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xxxx,98色播,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男人天堂,男人的天堂,男人的天堂手机在线,特黄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亚洲综合自拍视频在线观看,se98视频,男人的天堂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名人故居景點介紹

61、萬正色故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正色故宅
  萬正色故宅位于泉州市區(qū)東街第三巷萬厝埕。原為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的府第,后賣給王姓,俗稱其府第為“萬厝埕王”。宅主萬正色(1637—1691年)字惟高,一字中庵,福建晉江人?滴跞辏薪岛1I陳燦有功,提為陜西興安游擊將軍。從西安將軍瓦爾喀平吳三桂,十五年,加太子少保銜,調(diào)任福建水師總兵,繼而提升水師提督。十八年,追敘克陽平關(guān)功,加左都督。從康親王杰書征戰(zhàn)福建,降服耿精忠,驅(qū)逐鄭錦,予世職拜他喇布勒哈番?滴跞,卒,年五十五。著有《平岳疏議》、《平海疏議》及《師中紀績》等書。因年少曾五年就讀于姑姑的長兄卿相潘湖叟黃錫袞家仁穎書院習(xí)武,清初他改黃姓從軍人稱黃總兵,F(xiàn)存建筑部分還保留原貌,五開間,三進深,有雙護厝、東廳,布局嚴謹合理,裝飾精美,為清代宅第建筑珍……[詳細]
62、黃璞故居
黃璞故居
  黃璞故居宋代,黃璞后裔把古官道邊的建于唐代的黃璞故居重修。黃璞故居面闊五間,三進,占地面積達1000平方米。大門外一對明代抱石,刻有“猊貅”圖案,刻工精巧。兩邊門門楣上各嵌一塊石額,分別用楷書刻上“霧居”、“歸隱”,字跡清秀,石色發(fā)黃,應(yīng)是當(dāng)年建房時的原物。黃璞號霧居,故居內(nèi)雕梁畫棟,氣勢恢宏,梁架、斗拱、金柱、柱礎(chǔ)等物件很有特色,金柱下段用榫卯接上一節(jié),考古專家認為這是抗震結(jié)構(gòu),在古建筑中有其獨特的價值。故居歷代均有重修,現(xiàn)存基本為明代建筑,清代重修。1987年6月,列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由黃璞裔孫黃子秀、黃春富、黃春泉等倡議重新修葺,共花去四十多萬元人民幣,使古祠煥然一新。黃璞故居左、右橫跨古驛道,有兩道牌坊,富有古意,為這條古官道增色生輝![詳細]
63、羅炳輝舊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羅炳輝舊居
  羅炳輝舊居羅氏家廟位于清流縣里田鄉(xiāng)里田村。1930年6月至1931年1月間,羅炳輝曾多次率領(lǐng)紅12軍進入清流里田、田口、長校一帶活動,并先后幫助建立起荷坑、下謝、長校、江坊、黃石坑等鄉(xiāng)蘇維埃政權(quán)和里田區(qū)蘇維埃政權(quán)。在此期間,他曾多次入駐里田羅氏家廟,并在此領(lǐng)導(dǎo)開展對敵斗爭和幫助地方建黨、建政及分田分地工作。1931年2月,紅軍取得第一次反“圍剿”戰(zhàn)爭勝利后,羅炳輝再次率部進入寧化西南部,并分兵直入清流、歸化。在清流期間,他仍居羅氏家廟。羅炳輝舊居羅氏家廟始建于晚清時期,為單進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由上下兩廳組成,面闊3間,進深6柱,面積399.64平方米。該遺址保存較好。羅炳輝舊居于2009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光祿坊黃任故居
  光祿坊黃任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光祿坊早題巷西側(cè)的早題巷4號(早題巷舊1號),原為明代詩、書、畫名家許甌香“墨齋”舊址;黃任為許甌香外甥,少時讀書其中,清雍正九年(1731年)從政歸后,仍住此處,予以重修。原占地面積815平方米(現(xiàn)僅存200多平方米)。正座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七柱。西側(cè)披榭朝南,矮屋三椽,庭前環(huán)植蘭蕙,花竹秀野,圖史縱橫,飲饌?cè)孤拈g,具有雅人深致,因以“香草”額其齋,并以“香草”名其集;又因黃任酷好硯,嘗購得古硯十枚,深藏其中之“凍井山房”,故又稱“十硯齋”、“十硯軒”。嘉慶、道光間歸進士林軒開所有。同治元年(1862年)何履亨之父購得,何履卯、履亨兄弟居此二十余年,光緒九年(1883年)重修。1992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掛牌保護,具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詳細]
郭文煥烈士故居
