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新疆 > 哈密市 > 伊州區(qū)旅游

伊州區(qū)旅游景點介紹

哈密墩墩山烽燧
  墩墩山烽燧 : 位于哈密市沁城鄉(xiāng)頭工村西南約2公里的墩墩山頂,東經(jīng)94°34′16″,北緯42°41′37″,海拔1 529米。烽燧為清代遺存。外層用石塊壘砌,中間填以石塊和土,并夾筑木棍。平面呈圓形,殘高4.5米,底徑約8米左右。在墩墩山山坡、山頂采集到夾砂紅陶片![詳細]
  拉克蘇木烽燧 : 位于哈密市二堡鄉(xiāng)拱拜爾灣村西南約4公里,東經(jīng)43°16′33″,北緯43°56′33″,海拔756米。 烽燧為唐代遺跡。系土坯、紅柳枝、蘆葦?shù)葕A筑而成,殘高近8米,底座邊長約13米。采集遺物為夾細砂紅陶殘片。此烽燧是現(xiàn)存距哈密市最后一座。哈密拉克蘇木烽火臺呈四棱臺狀, 正剖面呈梯形。殘高7~8米,基底平面為正方形,邊長 13米。頂面亦為正方形,邊長9.1米。烽體系土坯結(jié)構(gòu), 土坯尺寸35×20×10厘米。每隔65~75厘米不等便鋪一 層厚約9厘米的蘆葦墊或紅柳棍。周圍采得數(shù)塊夾細砂 紅陶片。除兩片分別飾有刻畫的旋紋、豎線紋外,其余 均素面。器口一塊,為一小罐口部,輪制、侈口、尖唇。 從構(gòu)筑方式和地面采集的遺物觀察,當為唐代遺存![詳細]
阿勒屯古街
  阿勒屯古街坐落于哈密市伊州區(qū)回城鄉(xiāng),2008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歷史文化名村”,2023年入選自治區(qū)“非遺集市”、夜間經(jīng)濟示范街區(qū)。隨著文旅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推進,阿勒屯古街濃郁的非遺文化魅力,吸引著八方游客,成為游客到哈密旅游打卡的首選地。近年來,回城鄉(xiāng)在把傳統(tǒng)精品文化挖掘好、打造好的基礎上,注重保護和發(fā)展非遺資源,培養(yǎng)非遺傳承人,加快設施建設,累計投入121萬元,相繼打造了葫蘆、農(nóng)民畫、木卡姆樂器研學館及阿勒屯非遺工坊。如今,當?shù)氐姆俏镔|(zhì)文化遺產(chǎn)不僅實現(xiàn)了良好的傳承,幫助農(nóng)村勞動力實現(xiàn)了就業(yè)致富,還拉動了當?shù)芈糜螛I(yè)的發(fā)展,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能![詳細]
煥彩溝石刻
  煥彩溝石刻位于哈密市以北約45公里處。體長33.2米、寬3米、高2米的方體天然石頭。碑的南側(cè)右端殘存漢文“維漢永和五年六月十五日”和“沙!弊謽,初刻于東漢。碑的西面左端刻有兩行楷書,隱約可辨首行“唐姜行本”四字及末行“貞觀”“十四年六月”,為--利用漢碑而刻!盁ú蕼稀比齻大字是清代所刻。相傳這里曾是唐代樊梨花行軍途中休整的地方。因為從這里越往山里走,天氣會越?jīng)觯艋仡^往山外走,天氣則會越熱,所以樊梨花才傳令人馬在此停留,進行了點將換裝,并為死難將士在這里準備了棺木,當時人們見此情景,便給此處留名叫棺材溝。棺材溝一直沿用到清代,一次寧遠大將軍岳鐘琪路過這里,聽說這條溝叫棺材溝,覺得很不好聽,也不吉利,又看到溝內(nèi)那斑斕奪目的眾多大大小小的鵝卵石,便下令改為今日的煥彩溝。南山口附近的洪積扇上有……[詳細]
新疆哈密河國家濕地公園
