛的著名佛地。相傳女媧補天,濺落一石,形似石臼,臼中有米,普救眾生,取之不竭,因此得名天供山,并建有天供寺。該景區(qū)主要由天供寺、石臼、銅錢寺、望日亭、觀日臺、森林走廊等景點組成![詳細]
天供山森林公園
  天供山森林公園是澧縣唯一的一個省級森林公園,位于涔水河畔,東南抵金羅,南臨王家廠水庫,西北毗鄰閘口,北與鄂南松滋為鄰,屬武陵山脈。該園前身為國營天供山林場,1992年3月批建為省級森林公園,1994年7月掛牌開園。全面面積732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5%。公園主要景區(qū)有仙女洞、夫人寨、天供寺等三處。仙女洞分三層,面積2萬平方米,洞內奇景紛呈,鬼斧神工。夫人寨是李自成兵敗江南時高夫人安營扎寨之處,山勢險峻,關隘雄峙,古戰(zhàn)場,兵寨、飲馬井、練兵場、下馬墩等遺跡猶存。天供寺始建于唐代,據傳女媧煉石補天曾濺落一塊石頭于此,形似石,中有米,取之不竭,普救庶眾,山、寺因此得名。仙女洞景區(qū):此景區(qū)由仙女洞、仙女洞牌坊、遇仙橋、接子亭、碑林、香爐等組成。仙女洞因董永與七仙女的美麗神話而得名。洞口掩映于青樹翠蔓……[詳細]
孟姜女貞烈祠
  孟姜女貞烈祠是為紀念孟姜女所建。在古老的中國傳說中,孟姜女是一位對愛情忠貞不渝、徒步千里為丈夫送寒衣的奇女子。當時,皇帝為了阻止外敵入侵,抓走了所有青壯年去修建長城。孟姜女想到北方冬天寒冷,便立志要為丈夫送去冬衣御寒。在得知丈夫已經埋骨于長城之下而自己未能見上最后一面時,她放聲大哭,以至于天地變色、長城為之而崩塌。孟姜女貞烈祠地處湖南省澧縣境內,位于澧縣縣城以東15千米的嘉山良種場內,所處位置山清水秀。有頭門大殿、登祠臺等建筑1000平方米,貞烈祠有陰刻楷書碑文“孟姜故宅”。據載:與嘉山一水之隔的孟姜垸是秦孟姜女故居。孟姜女與澧陽范郎結為伉儷,不久,范郎役長城一去不歸,孟姜女常登嘉山頂望夫歸來,故今山頂遺有望夫臺,巖臺上留有雙尖尖的腳印,半山腰還有一圓石頭,面平如鏡,傳說孟姜女常在此梳頭,現……[詳細]
屈家?guī)X文化城址
  城頭山屈家?guī)X文化城址位于澧縣車溪鄉(xiāng)南岳村,1979年發(fā)現,經過1991-1993年三次發(fā)掘,確認該城為屈家?guī)X文化中期建造。城廓呈圓形,城垣尚存,殘高2-3米,基寬25-37米。整個城墻下覆蓋著比墻體早1000-2000年的大溪文化期巨大壕溝及架設的木橋,在壕溝淤泥中發(fā)現完整的木漿及推柳結構的木部件,稻谷,豆類,硬殼果類等數十種農作物籽實和象,豬,牛等動物遺骸20多種![詳細]
245、彭頭山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彭頭山遺址
  彭頭山遺址新石器文化早期。位于湖南省澧縣,此為長沙中游地區(qū)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彭頭山遺址是澧縣文物考古人員于1985年開始的文物普查中發(fā)現的,同類遺址尚有十余處。1988年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報請國家文物局批準,進行了發(fā)掘。遺址在澧水北岸低于50米的山崗上。此次發(fā)掘共開探方15個,探溝兩個,揭露面積約400平方米,主要清理了新石器早期灰坑15個,墓葬18座,柱洞24個,灶兩個,居住面殘跡1處。早期文化的文化層較薄,僅0.6—0.8米,但包涵物比較豐富。早期灰坑有圓形、橢圓形、鍋底狀、盆底狀及不規(guī)則狀。柱洞為圓形、橢圓形,一般直徑為0.5~0.6米,殘深0.4~0.5米,底部有較厚的木炭層。墓葬有長形、圓形、橢圓形、勺形等多種。人骨架無存,葬式不清。隨葬品有陶器、少量打制石器……[詳細]
常德筆架城
  筆架城,位于筆架城石柜之上,南臨沅江主河道,北為常德市防洪大堤(現為常德詩墻,再北為沅安大道,東為武陵閣及能往常德火車站的武陵大道,往北是現在的育英小學,而育英小學乃明清常德文廟故址,筆架城是府學文廟內的附屬建筑,現府學文廟均已被毀,筆架城為僅存。關于筆架城的始建年代目前尚無定論,有說為元代,但大部分人認為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但在《嘉靖常德府志》中無記,在清代的武陵縣志等史籍中才有記載筆架城,為五垛并列錐形墻構成,架高為3.15米,兩翼稍低為2.75米,再往兩翼又低為2.35米,底部總長9.06米,由青磚砌疊,石灰砂漿勾鏈筑成。2007年又用明代青磚予以重建。2011年被列入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外墻墻基為起點,四向各至3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20米處![詳細]
