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樓,位于湖南省會長沙市寧鄉(xiāng)縣境東南,靳江河畔,東北與岳麓區(qū)接壤,西南與湘潭市、湘鄉(xiāng)市相鄰,東距省會長沙20公里,南距毛澤東故里韶山30公里,西距縣城34公里;鳂锹糜螀^(qū)因革命偉人、已故前國家主席-故居而建設的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鳂鞘菍庎l(xiāng)縣東南的一個美麗小鎮(zhèn)。境內(nèi)雙獅嶺重巒疊翠,清泉奔涌,幽谷灌區(qū)水渠與靳江交錯而過,低吟淺唱,像兩條銀鏈鑲嵌其間…[詳細]
景區(qū)稱號:風景名勝區(qū)(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蓬萊閣景區(qū)位于膠東半島最北端,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現(xiàn)有蓬萊閣、戚繼光故里、蓬萊水城等20余處景點,每年吸引著數(shù)以百萬計的游客來此觀光旅游。蓬萊閣景區(qū)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傳說蓬萊、方丈、瀛州是海中的三座仙山為神仙居住之所,亦是秦始皇東尋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之地。廣為流傳的“八仙過!鄙裨拏髡f,便源于此。蓬萊閣坐落在蓬萊城北瀕海的丹崖山巔。…[詳細]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中國江西省南昌市贛江畔。屢毀屢建,今日之滕王閣為1989年重建,與古貌相比更為氣派。滕王閣座落于南昌市西北,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為當時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所建。據(jù)記載,李元嬰于永徽三年遷任蘇州刺史,調(diào)任洪州都督時建此閣以為別居。由于李元嬰封號為“滕王”,故名滕王閣。20多年后,當時的洪州都督閻公首次重修?⒐ず,閻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記事,途經(jīng)于此的…[詳細]
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國家旅游勝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沖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云水,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zhèn)互峙的偉姿。這里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余脈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輯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于斯。黃鶴樓位于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面對鸚鵡洲,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山東蓬萊閣合稱中國四大名樓。號稱“…[詳細]
開平市內(nèi),碉樓星羅棋布,城鎮(zhèn)農(nóng)村,舉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幾座,少者一村二三座。從水口到百合,又從塘口到蜆岡、赤水,縱橫數(shù)十公里連綿不斷,蔚為大觀。這一座座碉樓,是開平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發(fā)展的見證,它不僅反映了僑鄉(xiāng)人民艱苦奮斗、保家衛(wèi)國的一段歷史,同時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館,一條別具特色的藝術(shù)長廊?梢哉f,開平作為華僑之鄉(xiāng)、建筑之鄉(xiāng)和藝術(shù)之鄉(xiāng),她的特色在碉樓上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xiàn)。對碉樓資源進行保護和…[詳細]
南靖土樓是指遍布漳州市南靖、華安、平和、詔安、云霄、漳浦等縣山區(qū)的土樓,以歷史悠久、數(shù)量眾多、規(guī)模宏大、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聞名于世,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qū)建筑”。南靖土樓以生土為主要材料,經(jīng)反復舂壓、夯筑而成,一般高三至五層,一層為廚房,二層為倉庫,三層以上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等特點。田螺坑土樓群位于福建省南靖縣西部的書洋…[詳細]
福建土樓·永定客家土樓以其歷史悠久、多姿多彩、規(guī)模宏大、結(jié)構(gòu)奇巧、功能齊全、內(nèi)涵豐富著稱于世。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10年春節(jié),胡錦濤視察永定土樓時指出:“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范,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遺產(chǎn)守護好、傳承好、運用好!2010年4月,永定土樓榮獲“最古老、最多、最大、最高”等四項基尼斯紀錄,…[詳細]
花戲樓位于亳州城北關(guān),渦水南岸,原名大關(guān)帝廟,又稱山陜會館。據(jù)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重建大關(guān)帝廟碑記》稱:亳州北關(guān)大關(guān)帝廟,建于國朝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大關(guān)帝廟碑記載:“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新大殿,增置座樓,藻采歌臺,固已極規(guī)模之宏敞,金碧之輝煌矣!边@當是東西座樓建始,戲樓增加藻井彩繪。又乾隆四十一年碑記:“關(guān)帝廟特華內(nèi)極…[詳細]
