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 > 姑蘇區(qū)旅游

姑蘇區(qū)旅游景點介紹

陳去病墓
  陳去病墓位于閶門外虎丘西南麓,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33年10月病逝于故鄉(xiāng)同里鎮(zhèn)。1935年11月南社成立三十六周年之際,柳亞子等諸社友將其靈柩遷葬于南社誕生地虎丘山下,并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墓在虎丘西南麓杉樹林中,坐北朝南,作覆釜形,青磚圍砌,水泥封頂,直徑5.9米,高2.2米。后筑混凝土羅城,前立碑,設置石供案,鋪砌墓道。碑鐫柳詒徵所書“陳佩忍先生諱去病之墓”,額雕雙鶴翱翔。后因年久失修而日漸殘破,1982年由虎丘山風景區(qū)管理處整修![詳細]
平江路歷史街區(qū)
  平江路是蘇州的一條歷史老街,位于蘇州古城東北隅,是一條沿河的小路,其河名為平江河。宋元時候蘇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平江路一帶是蘇州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qū)。它至今保持著路河并行的雙棋盤格局,體現著小橋、流水、人家以及悠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還有為數眾多的老建筑,許多古橋、古井、古樹、古牌坊散落其間。平江路實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條古道,在蘇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圖宋代《平江圖》上,就有平江路這條街道,是當時蘇州東半城的主干道,800年來,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長度,小橋流水、粉墻黛瓦,房屋的體量、街道的寬度和河道,比例恰當,顯示出疏朗淡雅的風格;平江路兩邊小巷特別是東邊,還較好地保留了多條水巷,是今天蘇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處古……[詳細]
閶門吊橋
  閶門吊橋位于閶胥路東端,跨外城河,是溝通城內外交通的橋梁之一。宋《平江圖》名虹橋,俗稱吊橋,明成化六年(1470),曾改名永濟橋,初為木結構,后被沖毀,有鄉(xiāng)人鄭文貴自愿捐資重建石橋,橋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十月建成,耗資十五萬貫。 明洪武初改建為石墩木梁橋。正德七年(1512)、萬歷十八年(1590)、崇禎十一年(1638)、清順治二年(1645)、康熙三年(1664)多次毀而重建。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重修。 清同治《蘇州府治》引虞集《記略》曰:虹橋在閶門西,跨官河,通驛道,為咽喉要處,水至橋下匯為回淵,折而東行,勢用剽悍。橋舊植以木,歲久腐擾……。 民國二十三年(1934)翻建為鋼筋水泥橋面,石排柱式,東西橋臺仍為明清原構。上世紀70年代拓寬兩側。如今,經……[詳細]
蘇州觀前街
  觀前街位于江蘇蘇州市區(qū),是成街于清朝時期的百年商業(yè)老街,街上老店名店云集,名聲遠播海內外。觀前街早在1982年就設置為步行街,是全國最早的商業(yè)區(qū)步行街。觀前街因其地處玄妙觀前而得名。得名迄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區(qū)域內商業(yè)繁榮,名店云集,不少店鋪已逾百年歷史。古跡眾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玄妙觀,以其豐厚的道教文化內涵吸引國內外游客。至20世紀30年代,觀前街商貿業(yè)更盛,并一直輻射至太監(jiān)弄與北局。今有小公園。四周皆巨層毗連,國貨商場公司、茶肆、酒家、戲院、影劇院、大旅館等無不具,成為蘇州有名的娛樂區(qū)![詳細]
