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261、一覽亭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覽亭為蕭山名勝,明嘉靖十年(1531)由郡守洪珠建造。近望湘湖,遠眺錢江,人稱“石巖望秋”,為原湘湖八景之一。清乾嘉年間此處為文人會聚吟詩之地。其時詩人湯金釗曾留有詩句:“巖下僧歸云乍截,樓頭鐘動日先殷(盤)。幽尋一覽亭何處,剩有香泉浸蘚斑!笨箲(zhàn)時期,中共蕭山縣委曾秘密--于此。1941年,日寇侵占蕭山,毀亭建堡,殘害黎民百姓,一覽亭遂成遺址殘跡,F(xiàn)一覽亭于1994年冬(在原址稍西北側(cè))由浙江亞太機電集團公司捐資重建,終于使一覽亭恢復(fù)了歷史原貌![詳細]
鐘阿馬烈士陵園
  鐘阿馬烈士陵園位于交通方便的云許公路邊,佛山村附近的茶墩山下,坐北朝南,墓后群山起伏,蒼松翠柏,襯托出烈士陵園的莊嚴肅穆。整個陵園比原來的墓地擴大許多。鐘阿馬烈士是聞名全省的南鄉(xiāng)砍竹暴-動-的主要領(lǐng)導(dǎo)者和指揮者,曾任中共上堡黨支部書記,中共蕭山縣委委員,南鄉(xiāng)農(nóng)民武裝組織“鐵血團”團長,南鄉(xiāng)砍竹暴-動-總指揮。砍竹暴-動-失敗以后,鐘阿馬不幸被俘,于1930年8月30日在臨浦峙山腳下英勇就義。解放后,黨和政府多次撥款、修建了鐘阿馬烈士墓,后又定為蕭山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擴建烈士陵園,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設(shè)施更加完備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263、湯壽潛故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湯壽潛故居
  湯壽潛故居位于進化鎮(zhèn)大湯塢新村,由祖宅和新宅兩部分組成。2017年和2020年,區(qū)、鎮(zhèn)兩級分別對新宅和祖宅進行了整體修繕。2018年,進化鎮(zhèn)對新宅進行了陳列布展,開放為湯壽潛故居陳列館。去年,湯壽潛故居陳列館被公布為省級鄉(xiāng)村博物館。湯壽潛,人稱“布衣都督”,新宅辟為陳列館之后,生動地展示了湯壽潛先生愛國愛民,立志圖強,克己奉公,勤政廉潔的高尚情懷,是一部愛國主義與廉政教育的活教材。故居為三間西向木構(gòu)建筑中的北端一樓一底,是湯壽潛出生之屋。舊居離故居不遠,為一四和院,前臨池塘。院內(nèi)正屋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中為天井。2023年7月,入選浙江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264、蕭山極樂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蕭山極樂寺
  極樂寺是蕭山市坎山鎮(zhèn)勇建村航塢山麓的一座寺廟。一九九四年十月,經(jīng)杭州市人民政府批準開放,并定名為「極樂寺」,屬蕭山市開放寺院。該寺所處地形獨特,「青龍白虎,左旗右鼓;前有朝拜后有講,像把帝王太師椅!箵(jù)當?shù)孛癖妭髡f∶當年劉伯溫怕此地出反王,就從水塔橋開始破局,把東江的十個運串烏龜似的小山頭砍成二段,痕跡至今猶存。海智法師在發(fā)動民工開拓大雄寶殿地基時,正好掘出一塊陶瓷八卦牌和一個空洞,空洞內(nèi)很有規(guī)律地排著五枚泥蛋,似在黃卵。今人以為此乃劉國師鎮(zhèn)山之物,可惜保管不妥,此物被盜,至今下落不明。極樂寺青山環(huán)抱,松竹相間,風景秀麗。「錢塘江邊起群峰,深入山中又一春!勾说匮ㄏ蚯珊,寺中兩眼泉井,冬暖夏涼,天旱不涸,水澇不溢,可口甘甜![詳細]
265、蕭山地藏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蕭山地藏寺
