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四面青山列翠屏,草木花香處處春”,歡迎您走進如詩如畫、美麗多姿的湖南省九龍江森林公園。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具有四大優(yōu)勢:一是優(yōu)越的區(qū)域條件。地處郴州、韶關、贛州“旅游金三角”地帶,南直五嶺之沖,北枕郴州之秀,素有“雞鳴三省,水注三江(湘江、珠江、贛江)”之稱,是湖南省郴州市通粵達海的“南大門”和粵、港、澳“后花園”。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區(qū)域優(yōu)勢十分明顯,106國道和在建的深湘高速…[詳細]
天門山,是張家界最早被記入史冊的名山,海拔1518.6米,巍然聳立于張家界市區(qū)邊沿,距市區(qū)僅8公里,宛然張家界的天然畫屏,成為張家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之一。長久以來,天門山不僅以其神奇獨特的地質外貌、秀美無比的自然風景令人矚目,更因其深遠博大的文化內涵、異彩紛呈的人文勝跡聞名遐邇,被尊為張家界的文化之魂、精神之魂,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天門山經歷海相沉積上升為陸相沉積,形成高…[詳細]
神光山,海拔360米,山高100米,山上林木參天,曲徑通幽,古跡甚豐,為歷代文人墨客暢游之地。每年重陽節(jié)赴神光山登高、祭祀、賽神會等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歲月推移,朝代更迭,原有的寺廟亭塔經受風雨侵蝕而廢壞。八十年代,山南的墨池及石古大王、白沙大王、三山大王等廟壇,或經修葺,或經重建,均復原如初。神光寺及其它古跡僅剩遺址。1984年,泰籍華人、泰國龍福寺住持彰慈大師石善光倡議并為首募建神光寺,現已竣工…[詳細]
棲霞山,位于南京城東北太平門外22公里,瀕臨長江,青峰逶迤,屬于寧鎮(zhèn)山脈的一部分。全山大致作東西走向,包括幾座山巒,自南而北,分為三條:最南為景致崗;中間為千佛巖;北面為黑石擋、平山頭及三茅峰。其中以三茅峰最高,又名鳳翔峰,為棲霞山之主峰,海拔286米,卓立天外,雄鎮(zhèn)群峰。鳳翔峰之東北山坡,形如臥龍,名為龍山;其西南之山坡,狀若伏虎,名曰虎山。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多次出巡,曾途經棲霞山所在地江乘縣,…[詳細]
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廣西東北部;湘、桂、粵三省交界處的萌諸嶺南端廣西賀州市境內,距市區(qū)(八步)中心僅21公里,地處香港--廣州--桂林黃金旅游線中間站上,總面積8000公頃,具有峰高谷深、山勢雄偉、森林繁茂、動植物資源豐富、瀑飛溪潺、環(huán)境幽雅等特點,集“雄、奇、秀、幽”于一體,兼有山水型、城郊型公園之特點。據權威科研機構測定,姑婆山負離子含量最高達每立方米15.6萬個,姑婆山景區(qū)因此而被稱為“華…[詳細]
崇義陽嶺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4A級風景區(qū)、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國家森林公園、江西省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縣城南郊。距南昌467千米,距贛州77千米,距廣州507千米。陽嶺古稱觀音山,后因享譽海內外的明朝大理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王陽明先生剿匪立縣,為紀念王陽明,改稱陽嶺。陽嶺公園總面積1萬公頃。秀峰36座,主峰海拔1295.5米。峰巒疊嶂,古木參天,珍禽異獸群集,飛流瀑布9處,泉甘…[詳細]
宜章縣南部的五嶺群山中,有一座林木疊翠,風光絢麗的綠色寶庫。這就是素有“第二西雙版納”和“南國天然樹木園”之稱的莽山。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使這里的森林植被種類繁多,形成了獨特有趣的格局,熱帶、亞熱帶、溫帶,還包括少數寒帶的森林植物,都在這里聚親會友,欣榮雜居。據初步鑒定這里有花植物1500余種,木本植物102科,700余種,還有古老珍稀樹種。如長苞鐵杉等。真是一座森林博物館。莽…[詳細]
