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戎文化陳列館所在地區(qū):延慶區(qū)地址:北京市延慶區(qū)張山營鎮(zhèn)玉皇廟村東(102100)聯(lián)系電話:69199534博物館介紹:位于張山營鎮(zhèn)玉皇廟村東向陽的山坡上,是國內第一座以古代少數(shù)民族文化命名的陳列館,以豐富的考古發(fā)掘成就展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活躍于燕山地區(qū)的山戎族的古老文化遺存![詳細]
廈門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位于廈門市思明區(qū)開元街道虎園路1號、廈門烈士陵園東北角。廈門是一個風光旖旎、英雄輩出的海濱城市。在中國革命的各個歷史時期,一批批赤膽忠心的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浴血奮戰(zhàn),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為了緬懷先烈,教育后人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繼承先烈未竟事業(yè),特建成此陳列館。該館于1989年10月17日開館,展館的建筑造型像一面迎風招展的紅旗,外墻用花崗巖條石砌成,兩層樓的建筑物略呈前低后高,正面石墻上方鑲嵌著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葉飛題寫的館名,六扇鋁合金茶色玻璃大門,增添了陳列館的莊嚴氣氛。陳列館展出面積600平方米,共有4個展廳。第一展廳展出一組群雕和壁畫,…[詳細]
李任之生平事跡陳列館位于常平鎮(zhèn)文化中心一樓,GPS坐標:北緯22°5810.3,東經(jīng)113°5921.1,海拔高程13米。李任之生平事跡陳列館場館面積200平方米,于2008年5月正式開館。該館主要負責收集、存放、保管、展示常平鎮(zhèn)籍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李任之的學習、工作、生活等物品及有關資料。該陳列館擁有關于李任之的各類展品近200件,錄音錄像資料15件。2008年4月,李任之生平事跡陳列館被東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為東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8年5月,被命名為東莞歷史人文傳承基地;2010年4月,經(jīng)中共東莞市委審定同意,確定為東莞市第二批中共黨史教育基地![詳細]
寧德市畬族歷史文化陳列館位于寧德市蕉城區(qū)金涵畬族鄉(xiāng)亭坪村,2005年竣工并對外開放,2007年重新裝修,占地面積25畝,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陳列館共收藏畬族文物、文獻典籍、服裝、生產(chǎn)工具等8000余件。該館分為兩個展區(qū)和四個展廳。前言廳:展示中國大陸畬族的分布情況及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歷史廳:反映隋唐到解放前各個歷史時期畬族人民在社會發(fā)展中的文化生活和斗爭歷程,體現(xiàn)了畬族人民的勤勞、勇敢與智慧,并展現(xiàn)了14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畬族將軍形象。風情廳:通過畬族歌謠、服飾、手工藝品、民族風俗等,展示畬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現(xiàn)代廳:展示建國以來畬族經(jīng)濟、文化、衛(wèi)生、體育等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成就。該陳列館是…[詳細]
浦公安陳列館座落于楊浦分局大院內,占地約900平方米,由主館、副館和嚴德海烈士先進事跡展示館三部分構成。該館以圖片、實物的形式展現(xiàn)了楊浦公安在各項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和不同時期涌現(xiàn)出來的先進集體和英雄模范人物。主館介紹了各級領導對楊浦公安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楊浦分局歷史沿革,分局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出色業(yè)績,干警弘揚宗旨、一心為民的感人瞬間等十個主題的內容。副館介紹了一批社會影響重大的案件偵破情況、人民群眾見義勇為先進事跡等。嚴德海烈士先進事跡展示館介紹了嚴德海烈士4個生死瞬間、感人故事和突出成績等。陳列館始建于2002年,2004年被上海市委政法委命名為“上海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被楊浦區(qū)委…[詳細]
山丹縣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山丹縣文化街13號,成立于1982年,隸屬于山丹縣文物局,副科級事業(yè)單位,國家三級博物館,F(xiàn)有工作人員9人,其中專業(yè)技術人員3人。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展廳面積2200平方米。館藏文物5300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共1359件。其中艾黎捐贈的文物近4000件,上自新石器,下迄近現(xiàn)代,幾乎涵蓋了各個歷史時期。主要有陶器、瓷器、青銅器、兵器、錢幣、帶鉤、玉器、樂器、古字畫等。設有“路易·艾黎生平”、“艾黎捐贈文物”和“山丹出土文物”3個基本陳列。年接待觀眾近10萬人次。館長:韓建成聯(lián)系電話:0936-2729319…[詳細]
