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圣寺:在古鎮(zhèn)東街,距南岳大廟半里,相傳建于唐代,現(xiàn)寺為清康熙年間重建,主要建筑有關(guān)圣殿、大佛殿、藥師殿、說法堂、方丈室、觀音堂、羅漢堂等,羅漢堂有青石陰刻五百羅漢像嵌左右壁,有一定藝術(shù)價值。祝圣寺歷史悠久。據(jù)《南岳總勝集》記載,夏朝的君王大禹在這里修建清冷宮,把奉舜帝。唐朝時,高僧承遠(712—802年)在這里創(chuàng)建佛教寺院,名彌陀臺寺。承遠信奉的是佛教凈土宗,凈土宗又稱蓮宗,以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詳細]
大善寺:一說鐵佛寺。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岳鎮(zhèn)。此為南岳保存最完整地五大叢林的佛教建筑。寺始建于南朝陳光大末年(568),系天臺宗二祖慧思禪師創(chuàng)建,至唐已為南岳著名的十方叢林。明末毀于戰(zhàn)火,清光緒二十一年(1886),由默安和尚等重建寺宇,奠定現(xiàn)存規(guī)模。寺坐北朝南,占地10969平方米,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說法堂等3進。天井左右有廂房,兩翼有禪堂、祖堂、寮房、功德堂、香積廚等。寺宇布…[詳細]
在高臺寺上方,距南岳廟十公里,是南岳最早的古剎之一,隋朝以前叫光天觀,被道教尊為第二十二福地。上封寺右上為觀日臺,左上為祝融峰,峰上的祝融殿后是不語巖,巖上有巨石翹首,宛如一只巨龜在奮力向上爬行,被稱為“金龜朝圣”。巖下不遠的絕壁上有兩石凌空,與懸?guī)r相接,看上去搖搖欲墜,被稱為會仙橋,每當(dāng)月明之夜,這里隱約可以聽到絲竹之音,傳說是神仙們在橋上飲酒奏樂。從上封寺拾級而上有一片古林,樹木奇形怪狀,由于…[詳細]
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山擲缽峰下,為南岳著名寺廟建筑之一。在擲缽峰下,距半山亭五里許,繞過磨鏡臺,沿公路而下便是。此寺創(chuàng)建于南朝,最初的名字叫般若寺。至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佛教禪宗七祖懷讓和尚在此宣講“頓悟法門”之學(xué)說,故此寺又被稱為“天下法院”,宋朝改名為福嚴寺。福嚴寺立于茂林修竹掩映之中,十分古雅,寺內(nèi)有岳神殿、方丈室、祖堂、藏經(jīng)閣等古香古色的殿堂。寺外的山巖上有三生塔,塔中埋…[詳細]
南臺寺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山。此為號稱“天下法源”的寺廟建筑。清《南岳志》載,寺為六朝梁天監(jiān)年間(502—519)海印禪師創(chuàng)建,寺側(cè)有海印所書“南臺寺”石刻,為南岳佛教五大叢林之一。唐天寶二年(743),禪師八祖希遷(石頭和尚)居此,辟為道場,之后著《草庵歌》、《參同契》,對緩解當(dāng)時佛教內(nèi)部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希遷的法嗣又開創(chuàng)了曹洞、云門、法眼三宗,廣布天下,故南臺寺有“天下法源”之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