景區(qū)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派潭鎮(zhèn)內,毗鄰從化溫泉,東接龍門南昆山,西北界從化石門國家森林公園,距廣州、東莞、深圳、惠州和香港等城市均在一個半小時車程左右,交通便捷,是珠江三角洲生態(tài)休閑度假旅游勝地新明珠增城白水寨。白水寨山高林密,雨量豐沛,2200毫升的年降雨量造就了景區(qū)內千泉百瀑的大自然奇觀。既有大東坑的大型瀑布群,惟妙惟肖的鎮(zhèn)山神色,雄奇壯觀;又有從懸崖峭壁上猶如狂龍從天而降的壢底河水過鉆瀑布…[詳細]
上窯森林公園位于著名能源城安徽淮南市東北部,他依托鐘靈毓秀的上窯山水,橫臥于美麗富饒的高塘湖之濱,以森林景觀為主體。總面積10.4平方公里,是一所集生態(tài)旅游、人文景觀、宗教信仰、度假休閑、科普教育、娛樂健身為一體的多功能省級森林公園。她像一株婷婷玉立牡丹,正以她婀娜的嬌姿向人們含苞待放。公園依山面湖,在雄奇險秀的上窯山中、竹浪滾滾、森林郁郁蔥蔥、森間小道、藤蘿橫攀、山花爛漫、芳草如茵,無不讓人們沉…[詳細]
石門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廣東從化市東北部,地處北緯23′27″,東經113′45″,總面積263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8.9%。距廣州市區(qū)86公里,距著名從化溫泉風景區(qū)16公里,東與南昆山自然保護區(qū)相連,西是著名從化溫泉風景區(qū),北與廣州抽水蓄能電站,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相望。公園內峰山疊翠、云濤波涌,峽谷千姿、幽谷百態(tài),石灶天池、綠水青山相映生輝;巍峨石門,相思古榕形影相隨。園內四季景色迷人,鳥語花香。…[詳細]
遺愛湖公園位于黃岡市區(qū),是一座集東坡文化、生態(tài)保護、休閑娛樂等于一體的綜合性開放式公園。湖岸蜿蜒曲折,移步換景,整個湖泊小島點綴,湖汊相通,麗質天成。公園由“一環(huán)、兩片、五區(qū)、十二景”構成。一環(huán)是沿湖觀光旅游的環(huán)形主路線;兩片是東湖片區(qū)和西湖片區(qū);五區(qū)是東坡文化休閑區(qū)、文化商業(yè)休閑區(qū)、竹園生態(tài)休閑區(qū)、原生態(tài)自然保護區(qū)和市民戶外運動游樂區(qū);遺愛“十二景”包含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春夏秋冬、-雪月、梅蘭竹菊…[詳細]
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江門市新會區(qū)原勞動大學建立起來的,1997年經原林業(yè)部批準建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廣東省著名風景名勝區(qū),經營面積3550公頃。圭峰山瀕臨南海,毗鄰港澳,它坐擁青山翠嶺,旅游資源豐厚奇趣,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于一體,融高山湖泊森林于一身,旅游環(huán)境得天獨厚。圭峰山山勢雄偉,秀峰挺拔,因形似圭璧而得名,方圓55.1平方公里,峰巒疊起,錯落起伏,相對高度在300…[詳細]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寧夏首府銀川市西北50千米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占地面積9300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0%,擁有各種野生動植物資源八百余種,是寧夏著名的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山體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獨特。近萬公頃的范圍內,油松、杜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無際;櫻桃、丁香、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溝壑。尤其是當您踏入國家森林公園的深處,登上青松嶺的峰頂,人處在…[詳細]
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本溪市東南七十公里處,森林公園占地3517公頃,森林覆蓋率95%,園內植被保存完好,古樹名木眾多,風景秀麗,是一處集旅游、觀光、避暑、度假、休閑于一體的森林旅游景區(qū),也是遼寧50佳景之一,200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區(qū)。森林公園內有四大景區(qū):小黃山景區(qū)、夾砬子景區(qū)、龍門峽景區(qū)和月臺子景區(qū),計108處景點。各景區(qū)或山姿奇秀、或峽谷幽逐、或清溪纏綿、或林蔭遮蔽,移步換景…[詳細]