205、七里山塘 AAAA
七里山塘
  山塘從氣象萬千的盛唐款款而來,走出了一段悠長而又舒緩的歲月。1700多年的風風雨雨,讓山塘浮浮沉沉地演繹著它全部的繁華與衰落。從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的閶門,到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在七里的路程里,古老的山塘優(yōu)雅迷人,走出了一條古韻盎然、風雅喧囂的紅塵之路--山塘街道。七里風光,繁華世界,是太平天國的兵火,才使它成了一片廢墟,也使它的繁華成了遙遠的絕響。但山塘街其實一直都在散發(fā)著它獨特的魅力。如果時光倒流,順著時間的長河,我們能看到,即便繁盛,即便衰頹,這條天堂里的街道它都在美著,陽剛和陰柔的風采起起伏伏地糅在山塘街的一身。山塘曾經有過繁盛的時期,在臺灣學者劉石吉的研究中,乾隆年間的蘇州已堪稱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而當時的山塘,已確立了它作為蘇州文化休閑中心和最大的商業(yè)街的地位。山塘的開街人……[詳細]
蘇繡博物館
  1986年建成,館址原在蘇州著名園林環(huán)秀山莊內,1988年底遷于蘇州景德路王鏊詞內。博物館占地一畝半,分大門、儀門、饗堂三進。展掛在第一室大廳迎門處的是一幅《姑蘇繁華圖》,又名《盛世滋生圖》,是一幅長400厘米、寬33厘米的刺繡長卷。繡稿是清代畫家徐揚的同名國畫畫卷局部,取胥門到間門一段當年蘇州的繁華景象。在寬闊的大門里,懸掛9只紅底明黃字宮燈,每燈一字,寫明館名。全館陳列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古代刺繡品室”,二是“明清刺繡品室”;三是“近代刺繡品室”。共展出幾百件珍貴展品,系統(tǒng)地展示蘇繡發(fā)展的歷史。明清刺繡品室:展出的有皇帝的龍袍、皇后的百子衣、官服的補子,有清代流行的腰間佩飾品褡褳、荷包,有室內裝飾用的鏡套、床掛等,都極為典雅秀麗。明代的刺繡立軸《松鼠葡萄》、《山雞白兔》等,清代的《仕女種……[詳細]
蘇州民俗博物館
  蘇州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地方專門性民俗博物館。位于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東側古宅內,潘儒巷32號。房屋結構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1月蘇州建城2500年時正式開放。蘇州民俗博物館現有“婚俗、生俗、節(jié)俗、壽俗及吳歌風俗”等五個展廳。由“人生禮儀、歲時節(jié)令和吳歌風情”組成了館內的基本陳列。民俗博物館目前開放“婚俗”、“節(jié)俗”、“食俗”三個展廳;樗渍褂[復原陳列一百年前清代末年南方漢民族的婚禮模式;節(jié)俗廳把舊時虎丘山塘街出土全部儀仗再現于觀眾面前;食俗廳正中,陳列一座比較典型的蘇州家居廚房模型;樗讖d:跨進大門,就見張燈結彩的場面,猶如來到一個世紀前正在舉行婚禮的一戶蘇州人家;ㄞI、喜堂、洞房,處處富麗堂皇,喜氣洋洋,新郎新娘結婚拜天地,吹鼓手吹吹打打,洋溢著歡樂喜慶的氣氛。蘇州……[詳細]
蘇州錢幣博物館
  蘇州錢幣博物館的陳列藏品,大多由錢幣收藏家孫國寶先生捐贈。該館坐落在東北街240號旁鄰蘇州博物館。該館陳列共分十二部分。第一部分是貨幣起源。率先被我們祖先充當貨幣使用的海貝,年代深遠。其余依歷史年代演變,陳列有各類形制不同、幣值不同、質地不同的眾多古錢幣,琳瑯滿目,目不暇接。春秋戰(zhàn)國時期使用的布幣、刀幣、圓錢和蟻鼻錢等金屬鑄幣,靜臥柜中,使人頓生數千年時間恍如一瞬間的感覺。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皇統(tǒng)一幣制,大量鑄制外圓內方的“秦半兩”,這種貨幣因便于攜帶、流通和儲藏,遂為歷代皇朝所采納,此后沿用二千余年!扒貪h新莽”陳列中,“一刀平五千”金錯刀幣,其“一刀”兩字是用黃金鑲嵌制成的,反映出高超的鑄金技術,不失為珍貴的工藝品!叭龂䲡x南北朝”陳列室,北周的“永通萬國”篆法精絕,為六朝錢幣之冠,具有……[詳細]
