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于1961年4月15日公布。 |
葛云飛墓(含葛云飛故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所前鎮(zhèn)三泉村黃灣寺北側(cè),由宮保第和葛氏宗祠組成。葛云飛墓位于石板山的南麓,向南偏東五十度,用石塊砌。筑圍墻,石板壓頂,并雕出筒板瓦。面闊五間,中部三間向內(nèi)凹進,明間立碑,上刻“誥授振威將軍追贈太子少保葛壯節(jié)公之墓”,正脊刻“忠藎可風(fēng)”前設(shè)祭桌,石板鋪地。兩梢間向外凸出,與明、次間前室的前沿齊,封以欄板。望柱高2.65米,柱頭雕獅子。墓頂堆土,寬7.6…[詳細]
杭州碑林位于勞動路65號杭州孔廟內(nèi)?讖R以大成殿為中心,正前分筑戟門、泮池和欞星門,左右兩邊即碑亭與碑廊。碑林匯萃了唐至清末共五百多方石碑,內(nèi)容包括了帝王御筆,地方史料、名家法帖、人物刻像、水利圖刻和儒學(xué)、宗教、墓志等,具有較高歷史、科學(xué)、藝術(shù)價值。原是杭州孔廟舊址。碑林內(nèi)共有碑、帖、墓志等500多件,薈萃了自五代到清代的五朝名家手跡的石刻。數(shù)量最多的是南宋太學(xué)石經(jīng),現(xiàn)殘存86塊。杭州孔廟(碑林)…[詳細]
秋瑾墓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近代 公布時間:1961年4月15日位于西湖區(qū)西泠橋南堍。秋瑾(1875-1907)字王睿卿,號競雄,別號“鑒湖女俠”,山陰(今紹興)人,曾留學(xué)日本。1905年先后加入光復(fù)會和同盟會。1907年在上海發(fā)刊《中國女報》,提倡女權(quán),宣傳革命。不久,回紹興主持大通學(xué)堂,后與徐錫麟謀劃兩浙起義,失敗被捕。同年7月15日就義于紹興軒亭口,1912年安葬杭州西泠橋畔鳳林寺前…[詳細]
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近代公布時間:1961年4月15日1963年3月11日位于西湖區(qū)風(fēng)篁嶺下南天竺,龍井路旁。該墓群坐西北朝東南,墓地選址在原演福寺遺址上。烈士墓包括徐錫麟暨陳伯平、馬宗漢墓;陶成章暨楊哲商、沈由智墓;浙軍攻克金陵陣亡將士墓。1981年9月、10月三組墓分別從孤山等地遷建于今址。墓體均用條石及板石構(gòu)筑。墓碑均用太湖石陰刻。墓臺用石板鋪設(shè)。1991年,在墓區(qū)…[詳細]
全國大陸解放以后,國民黨軍隊仍盤踞于島上,妄圖把一江山島作為--大陸的跳板。1955年1月18日,我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杖娛状温(lián)合作戰(zhàn),在不到兩小時的時間內(nèi),一舉全殲島上的國民黨軍隊,獲得重大勝利,迫使盤踞在大陳、披山、漁山、南麂等島的國民黨守軍倉惶逃跑。至此,浙江沿海島嶼全部解放。一江山島解放后,因大陳島國民黨軍隊很快撤離,一江山島已基本成為荒島,原島上國民黨軍隊的工事都基本以戰(zhàn)后原樣保存,F(xiàn)…[詳細]
金錢會起義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近代 公布時間:1961年4月15日位于錢倉鎮(zhèn)鳳山。金錢會起義為太平天國時期浙江四大農(nóng)民起義之一。清咸豐年間,錢倉趙起等8人組織“金錢會”,憑咸豐初年鑄“金錢義記”銅錢為聯(lián)絡(luò)信物,開始秘密串聯(lián)活動。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在錢倉鎮(zhèn)北山廟召集金錢會會眾舉旗起義,與太平軍侍王李世賢部并肩戰(zhàn)斗,威震浙閩邊區(qū)。清同治元年(1862年)起義失敗,歷時十一年…[詳細]
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委在浙南平陽鳳臥鄉(xiāng)(現(xiàn)鳳臥鎮(zhèn))召開全省第一次-表大會。出席會議的有省委機關(guān)和浙南、處屬、臺州、寧紹、金衢、浙西等地代表26人,代表全省近2萬名黨員。劉英代表省委作了政治報告和過去兩年來浙江工作的書面總結(jié)。大會傳達了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和周恩來視察浙江的指示精神,通過了《關(guān)于目前抗戰(zhàn)形勢與浙江黨的任務(wù)的決議》等一系列文件,選舉產(chǎn)生了新的浙江省委,劉英任省委書記;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