石門龍王洞
  龍王洞位于湖南石門縣,龍王洞,洞中有水,洞中有洞,洞上疊洞,洞環(huán)水繞,景點密布,景觀奇特,可謂步步有景,處處藏珍,十里曲洞,十里迷宮,十里玉琢,十里彩屏。而洞前有湖,洞口有河,則是其獨特之處。游人泛舟徐進,由湖山一色漸入洞水一色之佳境。穹頂洞壁的鐘乳石投影水面,與水中晶瑩玲瓏的奇石渾然一體,在彩色燈光的照耀下,愈顯絢麗多姿,使人恍若步入龍宮仙境。泛舟進洞四百米許,舍舟登岸,但見鐘乳石千奇百怪,倒懸洞頂,石筍石柱錯落:“朝龍殿”、“瑤池”、“靈芝寶菌”、“龍王寶座”等五十多處景觀,今人目不暇接。更兼頭頂滴水如琴,腳下清泉如瑟,冬暖夏涼,使人游興愈濃,流連忘返。龍王洞在石門縣城西北28公里處,正在1829省道干線邊。距龍王洞8公里有熱水溪溫泉療養(yǎng)中心。從龍王洞往西北5公里進入張家界市境內,可不經……[詳細]
248、八十垱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十垱遺址
  八十垱遺址新石器時代。位于湖南省澧縣夢溪鎮(zhèn)五福村,對研究新石器早期聚落形態(tài)、水稻栽培具有重要價值。1993-1997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對澧縣八十垱遺址進行發(fā)掘。6次發(fā)掘面積達1200平方米,其主要堆積層屬新石器時代彭頭山文化,距今七八千年。遺址可分早、中、晚3期,早期范圍超過3萬平方米,晚期約200平方米。中期不足3萬平方米,卻是遺址最興旺時期,突出標志是聚落環(huán)壕與圍墻的開挖和堆筑,這樣即形成日;顒尤,南北長約300米,東西最寬處160米。壕溝上寬約4米,下寬及深約2米,圍墻底寬約5米,頂寬約2米,高1~2米。估計與防護、排水有關。墻內建筑遺址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干欄式和臺基式,內有灶坑。墓葬有100余座。有方形、長方形、圓筒形等,隨葬品以陶器為主,在古河道的黑色淤泥中,有數十種植物種子……[詳細]
249、核桃溝
核桃溝
  桃桃溝位于仙池景區(qū)九龍山北麓,溝長七八里,滿溝是野生的核桃樹,故稱核桃溝。核桃溝景色秀麗,竹翠松青,徑幽香遠,溪流潺潺,雀鳥戲枝。進溝不遠處,有一道瀑布從十多米高的懸崖上直瀉下來,水花四濺,在陽光照耀下,現出七色彩虹。溝的源頭處有一道石壁突兀山腰,長有千余米,如臥龍盤踞,雄偉壯觀,人稱白龍壁。據說在太陽照射后的月夜,白龍壁有銀光閃耀,神秘莫測,耐人尋味。   說起這核桃溝的來歷,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孫悟空當年大鬧天空,在蟠桃園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仙桃,覺得味道不錯,過了幾天,為了解饞,大圣又來到蟠桃園,卻不見了成熟的仙桃,正納悶時,只見一位仙女從蟠桃園0來,手中提一個籃子,籃子里裝著像桃子骨頭[核]似的東西。大圣喝道:“仙娥且住,你籃中裝的什么果子?怎不給老孫嘗嘗?”仙女道:“這是核桃……[詳細]
常德太陽山森林公園
  常德太陽山森林公園座落在常德城北,距常德市城區(qū)14公里,公園總面積1.7萬畝,森林覆蓋率97%,公園主峰為太陽山,高568米,有“玄天第一峰”之稱,有較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立峰頂環(huán)視,她宛如一幅神奇、亮麗、迷人的畫卷展現在人們的面前,令人神清氣爽,仿佛飄然。真是“山川如畫鐘靈秀,翰墨難描憾萬千”。在此觀日出,既有遠山的潛影,又有平湖的波光,還有城廓的英姿,集仁者、智者、玩者喜樂之大全,可稱為中國觀日之一大絕景。西晉年間,由大德高僧妙音禪師(三祖化生)來山建立普光寺,供奉先師,以報祖德,以報佛恩。講經-,普度眾生。香煙繚繞上蒼,鐘磬長鳴佛地。嗣后,代代相傳,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均來山助師-,歷代祖師,靈威顯赫,聲名遠播,真是“佛光照宇宙,恩澤潤蒼生”。引動十方眾信皈依,……[詳細]
金鉆廣場
