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水社區(qū) 分水鎮(zhèn)分水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屬敘永縣分水鎮(zhèn)管轄的居民群眾自治組織,辦公地點位于分水社區(qū)三小組。 管轄范圍:東臨敘威路,南靠路井村,西接分水村,北連石院村。 人口民族:總戶數為1320戶,總人口為4381人;少數民族有漢族、苗族、蒙古族、彝族等。 土地面積:總面積為1.5平方千米。 物產經濟:經濟來源以城市就業(yè)、自主創(chuàng)業(yè)為主。 |
2、分水村 分水鎮(zhèn)分水村共有595戶2453人。其中,婦女1103人,勞動力人口1292人,外出務工480人,低保戶126戶145人,殘疾人5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10戶489人。已經脫貧99戶446人,2014年脫貧7戶25人,2017年脫貧92戶421人,2018年未安排預脫貧戶,未脫貧11戶43人。分水村為2017年已脫貧村。目前本村貧困發(fā)生率為1.75%。 分水村2017年同村道路硬化已達標,此外全村新建、改造村社道路5條計14.745km,分別是:1、一社牛青山(雙排電桿)-火石地、落水洞拗口社道2.213km,3.5m寬水泥砼路面,已竣工通車;2、二社河壩頭-山羊井、撕栗埂-河壩頭兩段社道長2.032km,3.5m寬水泥砼路面,已竣工通車;3、三社醫(yī)院-熊家灣,路面加寬成4.5m,長2km,水泥砼路面,已完工;4、橋跟前-大木嘴-花秋灣村道路面加寬成4.5m,長2km,水泥砼路面,已完工;5、新建龍洞水庫-石院上寨區(qū)域連接路,長6.5km,寬4.5m,水泥砼路面,已完工。另外,為方便安置點生產建設,2018年規(guī)劃集中安置點道路建設。 二、產業(yè)規(guī)劃及發(fā)展 (一)利用空余土地和高山土地,規(guī)劃種植核桃2000畝,目前已在籌備中; (二) 修建竹筍加工基地,收購羅漢林羅漢筍加工,利用建設銀行善融平臺、電商平臺、農資超市銷售; (三)建成分水村農資超市,每個村都有股份,并借助超市銷售分水特色產品; (四)依托養(yǎng)蜂大戶,發(fā)展蜜蜂養(yǎng)殖。除養(yǎng)蜂大戶聞傳江100余桶外,貧困戶中的散戶養(yǎng)殖合計約50桶。 |
3、魚洞村 魚洞村是由原寶龍、魚洞兩個自然村合并成,村委會離縣城52公里,鄰近分水場鎮(zhèn),與云南威信接壤,敘威公路橫穿而過。全村轄區(qū)面積9.6平方公里,海拔1110~1650米,耕地面積2370畝,林地面積11342畝。全村下轄7個社,總戶數713戶,3269人,其中少數民族25戶,125人。全村經濟收入以種植養(yǎng)殖業(yè)、竹筍產業(yè)、外出務工為主。有集體經濟收入、有通村硬化公路、有衛(wèi)生室、文化室、有寬帶網、自來水、農網改造全覆蓋。 |
4、木格倒村 傳說清朝年間,有一位欽差大人路過此地,突然雙目失明,所騎的馬不走了,隨即下馬用雙手摸,才知道倒了一棵大樹把路攔住了,故名。解放初屬路井鄉(xiāng),1958年屬路井公社,1984年變更為鄉(xiāng),1992年屬分水鎮(zhèn)。 2005年以前,該地為自然村,取名木格倒村,2005年楠木村、海西村、木格倒村合并,命名木格倒村,屬分水鎮(zhèn)至今。 分水鎮(zhèn)木格倒村轄區(qū)面積13.7平方公里,海拔900-1280米,村中心所在地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敘永縣城約61公里,轄內8個村民小組,614戶3011人,現有耕地2575畝(其中田地400畝、旱地2175畝), 有林地3950畝(其中退耕還林20畝),村民收入主要靠種植業(yè)和外出務工。 |
5、廣子村 該地形兩邊矮、中間高,此處有煤炭、銅礦,解放前在此有過鄉(xiāng)場,周圍群眾在此趕集交易,鄉(xiāng)民都說趕廣子坳,故名;村民選舉產生的,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解放前為廣子村屬廣子鄉(xiāng),1958年為和平大隊屬來龍公社,1984年撤大隊復村設廣子村屬終南鄉(xiāng)。 1992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建鎮(zhèn)),2005年長馬村、廣子村合并,設立廣字村,屬分水鎮(zhèn)至今。 廣子村地處敘永縣分水鎮(zhèn)中部,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8公里,屬國家級貧困村。廣子村由原長馬、廣子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轄區(qū)面積7.8平方公里,轄區(qū)內6個村民小組,共508戶2246人。全村現有村社道路27.8km,現已硬化9.2km, 2017年擬硬化村道7.1km,2018年完成剩余11.5km道路硬化。 |
6、龍洞村 龍洞村轄區(qū)面積12.7平方公里,海拔1490米,村中心所在地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8公里,F有耕地2464畝,有林地13170畝(其中退耕還林3500畝)。管轄6個社,村社干部14人,黨員46人6農戶452戶2105人,勞動力1134人,富余勞動力312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約640人),有少數民族38戶220人,低保戶99戶146人,五保戶7人、村衛(wèi)生室1所、醫(yī)務人員1人,村務活動室1幢。現有村社道路約19公里、已硬化村道公路9公里;全村通電話戶數 450戶,經濟收入以種植玉米、馬鈴薯、養(yǎng)豬、牛為主,摘取天然竹筍2季,外出務工等其他收入來源。 |