  新疆哈密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哈密市,總面積1500公頃。哈密河濕地公園分為東哈密河和西哈密河,北起哈密河出水口,流經(jīng)哈密市城區(qū),南至鶴鳴湖。擬建哈密河國家濕地公園規(guī)劃面積1200公頃,濕地面積830公頃。根據(jù)國家濕地公園分期建設目標,哈密河國家濕地公園規(guī)劃期限7年,分為三期,近期3年(2014-2016年),中期2年(2017-2018),遠期2年(2019-2020年),經(jīng)初步概算,總投資1.135億。今年是項目實施的第一年,計劃建設項目有植被恢復、水域清淤、圍欄工程、濕地保護宣傳教育、增置科研設備、配置巡視設備等。哈密河流域濕地,被譽為哈密綠洲之腎,流域內(nèi)濕地生物資源豐富,也是咱們哈密區(qū)域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最密集的場所之一,經(jīng)過兩年建設的哈密河國家濕地公園項目,取得了顯著成……[詳細]
哈密木卡姆傳承中心
  哈密木卡姆傳承中心建筑面積4875平方米,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主體四層。一層主要有木卡姆傳承使用的演藝大廳、教室、宿舍、資料室、外部廣場和舞臺控制室、庫房等;二層大廳,900多平米,主要沿四周墻壁展示維吾爾十二木卡姆的產(chǎn)生、發(fā)展、演變的沿革,以圖片、壁畫、文字、雕塑等藝術展現(xiàn)形式,全面反映“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瑰寶——維吾爾木卡姆”的文化形式、特色和內(nèi)容。大廳空間主要作為冬季中小型展演場地。三層東部是可容納60人觀看專門演出的展演廳,在這里不僅可以為木卡姆傳承人提供排演、演練場地,也是觀光者欣賞木卡姆藝術的小型場地。西半部是專門展現(xiàn)哈密木卡姆的產(chǎn)生、傳承、發(fā)展過程及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價值的哈密木卡姆展廳。四層主要用來展示哈密地區(qū)現(xiàn)已申報的各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展覽場地![詳細]
五堡墓群
  五堡墓群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哈密市屋堡鄉(xiāng)西北約2公里的戈壁深處,距今3200多年,是個面積約5000平方米的原始社會晚期的氏族公社墓群。墓地分布在一土包上,平面呈半圓形,墓葬排列密集,在地表不見封土,出土有木器、陶器、石器、骨器、銅器、毛紡織品、皮革制品、干尸等。墓區(qū)于1978年發(fā)現(xiàn),經(jīng)三次發(fā)掘共清理墓葬113座,F(xiàn)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堡古墓群不僅在青銅時代的文化研究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對研究新疆民族起源和發(fā)展上,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堡墓葬墓表為一層厚10-20厘米的沙礫,沙礫層下為厚10-20厘米的灰色細沙石,墓口在灰色沙土層下,雜有石灰石或石英成份,墓穴多為長方形土坑,大多有生土或土坯的二層臺,上封蓋加工過的胡楊木,墓內(nèi)多葬一人,側(cè)身曲肢,出土隨葬品多為日常生活用……[詳細]
哈密回王墓
