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溪,與貴州接壤。這里林木蔥蘢,草青竹翠,谷物豐茂,牛壯羊肥;溪水潺,清澈見底,山雨涌洪,朝漲暮退。如你初來乍到,驚羨于這一方山水,那不妨在此小住。好客的鄉(xiāng)民會將另一份驚喜奉送給你,他們會放下手頭的活計,或持手燈,或秉蠟燭,帶你盡情地游玩于地下溶洞,準叫你神癡情迷。初次去,如艷遇,心情酣美;二次往,如逢舊交,脈脈相對。貢溪山地多溶洞。73平方公里的地域里,有溶洞幾十處,或長或短,或獨存,或連通。溶…[詳細]
古陽洞開鑿于北魏時期(公元493年),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是龍門石窟造像群中開鑿最早、佛教內(nèi)容最豐富、書法藝術(shù)最高的一個洞窟。此窟據(jù)說為北魏孝文帝為其祖母馮太后營造的功德窟。洞內(nèi)四壁及窟頂?shù)窨谈魇椒瘕,多達1000余個,碑刻題記800多品,是中國石窟中保存造像題記最多的一個洞窟。聞名世界的魏碑作品“龍門二十品”有十九品出于古陽洞。古陽洞是由一個天然的石灰?guī)r溶洞開鑿成的?唔敓o蓮花藻井,地面呈馬…[詳細]
觀音洞地處錦州市西北郊7公里處觀音洞是錦州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原名普駝寺,現(xiàn)規(guī)劃為九區(qū)三十六個景點,方圓7.2平方公里, 建立了由老龍灣水庫至觀音洞的水泥路面,全長3.274米并建成了許多風(fēng)景點和服務(wù)設(shè)施, 如纜車索道、賓館、飯店等。主要景觀有:東西幡龍山、雞冠山、觀音洞山、平頂山、紅石山、二郎洞、觀音勝境等。觀音洞集奇洞、妙佛、圣泉、定寶樹于一體,是海內(nèi)聞名,佛聲遠播的旅游勝地,也是遼寧五十佳景之一![詳細]
皇帝洞是海南重點自然保護區(qū)之一。位于昌江王下鄉(xiāng)牙迫村東部,距縣城石碌鎮(zhèn)60公里;实鄱匆郎桨,洞外群山環(huán)抱,層巒疊嶂,流水潺潺;洞內(nèi)鐘乳石成群,洞口就在南瑤河邊,從遠處眺望,象一頭張口的大水牛。洞寬約60米,深約130米,高25米,面積約7800平方米,洞廳呈拱形,平坦寬敞,可容納上萬人。洞內(nèi)小徑蜿蜒曲折,群燕飛舞,鐘乳石多姿多彩,游人行于其間,會覺得意趣盎然。廳呈拱形,平坦寬敞,壯麗堂皇。游人…[詳細]
仙人洞位于興縣縣城以東13公里的交樓申鄉(xiāng)仙洞口村。洞內(nèi),洞套洞,洞連洞,四通八達,曲徑通幽,F(xiàn)已探明溶洞總面積約1萬平米,其中50平米以上的中小廳10個,100平米以上大廳9個,最大廳面積1400余平米,堪稱“華北第一”。前幾年筆者曾到“仙人洞”一游,那洞口寬約2尺,高不過三尺,深不可測。因當時尚未開發(fā),也沒有貿(mào)然進洞,只是在洞口看了看,當時看那洞口感覺就不像是自然行成,因為那洞口四四方方像刀削過…[詳細]
織女洞位于沂源縣燕崖鄉(xiāng)牛郎-織女旅游區(qū)。大賢山海拔532m,面積約4.5km2。這里山上重巒疊嶂,懸崖如削,巨石嵯峨,松柏森列,百鳥翔集,風(fēng)光旖旎。山下沂河如帶,勢若游龍?椗次挥诖筚t山東北麓?椗达L(fēng)景區(qū),位于沂源縣城東南約10公里的燕崖鄉(xiāng)牛郎官莊大賢山.蜿蜒的沂河從大賢山腳下靜靜的流過,河對面就是牛郎廟,旁邊的村莊因此得名.從沂源縣城南麻出發(fā),一路青山綠水,20分鐘左右就到了.下了車,在郁郁…[詳細]
雪花洞雪花洞在塘州與三洞地區(qū)交界的雪花河上,有座雄偉壯麗的仙人橋和瑰麗多的雪花瀑布。橋長20米左右,寬6米許,高約10米。橋面怪石嶙峋,拱下鐘乳懸吊,橋腳是潭。橋體若溶鑄而成,雄偉渾然。南端到伏流的溶洞口的二三十米間,是堵直立坡頂?shù)慕^壁。因為地殼運動引起的滄桑巨變,地形跌宕顯著,所以河溪多瀑布,是發(fā)育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于流水,浪花的沖擊和石巖中碳鈣被雨水浸蝕溶解,形成了仙人橋一帶壯麗多橋的河山…[詳細]