蘇州絲綢博物館
  蘇州絲綢博物館位于蘇州市人民路661號。建筑端莊典雅,新穎別致,占地9460平方米,將古老文明與現代風格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其建筑的主題就是“絲綢之路”:把握古代絲綢之路與現代絲綢城的歷史性聯(lián)系,反映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開放意識。絲綢博物館的整體色彩以白色為主,反映絲綢的本色。在大門廣場,可看到一條象征“絲綢之路”的東西通道,與貫穿主樓南北的全封閉現代化白色墻面相交。墻面在人口處作一自然的曲折,象征著絲綢的柔軟、飄逸,墻頂直立一排變體桑樹,中間圓形鏤空,又宛如絲綢之路上一段綿延的古城墻。墻前分別裝飾著采桑女、烷紗女和織綢女三尊漢白玉雕像,主樓頂部塔式蓋頂建筑。博物館內部裝飾,極為清新典雅。分布于各展室的各類雕塑,均出自我國著名的雕塑家之手。展廳簡介序廳:形象生動地展現了絲綢古國的輝煌歷史!肮糯^……[詳細]
蘇州古運河
  古城蘇州,因京杭運河而成為萬商云集的天堂。時至今日,蘇州近一半的貨運量還是靠水路來承擔。夜晚船游古運河,沿岸絢麗的燈光倒映在蕩漾的水波里,搖曳的柳枝上。沿岸的燈光與蘇州古城建筑相得益彰,渾然一體,令人陶醉,讓你充分領略了千年古城蘇州的柔美和精致。沿途經過盤門、胥門、金門、閭門等10座蘇州古城門和20座風格不一的橋梁。門票·開放時間80元開放時間:晚上19:30-20:45交通全程途徑10個城門,20座橋。旅程時間為1小時20分鐘。市內可乘坐602、305、47、522、70、7、游5、39路公交車直達。地址:蘇州市姑蘇區(qū)類型:河流水利工程乘船游覽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開放時間:古運河本身全天開放,游船18:30-20:00門票信息:免費開放。古運河本身免費開放,若乘船游覽,則需購買船票,門……[詳細]
211、光裕書場
光裕書場
  蘇州真是個風雅之地。當地的戲種——評彈,被冠以“說書”的美名。稱唱戲的演員“說書先生”,表演的地方叫“書場”,看表演的觀眾就是“聽書人”。書意濃濃的名字,帶來的也是書卷氣甚濃的動人吟唱。與昆曲浮沉起落的境遇大相徑庭,200歲的評彈是經久不衰的奇葩,這多半是緣于它的親民性。產生并流行于蘇州及江、浙、滬一帶的它,用蘇州方言演唱,語境為大眾所熟悉;演員自彈自唱,形式也是生動喜人,它成了舊時蘇州百姓的傾心消遣。過去茶館和書場仿佛一對雙胞胎,是茶館總帶著書場。上午開茶館,下午開書場,好不熱鬧。蘇州人喜歡聽書,就像紹興人喜歡吃黃酒,上海人喜歡“壓馬路”,盛況空前。如今,評彈雖然沒有流行歌曲那般的受大眾寵愛,可在蘇州,還是有眾多的聽書迷,也保留了一些別具特色的書場。去那里坐坐,如同親臨真實的市井,體察著感……[詳細]
212、蘇州公園
蘇州公園
  一片位居古城心臟部位的綠地,一座不收門票的公園,一個晨練、休閑的“絕佳去處”!短K州市志》記載:蘇州公園“是蘇州第一座現代公園,俗稱大公園。”考證公園淵源,可以推至春秋。而從唐宋始,該園已“春日民眾可入游樂”。翻閱光緒三十四年(1908)的蘇州地圖,在梗子巷南有池沼,地較疏曠。時值西風東漸,遂有人建議在此建“市民公園”。一塊日后在蘇州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閑地”開始引起了開明士紳的關注!拔逅摹边\動后,各界人士倡議造一座包含圖書館、會堂、音樂亭等科學文化娛樂設施俱全的公園。民國14年(1925年)江陰旅滬巨商奚萼銘慨捐5萬銀元開始了籌建。先由蘇州工專土木科學生測繪平面圖,再交上海公董局法國園藝家若索姆規(guī)劃設計。是年7月末,先在園中部荷池南建成一座城堡式兩層、四面鐘樓的圖書館。館東側臨池為“東……[詳細]
213、天香小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香小筑