  哈密回王墓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棗井,是清代新疆哈密歷代回王及其家族的陵園,俗稱“回王墳”、“王爺墳”。陵墓建筑群占地面積約1.3公頃,四周有圍墻。建筑群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大拱拜(即回王墳),埋葬著七世回王伯錫爾及其大小福晉,八世回王默哈莫德及其王妃、王族40人。該墓為新疆著名的伊斯蘭建筑,下方上圓,通高17.8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雄偉壯觀素雅莊重。第二部分是南邊的五座亭式木結(jié)構(gòu)小拱拜,東西排列,為歷代回王陵墓,現(xiàn)完整保存的只有兩座。第三部分為艾提卡大禮拜寺,該寺東西長60米,南北寬36米,占地2280平方米,可容納5000人做禮拜。大寺頂棚內(nèi)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飾花卉圖案及阿拉伯文古蘭經(jīng),是哈密地區(qū)最大清真寺。2006年5月,哈密回王墓作為清至民國時期古墓葬……[詳細]
哈密王景區(qū)
  哈密王景區(qū)是2008年4月由哈密王府和哈密王陵合并成立,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總占地面積78畝。由于哈密回王在歷史上對維護新疆統(tǒng)一、促進民族團結(jié)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哈密王景區(qū)又是一處宣揚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jié)的重要基地。哈密王府曾是新疆規(guī)模最大,建筑最宏偉,風格最獨特的一座宮廷建筑。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哈密一世回王額貝都拉進京朝覲,次年返回時,從北京請來漢族工匠設計重建哈密回城和哈密王府。1706年哈密回城和哈密王府正式落成,歷時7年。肖雄在《西疆雜述詩》中,對哈密回王府是這樣描述的:“王府在城東隅,附墻筑臺,高出城墻,出門內(nèi),正宅三層,皆在平地。宅之右,即拾級登臺,臺上屋舍回環(huán),懸窗下瞰,其內(nèi)院也。宅左,步長廊,更進一門,則園林在焉,亭臺數(shù)座,果樹叢雜,名花異……[詳細]
白楊溝佛寺遺址
  佛教寺遺址位于哈密市柳樹泉農(nóng)場白楊溝村東1公里處的白楊河上游,白楊河水自中部流過,將其分成東西兩部分,又名臺藏佛寺遺址,此系唐代佛教興盛時期的大型佛教遺址,是哈密地區(qū)年代較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寺院。佛教寺遺址主要遺存在白楊河西岸,構(gòu)筑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在斷崖立面上鑿出窟體后,再用土坯砌筑,并在窟前接砌前室;二是利用斷崖直接開鑿成窟;三是在與斷崖相接的臺面上用土坯砌建成窟,此三種建窟形式與吐魯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大同小異,洞窟的平面大致有兩類,以長方形居多,方形次之,有單窟,也有兩窟和三窟相連,內(nèi)壁均抹草泥,現(xiàn)依稀可見彩色壁畫。……[詳細]
11、三屯河
三屯河
  三屯河景區(qū)位于新疆省哈密市, 河河水流過廟爾溝草原,如同美麗的少女配以晶瑩的水晶項鏈,這里青山環(huán)抱,松林如濤,溪流湍急,植被茂盛,由于人類極少涉足,基本保護了天山雄渾伏美的原始風格,山頂白雪皚皚,山坡背陰面為墨綠色冷杉林,山腳下綠草如茵,廣闊的草原與天際相連,遠遠望去,景色層次分明,對比明顯,構(gòu)圖精巧,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詳細]
拉甫喬克故城
  拉甫喬克故城位于哈密市五堡鄉(xiāng)四堡村內(nèi),東距哈密市65公里,拉甫喬克故城頗具規(guī)模,有南北二城,平面呈“呂”字形,由于白楊河水自兩城間流過,致使古城遭受破壞,城內(nèi)已被辟為村民居住地或果園,原有建筑大多被毀,在古城內(nèi)外發(fā)現(xiàn)的陶片主要是夾砂紅、灰陶。多為輪制,火候較高,紋飾以花邊刻線和附加堆紋為主,器形有罐、甕等。從形制特點看,與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0土器物多有相同或相近似之處![詳細]
