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龍街村 以原駐地龍街得名。因逢辰、戌日在此集市,故名龍街。 |
2、文錄村 傣語地名。原名蠻錄意為水淹過的寨子,民國中期改為文錄。 |
3、三岔河村 因地處老倉、新莊、邦別三條河相匯之地得名三岔河。 |
4、幫崴村 傣語地名。原名邦崴意為藤篾地,后演變?yōu)閹歪恕?/div> |
5、幫邁村 傣語地名,原名邦邁意為新蓋的窩鋪,后演變?yōu)閹瓦~。 |
6、勐澇村 傣語地名,勐澇意為釀酒的地方,駐地中勐澇,故名。 |
7、義昌村 傣語地名,義昌意為小黃竹,駐地外村,故名。 |
8、瓦罐窯村 原名瓦罐窯,因曾在此地建有燒瓦和壇罐的土窯,故名瓦罐窯。后因青龍水庫建于轄區(qū)內(nèi),改名為青龍。 |
9、下瓦偉村 因該行政村地處瓦偉河下游,得名下瓦偉。 |
10、瓦偉村 因該行政村位于哀牢山一支脈的尾部,山很像一片板瓦,故名瓦尾,后演變?yōu)橥邆ァ?/div> |
11、中山村 中山行政村轄區(qū)內(nèi)有三座小山,村委會駐地位于中間一座山的半山坡上,得名中山。 |
12、會良河村 傣語地名,會良意為紅土箐,駐地硝水,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