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學宮大成殿 位于徐聞縣第一中學校園內。宣統(tǒng)《徐聞縣志》載學宮創(chuàng)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成化三年(1467年)遷至海安所城,弘治十四年(1501年)遷回現(xiàn)址。學宮原占地約1萬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欞星門、啟圣祠、戟門、泮池、敬一箴亭、謝圃亭、大成殿、魁星閣、尊經(jīng)閣、文武閣、燕居亭、明倫堂、鄉(xiāng)賢名宦祠、文明坊等。現(xiàn)僅存大成殿,1990年重修。坐北向南,面寬三間…[詳細]
大成殿座落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袁河北岸的秀江路原膠木廠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歷代皆有損毀、修繕,F(xiàn)存建筑定形于清乾隆55年(1790年)。坐北朝南,面寬25.9米,見深22.5米,高11米。面闊五間,外施回廊,建筑面積520平方米。大成殿為歇山頂回廊式建筑,穿斗式木結構屋架,大殿內頂部有八楞藻井與天花板,前有軒廊,檐下施裝飾性雕花斗拱和其它藝術構件。檐柱及部分室內立柱采用…[詳細]
豐城孔廟大成殿位于豐城市豐城一中校園旁。始建于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最后一次重修為民國二十三年(1934),歷代先后重修二十余次。原有建筑近一萬平方米,有門、泮池、明倫堂、尊經(jīng)閣、文昌宮、先代殿、啟圣祠、鄉(xiāng)賢祠、名宦祠、魁星閣、江山秀杰樓、齋署、龍山書院等建筑組成,歷史上曾被譽為全國“三個半孔廟”之一。目前僅存大成殿,為重檐歇山頂建筑,上鋪三色琉璃瓦,檐下密布計心造和偷心造斗拱,頗存宋代營造…[詳細]
趙曲文廟大成殿(第五批省保)時代:元至清地址:臨汾市襄汾縣新城鎮(zhèn)趙曲村據(jù)史料記載,趙曲文廟最早為夫子廟,明代時稱禮殿,清時改稱宣圣殿。趙曲文廟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明弘治十二年(1499)、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雍正十年(1732)、乾隆五十七年(1792)及咸豐二年(1852)多次予以維修,現(xiàn)僅存大殿一座,有元代建筑遺風。坐北面南,建于高約1米的臺階之上,四周回廊,面闊五間,通面闊16.23米,進…[詳細]
左權文廟大成殿(第六批國保)時代:元地址:左權縣城內遼陽街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相傳為晉代所建。據(jù)明“《永樂大典》遼州志”記載,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已有。據(jù)元代石碑記載,該殿重建于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占地面積458.9平方米。副階周匝,下檐斗栱一斗二升,上檐為單昂斗栱,柱頭卷剎明顯,柱楚石為青石覆盆式、寶裝蓮瓣式和鼓式三種,雕工精細,圖案清…[詳細]
文廟大成殿位于縣城內,原縣委機關大院內。該建筑為一層木結構,單檐歇山式古建筑,長20.05米,寬9.3米,臺前有一大月臺,臺前有精致蟠龍丹陛踏步。文廟建于元大德三年,明清均有修繕,建筑井然有序,古柏森然,令人心曠神怡。文廟大成殿,經(jīng)市文物局批準于2000年11月落架重修,成為旅游新景。文廟大成殿于1999年3月,被縣政府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7月被石家莊市文物局批準為準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鞏昌府文廟大成殿位于定西市隴西縣鞏昌鎮(zhèn)南大街西側166號(鞏昌中學院內),清光緒五年(1879)重建,建筑面積345.45平方米。坐北朝南,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通長21米,進深三間,通寬14.25米,通高12米,前后出廊。對于研究金元明清鞏昌府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風土人情、建筑藝術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1981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1月8日,入選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詳細]
南雄學宮大成殿位于南雄縣雄州鎮(zhèn)愛民路縣政府大院內。明建文元年(1399年)創(chuàng)建,成化年間擴建,后經(jīng)多次修葺擴建,面積3萬平方米,F(xiàn)學宮僅存大成殿。殿置于磚石混砌的高臺上,臺高1.1米。殿面寬五間18米,進深三間13米,通高10.85米,重檐歇山頂。下檐斗栱均為柱頭科造,上檐柱頭科為七踩重翹無昂計心造。梁架為穿斗式與抬梁式相結合。柱網(wǎng)為橫6、縱4,共24根。方形抹角石柱,鼓形石柱礎。殿內梁架均描繪彩…[詳細]
臨洮文廟大成殿位于定西市臨洮縣洮陽鎮(zhèn)東大街臨洮農校院內,清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坐北朝南,建在長、寬各15.3米的方形臺基上,占地面積234.09平方米,建筑面積164.4平方米,歇山頂,面闊三間13.7米,進深二間9.85米,前出廊。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價值。2015年被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1月8日,入選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大殿…[詳細]