  郭文煥烈士故居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南湖社區(qū),年代為清后期,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南湖社區(qū)南大路66號。建于清后期,坐西向東。為磚木結(jié)構(gòu)合院式建筑,三層,通面闊11.8米,通進深24.3米,占地面積286.7平方米。整座房子由前后天井,廂房,主屋組成。主屋穿斗式構(gòu)架懸山頂,明間樓層較高,中庭壁上部左右內(nèi)嵌設(shè)神龕櫥。主屋面闊三間,進深八柱,前天井右側(cè)為廂房,左側(cè)做為大門通道。神堂櫥下檐板、室內(nèi)窗花裝飾等木構(gòu)件雕刻精美。該房子是蘇區(qū)革命根據(jù)地重要領(lǐng)導(dǎo)之一郭文煥烈士的故居,其后花園保存有范式人題寫的紀念碑,對研究閩東革命史提供一個重要實物載體。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墻體外延伸5米![詳細]
店前詹建忠烈士故居
  店前詹建忠烈士故居位于福安市賽岐鎮(zhèn)店前村店前86號,年代為清道光年間(1821-1850),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賽岐鎮(zhèn)店前村店前86號,是我市閩東革命烈士詹建忠故居。為清道光年間(1821-1850)所建,坐東南向西北。為土木結(jié)構(gòu)合院式建筑,屋面為懸山頂鵲尾脊,穿斗式梁架?偯骈21.7米,進深15.2米,占地面積為329.8平方米。主屋面闊五間帶左廈,進深七柱。明間兩層處施平板天花,中腰壁以插屏分割前后廳,兩側(cè)邊門上施做內(nèi)嵌神龕。前廊跨度較大,檐柱出三跳斗拱挑檁出檐。為店前村保存尚為完好的清代古民居,對研究我市革命先輩提供一個實物。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該建筑物四周外延伸5米![詳細]
伍洪祥故居
  伍洪祥故居位于泮境鄉(xiāng)元康村紅心組,坐南朝北,建于清代,二層土木結(jié)構(gòu)簡易樓房,占地110平方米,通進深11米,通面闊10米,平面布局呈長方形,上下層各三間,一樓西側(cè)第一間為伍洪祥出生地,前有天井,左側(cè)有小廂房。伍洪祥(1914年11月-2005年9月),1928年參加革命,為革命作出過卓越貢獻,曾任福建省代省長、省委書記處書記、省政協(xié)主席等職。保護范圍:東向外延伸1米至圍墻,南向外延伸14米至村道北沿,西向外延伸5米至伍壽堂宅外坪圍墻,北向外延伸1米至伍天榮平房南側(cè)。建設(shè)控制地帶:東側(cè)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4米,南側(cè)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至村道南沿,西側(cè)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至村道,北側(cè)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至水溝。……[詳細]
福州林覺民冰心故居
  福州冰心故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qū),也是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的故居,所以也有人習(xí)慣稱之為“福州林覺民故居”,整個建筑坐西朝東,共有三進。建筑師、作家林徽因也在該故居生活過。冰心的故居坐西朝東,三進,四周有風(fēng)火墻。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有一長廊,廊兩旁種有翠竹。第三進大廳兩旁各有前后廂房。天井兩旁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林覺民住在西南隅一廳一房。廳與房前有小天井,小天井南端的臥房窗外有花臺。小廳有門東通“紫藤書屋”。在林覺民就義后,父親林孝穎為逃避清兵的追殺帶領(lǐng)全家躲到福州遠郊,謝家便買了此居,民國建立前后,冰心曾居此。而且近代才女林徽因作為林覺民的侄女曾在此居住。一處民居住三個名人,當(dāng)然有特殊意義了。該故居為清代建筑,坐西朝東,四面風(fēng)火墻。前門臨后街,門頭房曾作為“萬升桶石店”。主體建筑三進,占地面……[詳細]
革命老媽媽潘玉球故居
  革命老媽媽潘玉球故居位于福安市溪潭鎮(zhèn)磻溪村,年代為清道光年間,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溪潭鎮(zhèn)磻溪村街尾路5號,建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坐西南向東北。為土木結(jié)構(gòu)合院式建筑,通面闊17.72米,通進深31.5米,占地面積558.2平方米。由前天井、主屋、后天井兩廂房組成。主屋穿斗抬梁式減金柱梁架結(jié)構(gòu),高6.42米。面闊五間,進深九柱,前廊軒頂。現(xiàn)左側(cè)次間、梢間,做為革命老媽媽潘玉球革命事跡展覽室。對研究我市閩東革命根據(jù)地革命史提供一個重要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墻體外延伸5米。……[詳細]
