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青海省 > 玉樹州旅游

玉樹州旅游景點介紹

格薩爾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又名“格薩爾廣場”其得名文廣場的主建筑雕塑“格薩爾王”文化廣場屬玉樹境內規(guī)模最大的,總投資1852.63萬元,總占地面積為600平方米,于2007年7月正式竣工,那么我們眼前的這座雕塑想必大家都想知道,他就是藏文化寶《格薩爾王傳》中的主人公!案袼_爾王”該雕塑總投資417.63萬元。雕塑總高度為21米,是由黃銅材料制作而成,究意何種原因,使“格薩爾王”的雕塑如此頻繁地伏現(xiàn)在藏區(qū)呢?故事追溯到和很久以前,天災-遍及藏區(qū),妖魔橫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天神之子格薩爾降臨人間,他憑借自己非凡的才能和諸天神的保護,降妖伏魔,鏟強扶弱,給人間帶來了幸福與安寧,于是天神之子的英雄事跡在人間流傳開來,人們不停地講述和傳頌,祖祖輩輩敬仰英勇仁慈的格薩爾王,將其雕塑與日月同輝遍及藏區(qū)。在漫長的歲月中……[詳細]
162、藏娘佛塔
藏娘佛塔
  藏娘佛塔位于通天河南岸玉樹縣仲達鄉(xiāng)歇格村桑周寺,距鄉(xiāng)約40公里。2001年6月25日藏娘佛塔及桑周寺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藏娘佛塔是由藏傳佛教后弘期初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佛教畫像、造塔等權衡制度的制定者(上述權衡制度也收錄在《大藏經(jīng)●丹珠爾》)中孟德嘉納(又稱尼德加那)于北宋天圣七年(1030年)設計并主持修建的。因此,該塔可稱為標準藏傳佛教塔的實物樣本。被后世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薩迦派(花教)、噶舉派(白教)、格魯派(黃教)等各派著名法王、大師共認為是藏傳佛教塔之精華。與尼泊爾的巴耶塔、西藏的白居塔共稱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傳佛教佛塔!洞蟛亟(jīng)●丹珠爾》外,藏漢許多史書如《德吾史部》、《娘氏志》、《青史》、《紅史》、《漢藏集史》(世界史)、《西藏王統(tǒng)記》等五十多部史……[詳細]
163、新寨瑪尼城
新寨瑪尼城
  寨瑪尼城建于公元1715年,奠基人為第一世加納-宗求帕文,所以也稱為“加納瑪尼堆”,斈岫巡卣Z稱“多崩”,意為“10萬經(jīng)石”。新寨瑪尼城占地有兩個足球場那么大,南部是新寨寺,其它各個方向均用瑪尼石做城墻,圍墻高處掛有經(jīng)幡。歷經(jīng)300多年的日積月累,這里據(jù)說已有各種瑪尼石25億塊,這些經(jīng)石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大的如同桌面,小的僅如雞蛋。上面均鐫刻著佛像或-,最常見的是藏文六字箴言。尤為珍貴的是幾萬塊刻有律法、歷算、藝術論述和各種佛像的瑪尼石精品,有的將整套的佛經(jīng)完整地刻在很多塊石頭上,甚至包括封底、封面,組成一套套“經(jīng)書”。據(jù)說瑪尼石上刻的-有近200億字,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第一石刻圖書館”。每年農歷十二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來自西藏、四川、青海的藏族同胞就在瑪尼堆旁相聚,或轉瑪尼堆,或送瑪尼石,……[詳細]
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
  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位于可可西里東側的青藏公路2952公里處,海拔4500米,由探險家楊欣倡導發(fā)起,在社會各界支持下,來自四川、深圳、北京、廣州、山西、青海的志愿者從1997年開始,分三年建設完成,以在反偷獵中英勇犧牲的索南達杰的名字命名。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是目前長江源頭第一個、也是中國民間第一個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站,在協(xié)助當?shù)卣淞ΡWo可可西里野生動物的同時,還以保護站為基地開展長江源頭地區(qū)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教育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科學考察?煽晌骼锸恰吧0”平均海拔5300米,人跡罕見。這里橫行著許多惡勢力—專門盜獵珍貴野生動物的犯罪團伙。青海省治多縣委副書記杰!に髂线_杰組建了我國第一支武裝反偷獵隊伍—西部工委。索南達杰任縣委副書記期間,十多次進入可可西里無人區(qū),足跡遍布可可西里這座野生動物生活的天……[詳細]