四零一洞天又稱四零一指揮工程,位于鄞州區(qū)章水鎮(zhèn)細嶺村與半坑村之間的主張山麓,距寧波市區(qū)約50公里。系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南京軍區(qū)建設(shè)的戰(zhàn)備設(shè)施——國防坑道,當時由南京軍區(qū)司令-上將實地勘察并指定。隨之中國人民解放軍6418部隊進駐細嶺、半坑等村進行開挖作業(yè),不久,施工部隊因故撤離。直到60年代末,部隊再次進駐細嶺、半坑等村進行施工作業(yè),才基本完成,此后一直封閉。近來,由于國際形勢、戰(zhàn)備態(tài)勢的變化,有關(guān)…[詳細]
萬佛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孔水洞之上,坐西朝東,始建于唐大歷五年(770年),是孔水洞古剎僅存的一座殿宇,原名萬佛龍泉寶殿,因殿內(nèi)嵌有《文殊、普賢萬菩薩法會圖》,所以俗稱萬佛堂,F(xiàn)存建筑為明代重建,其券門頂嵌石額楷書“大歷古跡萬佛龍泉寶殿”,落款“大明萬歷已丑春吉日重建”。現(xiàn)存建筑是歇山頂?shù)臒o梁殿,面闊三間13.72米,進深一間8.5米。殿內(nèi)正面及兩側(cè)墻壁嵌有石浮雕“萬菩薩法會圖”,長23…[詳細]
東仙紫霄洞東仙紫霄洞位于秀嶼區(qū)山亭鄉(xiāng)東仙村的普陀山上,與湄洲島隔海相望。普陀山間怪石磊磊,山麓有兩塊巨石當路夾峙,宛如兩扇大門,左扇有石刻楷書“望仙門”三字。過了石門,就到了山腰的紫霄洞。洞前有一株古榕長在石頭上,十幾條裸根探石而入,從石縫里掙脫而出的軀干卻枝繁葉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紫霄洞又名仙公洞,建于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初名紫霄洞觀,祀何氏九仙。在漫長的歲月中,觀宇幾經(jīng)興廢,如今又是…[詳細]
桐梓溶洞群西出桐梓城區(qū)12公里、著名的紅色圣地婁山關(guān)腳下,有一神奇怪異的喀斯特溶洞——婁山關(guān)溶洞。其洞幽深、寬大,奇詭怪異,千般萬種,究竟有多深,據(jù)說那些探險者也未走到洞的盡頭,惟有從大婁山腹部涌出的那股清泉才能揭開她的神秘……來到這里,您必定能感受到遠古造山運動的神奇和億萬年滴水穿石的魅力。婁山關(guān)溶洞內(nèi)四季恒溫,冬暖夏涼,洞中遍布石筍、石柱、石塔、石鼓、石盾、石花、石芽等幾十種堆積物,形成千姿百…[詳細]
白雨洞位于六盤水北盤江南側(cè),水盤東線五一橋右側(cè)5公里處,為烏蒙山國家地質(zhì)公園的一部分。這是世界罕見的垂直豎井,深達560米,居世界第二。 豎井,顧名思義可想到深深的井狀的坑洞。在洞穴學(xué)中,豎井即可利用一根繩子直接下降到洞底的坑洞,下降過程中拐彎是允許的。但是垂直豎井要求下降過程中一直能夠看得見天空—,可想而知,這不能拐彎。 白雨洞不僅是中國最深的垂直豎井,而且在世界上位居第二。從井口到下垂4…[詳細]
水簾洞位于黃果樹瀑布身后面,像橫臥在大瀑布背后的一條長龍。這是黃果樹瀑布最大的賣點了,讓游人近距離接觸瀑布,從后方感受瀑布的壯闊,還可以用手接到瀑布流下來的水。到達黃果樹瀑布一定要到水簾洞走上一走,入水簾洞前要穿好雨衣、飛濺的瀑布水會弄濕衣服。我們前往水簾洞的時候人不少很多,大家都有次序地排隊拍照,穿行在奇妙的溶洞中,還能見到川流不息的瀑布水、這樣體會很贊!越是進入洞穴,越是覺得洞穴神奇,感覺瀑布…[詳細]