  地藏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瓜瀝鎮(zhèn)航塢山,始建于宋熙寧六年(一○七三年),有高僧無能大師覓居到此,觀看寶地,結(jié)草為庵,獨來獨往苦修三年。當時閩南佛教衰退,僧人無居修持,十方叢林高僧大德云游四海,尋覓寶地定居。明朝初年有天臺圓通大和尚及法徒寂照,來此又建茅庵供奉地藏王菩薩,取名為地藏庵。每逢七月香客頗多,當時名播杭、紹、蕭等地,掛單僧人越來越多,香火旺盛。歷史清乾隆五年七月三十日,有天臺方光寺法本、法忠二位高僧尋覓到此,見茅庵清靜而定居修持當年改為地藏寺,為正宗第二十二世、二十三世,現(xiàn)石碑存記。乾隆九年七月三十日地藏顯圣,大放慈光,進香者達千人之多,隨即大興土木,建起天王殿、大雄寶殿、方丈室、齊堂等殿堂殿宇九十多間,使地藏寺盛極一時。同治六年為洪楊所毀,當年復(fù)興。至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毀……[詳細]
266、航塢山
  航塢山,蕭山東部名山,因古時錢塘江上往來船只,皆以此山為航標而得名。春秋戰(zhàn)國時期,航塢山一帶曾是越王勾踐的軍港,據(jù)《越絕書》記載,勾踐任命了一位長官,雇傭了七十名士兵在此駐防守護。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王錢镠曾到航塢山來放步踏勘,所以航塢山又叫王步山。唐宋時期,這里一直設(shè)兵駐守。明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553-1555),參將湯克寬、督臣胡宗憲,在這里大破來犯倭寇,在明代浙東抗倭史上留下重要一筆。相傳春秋時越王勾踐曾到此山,觀此山氣勢不凡,連綿不絕,隨及心中許愿,如此山有一百個山頭便定都于此以延續(xù)越國王霸之業(yè),可數(shù)來數(shù)去航塢山只有99個山頭,原來他忘記數(shù)自己腳下的這個山頭。以為天意,遂罷定都與此的念頭,遺憾而去。元代詩人薩都剌游覽航塢山作詩四首,其中有一首《航塢山(五律)》:“拂衣登絕頂,……[詳細]
  清葛壯節(jié)公故里表位于進化鎮(zhèn)山頭埠村。葛云飛故里表約建于民國廿七年(1938),表座四面陰刻“民族英雄”四個大字,表高4.18米,呈正方形,下端寬、頂端窄,逐漸向上微收,朝東向正面陰刻是隸書“清葛壯節(jié)公故里表”![詳細]
  在臨浦鎮(zhèn)通二村一帶,古稱苧蘿鄉(xiāng),相傳為越國美女西施故:里,今有西施古跡群14處。苧蘿山、--石在西小江東邊,海拔127米。清康熙《蕭山縣:志》載:“苧蘿山在縣南二十五里苧蘿鄉(xiāng),下有西施宅,上有--石!毕鄠魑魇⿰y畢,將姻脂水潑于石上,日久變紅;又說,為西施告;別故鄉(xiāng)時,泣血所致!笆--延朝旭,江帶春紗繞綠蕪”,清單隆周詩即詠此,今開宕取石,多有損傷。浣紗溪在苧蘿山西,南源麻溪,北匯西小江,流經(jīng)通二村、施家渡等村,長約2500米,寬15米至20米,兩岸綠樹,流水清澈。西施從小喝浣紗溪水長大,長成后常在溪邊浣紗,故名。唐代范攄《云溪友議》:“王軒游西小江,泊舟苧蘿山際,感國色埋塵,愴然題西施石,日:‘嶺上千峰秀,江邊細草青,今逢浣紗石,不見浣紗人’。西施里即苧蘿村,今通二村、施家渡村,舊稱東……[詳細]
269、夢筆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夢筆橋俗稱江寺橋。位于城廂鎮(zhèn)文化路江寺前,跨城河,為單孔石拱橋。南宋《嘉泰會稽志》載,為南朝齊建元(479—482)中建,傳取江淹“夢筆生花”事名,F(xiàn)橋為清代重修。橋長14.5米,面寬2.5米。橋孔跨徑5米。拱圈以縱聯(lián)分節(jié)并列砌置。橋上設(shè)欄板、望柱。1984年,在橋畔立一石碑,鐫“古夢筆橋”,祝遂之書華鎮(zhèn)詠橋詩。1993年4月,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南朝齊建元中建,取江淹“夢筆生花”事名,F(xiàn)橋為清代重修,單孔石拱橋。南北走向,跨于江寺前城(蕭紹運河)上。橋長14.5米,面寬2.5米。橋孔跨徑5米。拱圈以縱聯(lián)分節(jié)并列砌置。橋上設(shè)欄板、望柱。……[詳細]
270、回瀾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回瀾橋位于城廂鎮(zhèn)蕭山精神病院北側(cè)。建于1792年,橋面總長度為21.4米,跨徑8.8米,天高5.45米,橋面寬3.8米,南北兩邊均有石階21級。橋的東西兩側(cè)石壁上均嵌有條石楹聯(lián)一副,上聯(lián)道“半市七橋足征東土人煙聚”,下聯(lián)為“一河六塔匯使南流地利興”,反映出當時蕭山的繁榮景象。究其含意:“半市七橋”,若從回瀾橋從東向西依次排列,應(yīng)為:回瀾橋、東陽橋、板橋、鳳堰橋、江寺橋(夢筆橋)、倉橋、市心橋!耙缓恿保蚰昃檬,無法列舉。但在記憶中,城南原大通橋(石拱橋,上世紀80年代被拆)北側(cè)有一座古塔,此塔在大躍進年代被拆除,據(jù)說當時曾從塔基底層挖出青花瓷瓶,還有鎮(zhèn)塔用的銅鏡及一些線裝經(jīng)本。城西西山腳邊原隆興寺(當時的糧食局倉庫旁)中也有一座古塔![詳細]
