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永城市旅游

永城市旅游景點介紹

芒碭山漢興園
  漢興園景區(qū)位于芒碭山主峰南麓,內以繪畫、雕塑、石刻、聲光電等藝術手法集中展示劉邦反秦起義、建立大漢王朝的歷史功績。漢興園是為紀念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開創(chuàng)400余年大漢王朝功績,再現的明代斬蛇園勝景,2005年復修斬蛇園,易名漢興園,意為漢朝興起的源頭、劉姓發(fā)跡之地。漢興園是為紀念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開創(chuàng)400余年大漢王朝功績而建的一處旅游景點,集中展示劉邦反秦起義、建立大漢王朝的歷史功績。系統(tǒng)展示漢室江山400余年的輝煌歷史以及漢朝歷代帝王在各自歷史舞臺上的是非功過。反映大漢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農耕等對推動歷史進步的輝煌成果。漢興園是一處仿古建筑群,分為廣場、牌坊、門廳殿、斬蛇宮、碑亭及東西廂房、線刻碑廊、后大殿等部分組成。漢興源中最令人嘆為觀止的就是高祖斬蛇紀念石碑,為1982年第三……[詳細]
日月湖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
  日月湖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建設起源于對采煤沉陷區(qū)的綜合治理,屬全國礦山地質環(huán)境和地質災害治理示范工程,是永城市委市政府創(chuàng)新采煤沉陷區(qū)綜合治理模式而打造的高端生態(tài)休閑旅游區(qū)和現代服務業(yè)集聚區(qū)。它地處永城市新城區(qū)、老城區(qū)和產業(yè)集聚區(qū)之間,總規(guī)劃面積為2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6平方公里水面、6平方公里的綠地、6平方公里建設用地和6平方公里生態(tài)農業(yè)用地。景區(qū)于2009年12月28日開工,計劃總投資為10億元,其中國土資源部地質環(huán)境治理示范工程資金3.86億元,永煤集團3.6億元,省地質環(huán)境治理資金9133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1.63億元。整個工程分為四個工期,目前正在進行三期工程,截止目前已完成土方2500萬立方米,形成水面5000余畝,鋪修道路14.7公里,園林綠化1700畝,種植各類樹木5.4萬棵。生態(tài)……[詳細]
芒碭山漢文化景區(qū)
  芒碭山旅游區(qū)是一處集山水觀光、文化品賞、生態(tài)休閑于一體的國家AAAAA級景區(qū)。景區(qū)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連霍高速與濟祁高速穿區(qū)而過,鄭徐高鐵永城北站距離景區(qū)僅3.5公里。芒碭山漢文化景區(qū)位于位于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距連霍高速永城出口僅1公里,是豫東邊陲的一處新興的漢文化旅游勝地。景區(qū)面積十四平方公里,由十多座小山組成的小型山群。在蒼茫的豫東平原上,這惟一的山群,猶如凌空落地的“仙女”,清麗脫俗、風姿綽約,美麗動人。2002年被納入河南省“0一線”的黃金旅游帶。09年被列入河南省文明旅游風景區(qū)。被中華文化發(fā)展促進會授于“中國國際最具發(fā)展?jié)摿Φ穆糜尉皡^(qū)”。芒碭山旅游區(qū)面積為14平方公里,群峰爭秀,風光旖旎,歷史厚重,文化神秘。這里有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地下西漢王陵墓群、劉邦斬蛇處、大漢雄……[詳細]
芒碭山漢代禮制建筑基址
  時代:漢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永城市芒碭山的主峰上發(fā)掘的一處漢代大型建筑基址。遺址地處西漢梁王墓群的中心,是一處以石、木結構為主的建筑,有可能是一處非常重要的祭祀場所。此建筑保存有平面近方形的石臺基,南北長33.5、東西寬31.5米,面積為1055平方米,其東部已遭破壞。臺基四邊用鑿制規(guī)整的條石壘砌成石墻,中間為原始巖體,頂部為夯土。建筑基址發(fā)現時頂部夯土已被推掉,裸露出巖體,臺基四周遺跡也受到較嚴重的破壞。巖體四周原有石墻圍護,東、西兩側保存較好,部分石墻尚存。此建筑基址位于芒碭山主峰上,主峰本身沒有發(fā)現梁王墓,但其東、西、南面的山峰都埋葬有梁王墓,因此整個梁王墓地應以此山峰為中心,環(huán)繞四周。……[詳細]