地址:李莊鎮(zhèn)勝河街98號;建展面積:該館建筑達面積2600平方米,展廳面積2500平方米;場館簡介:該館展覽分布在李莊張家祠、東岳廟、梁林舊居文物保護單位內,由同濟廳、中國營造學社廳、中央博物館廳、中央研究院廳組成。主要陳列了抗戰(zhàn)時期書籍、照片、文章等;開放時間:9:00-11:30 13:30-17:00;聯(lián)系電話:0831-2441089;門票價格:30元;講解語種:中文;乘車路線:到達李莊后尋張家祠、東岳廟、梁林舊居;郵政編碼:644009![詳細]
巴楚縣出土文物陳列館巴楚縣出土文物陳列館(縣文管所)位于巴楚縣城內,巴楚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右側,巴楚縣文管所現(xiàn)存的2千多件出土文物有壁畫、塑像、木雕等各種佛教藝術品,還有一批波羅文栗特文和大量的棉、麻、絲、毛紡物以及錢范、陶器、裝飾品等還有一具木乃伊,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詳細]
地址:珙縣洛表鎮(zhèn)麻墉村;建展面積:該館建筑達面積5500平方米,展廳面積1800平方米;場館簡介:該館是以“僰人懸棺”及其文物與文獻資料為核心,依托珙縣豐富的文物資源,并收集相關葬式、葬俗文化集中反映其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形成集文物保護、管理、展示、研究為一體的綜合利用場所;開放時間:9:00-11:3013:30-17:00;聯(lián)系電話:0831-4319625;門票價格:20;講解語種:中文;乘車路線:宜賓(南客站)—珙縣—洛表鎮(zhèn)—“僰人懸棺”陳列館;郵政編碼:644505![詳細]
為了尊重歷史,紀念為中國現(xiàn)代戲劇影視事業(yè)發(fā)展及江安的社會進步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的國立劇專,追懷并增進當年劇專師生與江安父老兄妹結下的深厚情誼。江安縣政府于1985年9月將原劇專舊址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9月宜賓市公布為地區(qū)級文保單位,1988年10月正式成立《國立劇專史料江安陳列館》,特聘戲劇大師曹禺為名譽館長。1991年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保單位,1994年列編3人專職管理該館并免費對外開放。2010年成為中央戲劇學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四川省委、省府公布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館藏文物史料:共計約4000件,已陳列展出2000件,分十一間展室陳列,主要展出反映劇專十四年的歷史照…[詳細]
方志敏愛國事跡陳列館毗鄰方志敏廣場,面積500平方米左右,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圍繞“立志報國”、“求索系國”、“革命救國”、“以身殉國”、“永恒紀念”等內容布展,其中復制件“1935年6月11日方志敏被捕后寫給黨中央的信”為全國首次對外展出。陳列館開設了放映廳,用多媒體播映方志敏烈士的名篇、名詩、名句、名言以及方志敏烈士遺骨發(fā)現(xiàn)、挖掘、保護、保存過程。此外,陳列館配有感應式的電子閱讀屏,“手一滑,就像我們平時翻書一樣簡便!币晃挥慰透嬖V江西網(wǎng)記者。 陳列館定位為突出方志敏愛國主義的主題館,內容以烈士生前在南昌的活動為主題。通過展示方志敏的人生軌跡,真實、簡練地再現(xiàn)了一位偉大愛國者光耀千秋的風采![詳細]
上海師范大學生物標本室是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生物系用于教學和科研的一個基地,現(xiàn)有封閉展館面積300余平方米,設脊椎動物陳列室、昆蟲陳列室、人體解剖陳列室和植物陳列室。另有系統(tǒng)進化展覽區(qū)和植物盆景展覽區(qū)等開放展區(qū)。陳列館藏有各種動植物標本10多萬件。其中脊椎動物標本3000余種,包括國寶大熊貓、金絲猴。森林之王東北虎,草原之王非洲獅等珍稀動物。收藏了全國各地10多萬號標本的昆蟲陳列室有蝴蝶800余種,色彩斑斕,千姿百態(tài),不少是國內的稀有品種。人體解剖陳列室以各種標本和模型展示了人體的奧秘以及胎兒的形成和發(fā)育過程。地址:桂林路100號 郵編:200235電話: 64322142 開放時間:周…[詳細]
丹陽革命陳列館座落在畫院路36號,原六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新四軍著名將領管文蔚同志題寫?zhàn)^名,1999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是鎮(zhèn)江市委和丹陽市委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鎮(zhèn)江地區(qū)黨史系統(tǒng)唯一的愛國主義教育紀念場館,年參觀人數(shù)近3萬人次。目前,已有15個學;騿挝话殃惲叙^作為德育基地。陳列館總建筑面積1268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丹陽人民革命斗爭史陳列在該館二樓,展出各時期歷史照片、圖表640余件,文物200余件。二樓正廳中央,鄧小平同志的題詞“用革命的事跡來教育我們的子孫萬代:像我們前輩那樣,像我們先烈那樣,永遠當一個革命者,永遠當一個為人民大眾的集體事業(yè)服務的社會主義者,永遠當一個共產(chǎn)主義者”金光…[詳細]