林語堂故居和林語堂文學(xué)館
  林語堂故居和林語堂文學(xué)館位于林語堂誕生地原坂仔基督教堂舊址。在林語堂的六十部著作、上千篇美文中,關(guān)于個人生活,他提到最多的是在坂仔的快樂童年,至少有上萬字。1895年10月10日,林語堂就誕生在這座教堂的牧師樓上。教堂1974年被徹底拆除后,林語堂故居也不復(fù)存在。故居是經(jīng)過1984年、2005年兩次建設(shè),在原址上依原樣子建起來的。2007年又建起了建筑面積達360平方米的林語堂文學(xué)館。館名由季羨林題寫。該館辟有“山鄉(xiāng)孩子,和樂童年”、“文學(xué)大師,文化巨匠”、“魂牽祖國,夢繞家鄉(xiāng)”、“譽滿環(huán)球,名垂青史”四個展廳,展示了林語堂的畢生成就和他與平和坂仔的聯(lián)系,解讀從坂仔走向世界的林語堂的家鄉(xiāng)情緣![詳細]
71、林揚祖故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林揚祖故居
  林揚祖故居位于荔城區(qū)鎮(zhèn)海街道長壽街廟前路,類別為古建筑。清咸豐年間(1851~1861)建。坐南向北,通面闊25米,通進深36米,建筑面積900平方米。為單進合院式建筑,由磚埕、左右院門、門廳、上廳及與廳并列橫向建筑的諸多房舍、右鄰小院等建筑組成。穿斗式木構(gòu)架,懸山頂。門扇木雕和柱礎(chǔ)石雕精美。林揚祖,字孫詒,號岵瞻,清道光五年(1825)解元,道光九年(1829)進士,咸豐九年(1859)特旨署陜甘總督,為官清廉。致仕家居二十余年,歷任縣擢英書院、興安書院和仙游、永春、廈門各書院山長。林揚祖故居為莆田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西、南至建筑外墻各外延1米,北至建筑外墻外延8米![詳細]
陳挺將軍故居
  陳挺將軍故居位于福安市潭頭鎮(zhèn)后洋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陳挺將軍故居位于后洋村村中75號。始建清代,坐東北向西南。有前后天井,進深6柱,面闊3間,中間為一廳堂,左側(cè)一樓梯通道。通進深15.02米,通面闊12.58米,占地面積188.95平方米。該房子由于年代比較久遠、缺乏維修,而出現(xiàn)歪閃,由于長期使用排煙不好,整個屋檐梁架黝黑。該房子是閩東革命先驅(qū)陳挺將軍故居,作為我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shè)是一個很好的實物場地,對研究我市重要革命人物歷史具有重要價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墻體外延伸5米。……[詳細]
郭尚先故居
  郭尚先故居位于荔城區(qū)鎮(zhèn)海街道書倉巷5號,類別為古建筑。明代林兆珂在南宋鄭寅居第的舊址上建,清代為郭尚先購居。也是中共仙游縣委書記郭壽鑾烈士和現(xiàn)代著名文學(xué)家郭風(fēng)先生故居。坐北向南,通面闊36米,通進深42米,占地面積1512平方米。為二進合院式建筑,由照墻,外大門,上、下廳房和卷堂組成。上、下廳穿斗式木構(gòu)架,主屋懸山頂抬梁結(jié)構(gòu)。郭尚先,字元開,號蘭石,清嘉慶十二年(1807)解元,十四年(1809)進士,官終四川學(xué)政,大理寺卿,有政聲。尤精書畫篆刻。郭尚先故居為莆田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建筑外墻外延2米,南至建筑外墻延伸4米至照壁外側(cè),西至圍墻,北至建筑圍墻外延4米![詳細]
大田朱德舊居
  朱德舊居位于大田縣上京鎮(zhèn)下溪口村73號右側(cè)。朱德率領(lǐng)紅4軍第2、第3縱隊路過與漳平縣接壤的上京鎮(zhèn)下溪口村時,曾在此宿營。紅軍經(jīng)過下溪口村時,人們都躲到山上去了,后來老百姓看到紅軍軍紀嚴明,才陸陸續(xù)續(xù)回到村里。當(dāng)時紅軍在村里寫了很多標語,桐林祠是村民的祖房,也寫了很多標語。紅軍走后,村里人怕國民黨軍秋后算賬,就把一些很醒目的標語刮掉。桐林祠,有一幅畫有犁、耙的圖,邊上有朱德的簽名。這座祠堂已經(jīng)十分破舊,墻壁基本脫落,但在祠堂下堂左側(cè)的一面墻壁上,這幅簽有朱德名字的圖還依稀可辨。桐林祠為劉姓祖祠,建筑占地面積846平方米,為一進二堂式土木結(jié)構(gòu)。2009年因整修不當(dāng),朱德手繪圖失存![詳細]
李參將軍故居
  李參將軍故居位于長樂區(qū)首占鎮(zhèn)黃李村中部,李參,永樂七年(1409年)跟隨鄭和下西洋,從征有功,授忠武校尉,累遷游擊定遠將軍、總管府中軍。故居后座建于元末,系黃李村李、黃二姓開山祖李彰所建,前座與中座為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李參續(xù)建。故居土木結(jié)構(gòu),坐東朝西,占地面積684平方米。中軸線由前至后依次為:門廳、前天井、前座、后天井、后座。一進門廳,面闊三間,進深五柱。二進前座,帶前廊,面闊三間,進深七柱。三進僅存建筑基址。 2020年1月2日,李參將軍故居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保護范圍:建筑墻基向東延伸13米,向西延伸12.8米,向南延伸8.7米,向北延伸10米。。……[詳細]