造律臺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律臺位于酂城鎮(zhèn)政府西南,古代亦稱都臺,現為一橢園形高臺,它底部南北長54米,東西寬34米,高7米,文化層厚約9米,上層是商代堆積,下層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存。1936年,-河南省古跡研究會考古人員曾來造律臺進行發(fā)掘。這里文化遺物頗為豐富,其中有石斧、骨箭頭、骨錐等等。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311國道類型:古跡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詳細]
王油坊遺址
  王油坊遺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西南贊城鎮(zhèn)王油坊村北400米處,東臨澮河,周圍地勢平坦,為舊黃泛區(qū)淤沒之地。該遺址呈孤形略高于地面,面積1萬平方米,文化層的厚度一般在3米以上,除個別地方有較薄的擾土層或漢代層外,大多在表土層下即為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存。經社科院洛陽考古所在1977年的兩次發(fā)掘,清出房基11座,灰坑25個,墓葬14座,出土了大批龍山晚期的陶石、骨蚌、角器。這些發(fā)掘表明,人類的祖先遠在4000多年以前就生息在這塊土地上,并且有了較為發(fā)達的農業(yè)、漁獵和手工業(yè)。這些都是研究我國原始文化和夏文化的重要資料。2006年5月,王油坊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漢梁王墓群
  漢梁王墓群位于河南省永城市東北的芒碭山,是西漢時期梁孝王劉武及后代各王的陵墓。從梁孝王劉武開始,西漢梁王死后可能全部葬于芒碭山,加之王后、嬪妃和文武大臣有多少地下宮殿目前還不清楚,F除主峰未發(fā)現外,已查明的漢代梁國王陵有保安山梁孝王墓、李王后墓、柿園壁畫墓、僖山金縷玉衣墓、王后墓、黃土山一、二號墓、窯山一號、二號漢墓、南山一、二號漢墓、夫子山一、二、三號漢墓、鐵角山一、二、三號漢墓等二十余座。漢梁王墓群于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在保安山梁孝王陵區(qū)已發(fā)掘的柿園壁畫墓、梁孝王墓、梁孝王王后墓已成為芒碭山文物旅游區(qū)的主要旅游景點,每天吸引眾多的游客前來訪古探秘。1992年對保安山二號墓及發(fā)現的梁孝王寢園進行了考古發(fā)掘,探明了陵園、寢園的建筑布局和自梁孝王以……[詳細]
28、夫子避雨處
夫子避雨處
  夫子避雨處位于芒碭山主峰西南夫子山南坡,為一天然懸崖,下有半覆鍋狀石室,進深6.5米,寬20米,最高處約4米。相傳在春秋末年,孔子周游列國傳播儒家學說,率眾弟子“去曹適宋”,路過芒碭山主峰西側的一道山嶺前,突然天降大雨,急切間到山間一天然崖洞避雨。等雨過天晴,孔子派弟子在崖前曬書,并且在山坡上大杏樹下開壇講學。二千多年來,此“夫子避雨處”成為孔子傳道的圣跡,一直保留至今,當地人把這座山叫作“夫子山”,把這片崖叫“夫子崖”,山前的村莊叫“夫子崖村”。唐朝時,當地人雕刻的孔子避雨石像,石像面南拱手屈膝盤坐,現面部已殘。洞外石刻甚多,現石室東側僅存明代殘碑二通,碑文字跡模糊,為明萬歷年間所立。夫子崖前有曬書臺,傳說孔子帶弟子在此處避雨,雨過天晴,在此臺上曬書,故名曬書臺。當地人說此臺晚上不下露水,……[詳細]
29、芒碭山文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芒碭山文廟
  芒碭山文廟,亦稱夫子廟,位于永城市東北三十五公里芒山鎮(zhèn)夫子山南麓。夫子山是芒碭群山中的一座,因孔子在周游列國返回魯國時曾在此避雨、曬書而得名。后人為示紀念,在此建文廟、立石碑而祀之。文廟始建年代不詳,據院內石碑記載,明末曾遭兵焚,F存文廟是清末建筑,坐北朝南,由啟圣殿、東西廂房和大成門組成。主殿啟圣殿,硬山灰瓦頂,面闊五間,長19.20米,進深四間,寬13.20米,構架特征為七架梁帶前后雙步梁,并出四架梁前廊,前廊梁下作軒。廊下有四根八楞石柱擎檐,石柱正面陰刻知縣陳夢蓮所題楷書楹聯(lián):“德配天地修高明博厚之大,道冠古今統(tǒng)二帝三王之傅!薄敖ト司尤舸似渖酰刑煜铝o得而”。東西廂房各面闊五間,長13.74米,進深一間,寬4.8米,前檐帶廊,構架為五架抬梁式,硬山頂,仰合灰瓦屋面。大成門平面呈長……[詳細]
漢高祖劉邦斬蛇碑