271、祗園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祗園寺
  祗園寺位于城廂鎮(zhèn)體育路9號,是蕭山最具規(guī)模,也是佛教禪宗中較為規(guī)范的一座寺觀,是古代蕭山乃至整個浙東地區(qū)頗有影響的佛教勝地。據(jù)南宋嘉泰《會稽志》記載:該寺是東晉六年(331)由一位名叫許詢的士大夫舍宅改建的,初名崇化寺。佛教傳入蕭紹地區(qū)始于東漢靈帝中平年間(184-189),也就是說,祗園寺初建時距佛教傳入蕭紹僅只有百余年,其歷史淵源可謂流長。……[詳細]
272、江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寺
  江寺,南朝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江淹子昭玄舍宅建寺,為蕭山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保單位。江寺公園因依江寺而名。公園占地30030平方米,原址及相鄰改造地塊為居民住宅,房屋破舊,密度大,是蕭山舊城改造的難點。區(qū)政府為實現(xiàn)“創(chuàng)大都市強區(qū),建現(xiàn)代化蕭山”的目標,下決心將該地塊進行改造,列為2001年度為民辦實事的十件大事之一。共拆遷居民821戶,拆遷面積達58000余平方米,創(chuàng)蕭山舊城改造拆遷歷史之最。公園為我國傳統(tǒng)的寺觀園林風格,依托江寺,除融江南古典園林特色外,還深刻挖掘蕭山文化底蘊,為蕭山城區(qū)歷史文化的又一載體。……[詳細]
  節(jié)孝承恩坊,位于蕭山區(qū)義橋鎮(zhèn)新壩村上埠西37號南,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石質(zhì),仿木構(gòu),四柱三間五樓,歇山頂,面闊8.3米,高9米。牌坊浮雕麒麟、仙鶴、斗拱組合,象鼻昂作,四角起翹。脊頂兩端吻獸,中間欄桿式裝飾。建筑結(jié)構(gòu)緊密,用材講究,式樣美觀,采用浮雕、透雕等多種雕刻手法,保留了清代的建筑藝術(shù)風格。該牌坊為蕭山區(qū)保存最好的牌坊。據(jù)乾隆《蕭山縣志》記載:倪潤妻金氏29歲守寡,76歲去世,雍正七年(1729)受旌![詳細]
274、朱鳳標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鳳標墓位于所前鎮(zhèn)山里沈村里仁嶺。朱鳳標逝世后葬于山里沈村上年王山,文革期間被毀,1994年重修。墓前面列有曾孫朱家氵晉書的圣旨;兩側(cè)鑲有華標、石獸等物。……[詳細]
蕭山白龍寺
  航塢山上有一座白龍寺,坐北朝南,三進神殿,為北宋熙寧(公元1068——1077年)年間所建。白龍寺幾經(jīng)滄桑,時毀時建,現(xiàn)存后殿是明代建筑,最后一次修建為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正殿內(nèi)有“暗龍湫”(又稱龍井、隱泉),活水清冽,常年不干,堪稱一奇。寺后有一白龍?zhí)叮端禎巢豢莶灰。到廟里來頂禮膜拜者,多借簽筒、簽書,求子求學求婚姻,求財謀事問病延壽消災(zāi)之類。香客曰:求此廟之簽可預(yù)告兇吉禍福,甚是靈驗。現(xiàn)白龍寺的“航塢聽梵”已被列為與“湘湖云影”齊名的“蕭山十景”之一。若想體驗一種靜穆,那就去航塢山上的白龍寺。僧人唱經(jīng)的時候,隨著眾人盤膝而坐,遁空一切聽經(jīng),尋求的是一份內(nèi)心的寧靜。梵語雖無驚世之句,但卻有包羅萬象的人生哲理,教人曠達行善,達到忘我的境界。透過心靈的安定和凈化,能躍入一個寬廣……[詳細]
276、蜀山遺址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蜀山遺址坐落在河莊鎮(zhèn)蜀南村蜀山,1956年發(fā)現(xiàn),經(jīng)考古發(fā)掘,出土青銅矛、紡輪、稻谷灰化石、鹿角等100多件,陶片10余筐。第一、二層為距今2300年至2700年間的商周時期的印紋陶堆積層,第三層屬良渚文化堆積層。1987年又出土玉璧、玉琮、石鉞等7件文物,均屬良渚文化典型器物。蜀山原是錢塘江邊一座小山,歷史上錢塘江幾度改道。蜀山忽南忽北,變化不定。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文化堆積層,起著浙江古文化南北交流融合的作用。蜀山遣址是我省現(xiàn)存一處高祭臺類型文化遺址,別看其海拔只44米,正應(yīng)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古話。……[詳細]