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地處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為東部祁連山山地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園內地貌景觀奇特,森林景觀優(yōu)美,景物天成,獨具特色,享有“華山之險、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之美譽。公園位于大通河畔,可借人文景觀豐富,真可謂“園內有景可賞,園外有景可借”,是旅游觀光、科學考察、療養(yǎng)休息的理想之地。全園總面積5848公頃,海拔1998—3165米,森林覆蓋率為79.2%,具有十分可觀的開發(fā)價值![詳細]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三元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qū)之一。面積1.41萬畝,木材總儲量21萬立方米,其中格氏栲占80%以上,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天然栲樹林。100多年前,英國植物學家格瑞米在三明發(fā)現這片栲樹林,回國后專門撰文介紹,人們因此將其命名格氏栲。格氏栲系珍稀林木,又名青鉤栲,俗稱“紅柯”。常綠喬木,樹冠濃密,開黃花;材質堅實,紋理細密,耐腐蝕,為造船和高檔家具的上等材料;樹皮可制栲膠;其果實…[詳細]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園,位于承德壩上地區(qū),在清朝屬著名的皇家獵苑之一“木蘭圍場”的一部分。森林公園總面積41萬畝,其中森林景觀106萬畝,草原景觀20萬畝,森林覆蓋率75.2%。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承德市圍場縣北部,北鄰內蒙古自治區(qū)克什克騰鎮(zhèn),距承德市區(qū)240公里,距北京460公里。是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總面積141萬畝,海拔高度在1100米-1940米之間。屬…[詳細]
齊云山位于休寧縣城西15公里,距屯溪33公里。齊云山古稱白岳,因其“一石插天,與天并齊”,明嘉靖年間改名為齊云山。齊云山方圓110.4平方公里,境內峰巒四起,峭壁聳立,飛云、流泉、云海、佛光;四時變幻,綺麗多姿。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畫,七十二怪巖,巖巖皆景.全山地質構成為層積砂巖,赤如朱砂,燦若紅霞,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奇、巖怪、水秀、洞幽,徐霞客、唐寅、海瑞、戚繼光等歷代名人學士都留有佳句墨寶…[詳細]
古稱于微閭、無慮山,滿語意為翠綠的山,今稱閭山,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自隋開始,此山便成為“北鎮(zhèn)”的“五大鎮(zhèn)山”,從而聲名鵲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時,都照例到山下北鎮(zhèn)廟遙祭此山,故其聲名日隆,一躍而為東北名山之首。它以悠久、博深的歷史文化和秀麗、奇特的自然風光而享譽國內外,成為中國北方著名的旅游勝地。保護區(qū)位于遼寧錦州市北寧市與義縣交界處,面積11351公頃,1981年建立,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詳細]
西山位于蘇州古城西南40多公里的太湖之中,面積79.8平方公里,是我國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島嶼?~緲峰海拔336.6米,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登巔俯視太湖,沐日浴月,煙霧無際,美不勝收。西山因太湖而嫵媚多姿,太湖因西山而豐富多彩。這里山巒起伏,奇石嶙峋,峰回路轉,曲徑通幽,自古就形成了以地帶景,以景抒情的八大美景和七大名勝。主要景點有石公山,太湖大橋,林屋洞,羅漢寺,太湖梅園等。西山土特產豐富,每年西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