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間,儒學名臣張栻隨父張浚遷居潭州(今長沙),常到長沙城南的妙高峰下游玩覽勝,此處景色宜人,與岳麓山隔岸相望,遂有創(chuàng)立書院之心。此后開鑿亭沼,修建精舍,經過幾年時間的籌備,紹興三十一年(1161),創(chuàng)城南書院于妙高峰下。張浚書“城南書院”額。乾道元年(1165),張栻開始在這里授徒傳業(yè)。城南書院采用個別鉆研、相互問答、集眾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研習儒家經籍為主,間或議論時政,對湖南學術思想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使之成為“昔賢過化之地,蘭芷升庭,杞梓入室,則又湘中子弟爭來講學之區(qū)也”。書院舊址寬闊,屋宇引所、基地園土26處。書院有監(jiān)院、講堂、書房等六齋。另設納湖、月榭、卷云亭、所雨舫、采菱舟、養(yǎng)蒙軒、麗澤堂、禁蛙池等10處景點。乾道三年(1167),朱熹自閩來訪,與張栻會講于岳麓、城南二院……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