巴山農(nóng)耕文化陳列館,位于平昌縣龍尾村蔡家大院。館內分為“嫁穡惟艱”“春深書齋”“家風綿長”“斯是陋室”“一日三餐”“匠心獨運”“鄉(xiāng)風民俗”和“時代記憶”八大板塊,共展出展品1000余件,再現(xiàn)了昔日農(nóng)村生活場景,彰顯了燦爛的巴山農(nóng)耕文化。一、嫁穡惟艱這里展出的是巴中境內種植的五谷雜糧,還有稻谷脫粒用的拌桶、擋席,量糧食用的升子。特別是戽水斗,使用時兩人牽著兩邊的繩子,像跳大繩一樣,將中間用竹子編的斗甩來甩去,動作協(xié)調一致,舀水、運水、倒水一氣呵成。在沒有抽水機的年代,人們取水灌田都離不開戽水斗。如今,戽水斗在農(nóng)村也沒了用武之地,因此不常見了。二、春深書齋屋內墻上掛著幾幅字畫,有一張老式的書桌和一…[詳細]
何氏三杰陳列館位于金華市東市街66號,金華古子城內。何氏三杰,即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何炳松與何炳棣為堂兄弟,何德奎為何炳松、何炳棣二人的堂侄,三人同為金華南宋理學家何基之后,世居金華后溪河(今羅店鎮(zhèn))。何氏三杰各自在教育、史學、經(jīng)濟領域取得驕人的成績,成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其豐富的學術成就,高尚的愛國情操也充分體現(xiàn)了故鄉(xiāng)金華的人杰地靈、鐘靈毓秀。2008年5月,金華人民為紀念何氏三杰,表彰他們的貢獻,在金華東市街一幢遷建古建筑內設立了“何氏三杰陳列館”,陳列館不僅為金華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增加了內涵,同時也是對金華廣大群眾進行愛國愛鄉(xiāng)教育良好場所![詳細]
達州紅軍文化陳列館位于通川區(qū)羅江鎮(zhèn)高石村張家溝,距達州市老城區(qū)11公里。整個館區(qū)由張愛萍故居、紅軍文化陳列館、“兩彈一星”苑、“三友”文化走廊、將軍碑林、民俗文化村和生態(tài)保護園組成。紅軍文化陳列館總占地面積23011.5平方米,建筑面積2311.86平方米,展廳面積1800平方米,由主題序廳、紅軍戰(zhàn)斗在達州、將星璀璨耀達州、紅色書藝靚達州等6個展廳組成。館內陳列了達州籍紅軍將士的大批遺物和大量的照片、書籍等史料,全面展示了革命前輩英勇奮斗的歷程。館區(qū)內還特地設置了航天和軍事題材展區(qū),展出殲6教練機、坦克、榴彈炮以及大量珍貴歷史照片及文物。2011年4月,達州紅軍文化陳列館被中宣部、中央黨校、教…[詳細]
敬業(yè)中學創(chuàng)立于1748年,距今已有260余年歷史,是一所跨越四個世紀的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是迄今尚存的上海最老的一所學校。該校新修繕的校史陳列館內容豐富、史實詳盡、陳列有序。 地址:蓬萊路345號 郵編:200010 電話:63682531傳真:63680744開放時間:預約公共交通:66、929…[詳細]
劉少奇天華蹲點調查陳列館:15次座談會,走訪59個群眾……1961年的4月12日至30日,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來到長沙縣廣福公社天華大隊進行了為期18天的蹲點調查,入農(nóng)戶、察實情、訪貧苦、推舉措,堅持走群眾路線,以人為本、親民愛民,是長沙縣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身邊典范。劉少奇同志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以強烈的責任感求真務實,發(fā)現(xiàn)問題、處理問題,他把在天華調查的實際情況帶回中央,為促進全國經(jīng)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詳細]
古琴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樂器。明清以來,揚州琴家輩出,馳名遠近,形成了別開蹊徑的廣陵琴派。廣陵琴派史料陳列館位于史公祠內西北側,占地2400余平方米,陳展面積420平方米,展出文物40余件,圖書史料、圖片300余件(套)。陳列館分三個功能區(qū)域,一是陳展廳、二是傳承中心、三是古琴演藝廳(亦稱古琴雅集廳)。于2007年11月28日對外開放。2013年在大量征集相關資料基礎上對廣陵琴派史料陳列館展覽進行了提升。開放八年多來,計接待游客30余萬人次,2009年江澤民主席專程參觀了廣陵琴派史料陳列館,對陳列館展覽、開放、古琴傳承等工作給予高度評價,饒有興致地在琴館古琴演藝廳欣賞了廣陵琴家的演奏,并為廣陵琴派…[詳細]
設于揚州邗江區(qū)府西巷8號市檔案館內。陳展面積800平方米, 2016年2月對外開放,已成為對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進行中共揚州地方黨史教育的重要陣地。2013年上半年,揚州市委根據(jù)省委的意見和揚州文博城建設規(guī)劃要求,決定在揚州市檔案館改擴建工程完成后,利用新建的展覽大廳布置揚州地方黨史陳列館。據(jù)此,市檔案局正式啟動了相關籌備工作,特別是圍繞展覽文案的起草工作,多次召開本市部分文史、黨史、檔案等專家學者參加的座談會,從展覽內容定位、展覽表現(xiàn)形式、展覽史料征集、展覽效果要求等方面聽取意見。陳展文案形成后,及時呈送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審閱,根據(jù)市領導的意見,由市黨史辦、檔案局組織人員進行加工提高。201…[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