  天香小筑為中西合壁式花園別墅。1935年由洞庭東山席家花園主人席啟蓀所建,一度被汪偽省長李士群占為公館。解放后由黨政機關使用。2001年辟為蘇州圖書館古籍部。占地2664平方米,建筑面積1033平方米,分住宅和園林兩部分。住宅在西部,現存建筑呈回字形格局,有大廳(鴛鴦廳)、主樓及東西兩廂樓。三幢樓組成品字形。園在主樓東側,作橫長方形,占地1000平方米,園中堆土疊石為山,砌石階小徑,山上建有六角涼亭,樹木蔥蘢。該宅園以蘇州傳統(tǒng)第宅庭園布局和結構形式為基調,吸收了北方建筑風格,同時又融合了西洋建筑的某些特征,在外觀、裝飾等方面較為別致協(xié)調。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fā)[2013]13號)公布天香小筑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舊址
  蘇州美術?茖W校舊址位于人民路三元滄浪亭東側,1987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到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蘇州美術?茖W校,由畫家顏文梁創(chuàng)辦于1922年夏,初設于海虹坊,后借滄浪亭對面正誼院舊址。兩年后,租滄浪西側中州三賢祠。1927年秋,公益局將滄浪亭交給美校負責保管。其同數度由各地藝術家聯(lián)合在滄浪亭舉辦美術展覽。1927年冬,校董國畫家吳子深出資全面整修滄浪亭,以為校舍。1928年10月11日,蘇州美術館正式成立,亦設于滄浪亭內,顏文梁任館長。兩年后,吳子深又慷慨捐資,顏文梁親自籌劃,于滄浪亭東側購得空地三畝余,白建新式校舍一座。1931年10月奠基,l932年813落成,美校與美術館一并遷入新樓。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該校馬上海關專、山東大學藝術科合并,成立華東藝術![詳細]
東吳大學舊址
  東吳大學舊址位于蘇州市十梓街1號,1991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清同治十年(1871年),美國基督教監(jiān)理公會在蘇州十全街設立存養(yǎng)書院,光緒五年(1879年)遷至天賜莊,并改名博習書院。并入中西書院。二十七年,中西書院又遷至天賜莊博習書院舊址,建立東吳大學堂,或稱東吳大書院,成為美國基督教在中國建立的早期教會大學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稱東吳大學。東吳大學開辦之初,只設中學班,學生不足百人。三十一年開始招收大學學生。宣統(tǒng)三年(1911年),上海中西書院并入。該校西學課程大體仿效美國大學,國學則自作安排,分設有文、理、法三個學院和附中數所。1952年10月,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東吳大學改組為江蘇師范學院。1982年6月,改制為蘇……[詳細]
216、五峰園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峰園
  五峰園是一處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的古典園林建筑。眾多蘇州園林中較為著名的園林之一。五峰園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為長州尚書楊成所筑,俗稱楊家園、一說園為文征明之侄畫家文伯仁所筑,文伯仁號五峰老人。園中聳立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頗極皺瘦玲瓏之致,并峙高阜間,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別為丈人峰、觀音峰、三老峰、慶云峰及擎云峰。全園以五峰勝,輔以水池,有峭壁、峽谷、山洞、石橋、古樹、旱船、園亭、巖洞等景。園西南角有土墩,俗傳為唐柳毅墓。該園屢易其主,惜抗日戰(zhàn)爭前后既散為民居,年久失修,現已荒蕪,建筑坍,水池填塞,古樹枯死,二座石峰倒地。1983年曾對峰石進行過保護性維修加固。2002年10月22日,五峰園被公布為第五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17、申時行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申時行墓