  金鉆廣場總投資6億多元,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中南地區(qū)最大的開放式、平面化、街區(qū)型現代商業(yè)步行城,集購物、休閑、餐飲、娛樂、文化、會展、辦公等15種功能于一體。金鉆廣場總投資6億多元,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中南地區(qū)最大的開放式、平面化、街區(qū)型現代商業(yè)步行城,集購物、休閑、餐飲、娛樂、文化、會展、辦公等15種功能于一體。金鉆廣場目前已完成90%以上的工程建設,其中漂亮女人街區(qū)域、名品大興街、天升街等均經營火爆。金鉆廣場的建設、裝修、亮化、綠化水平得到了中央部委領導、省市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贊賞。省市領導-、鄭茂清、楊泰波、程海波、陳君文等多次親臨現場指導工作。 在開發(fā)金鉆廣場的過程中,金鉆置業(yè)公司始終堅持招商先行的指導思想,切實貫徹董事會“招大商、大招商、招商大”的決議,舉全公……[詳細]
西安原生態(tài)漂流景區(qū)
  西安原生態(tài)漂流景區(qū)位于桃源、安化、沅陵三縣接壤處的西安鎮(zhèn)境內,地處湘西山地向洞庭湖平源過渡地帶,雪峰山余脈,境內群山起伏,冷峰尖海拔1080米,無霜期280天左右。景區(qū)屬原始次生林生長區(qū)域,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蝴蝶翩翩、雀鳥啁啾,山花爛漫,溪水潺潺。植被覆蓋率和空氣負離子含量極高,空氣質量等級為一級,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整個漂程全長7500米,落差竟有138米,險灘30多處。激流處揮槳,是狂野漂流的刺激;山谷中小憩,又享世外桃源的恬靜。周邊夷望溪山水、龍泉洞溶洞、茶馬古道、騰瓊茶莊、大水田紅軍村、天臺山古剎等景觀簇擁,是家人共享天倫之樂,朋友聚會踏青溯溪露營,單位拓展培訓的最佳去處。西安漂流景區(qū)立足追求更好更高更遠的旅游環(huán)境、質量、層次,正大步向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邁進。著名電視節(jié)目主……[詳細]
253、毛栗崗
毛栗崗
  毛栗崗村位于石板灘鎮(zhèn)東南,屬典型丘陵地帶。全村13個村民小組,350戶,1190人,黨員53人,總面積6300畝,其中耕地面積1250畝,山林面積4400畝,水面115畝。山清水秀的毛栗崗村,樹木蔥蘢、繁花似錦,宛如世外桃源;花香撲鼻、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該村主導產業(yè)為花木生產與經營,從業(yè)農戶多達95%以上,成立了由農戶自愿參加的花木協(xié)會;全村花木種植面積3550畝,經營品種200多個,注冊園林公司5家,花木產值占全村農戶經濟收入的94%左右,是湘西北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該村花木產業(yè)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歷經多年發(fā)展,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生態(tài)環(huán)境明顯改善。該村于1996年、2001年分別被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奔小康帶頭村”和“科技示范先進村”榮譽稱號,2000年被評為全國“千……[詳細]
254、武陵閣廣場
武陵閣廣場
  武陵閣是常德市防洪大堤的四個閘門之一,武陵閣正對的武陵閣廣場,是常德市的經濟文化中心。景點位置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qū)武陵大道……[詳細]
255、丁玲公園
丁玲公園
  丁玲公園位于市城區(qū),在龍港路以東、皂果路以西、新河路以南、紫菱路以北,規(guī)劃總面積為448畝,總投資約3.2億元。建設主要包括水體建設、西南角的主山體和丁玲紀念館、西北角的兒童游樂園、東北角的民俗文化長廊等四塊。丁玲紀念區(qū)是以瞻仰緬懷歷史名人為主的紀念區(qū),包括丁玲紀念館、丁玲雕塑等標志性建筑。在公園內的東北方,有古戲臺、風雨廊橋、窨子屋等傳統(tǒng)民居建筑群,一條沿水而建的仿古民俗文化長廊展示著常德的歷史、特色民俗文化,結合古樸的常德老街風格形成了集觀光、游玩、購物于一體的常德民俗街。休閑游樂區(qū)將有多項游樂設施對市民開放。在濕地景觀保護區(qū)內,大量水塘、河流貫穿連通,原有濕地系統(tǒng)將與整個公園建設渾然一體,形成生態(tài)幽靜的休憩環(huán)境![詳細]
澧縣城頭山葡萄莊園
