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怡社區(qū) 因轄內(nèi)有東怡新區(qū)而得名。 |
2、美心社區(qū) 因轄內(nèi)有美心東苑而得名。 |
因轄內(nèi)有金海岸花園而得名。 |
取轄內(nèi)城市花園小區(qū)名稱進行命名。 |
5、富怡社區(qū) 取鄰近道路富怡路中的“富怡”作為名稱,故名。 |
6、金龍社區(qū) 取轄內(nèi)中心道路金龍路中的“金龍”二字作為名稱,故名。 |
7、大龍村 因村北有兩條形如龍的河涌流經(jīng),分別是大龍涌、小龍涌,該村位于大龍涌附近,取名為大龍村。 |
8、茶東村 因建在生長茶樹的山崗四周,取名為茶園。后茶園、東村、譚邊、蔗山、霞塱五個自然村合并為茶東鄉(xiāng),故名。 |
9、新水坑村 因所處地勢較高,四周山坑,水圳環(huán)繞,取名為水坑或水濂。后來水坑劃分成兩部分,因位于北部、成村歷史較短而得名新水坑。 |
10、舊水坑村 因所處地勢較高,四周山坑,水圳環(huán)繞,取名為水坑或水濂。1961年水坑劃分成兩部分,因位于南部、成村歷史較長而得名舊水坑。 |
11、竹山村 村民以村旁山崗長滿竹子的特點,故名。 |
12、羅家村 宋末年間(1278年)羅姓始祖遷居此地,逐步成村。后有龔、蘇、孫、英、萬、招等姓氏相繼遷來,為紀念羅姓開村人,故名。 |
13、石崗東村 面海依崗而建,因山崗多石而取名為石崗。人民公社化時期分設石東大隊、石西大隊。后改村,此地位于東面,故名。 |
14、石崗西村 面海依崗而建,因山崗多石而取名為石崗。人民公社化時期分設石東大隊、石西大隊。后改村,此地位于西面,故名。 |
15、傍江東村 因傍近江海之故,初稱傍海,后稱傍江。后來傍江劃分成兩地,傍江東因地處東面,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