結古鎮(zhèn)
  結古鎮(zhèn)位于青海省南部,通天河南岸峽谷地帶。系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玉樹縣人民政府所在地。214國道通達,距青海省會西寧818公里,是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游區(qū)。為青海通往川、藏的交通要沖和物資集散地,自古以來是連接西藏、四川及內地的交通要道,是唐蕃古道的重鎮(zhèn)。在歷史上唐朝與吐蕃在文化及貿易上的交流,宗教傳播,使者來往,都是必經(jīng)之地。公元1300多上前,遠嫁吐蕃的文成公主和后來的金城公主都經(jīng)過了結古,并流下了很多歷史遺跡。解放前結古是青海、四川、西藏三地間的重要貿易集散地。每年從西雅州發(fā)出的9萬馱茶葉,到結古后,再從結古分別發(fā)往西藏拉薩和青海南部各藏區(qū)。還有從印度經(jīng)過拉薩進口的英、德、印等國的貨物,也從結古發(fā)往西寧、青南藏區(qū)、西藏東部和四川西部的藏區(qū)。街道兩旁的各種建筑都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商……[詳細]
新寨嘛呢石經(jīng)城
  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結古鎮(zhèn)東新寨村,214國道通達,距結古鎮(zhèn)3公里。屬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游區(qū)。新寨嘛呢石經(jīng)城,俗稱嘉那嘛呢堆。海拔3600多米。嘉那嘛呢石經(jīng)城于公元1700多年前,由藏傳佛教高僧嘉那道丁桑秋帕永(又名嘉那-)創(chuàng)建。據(jù)有關史料記載,嘉那-是康巴人,他曾修行在峨眉山和五臺山,后周游并朝拜藏區(qū)各圣地。200多年前來到新寨村時,發(fā)現(xiàn)了自然顯現(xiàn)六字真經(jīng)的一塊嘛呢石,遂以此為緣住在該村,同僧俗群眾一起刻鑿嘛呢石度過了一生。解放初期,嘛呢石堆形成了東西長450米、南北寬100米、高3米的規(guī)模宏大的嘛呢石經(jīng)城,并建有佛堂及佛塔、大經(jīng)輪堂等建筑。嘛呢及-石有25億塊左右。嘛呢在佛經(jīng)中解釋為觀音菩薩六字真經(jīng),六字代表解度六道眾生、破除六種煩惱、修六般若行、獲得六種佛身、生出六種智慧等殊勝……[詳細]
167、勒巴溝 AAAA
勒巴溝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結古鎮(zhèn)巴塘鄉(xiāng),214國道通達,距結古鎮(zhèn)20公里。屬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游區(qū)。“勒巴溝”藏語意為“美麗的溝”溝內的自然風光恰似一幅-性的立方體畫卷:山巔雪凝冰峰,山腰蒼松古柏,奇巖怪石、薄霧輕紗,谷底潺潺流水、茵茵芳草。從上至下,層次分明、賞心悅目。勒巴溝又是嘛尼的世界,溝口有唐代石刻朝佛圖,溝內漫山遍野都是雕有佛像、佛經(jīng)的嘛尼石。被稱為“佛像溝”、“佛經(jīng)溝”。勒巴溝內刻有觀世音菩薩六字真言和-的嘛尼石俯首皆是,隨處可見。有的昭示在天日之下,有的浸沒于溪流之中,有的掩藏在草叢林蔭之間,還有的高映于懸崖峭壁之上,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石-化景觀。溝內的嘛尼石難以數(shù)計,大大小小的山石上雕刻著濃縮了佛教全部教義的藏文和梵文“六字真言”,每個字都分別涂有不同……[詳細]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紀念碑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紀念碑位于玉樹州州府結古鎮(zhèn)的通天河大橋旁,214國道可達,距西寧780公里,是草原型自然風景旅游區(qū)。由花崗巖雕成,紀念碑碑體高6.621米,象征長江正源地各拉丹東雪峰6621米的高度;紀念碑基作面積363平方米,象征三江源保護區(qū)36.3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平均海拔;碑體由56塊花崗巖堆砌而成,象征中國56個民族;碑體上方兩只巨形手,象征人類保護“三江源”。