芮城文廟大成殿位于運城市芮城縣政府大院內,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芮城文廟大成殿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時代:金代天會八年(1130)地址:芮城縣古魏鎮(zhèn)東關村西政府院內保護范圍:東自東山墻外皮向東12米,南自前檐下向南23米,西自西山墻外皮向西11米,北自后檐下向北6米。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圈起,向東延伸82米,向南延伸125米,向西延伸17米,向北延伸194…[詳細]
時代:元該廟位于襄汾縣襄陵鎮(zhèn)糧站內,創(chuàng)建于金泰和九年(實為大安元年,1209年),元大德十年(1306)重建,明清時期屢有修葺,F(xiàn)僅存大成殿一座,面闊五間,進深十椽,。歇山頂建筑。前設月臺。梁架結構為六椽栿前后施乳栿通檐用四柱;山面梁架為十架椽屋分心乳栿用五柱。角柱升起、側角顯著。補間設斗栱一朵,斗栱為五鋪作重栱出單杪單下昂里轉出兩杪計心造。2013年5月,襄陵文廟大成殿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詳細]
徽縣文廟大成殿位于隴南市徽縣城關鎮(zhèn),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后期歷代均有補修、增建。現(xiàn)存大成殿與相關碑刻7通。大成殿建筑面積310.75平方米,坐北朝南,單檐歇山頂,面闊5間,通長20.15米,進深3間,通寬14.5米,通高13米。2007年被隴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1月8日,入選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大成殿基座四周底邊為基準,向東、南、西、北各…[詳細]
新樂文廟位于新樂市原承安鎮(zhèn)鎮(zhèn)中學校園內。始建于唐末,幾經(jīng)興廢現(xiàn)有建筑乃永樂丙申歲(公元1416年)重建之遺物。 新樂文廟是明、清新樂縣(今河北省新樂市)的縣學文廟,位于舊縣治所在的承安鎮(zhèn),在鎮(zhèn)中學校園內。文廟始建于唐代,現(xiàn)存大成殿及崇圣祠,均為明洪武年間所建。大成殿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前設月臺,建筑有明代風格。殿后有崇圣祠三間,單檐懸山頂![詳細]
大成殿,位于臨海市古城街道回浦路西端,是臺州府孔廟的主殿,也是全廟最高的禮制建筑?讖R是奉祀孔子的廟宇,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春秋后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孔廟,又稱文廟,或稱先圣廟,始建年代無考,地址亦不詳。北宋景祐二年(1035),臺州知州范說遷至臨海東城之維。寶元二年(1039),知州李防遷于今地,并即廟建州學,自此廟學一體,F(xiàn)…[詳細]
襄陽學宮大成殿位于襄樊市襄城區(qū)積倉街中段北側。襄陽學宮始建年代不詳,唐代位于城外,北宋慶歷五年(1045)遷至城內,明代曾5次重修,崇禎末年毀于戰(zhàn)火,清順治年間、康熙十二年(1673)復建,后不斷擴修,F(xiàn)僅存大成殿,建于道光二年(1822)。面闊五間17.8米,進深三間11米,重檐歇山琉璃瓦頂,中部抬梁式構架,兩山穿斗式構架,前壁設格扇,有檐廊。(第三批)…[詳細]
常州文廟大成殿是在常州市區(qū)市工人文化宮內。原為陽湖縣學宮,始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歷代均有建修,F(xiàn)存大成殿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殿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寬22。8米,進深16米,莊重古樸。殿前為大成門三間,硬山頂木結構,壁間嵌有重修文廟石碑三塊,大成門前泮池、石橋遺跡,保存完好。常州文廟選址于常州城之東南隅——今縣學街常州市工人文化宮內。1987年1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文…[詳細]
文廟大成殿坐落在泗城正中偏北,原有大成坊、木靈星門、泮池、戟門、東西廂房、大成殿、明倫堂、尊經(jīng)閣等建設,現(xiàn)僅存大成殿。此殿初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后經(jīng)嘉慶九年(1804)和咸豐三年(1853)兩度重修,現(xiàn)整體建筑較完好,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成殿飛檐斗拱,壯觀挺秀,長21米,寬12米,面積252平方米。磚木結構,殿房由八棵廊柱頂起,殿墻四周內嵌20棵廊柱。據(jù)大成殿脊梁所書,“大成殿”是清雍…[詳細]
安康文廟大成殿·元~清·安康市漢濱區(qū)新城街道辦事處東井街。保護范圍:大成殿基址四面外延10米。東至農牧局辦公樓,西至東井街,南至水電局機關辦公樓,北至水電局局長辦公樓。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面外延,東至農牧局機關辦公區(qū),西至府學街東端,南至居民住宅區(qū),北至水電局-區(qū)。2003年,安康文廟大成殿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北流大成殿位于北流城區(qū)陵寧步行街盡頭,據(jù)說為廣西建殿最早、規(guī)模第二的大成殿。高18.7米、寬15.77米、面積247.6平方米,為兩層重檐歇山式宮殿建筑。殿宇四周臺基上環(huán)繞石欄桿回廊,殿正面16扇鏤空雕花蟲魚圖案,流丹滴翠,極其精美。殿正面上下層均有楹聯(lián),懸“大成殿”直額。殿內畫棟上懸清朝歷代皇帝御書匾額。其建筑設計精巧嚴密,體現(xiàn)了古代建筑風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