?隍T樓老街是?谑幸惶幾罹咛厣慕值谰坝^。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2009年6月10日,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在北京揭曉,?隍T樓老街榜上有名。?隍T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隍T樓主要分布于?谑械脛偕陈、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老街區(qū)。騎樓老街覆蓋面積約二平方公里,總長四點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詳細]
遼源福壽宮始建于光緒23年(1897年),經(jīng)歷代大德高道修繕擴建,至解放前夕,福壽宮形成規(guī)模,依山而建具有傳統(tǒng)宮殿式建筑風格大殿五層,建有東西配殿、鐘鼓樓、講經(jīng)堂、宿舍等百余間。并隨山就勢修三層一百零八級階梯,貫通各殿,形成整體建筑風格,占地面積達七畝之多。大殿畫棟雕梁,飛檐斗拱,漆紅門扉,明柱高大,殿脊雕龍,飛檐螭吻,在綠蔭掩映間顯得肅穆軒昂、清幽壯觀,在當時的東北譽名遠播,遐邇聞名。不幸,一九…[詳細]
鸛雀樓景區(qū)位于秦、晉、豫黃河金三角區(qū)域的中國魅力城市---山西省運城市境內(nèi)的黃河岸畔。景區(qū)內(nèi)鸛雀樓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該樓歷唐經(jīng)宋,元初(公元1222年)毀于兵燹。由于樓體壯觀,結(jié)構(gòu)奇特,氣勢雄偉,風景秀麗,前瞻中條太華山,下瞰巍巍黃河水,-留詩者甚多。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千古絕唱《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奔凑Q生于此。新建鸛雀樓為仿唐形制,四檐三層…[詳細]
高頭鄉(xiāng)的高北土樓群是“福建土樓”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景點之一,是永定土樓的代表之一,樓群分布于永定縣東南的高頭鄉(xiāng)11個自然村內(nèi)。景區(qū)里有“圓樓之王”美譽的承啟樓和歷史悠久的五云樓、世澤樓以及有“博士樓”之稱的僑福樓等土樓,眾土樓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呈現(xiàn)一派美妙無比的田園風光。高北土樓群位于永定縣東南面的高頭鄉(xiāng)高北村,距縣城鳳城鎮(zhèn)47千米。現(xiàn)有居民71戶,306人,多為江氏族人,以農(nóng)耕為主業(yè)。高北土樓群背靠…[詳細]
漳州土樓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一個景點,位于南靖縣書洋鎮(zhèn)上坂村,為黃氏家族聚居地,土樓群由1座方樓(步云樓)、3座圓樓(和昌樓、振昌樓、瑞云樓)和1座橢圓形樓(文昌樓)組成,方樓步云樓居中,其余4座環(huán)繞周圍,從頂上遠看就像一桌菜,因此被戲稱為“四菜一湯”。田螺坑土樓群依山勢錯落布局,建造在山腰,被綠色梯田包圍著居高俯瞰,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大地,2001年5月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土樓群中年代最…[詳細]
洪坑土樓群位于湖坑鎮(zhèn)東北面的洪坑村,距縣城45公里。13世紀(宋末元初)林氏在此開基,2000年有638戶2310人居住在該土樓群內(nèi)。林氏先人在此開基時所建方形土樓崇裕樓、南昌樓已坍塌,F(xiàn)存明代建造規(guī)模較大的土樓有峰盛樓、永源樓等13座,清代建造規(guī)模較大的土樓有福裕樓、奎聚樓、陽臨樓、中柱樓等33座。土樓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五鳳樓、半月形及其變異形式。此外還有以生土建造的天后宮、日新學…[詳細]
2006年05月25日,甲秀樓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它名副其實的成為了貴陽的標志。著名古樓閣甲秀樓矗立在貴陽南明河中的萬鰲礬石上(這塊石頭酷似傳說中的巨鰲)。甲秀樓始建于明萬歷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明萬歷年間(1573—1620)巡撫江東之于此筑堤聯(lián)結(jié)南岸,并建一樓以培風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有浮玉橋銜接兩岸。從…[詳細]
“一江奔海萬千里,兩記呼樓六百年”。這副絕妙的對聯(lián),是南京閱江樓六百年風雨滄桑的真實寫照。登上閱江樓,放眼遠眺,但見浩瀚的大江滾滾東去,一覽無余,仿佛鄭和下西洋以來六百年煙雨盡收眼底。閱江樓工作人員介紹說,當年鄭和龐大的船隊就是從南京下關(guān)龍江出水,浩浩蕩蕩地從這里駛向太倉劉家港起錨地。閱江樓風景區(qū)總面積31公頃,其中水面占1/3,陸地占2/3,綠化覆蓋率達85%。景區(qū)有閱江樓、玩咸亭、古炮臺、孫中…[詳細]
大觀公園位于昆明市城西,有近華浦和大觀樓、樓外樓、花圃和柏園等游覽區(qū)。園內(nèi)花木繁茂,假山、亭閣、小橋、流水,景色極為優(yōu)美。大觀公園有大觀樓長聯(lián)聞名于世。與西山森林公園隔水向望。民國初年,大觀樓辟為公園,唐繼堯曾撥款修葺,并立其銅像于場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樓前池中豎三個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大觀公園根據(jù)其地勢,約可分成三片:近華浦、大觀樓片,樓外樓、魯園片,庾園、花圃及柏園片。大觀公…[詳細]
鐘鼓樓親子樂園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潑陂河鎮(zhèn),總面積占地約1.9平方公里,沿線道路景觀長度總計約20407米。是以生態(tài)山林、田園鄉(xiāng)村環(huán)境為基底,以兒童自然實踐教育為核心,通過自然景觀的營造,文化休閑旅游的活動,無動力設施的設置,兒童戶外的實踐,對兒童的體育、智力、德育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兒童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