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猛村 據(jù)《丘北縣志》記載:“明弘治十年(1497)為維摩州州治,曾中阿母,阿猛之名即始于此”,后因音譯轉(zhuǎn)寫,演變?yōu)榘⒚。阿猛,彝語“阿”—指兇,“猛”—為惡,即為兇惡之意,以地勢(shì)險(xiǎn)惡得名,故命名阿猛。 |
2、千莊村 千莊,壯語,“千”—松林,“莊”—廟,意為松林中有廟的地方。民國年間從各地遷此聚居,取千古定居之意命名千莊。 |
3、迷法村 迷法,壯語,“迷”一樹木,“法”一黃栗,意為黃栗樹,村建黃栗樹多的地方得名。 |
4、阿基村 阿基,壯語,意為祭龍之地,以村居祭龍之地得名。 |
5、租那村 租那,壯語,“租”—租種,“那”—田,即租田耕種之意,過去居民多租土地耕種故名。 |
6、石板房村 因當(dāng)?shù)亓?xí)慣取石板蓋房屋,故命名石板房。 |
7、阿絞村 阿絞,苗語,“阿”—地方,“絞”—馬鈴薯,即產(chǎn)馬鈴薯之意,故名。 |
8、小各大村 各大,壯語,“各”—下游,“大”—河,即河下游之意,故名。 |
9、倮居黑村 倮居黑,彝語,“倮居”—彝族,“黑”—居住,意為彝族居住的地方,以該地彝族首居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