277、張同泰藥店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同泰藥店創(chuàng)始人張梅,浙江慈溪人。清嘉慶五年(1800年)在杭州新宮橋下開設(shè)茂昌藥號。嘉慶十年,盤進沈同泰藥號而取名為張同泰。咸豐初,他購地4余畝把張同泰擴建成杭城一流的大藥店,并在靴兒河下等地增開益元參號。張同泰生產(chǎn)各種丸散,膏丹,藥酒,在杭嘉湖一帶享有盛名,和胡慶余堂,葉種德堂齊名號杭州三大藥堂。民國元年,藥店經(jīng)大規(guī)模翻建后,新屋落成,重建石墻門,上刻“萬象”商標!皬埻卞兘鸫笞朱陟谏x,大門兩旁懸掛“張同泰道地藥材”銅牌,自制傳統(tǒng)成藥360余種。文革期間,張同泰鋪面雕花匾額碑刻,悉被砸毀,改名春光藥店,原建筑面積2596平方米,1981年部分房屋改建為醫(yī)藥站宿舍。沿街店面呈原貌,后面房屋大部分已經(jīng)拆除。1988年恢復(fù)“張同泰藥店”原名。保護范圍:東至中山北路西側(cè)路緣石線,南至6層及……[詳細]
海潮寺舊址
  大明萬歷年間,杭州高僧蓮池大師為弘揚佛法、利益眾生,遣弟子在古城草橋門外的大堤旁修建了一座大廟,寺內(nèi)有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經(jīng)書房及眾多的香客房舍,鑄有大鐘。因瀕臨錢塘江口,朝聽潮、夜聞汐而起名為海潮寺。清嘉慶年間,海潮寺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地擴建,擁有有殿宇僧房客舍三百余間,與靈隱寺、凈寺、昭慶寺被并稱為杭州“四大叢林”。一九四四年,秋季,海潮寺遭雷擊失火,大雄寶殿和藏經(jīng)樓等諸多建筑被焚,僅遺天王殿及部分經(jīng)堂僧舍。大躍進年代,這里建起了杭州橡膠廠,并發(fā)展成為今日的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2012年初,杭州市規(guī)劃局計劃在錢塘江的南北兩岸復(fù)建海潮寺,分為海潮寺南院和北院,與臺山摩崖石刻、形成“0-一線”景觀帶狀格局。揚眉有《海潮寺》云:海潮澎湃錢水涼,煙雨江巒幽韻長;蓮池懸鐵說佛法,禪凈雙修持戒強……[詳細]
  王文韶大學士府建于清末,屬中式宅院,位于清吟巷3、9、10、11號。原為清末重臣、大學士王文韶府邸。王文韶祖上曾居清吟巷,后家道中落。待王文韶重興家業(yè),當上大官后,了解到曾有五只紅蝙蝠繞梁飛行于祖宅的吉利之兆,遂耗巨資興建規(guī)模宏大的住宅。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外擴約3—15米范圍,東至東側(cè)清吟巷東界,南至清吟巷南界,西至西側(cè)小巷西界,北至清吟街南側(cè)道路紅線,總面積為5244平方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一級建設(shè)控制地帶:東至東側(cè)道路紅線,南至清吟巷以南約25米,西至龍華巷東側(cè)道路紅線,北至清吟街南側(cè)道路紅線,總面積為10365平方米。二級建設(shè)控制地帶:東至紫金觀巷東側(cè)道路紅線外擴約55米,南至一級建設(shè)控制地帶,西至皇浩巷東側(cè)道路紅線,北至清吟街南側(cè)道路紅線北擴約30—50米,總面積為10091平方米![詳細]
圣果寺遺址
  圣果寺遺址年代為五代至明,位于將臺山與鳳凰山之間笤帚灣西面。圣果寺,又名勝果寺,原稱崇圣寺。隋文帝開皇二年始建,唐昭宗乾寧間元著文喜禪師重建。宋室南渡,這里被劃作殿司衙,徙寺包家山。元還故址,至正年間毀,明洪武年間重建。此地雖迭經(jīng)變幻,但存留的古物頗多,可以說是鳳凰山古跡最集中的地方。有西方三圣浮雕、十八羅漢造像,宋高宗趙構(gòu)手書“忠實”兩字題刻,還有鳳凰池、放光巖以及賞月佳景月巖等名勝。保護范圍:現(xiàn)狀遺址范圍,西北至140米等高線處,總面積為36169平方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