五堡古墓群
  五堡古墓群位于哈密市西南絲綢之路古道上的五堡鄉(xiāng)村西北側(cè),距哈密市區(qū)約75公里的白洋河流域,是現(xiàn)在維吾爾族聚集的地方,為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群總面積約500平方米,座落在一臨水的土丘上。1986年,自治區(qū)考古工作隊以及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有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對該墓葬進行發(fā)掘,面積300平方米,墓葬29座。初步探明其形制為豎穴土坑,土坯墓,葬式為單人側(cè)身屈肢一次葬;出土器物主要有皮、茂、銅、陶、木、石等制品。經(jīng)有關專家考證及儀器測定表明,屬距今約2900~3200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是金古并用時期的古墓葬。在諸多出土器物中,最著名的是3具干尸,干尸出土時其衣飾、膚肉基本完好無損,其中有一具干尸身著光面羊皮大衣,頭戴紅綠色格子的毛織物,腳蹬素色皮靴,其大衣外又拉腰系著一塊淺灰色磨刀石和一只裝有青銅……[詳細]
焉不拉克古墓群
  介 紹 焉不拉克古墓群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哈密市柳樹泉農(nóng)場焉不拉克村,面積達8000平方米,是新疆東部最重要的一處青銅時代的墓地,距今約4000年。墓葬分布在兩條西北一東南走向的土崗上,地表沒有明顯痕跡。墓葬形制主要有豎穴土坑墓、豎穴生土二層臺墓,葬式為曲肢、直肢兩種。隨葬品主要有陶器、石器、木器、銅器、鐵器、金器、骨器和毛紡織品等。彩陶紋飾與甘肅地區(qū)四壩文化和辛店文化彩陶紋飾相似。新疆哈密市……[詳細]
墩墩灣巖畫
  導 游 墩墩灣位于哈密市沁城鄉(xiāng)頭宮村,有瀝青馬路直通,交通極為便利。介 紹 巖畫位于墩墩灣山溝的西面,溝寬100米,大多為現(xiàn)代農(nóng)田開墾利用,有小溪從巖畫旁流過。巖畫位于一塊花崗巖上,巖面節(jié)理非常清楚,巖石為不規(guī)則的方體形狀,長3.3米,南面最長處4.1米,高2.4米。巖畫內(nèi)容為牛的造型,尺寸為45×45厘米,另一幅為山羊的造型,幅面尺寸為50×30厘米。巖畫表面風化嚴重,從巖畫的風格看,雕刻手法簡單、粗獷,具有原始的巖畫制作工藝。  新疆哈密市……[詳細]
艾斯克霞爾古城堡
  艾斯克霞爾古城堡位于五堡西南23公里的東魔鬼城中,海拔350米,維語“破舊的古城”之意。艾斯克霞爾古城堡處在一片雅丹地貌的陡壁土巖丘中,背依雅丹而建,遠處望去,城堡和雅丹相融一體無法區(qū)分。城堡坐南朝北,為上下二層土坯建筑、殘高6~8米,建在離地面5米多的雅丹山丘的中上部。這是近代(清)維修過的防御性設施,主要有兩個城堡,上置晾望孔。在礫石地面上撒滿了大量陶片,陶質(zhì)有粗細砂紅陶,彩陶、紋飾有橫、豎及三角紋等,1998、1999年有人多次盜墓,干尸被棄之地面。這里環(huán)境極干熱,古河床中滴水不見,古城堡據(jù)推測自青銅時代至漢唐明清都在使用,這里的一切至今仍被謎團環(huán)繞,有待專家學者和考古愛好者去研究。新疆哈密市……[詳細]
天山之夏狩獵場