7、路井村 路井村位于分水鎮(zhèn)西南部,東北方向與本鎮(zhèn)木格倒村、分水村接壤,西南方向與云南威信縣雙河鎮(zhèn)毗鄰。村活動室位于路井一社,原路井小鄉(xiāng)所在地,距分水鎮(zhèn)政府4.5公里,距敘永縣城59公里。全村轄區(qū)面積17.8平方公里,由原來的硝壩村、長壩村、梭鍋村合并而成;全村平均海拔1250米,常年平均氣溫16.5攝氏度左右。村內革命遺址遺跡眾多,是紅軍長征與川南游擊隊的重要活動區(qū)域,境內的紅軍川南游擊隊與黔北游擊隊的會師舊址-朱家山,現已命名為中共瀘州黨史教育基地。全村轄9個社,共有農戶796戶,總人口3558人,現有黨員39人,收入來源主要有:600余畝的烤煙產業(yè),依托四川昆能公司發(fā)展的養(yǎng)殖肉牛產業(yè),穩(wěn)固發(fā)展的2000余畝退耕還林核桃產業(yè)。 |
8、新民村 新民村地處敘永縣分水鎮(zhèn)中部,平均海拔1110米左右,村活動中心所在地距敘永縣城54公里,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10公里。新民村由原板橋、香樹村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轄區(qū)面積4.6平方公里,全村轄4個社474戶1953人,勞動力835人。全村耕地面積為1218畝、林地面積702畝(其中退耕還林500畝),建有村級衛(wèi)生站(私人所有)和村活動室各一個。全村現有村社道路18km,現已硬化5.2km。擬于2018年前完成1社、2社、3社、4社等村社道路硬化8.6km。烤煙生產、小戶養(yǎng)殖和外出務工是主要收入來源。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為主,產品結構單一,經濟基礎薄弱。全村國內生產總值420萬元,農業(yè)總產值3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70元。 |
9、田壩村 分水鎮(zhèn)田壩村轄區(qū)面積11.65平方公里,海拔1200-1400米,村中心所在地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12公里,F有耕地2750畝(其中田地750畝、旱地2000畝),有林地10560畝(其中退耕還林1530畝)。全村管轄8個社,村社干部14人,黨員63人,其中60歲以上32人,60歲以下31人,農戶645戶2750人勞動力1581人,富余勞動力756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約660人),有少數民族5戶31人,低保戶151戶189人,五保戶13戶。村內有村小1所、教師21人、學生473人,村衛(wèi)生室1所、醫(yī)務人員1人,村務活動室1幢。目前已建村社道路約27公里、已硬化村道公路6.6公里;全村通電話戶數 630戶,通無線電視 640 戶。 |
10、太平村 分水鎮(zhèn)太平村屬非貧困村,距離分水鎮(zhèn)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轄7個社,總戶數587戶,總人口2714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04戶441人(2014年脫貧22戶,2015年脫貧76戶,剩余6戶計劃在2018年脫貧),低保戶94戶145人,五保戶(含孤兒)6戶7人少數民族14人,婦女1308人,殘疾34人,勞動力1140人,外出務工650人。 |
11、終南村 分水鎮(zhèn)終南村轄區(qū)面積16.44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村中心所在地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5公里,F有耕地7512畝,有林地12524畝(其中退耕還林500畝)。全村所轄9個社,村社干部15人,黨員61人農戶925戶4148人,勞動力2150人,富余勞動力1100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950人),有少數民族15人,低保戶190戶210人,五保戶3戶4人、村衛(wèi)生室2所、醫(yī)務人員5人,村務活動室1幢。
目前已建村社道路約25公里、已硬化村道公路14.5公里;全村通電話戶數 920戶。 |
12、興隆村 分水鎮(zhèn)興隆村轄區(qū)面積7.6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村中心所在地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9公里,F有耕地1580畝,有林地7520畝(其中退耕還林1700畝)。全村管轄9個社,村社干部16人,黨員45人農戶558戶2318人,勞動力1230人,富余勞動力320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約760人),有少數民族3戶12人,低保戶66戶119人,五保戶7人、村衛(wèi)生室1所、醫(yī)務人員1人,村務活動室1幢。目前已建村社道路約20公里、已硬化村道公路12公里;全村通電話戶數 520戶。全靠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為主,發(fā)展特色種植獼猴桃1500余畝、柿子800余畝,除外出務工外,養(yǎng)殖以養(yǎng)豬、牛為主,沒有其他收入來源。 |