  澧縣城頭山(葡萄)莊園位于城頭山古文化遺址以北(S320省道86KM處)。占地318畝,總投資近千萬元。距常德市88公里,距湖北宜昌市160公里,是途徑三峽和張家界的必經之路。葡萄莊園集提子生產,科技示范,生態(tài)環(huán)保,觀光旅游于一體,充分展示了澧陽平原獨特的田園風光和現代農業(yè)魅力。先后獲“國家農業(yè)綜合開發(fā)科技示范園”湖南省級農業(yè)旅游示范點““2007全國葡萄學術研討會示范基地”,“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常德市青少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葡萄莊園可向賓客提供休閑,拓展,健身,娛樂等服務,歡迎國內外賓客惠顧!……[詳細]
257、孤峰塔
孤峰塔
  介 紹   孤峰塔座落在與常德城隔江相望的德山孤峰嶺。原孤峰塔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初名“文峰塔”,與北岸筆架城遙相映襯,象征常德人杰地靈,文運昌盛,后毀于戰(zhàn)火,F有的孤峰塔是在原塔基上重建的,塔高33米,底徑7米,七級八面,四周八角檐上裝有銅鈴;塔內有旋梯直到塔頂,游人登塔極目四望,周圍的沅江及城市風光盡收眼底。湖南常德市……[詳細]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
  城頭山古遺址新石器時代。位于湖南省澧縣車溪鄉(xiāng)南岳村,此為國內發(fā)現時代最早的古城址之一,并發(fā)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城頭山古城址是澧縣文物考古干部在文物普查中發(fā)現的,后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6、1997年進行發(fā)掘。通過對西南城墻的解剖,確認古城曾經4次修筑過,其中第一期城墻建于大溪文化時期,高3米多,垣底寬10米多,距今6000年前,是目前中國發(fā)現的最早的古城址之一。第二期筑造于大溪文化二期偏晚,高5米,頂寬20米,底寬30米,距今5300~5200年。第四期約筑于屈家?guī)X文化中期。整個城址廢棄于石家河文化中期。第一期除城墻之外,同時修造了繞城一周,寬1米、深3~4米、長1000余米的大環(huán)壕。溝內坡、外坡都有用木柱、蘆席-的護坡設施,有的部位還有大塊礫石筑成坡岸,東面南面有寬敞的通道,粗……[詳細]
259、花巖溪 AAAA
花巖溪
  花巖溪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常德市境內、與聞名遐邇的桃花源一山相連,面積45平方公里,距常德城區(qū)50公里,水陸空交通極為便捷。1996年被批準為湖南省級旅游度假區(qū);1997年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2000年被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2002年被國家旅游局授予全國首批“AAA”級景區(qū)。海內個致力于旅游文化研究的專家們,先后給花巖溪冠以了“中國白鷺之鄉(xiāng)”、“江南休閑勝地”、“湖南的西湖”、“常德的千島”、“水彩畫的王國”、“紅塵中最后一方凈土”、“真正的世外桃源”等美譽;◣r溪民風淳樸,習俗古老。這里環(huán)境幽靜,氣候宜人,空氣清新,水質純凈,歷史上就是達官貴人、文人隱士休閑避暑的勝地。這里有豐富的森林公園資源,潔凈的高山平湖,特色的農家旅館,特別是每年的3-10月,數萬只白鷺在景區(qū)內五溪湖畔的森林里棲息,……[詳細]
260、索縣漢代城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索縣漢代城址
  索縣漢代古城遺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東北15公里處鼎城區(qū)韓公渡鎮(zhèn)城址村;俗名崆嚨城,又名漢壽城.據《常德地區(qū)志·文物志》載:古城分為大小二城,坐北朝南向,東為大城,西為小城,中間有城垣相隔。大城南北長約700米、東西寬約600米;小城南北寬600米,東西長約300米。兩城總面積為54萬平方米。殘存夯土垣高3-4米,寬12-18米。東西南北均有城門。城的四角有瞭望臺,殘高7-8米。城的四周有護城河,寬約30米。城址內遍布漢磚、漢瓦、和漢代陶器殘片。曾經有村民挖出有銘文“漢壽城”字樣的古磚和陶器等。城外東南方向有較多漢墓,其中有的規(guī)模較大,傳說中的楚平王墓遺也在其中。據史料記載,索縣城始建于東漢,是湖南當今最大且保存最好的漢代古城,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