  導 游 天山之夏狩獵場位于哈密市區(qū)以東70公里處(沁城鄉(xiāng)堿泉子墩),占地1萬畝。介 紹 狩獵場自然地理環(huán)境好、交通便利、地勢開闊,距沁城太陽溝、猴娃山及巖畫較近,易于狩獵和開發(fā),是一個集農(nóng)、林、特禽養(yǎng)殖、野生動物繁殖、急救、狩獵、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0體。 狩獵場是一個天然的野生動物園,內(nèi)有馬鹿、鵝喉羚、北山羊、盤羊、獼猴、鴕鳥、孔雀、疙瘩雞、珍珠雞、火雞、野雞、野鴨、野兔等15余種野生動物,另建有隕石公園、土匪洞、神秘字、敖包、射箭場、飛碟射擊場、靶場、滑冰場、釣魚池、棋牌室等娛樂場所。 2004年公司修建機場并購進輕型飛機和熱氣球等飛行器,推出了航獵及多種空中服務項目,向多元化經(jīng)營發(fā)展。 在天山之夏狩獵場游客能充分感受狩獵追逐野生動物的新鮮刺激,領略戈壁奇觀海市蜃樓的亦真亦幻,探究隕石公……[詳細]
18、廟爾溝
廟爾溝
  導 游 哈密市東去25公里,行至天山南麓的一條木秀水清的谷溝,便是風景如畫的廟爾溝。介 紹這里曾是新疆哈密歷代回王行宮的所在地,但是今天行宮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1931年,行宮在哈密戰(zhàn)亂中被拆毀。 在行宮存在的盛期,那時它是一座巨大的花園,花園的背后是有著深紅色巖石的山峰。老回王喜歡到處旅行和收集各種各樣的植物,于是花園中種植著許多稀有的花木。這座花園有9重圍墻,并且每道圍墻之間的景色各不相同,人們從形狀各異的圍墻門洞之間穿行,如同一座迷宮。當老回王去世以后,行宮無可奈何的頹敗下去了。 在今天,廟爾溝里仍然還能看到行宮的遺跡。在行宮的背后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向西北面的一座砂巖山,山上排列著五座佛教洞窟,洞壁上壁畫的痕跡已經(jīng)破敗難辨,行宮西面的山腰上還存有一座7~12世紀的佛寺遺址。廟爾溝的山谷在春天……[詳細]
19、口門子
口門子
  導 游 由哈密市北行翻過天山,就到了口門子。這里是哈密、伊吾、巴里坤三條公路的連接點,曾是古絲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古代軍事上的險關要隘。介 紹 口門子是一個天山峽口,三面崇山峻嶺,-蒼茫。一出峽口,則是開闊的草原,綠野綿延。這里氣象多變,“六月雪”并不稀罕,冬季更是一派“-雪原”的北國風光。這里建有高原冰場,是訓練冰上運動員的理想場地。 夏季,金黃色的油菜花和鮮艷的野山花在綠色的草原上、青翠的山林間競相開放,養(yǎng)蜂人的小棚屋、蜂箱、紛飛的蜜蜂、蠕動的羊群,又為草原添幾分詩情畫意。遇雨則“無盡山色雨后添”?澙@的霧氣更給山林草原罩上一層神奇的面紗。電視劇《封神榜》中仙妖爭戰(zhàn)的場景就是在這里拍攝的,可見這里的景色給人以飄然天外的魅力。新疆哈密市……[詳細]
喀爾里克冰川
  導 游 哈密喀爾里克冰川位于鹽池鄉(xiāng)政府南10公里處,海拔高度4888米,至今仍是一處尚無一人攀到頂峰的處女峰。 介 紹 這里終年積雪,分布著大小63條冰川,尤其是喀爾里克山的平頂冰川,面積約0.7平方公里,平頂山之側(cè)的高山湖泊,其景色不亞于臺灣的日月潭,素有固體天然水庫之稱,系美麗的伊吾河的發(fā)源地。 冰川如嫻靜的少女立于群山環(huán)抱之中,山下是一天然瀑布,有如萬馬奔騰,傾泄而下,勢不可擋,被水底巖石激起的水滴如煙如霧,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道道彩虹。 山腳下是天然草場,草地如綠色的地毯,鋪滿了整個山巒,牧民的氈房,像白色的花朵,點綴其間,羊群則如片片云朵,慢慢地在山間飄蕩。有時真正的云會掩蓋過來,把所有的美麗變得朦朧而神秘,若在冬季大雪飄過之后,是地道的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會令所有的來訪者心靈震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