碑體正面刻有原國家主席-親筆題寫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八個大字。碑體背面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撰寫的碑文。整個紀念碑造型美觀,寓意深遠,氣勢宏偉。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紀念碑于2000年8月19日正式落成揭碑,它標志著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的正式成立![詳細]
唐僧曬經(jīng)臺
  介 紹 通天河自西北向東南流淌在玉樹草原上,橫貫近千公里,哺育了玉樹草原的萬物。位于通天河大橋南岸,有一塊巨大的巖石,旁邊有幾顆古柏,樹上掛滿經(jīng)布。相傳,唐僧取經(jīng)歸來時,路過通天河時,由于忘記了老龜?shù)膰谕,老龜把唐僧一行掀下河去,上岸后,他們在此地晾曬淋濕的?jīng)卷,誰知經(jīng)卷上的字都印在石頭上。至今字跡猶存,清晰可辨。 青海玉樹州……[詳細]
170、格薩爾遺跡
  介 紹 “格薩爾”是古老而神密的文化現(xiàn)象,從公元前200多年到今天,經(jīng)過2000多年的千錘百煉,以其獨特的神授形式形成了千古無雙的《格薩爾》史詩。治多縣民間自稱是《格薩爾》中的女主人公、絕世佳人珠姆的故鄉(xiāng),有關格薩爾的遺跡和故事遍布治多山川河流,如“格薩爾磨刀石”、“格薩爾馬蹄印”、“珠姆馬圈”、“充滿傳奇色彩的天然石橋”、“石橋巖石上的羊蹄印、狗爪印及人腳印”仿佛在向世人訴說曾經(jīng)發(fā)生在這兒的故事。 青海玉樹州……[詳細]
群果扎西灘
  藏語意即吉祥的水頭,位于玉樹州雜多縣海拔5200多米的雜納榮草原上。草原四周群山上的許多小溪順著沖激而成的冰槽汩汩而下,向著草原中部的群果扎西灘流去。這些小溪在群果扎西灘繞過30多個大小不一的湖泊,游龍似的南來北往,迂回曲折,與灘上諸多泉水融匯貫通,成為雜曲河。這里的牧草異常肥美,是珍禽異獸的歡聚之地。青海玉樹州……[詳細]
囊謙縣然察大峽谷
  介 紹 然察大峽谷距離縣城約110公里,是通往達那寺的必經(jīng)之路,峽谷景觀獨特,渾然天成,集“險、秀、雄、奇、幽”于一體,吉曲河穿峽谷奔流而出,峽谷內怪石嶙峋,松、柏及各種灌木在石縫中、懸崖峭壁間傲然而生,其間河水湍急,溪水潺潺,清澈見底,盛夏時節(jié)鳥語花香,晚秋之季紅似香山,令人留連忘返。古老的宗郭寺坐落在谷口之頂懸崖之上,一座薩迦王的古靈塔靜靜地佇立在寺院旁,數(shù)十只石羊在僧人修行處自由地生活著。 這里遠離城市的喧囂,安寧靜謐。田園與草原、村莊與牧場和諧而美麗,純粹的人文景觀與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充分展現(xiàn)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香格里拉畫面。青海玉樹州……[詳細]
173、吉然寺
吉然寺
   介 紹 吉然寺全稱吉然菩提洲,位于離玉樹州府所在地結古鎮(zhèn)25公里的巴塘鄉(xiāng)境內的卓瑪巴雜崖根,因此又名卓瑪巴雜寺,海拔3700多米。吉然寺是吉然家族在此世襲傳承住持-而得名!凹弧笔羌易逍帐,自稱是吐蕃四大原始氏族之一,早期信奉苯教,到8世紀改宗信仰藏傳佛教寧瑪派。寺內修有經(jīng)堂、遺跡較多,因其在歷史上曾為直貢噶舉派主寺,在藏區(qū)頗有影響。 青海玉樹州……[詳細]
巴塘天葬臺
  介 紹 巴塘-臺位于離玉樹州府所在地結古鎮(zhèn)20多公里的文成公主廟的東南山坡上,占地約10畝,主要建筑有大小佛塔數(shù)座、小經(jīng)堂,“轉經(jīng)輪”堂、“更仁”佛堂、施尸臺以及供僧俗群眾閉關誦經(jīng)用的幾十間房屋。 巴塘-臺是公元1100年由藏傳佛教直貢噶舉派創(chuàng)始人覺哇久丁桑貢選定的康區(qū)最大的殊勝-臺之一,據(jù)說是一塊佛經(jīng)中所描述的“地有八辨蓮花相,天有九頂寶幢相”的風水寶地。在-臺中央地下有“十相自在”伏藏及上中下三個壇城等瑞相。因此,是千百年來,巴塘、結古等遠近四方信眾進行-的理想之地。青海玉樹州……[詳細]
巴塘熱水溝
  介 紹 巴塘熱水溝位于距州府所在地結古45公里的巴塘鄉(xiāng)南面山谷。海拔3900米,谷內曲徑通幽,植物茂盛,野生動物眾多,風景宜人。谷中多溫泉,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據(jù)有關文字記載,巴塘熱水溝溫泉沐浴療疾的歷史非常久遠。在每個泉水池的石頭上都有藏文刻著該泉眼的療疾功能,這些藏文有的清晰可辨,有的已被風化而難以辨認。 青海玉樹州……[詳細]
176、通天河
通天河