  申時行墓在蘇州歷代陵墓中,規(guī)模最大且保存較完整,在江南罕見。申時行(公元1535~1614年),字汝默,是明代嘉靖、萬歷年間在蘇州出生的大官僚(明蘇州狀元)。申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考中狀元后,步步高升,官至禮部尚書兼大學土,卒后加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等職。萬歷本年為立太子問題遭人彈劾,辭官回蘇,投后稱申文定公。申墓坐落在吳山東麓周家橋西,群眾俗稱申家坡。這座墓占地百畝以上,封土高出地面丈余,前有石砌的空層石階,原來墓道兩邊列有墓表牌坊及石人、石魯,墓銅門正中為神道碑亭和享堂,神道碑亭內樹巨碑,上 書“明太師申文定公神道”,碑亭后享堂五間均是明代建筑,堂內立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的巨碑7塊。該墓規(guī)模之大,可稱明代高官顯宦墓葬的典型,在江南一帶是罕見的。墓背山面湖,東向。今依次……[詳細]
218、王鏊祠
王鏊祠
  王鏊祠原名王文恪公祠,位于蘇州市景德路274號,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王鏊(1449——1524),字濟之,晚號震澤先生,蘇州吳縣人。鄉(xiāng)試、會試皆第一,殿試一甲第三名。明正德間官至少傅、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后歸居蘇州,致力于地方文獻著述,纂有《姑蘇志》、《震澤編》等。卒贈太傅,謚文恪,葬洞庭東山陸巷梁家山。祠堂為其子中書舍人王延哲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奏建,其地本景德寺廢基。歷經清康熙、乾隆、嘉慶、同治、光緒年間多次修繕。建筑坐北朝南,分頭門、過廳、享堂三進,彼此以庭院過渡,兩側連以廊廡,占地約1000平方米。頭門面闊五間,進深五界,硬山頂,明間立砷石,設抱框,置金剛腿,做斷砌門,額枋挑門簪一對。過廳面闊五間,進深七界,硬山頂,明間前后設長窗,次間及稍間砌半墻,置短窗![詳細]
219、戒幢律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戒幢律寺
  戒幢律寺位于蘇州閶門外虎丘路西園弄18號。別名戒幢律寺,俗稱西園。創(chuàng)建于元代至元年間(1264-1294)始名歸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歷史,現存建筑為清代重建,寺內五百羅漢堂為中國四大羅漢堂之一,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安徽九華山西園寺位于神光嶺南半山腰,全國重點寺院。始建于明代,原名景德堂,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國師徒宗衍新修殿宇,始易今名。另有日本姓氏西園寺![詳細]
220、橫塘驛站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橫塘驛站
  橫塘驛站位于胥江和大運河交界處。是蘇州通往石湖、太湖等地的水路要隘。蘇州橫塘驛站原是一座水陸驛站,為古代傳遞官府文書以及往來官吏中途歇宿之所,F僅存一亭,為清代建筑,其它館、樓、廡、臺已不復見。驛亭為原驛站大門,西南臨水,呈平面方形,南北各辟一門,東西各開一窗,四角四根石柱,南門前左右柱上刻有一副對聯(lián):“客到烹茶旅舍權當東道,燈懸待月郵亭遠映胥江”,邊題:“同治十三年六月”。為蘇州古驛中僅存的一個。蘇州橫塘驛站目前除亭子外,樓、廡、臺等已不復見,這座亭子是原驛站的大門,建于清代,面南背北,臨水而筑。驛亭呈長方形,四角有石柱四根,南北各有木柱兩根。六架梁,九脊板瓦頂。四周筑磚墻,南北各辟一門,東西各辟一窗。南面左右石柱上刻有“客到烹茶旅舍權當東道,燈懸待月郵亭云映胥江”。邊題“同治十三年六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