  漢高祖劉邦斬蛇碑是后人為紀念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碑記。據史籍記載,劉邦斬蛇之后就隱藏在芒碭山澤巖石之間,后來返回沛縣殺了縣令,扯旗造反,早期就活動在芒碭山一帶,并以此為根據地,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后經數年,終于在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漢王朝。漢高祖劉邦提三尺劍于芒碭山中大澤之畔斬蛇起義,從這里出發(fā),-暴秦,逐鹿中原,創(chuàng)立了漢朝。其子惠帝時有昭書曰:“豐、碭乃高皇帝神游之地,令有司先立廟豐地,次題真芒碭仍立廟于巖前。列功臣其側,遣庶士朝參。”(明崇禎十二年版《碭山縣志》)文帝時,曾在芒碭山紫氣巖前立高祖廟,于廟前大澤北畔立斬蛇碑。廟和碑在魏晉南北朝的歷史變遷中逐漸冷落殘破。至唐永隆年間,改建為“王宮寺”;宋祥符七年宋真宗巡游時,重修并賜名“均慶寺”;到明隆慶五年,陜西人左思明任永城知縣期間,……[詳細]
陳勝陵墓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位于永城市東北芒碭山主峰西南麓,F存墓冢高5米,周長約50米。周圍筑有青石圍墻,高頂,下有須彌座,正中鐫刻郭沫若書“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陳勝字涉,陽城人,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戌漁陽,與陽夏人吳廣在蘄縣大澤鄉(xiāng)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舉起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大旗。在陳縣(今淮陽)建立張楚政權,聲勢浩大,震撼暴秦。起義失敗后,被車夫莊賈殺害,部將呂臣又斬莊賈,遷葬陳勝于芒碭山。西漢以陳勝首倡反秦之功,高祖時為涉置守冢30家,免其賦稅雜役,以守護墓地,東漢后漸廢。1975年,國家撥?钫,辟地4000平方米,砌石圍墓,載松植柏,置人守冢,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2、洪福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洪福遺址
  洪福遺址位于永城縣洪福集西北250米處,呈南北向橢圓形,長270米,寬240米,高出地面1.5米。文化層厚度在2.5米以上。遺址中心1.2米以下有河南山文化層,鉆探時發(fā)南有灰黑陶片,其中有一片為紅衣黑彩陶片,紋飾簡單為線狀,應為大汶口文化的特征。在上部層中發(fā)現有商、周、秦、漢各時期的文化遺物。采集到的有細繩紋、方格紋和籃紋陶片、陶網墜、陶紡輪、鬲足、殘豆柄、豆盤、粗繩紋陶片和秦漢瓦片、漢代小花磚、空心磚殘塊,以及漢半兩貨幣等晚期遺物。1979年勘探,在1米深的土層下發(fā)現一橢圓形灰坑,出土遺物有陶器豆、鼎、網墜、器蓋、罐、碗等。紋飾紋居多。該遣址是含有彩陶文化的新石器文化遺址,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特色呈南北向橢圓形,長270米,寬240米,高出地面1.5米。文化層厚度在2.5米以上。遺……[詳細]
西漢梁孝王王后墓
  梁孝王王后墓位于商丘永城市北的芒碭山麓的保安山北峰,與南峰梁孝王墓并列,相距200米,墓門向東,鑿石穿山而成。整個墓室基本上把后山的內部鑿空,并仿照當時地面皇宮的布局建造。梁孝王的王后李氏在其夫死后,掌管梁國大權20多年,她的生活奢侈的程度遠遠高于梁孝王,為她建立的地下貯冰室可以稱得上目前世界上保存下來的體積最大、年代最久的冰柜。李后墓整體結構與梁孝王墓大致相同,但規(guī)模比梁孝王墓大三倍,總面積達1600多平方米,總容積有3600立方米,其0土的陪葬物品也比梁孝王墓的多且精美。在地宮頂部的一個深約3米,面積10平方米的陪葬坑中,清理出土了鎏金車馬器、刀、劍、戟等兵器近2000件。出土的15件鎏金銅牌飾,圖案有仙人,異獸、主賓、侍者等形象,雕刻細膩,栩栩如生。鎏金獸形蓋弓帽、弩戟,臥虎形鐵鎮(zhèn)等造……[詳細]
柿園壁畫漢墓
  該墓位于保安山東邊的山頭,西偏北與梁孝王墓相距約300米,是梁孝王劉武的兒子梁共王劉買之墓。此墓中最為珍貴的當數主室前廳頂部的四神壁畫,東西寬3.27米,南北長5.14米,面積16.8平方米,壁畫由青龍、白虎、朱雀、靈獸、靈芝及云氣紋組成。這幅繪畫氣勢恢宏,篇幅巨大,內容緊湊,主題鮮明且無一處敗筆,好似一氣呵成。此畫既出震驚了全國考古、歷史、建筑、美術和藝術界,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對此拍案叫絕,其藝術價值堪稱稀世國寶,比敦煌壁畫早630多年,被稱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景區(qū)地址:永城芒山鎮(zhèn)柿園村……[詳細]
淮海戰(zhàn)役陳官莊紀念館(陳官莊烈士陵園)