  介 紹 沱沱河與當曲在沱沱河大橋下游60公里囊極巴隴地區(qū)匯合后稱為通天河,長江的正源沱沱河發(fā)源于各拉丹冬,通天河是長江流經(jīng)玉樹州的名字,全長800公里,穿行于唐古拉山脈和昆侖山脈的寬谷之中。在青康公路上旅行,在距離結古鎮(zhèn)20千米的地方,可以看到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的紀念碑,旁邊就是氣勢磅礴的通天河。 這里風光險峻奇絕,自古以來就是西寧通往玉樹、青海通往西藏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通天河上游的一大天塹。過去,來往頻繁的漢藏使者,傳經(jīng)布道的僧侶,求神拜佛的信民,以及南來北往的旅者,經(jīng)常仆仆于這條古道上,顛沛于通天渡之間。西游記中著名的過渡曬經(jīng)的章節(jié)就發(fā)生在這里。如今的通天渡已經(jīng)建起了一座七孔鋼筋水泥大橋。漂泊千年的牛皮筏子已經(jīng)成了人們獵奇攝影追逐的目標。青海玉樹州……[詳細]
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間的交通大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道路,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jīng)之路。著名的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走的就是這條大道。它的形成和暢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玉樹自古是連接西藏、四川、西寧的交通要道,是唐蕃古道的必經(jīng)之地。境內以古道和商路為主線,一路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更是多姿多彩,美不勝收。若巡游此道,你將會領略到絢麗的高原風光和神奇的江河源頭,貝溝的千年古雕尤其令人神往。地址:青海玉樹縣境內,唐蕃古道的走向和沿線所經(jīng)站點與青康公路基本一致類型:古道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詳細]
178、桑周寺
桑周寺
   介 紹 桑周寺是為保護藏娘古塔而建的。公元1260年藏傳佛教高僧嘎阿尼當巴(曾任元朝帝師)在古塔之旁修建了該寺。桑周寺現(xiàn)有大小經(jīng)常3座、佛殿4座和僧舍等建筑。寺內保存的許多宗教文物,在人物刻畫、制造工藝等方面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桑周寺現(xiàn)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青海玉樹州……[詳細]
179、濘吉湖
濘吉湖
  介 紹 濘吉湖位于離玉樹縣結古鎮(zhèn)約60公里的玉樹縣上拉秀鄉(xiāng)境內,海拔4200米左右,湖面90多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有30米左右。湖水礦化度較高,屬咸水湖,湖中盛產(chǎn)高原裸鯉魚。每逢春夏季節(jié),斑頭雁、魚鷗、赤麻鴨、大天鵝、黑頸鶴等鳥類在此孵卵育雛。 濘吉湖清澈透碧,猶如一面美麗的明境鑲嵌在青山深入,牛羊、帳逢環(huán)抱四周,景色十分誘人。傳說,每逢-十五夜晚,從湖中傳來奇妙的樂器聲響。當?shù)匕傩瞻汛撕顬槎饶钙兴_的圣湖,于每年七八月份教舉行祭祀活動。青海玉樹州……[詳細]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qū)
  介 紹 隆寶灘位于青海省玉樹州首府結古鎮(zhèn)西南約80公里的地方,兩面高山聳峙,平行延伸,中間有一塊長10公里,寬3公里的溝谷地帶,上面裸露著湖泊殘跡,礫石壘壘,實際是高山草甸類型的沼澤地。拔海四千尺以上,氣候寒冷,即使五、六月里下小雨也經(jīng)常夾雪,有時天色晴明,突然會冰雹雨雪驟至,使人感到難以適應。 但這獨特奇異地理環(huán)境,卻是青藏高原珍禽異獸及一些貴重藥材的產(chǎn)地,被世界鳥類專家譽為“黑頸鶴之鄉(xiāng)”,是世界鳥類專家和科研工作者矚目和向往的地方,有世界珍禽研究所至今未能獵獲的高原珍禽黑頸鶴,還有斑頭雁、棕頭鷗、雁鷗、赤麻鴨、秋沙鴨、雪雞等十余種禽鳥。 保護區(qū)為東西長約25公里,總面積100平方公里的狹長山間盆地,四周高山環(huán)抱,海拔大都在5000~5500米,盆地底部海拔4100~4200米,年均溫-4……[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