76、陳烏從宅
陳烏從宅
  陳烏從宅位于新圩鎮(zhèn)詩坂村詩坂自然村西三里6號,始建于民國九年(1920年),坐北朝南。前后兩落大厝,中有天井及兩側(cè)櫸頭,總面闊11.5米,總進深18.8米,占地面積約256平方米,建筑面積為216.2平方米。前落面闊三間,進深5米,正面通長檐廊,正中為凹形門廊,下廳三川門,兩側(cè)廂房,正面花崗巖磨光板式墻裙,上部紅磚砌筑瓷磚貼面,瓦當(dāng)和滴水均為燒瓷,轉(zhuǎn)角清斗石柱礎(chǔ)。正面墻飾有漆金垂花拱,水車堵泥塑活現(xiàn),身堵用臺灣產(chǎn)瓷磚裝飾。邊堵兩側(cè)花鳥浮雕,抬梁式梁架,硬山頂,三川脊。后落大厝面闊三間11.5米,進深四柱10米,內(nèi)高5.3米,正廳兩側(cè)抬梁式梁架,大理石鼓形柱礎(chǔ),花鳥浮雕明顯,硬山頂,燕尾脊![詳細]
沁香小筑
  沁香小筑,即洪曉春書房。位于馬巷鎮(zhèn)窗東社區(qū)窗東自然村北236號,建于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坐東北朝西南,為前后兩落大厝,前落曾重建,兩落之間為天井,進深3.7米,中原有方亭已圮,天井東南邊墻開院門,門上有石刻牌匾,橫書“沁香小筑”,落款“光緒辛卯笑山書”。后落大厝面闊三間10.8米,進深兩間6.5米,內(nèi)高4.6米,建筑面積110.16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20平方米。穿斗式梁架,板瓦屋面,硬山頂,燕尾脊。此建筑為土木、磚石結(jié)構(gòu)的閩南紅磚民居,年久失修,已漸荒廢,現(xiàn)尚保留后落檐廊墻面和廊門上的彩繪動物花鳥、人物故事圖案,墨書“崇簡”“樂道”“遵德”書法作品等![詳細]
三明毛澤東舊居
  位于建寧縣濉城鎮(zhèn)。毛澤東舊居又叫“紅軍樓”,分為毛澤東同志舊居和建寧縣革命斗爭史陳列館兩部分。該館是一幢德國式建筑,1969起年對外開館。舊居分為樓上、樓下兩層和一個會議室。樓下右起第一間是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傳達室;第二間是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副官室。左邊第一間是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作戰(zhàn)室;第二間是-總司令住處。二樓右邊第一間是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參謀室;在其對面有一間簡陋樸實的小屋就是毛澤東同志的寢室。左邊第一間是紅一方面-衛(wèi)員住處;對面是紅一方面軍秘書室。總司令部會議室原為教堂,面積大約240平方米。舊居帶有防空洞。門票/開放時間5元福建三明市……[詳細]
79、丁甘如故居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丁甘如故居
  丁甘如故居位于白砂鎮(zhèn)碧沙村碧沙路31號,又名崇德堂,建于清代,占地面積約900平方米,主座坐南向北,外大門坐西向東,外大門額陰刻“山水含輝”,正大門額陰刻“山輝川媚”。丁甘如(1917-1995),福建省上杭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1933年由青年團員轉(zhuǎn)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1955年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詳細]
陳國柱故居
  陳國柱故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區(qū)西天尾鎮(zhèn)下垞村王西自然村。陳國柱故居前連九華疊翠,后擁古竹禪寺,是舊時莆田通往福州的山區(qū)古驛道。故居由大廳、廂房、石埕、圍墻組成,為傳統(tǒng)五間廂民居,土木結(jié)構(gòu),室內(nèi)陳列著陳國柱和他胞兄陳國楨烈士(1902-1949)的生平事跡和有關(guān)革命文物。陳國柱故居于2000年11月被莆田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莆田縣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8月被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莆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6月被中共莆田市委黨史研究室公布為莆田市黨史教育基地,2010年9月被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公布為福建省黨史教育基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