  淮海戰(zhàn)役陳官莊地區(qū)殲滅戰(zhàn)烈士陵園座落于河南省永城市陳官莊,始建于1963年,占地約200畝。1974年陵園進行了第一次改擴建,投資800萬元,先后建了24.6米高的烈士紀念碑、720平方米的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500平方米的烈士事跡陳列館和1萬平方米的烈士墓地。從2007年到2012年,陵園進行了第二次改擴建,投資8000萬元,陸續(xù)建設了烈士公墓(包括600平方米的烈士遺骨地宮、10.5米高的標志碑、200米長的烈士名錄墻,12位著名烈士雕像)、9160平方米的淮海戰(zhàn)役陳官莊地區(qū)殲滅戰(zhàn)紀念館、730平方米的紀念碑碑廊(東側碑廊內安裝著340平方米《淮海大戰(zhàn)》花崗巖浮雕,西側碑廊安裝著320平方米《軍事家和開國上將》的漢白玉浮雕)、淮海戰(zhàn)役總前委(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青銅群雕等。陵……[詳細]
商丘梁孝王墓
  介紹:位于永城東北34公里芒碭山南脈保安山東側山腰,距山頂約15米。梁孝王名劉武,漢言文帝次子,初封代王,后封淮陽王,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改封為梁王,史稱梁孝王,死后葬此。其墓斬山為槨,穿石而藏,墓門向東,墓長56.62米。最寬處30.5米,嚴整壯觀,宛如地下宮殿。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門票10元景點位置商丘市永城縣保安山東側山腰……[詳細]
商丘漢高祖斬蛇碑
  介紹: 秦末農民起義,漢高祖劉邦剛剛立誓起義,帶人在路上碰到一條大蛇,劉邦奮面斬之,斬蛇一帶草為赤色。后人附會為赤帝之子殺了白帝之子面得天下。 后世所建斬蛇碑在夜光照射下,可看到碑上有劉邦和呂后的靈光幻影,為劉邦斬蛇增添了神秘色彩。  河南商丘……[詳細]
永城陳勝墓
  介紹: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位于永城市東北芒碭山主峰西南麓,F存墓冢高5米,周長約50米。周圍筑有青石圍墻,高頂,下有須彌座,正中鐫刻郭沫若書“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陳勝字涉,陽城人,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戌漁陽,與陽夏人吳廣在蘄縣大澤鄉(xiāng)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舉起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大旗。在陳縣(今淮陽)建立張楚政權,聲勢浩大,震憾暴秦。起義失敗后,被車夫莊賈殺害,部將呂臣又斬莊賈,遷葬陳勝于芒碭山。西漢以陳勝首倡反秦之功,高祖時為涉置守冢30家,免其賦稅雜役,以守護墓地,東漢后漸廢。1975年,國家撥?钫蓿俚4000平方米,砌石圍墓,載松植柏,置人守冢,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商丘……[詳細]
39、商丘崇法寺塔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商丘崇法寺塔
  崇法寺塔,位于永城市老城東北角烈士陵園內。據清光緒《永城縣志》記載:“崇法寺……創(chuàng)建在唐以前,紹圣初建塔,高數丈”,F寺已無存,僅剩此塔。據史書記載和塔內地宮石、磚刻文可知,該塔始建于宋紹圣元年(1093年),塔成于紹圣五年(1098年)。崇法寺塔是一座樓閣式仿木構式磚塔,平面呈八角,九層,通高34.6米,分外壁、回廊、塔心,每層內部構造各異,塔內走道用磚石混和砌成。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由河南省文物局拔專項維修經費10萬元對其進行了徹底維修,基本上恢復了古塔的原貌。塔的基座為八角形,高1.6米,周長24米。第一層,東、南、西三面辟圭形門,門內小室互不相通,均用十層疊澀磚砌成四角攢尖的藻井,下為地宮。北門梯道可盤旋登塔。塔的底層轉角處為梅花形倚柱,柱下為磚雕蓮花覆盆式柱礎。西北、東南……[詳細]
40、商丘張飛寨
商丘張飛寨
  介紹: 芒碭山西峰,當地群眾稱之不張飛寨,西峰內外兩道寨墻,都是利用自然山形,用青石壘砌而成。外寨墻南殘高0.5~1米,墻 寬約1米,南北長約250米,周長900米;內寨墻南北長約40米,東西寬25米,周長130米.外寨西墻有張飛’飲馬泉’,相傳是張飛取水和飲馬的地方,泉圓形,直徑4.5米。河南商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