西千佛洞規(guī)模雖小,但風(fēng)光綺麗,環(huán)境幽雅。這里白楊參天,松柏蒼翠,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如同世外桃源。洞窟前邊的黨河古道雖已干涸,但有一條晶瑩清澈的涓涓小溪,叮叮咚咚,在窟前纏綿而去,好像為古老的石窟彈奏著美妙的樂曲。石窟內(nèi)艷麗奪目的壁畫、妙趣橫生的故事、神態(tài)逼真的佛像,更給這世外桃源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西千佛洞是敦惶佛教藝術(shù)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F(xiàn)存北魏至宋代17個洞窟。其中一至三窟為唐代窟,四至八…[詳細]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位于斯洛伐克南部和匈牙利北部交界處,橫跨喀爾巴阡山脈南部的丘陵地帶。阿格泰列克洞穴于1978年被匈牙利環(huán)境與自然保護部門首次列為風(fēng)景保護區(qū),后于1985年以立法形式被重新確定為國家公園;斯洛伐克喀斯特則是在1973年被斯洛伐克文化部列為風(fēng)景保護區(qū)。二者先后于1977年和1979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與生物圈計劃”。阿格泰列克國家公園占地面積為19708公頃,斯洛…[詳細]
鳳尾洞鳳尾洞,位于戈寒鄉(xiāng)平龍村公所境內(nèi),平龍村西2.5公里處的鳳尾村后山。鳳尾河一支流于平坦村公所瓦窯附近潛入暗河,伏流約3公里后從尾村后山出露,當?shù)厝罕姺Q為“鳳尾水洞”。在水洞的上方后山腰,有兩個相距約5米并立的洞口,群眾稱“鳳尾干洞”(即鳳尾洞)。干、水洞在河內(nèi)是相通的,在干洞的一些地段可清楚地聽到暗河的水流聲,進出水洞需涉水,很不方便,很少有人問津。干洞雖險,但洞內(nèi)硝土甚多。鳳尾洞是一個景觀…[詳細]
香山溶洞旅游風(fēng)景區(qū),位于陜西省洛南縣石坡鎮(zhèn)香山村,距洛南縣城38公里。與河南省靈寶市、潼關(guān)縣華陰市相鄰,是省內(nèi)外馳名的關(guān)中后花園之地。香山溶洞屬秦嶺地貌咯斯特地貌原始生態(tài)區(qū),景區(qū)面積10平方公里。這里山青、水秀、石奇、洞幽、仙鶴展翅、盤旋古松之上,是人們旅游觀光的理想之地。景區(qū)內(nèi)東、西兩山對峙,東山松柏蒼翠,峰如波濤;西山形似香爐,名曰“香爐山”,山中巨石,突兀峭立、狀如佛頭,名曰“香山護神”。移…[詳細]
赤松觀龍藏洞在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惠城鎮(zhèn)西北8公里處,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往古昔一仙廟,世稱“龍藏洞”。這里山清水秀,清幽雅靜,自然風(fēng)光綺麗,民間傳說:當?shù)馗珊等彼畷r,唯有此處終日泉水潺潺!歷代地理先生朝思暮想擇此地作風(fēng)水,誰知羅庚盤一擺放,指針即不動彈,不可思議。置身此地,真有神秘玄妙之感。據(jù)傳,清朝乾隆年間,惠來縣靖海鄉(xiāng)人宋超月乙鏡真人,與道友暢游潮州九邑,惠來都十八景地,識昆侖山落脈,西系葵峰望天…[詳細]
地址:貴州省萬山特區(qū)處仙人洞因仙女石而得名,是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古代采礦遺址。它置身萬山城區(qū)東北面的懸崖絕壁,氣勢恢宏。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在通往仙人洞的山梁上有一個佛道合一的小寺廟——威靈寺。相傳秦漢時期有一批煉制“仙丹”的道人慕名而來,他們原本是祈求從朱砂中提煉“不死之藥”以進貢朝廷,滿足皇帝長生不老的愿望。“不死之藥”沒有煉成,卻有意無意地推動了當?shù)毓V的開采與冶煉。威靈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