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里社區(qū) 三里,亦名三里崗,自然村莊。位處丘陵低山崗,距古廬江縣城西三華里,得名三里崗,簡稱“三里”。故得名三里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
2、繡溪社區(qū) 因其有繡溪河而得名,“繡溪春漲”乃古“廬江八景”之一,故得名繡溪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
3、崗灣社區(qū) 因廬城西大街位處低山崗上,俗稱“崗上”,崗下有繡溪河水于此拐彎南下,俗稱“西門灣”,取兩地之首尾一字,得名“崗灣”,故得名崗灣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
4、牌樓社區(qū) 因在明萬歷三十二年(1603)前后,太常寺少卿(官四品)朱來遠告病還鄉(xiāng),奏請朝廷,將自己當年所任秀水知縣名號“貤封”其父,并于縣城十字街建一牌坊,為之紀念。后此地相繼建有4個跨路碑坊,聯(lián)拱成樓,得名牌樓,故得名牌樓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
5、附城社區(qū) 三國時期,曹操駐軍舒縣,為南下伐吳,于巢湖南岸引水墾湖(今白湖農場)操練水軍。時舒縣城距白湖旱路有30多千米,于是便在舒縣城與白湖之間、縣河東南一山岡下建馬廠,作為來往舒縣城與白湖之間的中途休息之地。后來逐漸移駐軍于此,酒肆客棧隨之興起,漸成集市。當?shù)匕傩談t謂此地為舒縣城的“附城”,后漸為地名。故得名附城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
6、城南村 其境域地處廬城鎮(zhèn)南部,且為村委會駐地,故得名城南村村民委員會。 |
7、馬廠村 此地為丘陵低山崗。傳說東漢末曹操曾在此地建一馬場,用于養(yǎng)馬、放馬、訓馬,后人稱為“馬場崗”,簡稱“馬場”。因“場”“廠”諧音,為便于書寫,便改“馬場”為“馬廠”。故得名馬廠村村民委員會。 |
8、棋盤村 相傳古時南北極二仙翁,云游至此,小憨對弈,后見一凡人立于旁觀棋,遂驚而去,棋盤化巨石,得名棋盤石,簡稱“棋盤”。故得名棋盤村村民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